摘 要 在社会治理的大背景下,构建和谐社区成为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以社区融合的理论研究为起点,分别从社区融合的研究对象、研究视角、研究方法、问题成因及对策几个方面梳理有关外来人口社区融合研究。
关键词 外来人口 社区融合 社会工作
基金项目:2016年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青年项目“社会治理背景下三亚市外来人口社区融合问题研究”(HNSK(QN)16-85)。
作者简介:赵方方,三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个案社会工作、社区社会工作。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7.04.088
一、理论研究综述
(一)社会融合理论
社区融合是西方社会学的概念,其研究可以追溯至迪尔凯姆《自杀论》中提到的“社会融合”,而社区是社会的具体化,因此,社区融合是社会融合思想在社区中的重要运用。关于社区融合的理论主要有“同化论”和“多元论”。二者都从文化的角度强调社区融合,但对于解释我国庞大的外来人口的社区融合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的。周敏与Portes借用默顿的“中层理论”通过分析族裔社区的结构和文化因素提出的多向分层同化理论(Segmented Assimilation Theory)相较于前两者,在某种意义上指明了为之的或需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二)社会排斥理论
该理论主要从制度的角度研究社会融合,由于城乡二元体制造成的弱势群体成为关注的对象,包括农民工、流动人口、残疾人等。同时,博查德等人还对社会排斥的向度进行归纳,包括低消费、缺乏保障、缺乏与他人的互动性的社会活动、缺乏决策权力和缺乏社会支持。
综上所述,有关社区融合的理论是社会融合理论的一部分,都是为了解决移民问题而提出的,它本身的舶来性质决定了其解释范围有一定的局限性,相对来说,从中层理论的角度开考察我国的外来人口社区融入问题更有参考价值。
二、研究对象综述
社区融合的主要研究对象大多集中弱势群体中,主要包括这几类:一是农民工群体,例如,湖北农民工(江立华,谷玉良,2013)、浙江镇海乡村农民工(陈世伟,2012)、宁波农民工(郭强,2012)、重庆农民工(董章琳,张鹏,2011)等。二是流动人口,例如,武汉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朱瑜,2013)、北京市海淀区肖家河流动人口(原晓晓,2015)、江苏流动人口(倪红兰,黄杰,2014)、鹿城区流动人口(邓叶丽,2014)等。三是弱势群体,例如,失独老人的社区融合(方曙光,2013)、社区融合理念下的残疾人康复服务(邓猛,2005)及康复体育模式探索(王文平,2007)等。当然,也有关于社区融合问题的个案研究(马西恒,童星,2008)等。
目前,社区融合的研究对象进一步扩大,例如,农民工随迁子女(吴炳辉,2014)、农村女性婚姻迁移者(仰和芝,张德乾,2016)、女性流动人口(姚卉,2016)、被征地农民(孟传慧,田奇恒,2011)等,还包括一些特殊地区特殊群体的社区融合研究,例如,浙江省金华市高校新区周边G村(郑祥福,杨美凤,2012)、甘肃省某民族社区(安堃,2014)等。还有一些学者将研究对象转向了白领新移民(张文宏,雷开春,2008)、蓝领外来人口(杜鹏等,2008)。
早期的社区融合研究多集中于农民工群体,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农民工一样具有流动性的群体也开始受到学者的关注,例如农民工随迁子女、白领新移民、蓝领群体、流动人口,外来人口等,但有关此类群体的研究不多,很多也只是居中于某一具体地区或单个社区,其说明性有待进一步考察。
三、研究视角评述
