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燕棋
【摘 要】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根本目的是保持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使他们从小就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学习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去观察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科技创新”主题活动的开发可以从“与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挖掘创新点”“找准学科结合点,有机渗透科技创新教育”“面向社会日常生活,开发活动主题”“积极开展课外科技活动,鼓励学生参与”这几方面进行。
【关键词】科技教育;活动开发;实施策略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是当今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根本目的是保持学生的科学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使他们从小就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学习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去观察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科技创新活动主题的生成离不开学生的“生活世界”,也离不开他们的生活经验和社会背景。经过几年来的实践摸索,笔者认为科技创新主题活动的开发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科技创新活动与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挖掘创新点
科技创新活动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非指定领域,但是可以与综合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开展活动。科技创新活动的内容可以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以综合实践活动的方式开展各种科技创新活动,让学生采用“问题解决法”或“发现法”来获取知识,引导他们在科技创新活动中体验、尝试、创造,增强对未知领域探索兴趣,在“做”中“学”,从而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主动性,增强学生的创造发明的动力与兴趣。现在每年一届的“科技创新”大赛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在学生自主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课题中,只要我们发现其研究成果具有科技创新价值,就可以推荐他们参加科技创新竞赛和创造发明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研究成果的机会。
每年的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项目范围很广,小学类就包括物质科学(MS)、生命科学(LS)、地球与空间科(ES)、技术与设计(TD)、行为与社会科学(SO)。就如,我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走进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研究,学生在研究中发现同学在练习太极拳时表现得无精打采,于是进行访问、问卷调查,搜集数据,分析其成因。在活动研究中有了新的数据,并且找到了对策,解决了问题,这就是创新,这一研究项目就属于社会科学类的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只要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努力挖掘创新点,开发科技创新活动并不是遥不可及的事。
此外,科技竞赛具有一定的比赛规则和要求,这能使学生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更加科学、规范,同时也有助于提升学生开展研究的深度和水平。
二、找准学科结合点,有机渗透科技创新教育
学科课堂教学,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也是有机渗透科技创新教育的主渠道。如何发挥学科教学作用,找准结合点和渗透点,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和科技创新能力?这是我们进行科技创新教育的核心问题。教师们应该通过学习、实践、科研,树立正确的现代教育观和学生的科学素质观,努力探索出一条学科渗透科技创新教育之路。
认真挖掘教材本身蕴含的科技创新支点,科学构建渗透科技创新教育的目标体系。教师要在灵活驾驭新课标和新教材的同时,认真细致地梳理教材中的能体现或渗透科技创新教育的内容和因素,形成并建立包括科学知识、科学实践能力、科学情意及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和方法在内的序列目标,找准结合点和渗透点,采用新颖多变的方式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想象创新,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奇特性和创新性,让学生沉浸在无比欢快的科学探究氛围中体验感悟,受到深刻的科学启蒙教育。如在确立语文学科科技创新支点序列时,可从四方面内容进行联系,构建目标序列。一是对介绍古今中外科学领域名人史实的课文内容,注重确立以“志”励人的教育目标;二是对介绍自然常识类的课文内容,注重确立以“知”导人的教育目标;三是教学科技实例性课文时,注重确立以“事”启人的教育目标;四是教学高新技术科普作品时,注重确立以“智”激人的教育目标,并注重科技教育目标的系统性、可行性和科学性。再如教师教学《捞铁牛》《赵州桥》《长城》等语文知识时,在指导学生掌握课文内容的前提下,积极引发学生动手做,动脑想,联系有关“浮力”“结构力学”等科学知识,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科学技术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激励学生立志奋发图强,弘扬中华民族的科技创新精神,这是单一传授语文知识所做不到的。
三、面向社会日常生活,开发活动主题
