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光
摘 要: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错误的认识及处理方式的不当,造成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语文教学中出现种种误差。如何矫正这些误差是现在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手段;语文学科;关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7)35-0050-04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手段已经在语文教学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众多教师(尤其是一些青年教师)积极探索,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给语文教学创造了一个蓬勃的局面。在很多情况下,这些手段确实对于语文教学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但是,伴随着成绩的取得,很多语文教师在使用这些手段的时候,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对此我们应该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
首先,要在思想观念上有一个清楚的认识,要摆正多媒体教学与学科教学的关系。
多媒体教学是一个武器,它是达成学科教学目的的一个手段,不能取代学科教学本身。我们必须确定多媒体教学与语文学科教学的关系,这样才能摆正它在语文学科教学中的地位。“在教学、教育过程中,使用幻灯、电影、录音、广播、电视、录象、语言实验室、程序教学机、电子计算机等电教器材,和教学、教育幻灯片、唱片、影片、录音带、程序片等电教教材,对学生传授知识,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就叫电化教育。”“电教工具包括两个方面:硬件与软件。硬件指的是各种电教器材,软件指的是各种电教教材(或称资料)。”(《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7月第1版)从上述论述可以看出两个问题:第一,多媒体教学赖以完成的器材(包括计算机)是一个工具;第二,教师设计或专家设计的多媒体教学课件也是一个工具。它们分别体现为电教工具的硬件和软件的两个方面。
我们利用电教这个工具所从事的教育活动,就是电化教育。那么我们进行电化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呢?根据上面的论述可以看出,是“对学生传授知识,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所以,在多媒体教学与学科教学之间存在着一个手段和目的的关系,多媒体教学是手段,学科教学是目的。手段从属于目的,要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的服务。
在巴班斯基主编的《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7月第1版)中对于教学目的达成有这样一段论述:“教导过程的内在动力是教师提出来的认识性的、劳动性的、实践性的和公益性的要求同受教育者完成这些要求的實际可能性之间的矛盾。”并且指出:“教学方法和手段规律性地决定于教学的任务和内容。”这样,在语文教学中从事多媒体教学,目的是使受教育者完成教师提出来的要求、使受教育者达成要求的可能性与教师提出来的要求之间的关系从矛盾状态走向统一。多媒体教学是一个手段,尤其是在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它是一个得天独厚、无法替代的手段。
那么,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语文教学中到底具有哪些作用呢?根据目前的教学实际情况,可以总结出下列一些方面。
一、直观教学
比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教学。这首诗歌的创作背景是在“安史之乱”中的宝应元年(762),唐军在洛阳附近打了一个大胜仗,收复了洛阳和郑(郑州)、汴(开封)等州,叛军首领相继投降。此时,逃亡在梓州(今四川三台)过着漂泊生活的杜甫听了这个消息,欣喜若狂,以饱含感情的笔墨,写下了这篇著名的诗作。诗歌当中,出现了大量的地名,这些地名在诗歌的内容和感情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一方面表现了当时战争的进程,一方面在诗歌的尾联(“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充沛淋漓地表达了作者欣喜的感情。可是面对诸如“河南”“河北”“剑外”“蓟北”“巴峡”“巫峡”“襄阳”“洛阳”这些地名,学生如入五里迷雾,看不出其中的历史内涵和感情内涵。在这个时候,借助历史地图(教师可以在有关资料中扫描),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安史之乱”的历史进程,从而具体理解诗歌内容和作者思想感情触发的原因,还可以知道作者设计的回乡路线是怎样把作者的思想感情充沛淋漓地表现了出来。在这种情况之下,一幅图片,发挥了非常好的直观教学作用。在这个基础上引导学生诵读诗歌,学生学得明白、感受得具体。再比如《中国石拱桥》的教学。文章当中有这样一段话:“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形状的弓合拢在一起,形成一个弧形的桥洞。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这段话,虽然比喻形象贴切,但是因为学生缺乏直观的知识,不能理解各道拱圈的结构关系。一直以来,教师们总是把它当作一个教学难点处理。在八九十年代,有些教师做了可贵的尝试,他们把泡沫板切割成弧形,拼合28道,给学生做直观演示,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但是泡沫板终归体积较大,并且不宜保存。现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有的教师通过计算机绘画制作了一个赵州桥的立体截面图,帮助学生准确地理解了28道拱圈怎样独立支撑桥身的重量,进一步体会出作者语言表达的严密贴切。
