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阳
符号美学在《荡寇风云》中的创新使用
曹 阳
电影《荡寇风云》剧照
陈嘉上导演的新作《荡寇风云》于2017年5月底登上荧幕,在古装战争题材影片持续不振的低谷中,宛如空谷幽兰,绽放出浓墨重彩的风采。演员的投入表演,道具的精致准备,选景的别具匠心,都为这部影片的成功贡献了力量。然而,从艺术哲学的视角分析,《荡寇风云》最值得注意的要素却是一种全新的美学视野,即符号美学的创新使用。可以说,符号美学在影片中的自觉使用,为观众制造了阿莫·浦瑟琳(Amer Porcelain)一贯推崇的“视野冲击”(horizon shock)。观众早已被影片中的许多场面震撼,但却常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而实际上,这种无法言传的感觉,恰好是通过符号美学实现的。毫无疑问,《荡寇风云》对符号美学在电影中的使用提供了教科书式的范例,值得一篇专文来深入讨论。
符号美学是在上个世纪伽达默尔(Gadamer)《真理与方法》的启发之下分化出的美学概念。伽达默尔强调接受美学在读者与观众群体之间的能动作用,在这种理论的暗示下,符号美学悄然诞生,该理论的建立者便是美国著名文艺理论家韦勒克(René Wellek)和沃伦(Warren)。在《文学理论》(The Theory of Literature)一书中,韦勒克与沃伦提出的核心观点便是“符号美学”(aesthetic of symbol),是接受美学的入门要素。理由很简单,文学作品的读者或艺术作品的观众在发挥主观能动性之时,绝不能靠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来实现,因为那是违背原作本义的做法。而通过原作使用的各种典型符号(model symbol)的暗示,便可以较为合理地对原作进行分析,从而无限地靠近作者的本义。在运用符号时,作品的美感得以最大限度的显现,读者和观众在这种美感显现的过程中,也深刻领会了符号的无穷魅力。这便是符号美学在读者与作者之间构筑的沟通桥梁。
奥尔德玛在《文学理论》的启发下,对符号美学进行了更加深邃的挖掘,并写成《暗示心理下的符号美学》,这是符号美学理论研究的第一部专著。奥尔德玛本身是一位心理医生,他的专著借助了大量可靠的临床数据,印证了典型符号在观众心理产生的影响,并将这一影响命名为“符号的焦虑与暗示”(the anxiety and indication from symbols)。符号美学也因这部书的出版,而成为风靡欧美影视界的新文艺理论。陈嘉上导演是在香港接受的导演训练,而香港恰好是奥尔德玛理论风行于亚洲的第一站。从《荡寇风云》中可以看出,陈嘉上对于符号美学理论的把握是异常精准的。
根据奥尔德玛的理论,符号美学在影片中可以分为两类呈现方式。
第一类是无声的呈现(soundless appearance)。所谓“无声的呈现”,指的是影片中的道具呈现出的符号效应,因为道具本身并不会发出声音,所以这种呈现方式被命名为“无声的呈现”。奥尔德玛的理论特别重视道具的符号美学意义,认为对于道具的精挑细选,往往胜过苍白无力的人物对白。他举《乱世佳人》飘零于空中的裙带为例,认为这一道具已将女主人公“撕裂的灵魂”(teared soul)映射了出来,这是一般的舞台对白难以实现的效果。以《荡寇风云》而论,戚继光平定倭寇竹寨的火炮便是典型的无声的呈现。电影在这一幕特意用音乐替换了火炮的声响,因为火炮声音过于粗犷,这有悖于“无声的呈现”所追求的含蓄蕴藉的艺术效果,所以用一段较为悠扬的背景音乐进行替换,将火炮的浓烈转化为了艺术的呈现,由火炮造成的残酷画面反而变得更加艺术化。这一典型符号,是明代中后期冷兵器时代日渐退潮的标志,同时也是明政府向热兵器时代敞开怀抱的信号。火炮这一典型符号在这一场景下,实现了“无声的呈现”。观众深感于火炮在影片中的威力,这种暴力美学正是通过这一典型符号实现的。
第二类是有声的呈现(soundful appearance)。“有声的呈现”指的是借助角色的对白而创造出的典型符号,由这一符号传递出的美感,便是“有声的呈现”。奥尔德玛将《泰坦尼克号》最后的场面作为“有声的呈现”的范例,影片中杰克与女主人公生离死别的告白,便是一种有声的符号,这一符号的典型意义在于传达了对纯美爱情的坚守。奥尔德玛说:“这种由人物对白传递出的爱情所具备的典型意义,丝毫不亚于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集》中的无声的情诗。”的确,只要认真看过《泰坦尼克号》的观众,都会为最后男女主人公的阴阳相隔而泪奔不已,实际上,这正凸显出了“有声的呈现”的特殊力量。《荡寇风云》也同样借助了不少“有声的呈现”,来传递导演想要表达的内容。影片一开始俞将军被倭寇射伤后的肺腑之言,将明军同仇敌忾的氛围突显得淋漓尽致,这便是典型的“有声的呈现”。这一呈现,不仅仅是俞将军的一家之言,还是一切卫国战士的告白。再如戚继光率领戚家军捣毁倭寇据点之时,日本浪人逐个宣誓“为主公玉碎”,这种武士道精神也同样是成功地“有声的呈现”。在这种呈现方式之下,观众们不再对日本武士加以咬牙切齿的痛恨,反而会佩服这些武士敢于牺牲的精神。奥尔德玛特别提出:“有声的呈现不同于歇斯底里的怒吼,因为前者追求心灵震撼,后者则仅仅是生理宣泄。”这句话同样适用于《荡寇风云》,戚继光在上阵前的训话并没有响彻云霄,但军中士气却同样高涨,这便得益于奥尔德玛提出的“心灵的震撼”。