社区融合源于社会学概念,涉及经济、政治、社会、心理等多方面的内容,因此其研究的视角也呈现多样化的特点。其中,从社会学视角切入社区融合的研究最为普遍,例如,童星,马西恒(2008)从城乡二元分治的角度入手,倡导创造一个纯粹个人之间公平竞争的平台。同时,从政治角度研究社区融合的,例如,白晓梅(2012)研究农民工社区融入类型;张江龙,章晓(2010)分析了流动人口聚居区社区融合的主题选择;汤秀娟指出城市流动人口社区融合政策制定的迫切性等。还有仅从经济角度探索社区融合问题的,如林森(2012)研究上海市流动人口经济融合指数。当然还有从心理(崔岩,2012;陆自荣,2016)、体育(王文平,2007)、地理(刘望保,谢丽娟,张争胜,2013)等角度出发,研究不同人群社区融合问题。
随着社会工作的发展,很多学者也开始把目光转向该领域,例如,黄叶尧(2016)研究七里塘社区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社会工作介入方法;王铭敏(2014)从资本构建的角度谈城市少数民族流动口的社会工作介入;文雅,朱眉華(2016)探索以“社会支持”为本社会工作干预上海流动人口聚居区的社会服务及社区融合,等等。
社区融合问题涉及到社区的方方面面,仅仅用某一学科的视角去探索是不能认识其本质的。我们的研究需要在借鉴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本土实证探索,从浅层次的描述研究转向更深层次的心理、文化的融合,从某一地区或某一问题,转向更为系统化研究。
四、研究方法评述
社区融合问题研究方法主要有两类: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定性研究中有以个案研究方式探讨农民工家属城市社区融入的(霍鹏,2014)以及高校新区周边村庄的社区融合(钱宏,2011),也有运用访谈法收集资料研究乡城居民社区融入的(刘建娥,2010;方堃,2014)等等。定性研究在本课题的研究中使用不多,基本上作为定量研究方法的补充,深入探讨某些特殊议题。运用定量方法所获的实证资料,主要来源于专门的问卷调查,并将多种统计方法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张秀云(2014)从主观维度和客观维度探索社区新老居民的社区融合特征;张晓露(2013)从经济、社会、文化和心理层面实证分析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社区融合的期望;宋江帆(2014)的社区融合指标在张晓露(2013)的基础上加入了“政治融入度”,等等。
目前社区融合问题的研究进行定量研究的较多,通过使用多种统计方法,往往能够从静态和动态的角度探析社区融合问题的指数。而使用定性收集资料的研究不多,往往不能深入探究具体问题。因此,定性和定量方法结合有助于充分认识我国外来人口的社区融合问题。
五、问题成因分析评述
社区融合问题的成因分析大致有如下几点:
1.政治层面:胡芳芳(2013)指出社区的建设和运行偏行政化,社区运行发展的保障和动力不足,农村社区服务体系尚未形成,是导致农村社区融合难以实现的重要原因。张秀云(2014)认为社区管理体制及社区居委会职能转变不到位。项继权、李增元(2012)认为,一方面传统体制阻碍了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及农村内部人口、土地及其他资源要素的自由流动,严重制约着经济和社会发展;另一方面,城乡开庭、社会开放及不断增大的人口、土地资源流动对现存的社会组织、管理和服务体制造成巨大冲击,现存体制日益失去对社会有效组织、管理、服务和调控的能力。
2.经济层面:林森(2012)通过研究上海流动人口的经济融合状况发现,相对于上海的户籍人口经济状况非常差。倪洪兰(20 13)研究江苏流动人口社区融合问题指出,流动人口文化水平不高,就业面小,收入水平与消费水平不高,自身人力资本的缺失,是其融入城市社会的基础性障碍。王晓璇(2015)从收入、就业、住房、社会保障等四个经济方面分析影响社区融合的因素。朱瑜(2013)从收入排斥和消费排斥的层面分析了原因。王桂新(2007)从就业、职业培训、劳动时间、工作环境、收入、居住条件等几个维度分析。杨菊花(2009)从亲属相伴人数、添置房产意愿两个指标进行经济融合研究。从经济维度考察社区融合困境时很多学者的选择,但也有学者认为,对社区融合结构进行讨论,提出社区融合区经济维度的必要性,因为个人的经济地位主要通过个人职业、社会再分配来获取,社区层面的相关工作难以发挥太多的作用(陆自荣,2016)。