教育即生活,社會即课堂。社会是一部永远读不完的教科书,也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科技创新活动取之不竭的资源库。只要我们拥有一双发现资源的慧眼,就一定能从社会生活中捕捉到适合学生学习、实践的最好资源。
(一)关注社会百态,抓住生活热点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是综合课程四大领域之一,让学生面对社会,走进社区,通过考察、访问、调查、搜集资料等活动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反映社会事物和现象,培养他们为社会尽责的使命感。我们知道,学生不是生活在真空中,国内外形势的变化、社会上的热点问题都会对学生产生不同的影响。如:网购是一个新兴的购物方式,但又非常贴近我们的生活。学校门卫处的一件件快递,学校门外来来往往的快递车,加上很多家长也有网购的习惯,这些都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影响。广大师生也可以通过主题活动的形式参与到小区门前的自投柜、快递行业产生的包装问题等的研究中去。还可以根据社会上某一时期人们关注的问题设计主题活动。如“3.15”消费者权益日、下岗与就业、老人与养老问题等等都可以作为实践活动的内容展开研究。
(二)依托社区资源,凸显地方特色
“科技创新,发明创造”的目的就是要改善生活,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捷。科技创新活动主题不但要源于生活,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还要依托社区资源,体现地区特色。由于历史传统、文化背景、所处的地理环境等因素决定了每一所学校与其他学校在办学思想和风格上肯定都是不一样的,科技实践活动的开展也应该是千姿百态的。每个地区、每所学校都应该有自己对活动主题的理解,选出反映学校特色的课题。以我校为例,我校所在的地区是广州市番禺区沙湾镇沙坑村,改革开放以来,沙坑村将有着深厚传统文化渊源的醒狮舞龙艺术,以创新的精神打造出一个在国内外叫得响的龙狮品牌。有着这丰厚的传统文化底蕴,我校实践活动开展传统武术文化的研究便有着广阔的空间,在主题开发方面则可信手拈来。此外,沙湾镇姜埋奶饮食文化、广东音乐发源地柳堂乐社、兰花种植、民俗文化等这些都是主题开发的研究对象。也可以根据地方特色,将餐具、劳动工具加以改良,这也是一种创新。endprint
四、积极开展课外科技活动,鼓励学生参与
学校、教师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开展一些种植活动、饲养活动、气象活动、“给大自然记日记”活动、科学考察活动、小发明比赛、小论文比赛,不仅可以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的兴趣,使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但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从身边的事物开始观察,做生活的有心人
从身边的一草一木开始留心,观察校园里的植物;观察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观察植物的一生;观察我们周围生活的小动物;观察土壤、空气、水;观察云、雾、雨、雪、霜、风;观察我们吃的食物,了解食物包装上的信息;观察家中的电器,调查家中的材料,观看星空的变化,观察月相的变化;寻找身边的混合物等。从一点一滴的变化开始探究其源,不时问一个“为什么”,足以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兴趣。从容易的活动着手,让学生知道科学探究不是尖端的事物,只要用心、留心、细心,就能既简单又有趣。
(二)明确选题的重要性,确立研究对象
一项好的科技创新主题活动,要选材新颖,标新立异。选好题等于完成项目的一半。教会学生选题的方法是关键。这时候教师发挥辅导的智慧,将学生的课题引向深入,使生活问题课题化。可以用以下的方法进行选题:
1. 偶然发现法。这种选题没有事先考虑,只是对偶然发现的一瞬即逝的现象产生了兴趣,从而抓住不放,追根求源。如发现不同的材料燃烧时火的颜色不同。
2. 课堂延伸法。课堂中的学习可以延续,如学完《认识蜗牛》一课后,研究“蜗牛是否有眼睛”“它如何繁殖下一代”等问题。
3. 问题探究法。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会有一些不懂的问题,学生可以把它们作为小论文的研究对象。
4. 教师指导法。如果有学生饲养了一只小动物或栽培了一些花卉,想研究它们但又不知从哪方面入手,便可去请教老师,让老师根据实际情况和条件选择课题。
5. 成语、谚语科学验证法。成语大多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和实践中创造出来的,但有的是来自寓言故事、民间传说,也有些是约定俗成的。其中少数成语不一定符合客观实际,遇到这些成语时,学生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去辨析和验证。
(三)撰写科学小论文,提供展示机会
当学生确立好研究对象后,指导学生对材料的整理分析完成后,就可以开始撰写了。写作虽没有固定的格式,但一般应按提出问题、作出假设、研究分析、得出结论的步骤进行。研究步骤要写得详略得当,实验过程、数据的来历、现象要写清楚,叙述时应有一定的顺序。数据材料要准确,可设计成能说明问题的表格、图解,必要时可附上拍摄的照片、采集的标本等,以增强说服力。获得的结论要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并且和论据保持一致性,论据要有严密的逻辑性。文字要简洁生动,层次清晰,条理分明。每一次当学生完成作品后,要求学生誊清寄往报刊发表或参加各级小论文竞赛或者在班上展示,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科技创新主题活动的开发需要教師要通过各个学科间渗透、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习与实践结合的开放式、多渠道、全方位、立体化的科技教育新体系,有机地向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教育,才能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得到训练,科学素质得到培养,科技创新能力得到快速提高。
参考文献
[1]田慧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的问题与策略[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牛灵江.创新之路——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活动辅导与研究[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