《荡寇风云》在拍摄过程中,交叉运用了“无声的呈现”与“有声的呈现”,将符号美学的先进之处运用得恰到好处。此外,该影片创造了多种意蕴丰富的典型符号,可供同类题材的影片借鉴。
《荡寇风云》作为实践符号美学的典范影片,其典型符号当然不仅体现在上文提到的火炮与训话上。实际上,只要细心地发掘,便可以发现影片在典型符号的创造方面是极为丰富的。
以“无声的呈现”为例,影片开始时明军手里握着的虎头盾牌便是非常典型的符号,盾面上精雕细琢的虎头给观众以强烈的视觉震撼。但深入分析,这类虎头盾牌也具备深刻的符号内涵。《六韬》中有云:“虎者雄踞于山林,而履于平野,则非豹之敌也。”说的是老虎擅长山林作战,一旦进入平原,则远不是身手敏捷的豹子的对手。从影片中可以看出,明军的败仗都是出现在与倭寇的平原作战,这与《六韬》“履于平野”之语完全相称。更值得注意的是,日本的浪士在弓箭上恰好刻着豹头的形象。如此才豁然开朗,原来陈嘉上正是运用了《六韬》的观念,为明军烙上了虎的符号,而为倭寇印上了豹的符号,这些无声的呈现虽然是细节,却都与传统文化相印证。再如对日本少主卸下盔甲的特写,也是无声的呈现。因为对于战士来讲,盔甲是最能体现其价值的道具,该盔甲上有着斑驳陆离的刀痕,这种符号正是该少主多次奔赴沙场的说明。在这一呈现中,盔甲的符号美学便得到了传递。戚继光的伤马也同样是作战骁勇的暗示。这些符号的内涵,不需要任何一句对白的解释,因为“这些无声的呈现本身便是最好的对白”。
《荡寇风云》中“有声的呈现”也占了比较大的成分。例如松浦将军与日本少主的对话,便很能将日本的武士道精神传递出来。戚继光与胡文宪的对话,每个字都针对明朝廷的腐败,这又使得明中后期的朝政腐朽具备了符号般的意义。再如日本浪士对俘虏女子的强暴,反映出较为严重的军纪问题。这些呈现方式,都不仅仅是具备特殊性,更暗含着普遍性。正是在这种以点带面的呈现方式中,影片中的每个情节才具备了典型意义。它们在影片中,是推动情节发展的具体化事件,而在电影之外,则是普遍应用于社会现实的共同性事件。此前的古代战争影片,往往单方面突出战争的残酷或生灵的无辜。而《荡寇风云》却为此类影片注入了鲜活的血液,它通过引进符号美学,为古代战争影片的拍摄打开了一片新天地。
奥尔德玛对于符号美学的阐释,不仅体现在抽象理论方面,还表现在具体归纳的层面。他的另一篇跨时代的论文《符号美学与主题学》,在理论之外,总结了符号美学对于渲染主体的作用,同样是被人啧啧称叹的大作。在这篇长论文中,奥尔德玛深刻阐述了符号美学与主题学的关系。在他看来,二者的关系是相得益彰的。
符号美学借助典型符号,将影片想要塑造的形象与传达的主题加以具体化,这是符号美学的终极使命。因为电影是传递主题的艺术作品,如果符号美学无法完成这一使命,那么这样的符号便是“死符号”(symbol of no life)。《荡寇风云》的成功之处在于,尽量避免符号的僵化,所以采用的各种典型符号都具备深刻的内涵,对于主题的塑造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上文所论的影片使用的典型符号,无论是出自无声的呈现,还是出自有声的呈现,都对各自的主题进行了完美的诠释,所以这是一部积极运用符号美学的杰作。
另一方面,主题也为符号美学的呈现提出了限制与要求。以《荡寇风云》为例,作品想要呈现的主题是“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情怀,那么势必在符号选择上要偏重铁马秋风的意象,而杏花春雨江南般的绵软符号,在此处将无用武之地。这便是奥尔德玛提出的“主题优先选择权”(the premier choice from theme)。优秀的作品就在于能够在主题的先天限制下,合理地选择符号,完成宣泄主题的使命。《荡寇风云》在这些细节方面处理得堪称完美,影片中出现的符号几乎均与战事相关,使观众一直沉浸在这一毫无违和感的氛围中,深刻地感受着戚家军严整的军纪,同时也对浪客甘于为武士道牺牲的精神投以赞赏的眼光。可以说,在《荡寇风云》中,主题选择了适当的符号,符号诠释了完美的主题。这种相得益彰确保了该片的高收视率,同时也为电影创作如何合理吸纳艺术理论提供了借鉴,值得推荐。
[1](西)阿莫·浦瑟琳.以视野冲击为使命的新世纪电影[M].黄华权,译.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2:291.
[2](美)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M].刘象愚,译.北京:读书·生活·新知三联书店,2000:178-294.
[3][4][5][6][7][8][9][11](德)奥尔德玛.暗示心理下的符号美学[M].刘心怡,张克凡,译.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17,76-81,79,80,84-90,89,107-108,113.
[10]姜太公.六韬三略译注[M].刘培译,注.陕西:三秦出版社,1998:12.
[12][13](德)奥尔德玛.奥尔德玛电影美学论文选[M].刘心怡,张克凡,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21-22,28.
曹 阳,男,湖北天门人,武昌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