3. 社会关系层面:蔡峰(2011)指出身份转变增加了社区治理的难度。王晓璇(2015)认为社区人口的异质性和流动性,导致居民互动较少。肖云(2015)分析人际关系的内卷化使其社区交往半径较短,诉求渠道内卷化导致社区信任缺失。张秀云(2014)也认为“强关系”与“弱关系”并存使得社区中不同群体之间的社区融合问题显得更加突出。钱宏(2012)指出社区融合由于房屋建设、租赁和其他经济关系上存在或明或暗的利益矛盾,互相提放和猜忌的现象也是存在的。宋江帆(2014)指出新居民的交往和求助对象主要囿于亲戚和老乡,社区组织和活动对新居民吸引力不大,社区的参与度较低,社区隔离型特征突出。
4.文化心理层面:邓叶丽(2014)通过调查发现流动人口社区居民的归属感不强。王晓璇(2015)指出社区新居民的社区关系网络单一,社区认同感与归属感不强,受到文化排斥,因此无法得到当地市民身份认可,受到歧视,使其很难融入社区。而黄建军(2014)调查发现这些人往往具有强烈的发展需要与利益诉求,期望获得更高的精神文化需要,试图去接受并吸收本地的文化、习俗、观念等,并采取实际行动改变自己适应城市社会,然而城市高昂的生活成本、严格的户籍制度、冷漠的社会歧视等一道道有形无形的门槛粉碎者他们的城市梦想。蔡峰(2011)也强调了社会文化的离散性,使社区居民缺乏归属感与认同感,不利于形成融合性“生活共同体”。
六、对策及建议研究评述
对于影响社区融合的原因,大部分学者都从政治、经济、社会关系和文化心理等几个层面进行分析,对此,有关研究者提出的建议大致也从这几个方面入手。
1.增强社区政治融入的措施: 刘文思(2013)认为,从宏观层面加强参与制度建设,从中观层面完善社区自组织建设,从微观层面解决人口自身意识和能力问题。白晓梅(2010)认为,深化户籍等项制度,消除制度障碍,是社区融合的重要渠道。刘望保、谢丽娟、张争胜(2013)认为,从地方政府的角度来看,应加大社区休闲设施建设,营造和谐的社区环境。
2.增强社区经济融入的措施:陆淑珍(2012)指出,要明确经济融合的基础性作用,提高经济水平,甚至可以在住房制度上给予外来人口更多的保障。项继权、李增元(2012)通过对温州农民工,认为需实行“三分三改”,实现村社、正经分开,建立城乡新社区。
3.增强社区社会关系融入的措施:景志铮,郭红(2007)认为,创造社区内各种社会交往的机会,建立城市新移民支持性社会网络,引导教育社区居民以包容的态度接纳他们。黄晓燕(2011)通过行动研究发现,需要结合社区的专业服务、正规及非正规支持网络,得到“官方”、企业及“民间”的支持。
4.增强社区文化心理融入的措施:王晓璇(2015)认为增强本地居民对城市新居民的心理认同,增强新居民的自我认同、确立社会地位,重塑社会关系网、发展社会资本,增强社区建设,促进居民社区参与。黄建军(2014)指出需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城市包容度。卢宝蕊、徐初佐(2014)认为,处理好制度与文化的关系,重塑乡村社区公共文化,是思考重构乡村社区融合切入点。
5.社会工作介入社區融合的建议:童星、马西恒(2008)认为建立面向新移民的专业社会工作体系,为其提供家庭关系协调、行为和心理矫正、观念的学习和调整、情绪的疏导等多方面的拂去,提高新移民适应能力。关于社会工作在社区融合的积极作用已经凸显出来,很多学者都给予自己的建议,例如,项继权、李增元(2012),孟传慧、田奇恒(2011),高万红(2011)等。
根据以上的梳理,我们不难发现,我国学者对社区融合问题进行了很多的分析、研究和设想,为我们进一步的深入探索提供了很好的研究框架。无论是从宏观角度说明,还是从微观角度深入,无论是运用定量手法,还是使用定量分析,其理论层面的成果较多,很多问题的理解和解决方法都停留在构想阶段,其可操作性不大。
参考文献:
[1]陆淑珍.城市外来人口社会融合研究——基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分析.中山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
[2]童星、马西恒.“敦睦他者”与“化整为零”——城市新移民的社区融合.社会科学研究.2008.
[3]项继权、李增元.经社分开、城乡一体与社区融合——温州的社区重建与社会管理创新.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1).
[4]肖云、邓睿.新生代农民工城市社区融入困境分析.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