二、烘托教学气氛
语文教材是有情的。语文教学,除了教给学生必要的语文知识、培养学生必要的语文能力之外,还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同时,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给学生一些必要的音乐补充,或者画面背景,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让学生在一种特定的情感氛围之中学习,从而加深对于作品的理解、激发学习热情。因为文学作品必定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多媒体手段可以从其他感受角度给文学作品的学习以必要的补充。
比如李清照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抒发了诗人对丈夫赵明诚的极度相思之情,感情抒发得极为含蓄,借助众多的意象,给人的联想具体、丰富。怎样让学生深刻理解这种感情呢,怎样让学生带着感情来学习这篇课文呢?完全可以借助MTV作品《月满西楼》。尤其应该注意的是,像《一剪梅》这种词曲,本来就是合辙压韵的,本来就适合谱曲演唱,采取MTV作品配合教学,能够收到非常好的教学效果。此外,其他的一些优美的散文,比如《春》《济南的冬天》等,采取这种方法,都能够达到烘托教学气氛、增强作品感染力的效果。endprint
三、展示作品背景
众多语文课文,不管是文学作品,还是纪实性作品,都有它产生的特定历史背景,学生把握这种历史背景,可以加深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准确把握作品的现实意义。在这里,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收到融历史与现实为一体,在深厚的作品背景之下更深刻理解语言含义的作用。
比如教学《南京大屠杀》,有的教师先给学生提供当前日本有些右翼分子参拜靖国神社、抹杀战争罪行的有关影视资料,然后阅读课文。这种做法,使学生的学习饱含民族感情,学习的热情空前高涨。在此基础之上,组织学生观看历史资料片《南京大屠杀》,影片中的内容给课文的学习提供了具体的背景,同时与课文的内容相互印证,充分体现了纪实文学用事实说话的特点。《别了,不列颠尼亚》是一篇著名的通讯,报道了香港回归祖国的交接过程。课文之中牵涉到众多的历史事件,比如“一百五十六年前,一个叫爱德华·贝尔彻的英国舰长带领士兵占领了港岛,在这里升起了英国国旗”“从1841年1月26日英国远征军第一次将米字旗插上海岛,至1997年7月1日五星红旗在香港升起,一共过去了一百五十六年五个月零四天。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这些问题,是学生理解课文的一个屏障。怎么解决呢?有的教师制作了一个香港地区逐渐被英国掠夺的地图图示,展示了1842年《南京条约》、1860年《北京条约》、1898年《展拓香港界址专条》中英国一步步把香港岛、九龙半岛、新界从祖国分割出去的过程,使得学生对于这个历史问题有了充分的认识,从而促进了课文的学习,激发起高昂的爱国热情。
四、引导学生通过网络进行互动
当前,我们应该有一个广义的阅读概念。阅读不仅仅是阅读印在书本上的文字或文章,也包括阅读网络上的相关资料。表达,也不仅仅是把文字写在纸面上,也包括通过网络表达意见、抒发感情。在这种观念下,可以搭建一个基于网络的语文学习平台。比如教学《周庄水韵》,可以在一个每人一台机器的多媒体教室进行。师生共同学习课文,把握周庄水的特点,体会课文优美的语言。在此基础之上,学生可以独立查阅有关周庄的网络资料,与课文的内容以及表现手法进行比较,提出自己的意见、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也可以作为一个参与者,平等地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之中。这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互动学习。实际上,可以采用这种方式教学的课文还很多,比如《兵车行》《板桥题画》等等。凡是一些传统的课文,都有前人研究的成果,都有前人学习的体会,这些内容,在网络上都可以搜索,都可以作为网络学习的语文资源。
五、代替板书,增加教学密度
我们不是主张取消板书,因为教师的板书对于学生的识字与写字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但是如果板书过多,必然影响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在这种情况下,投影片可以部分代替板书,增加教学密度。比如词语教学,传统的方法是教师传授新课,板书重点词语,在复习课上复现词语,加强学生的识记。如果采用投影片教学,可以创造链接,具体地展示词语的字形、字音、含义和用法,重点汉字教师才给以板演,这样可以节省教师的很多精力,比传统的方法进步许多。其他语文知识的教学,也可以采用类似的方法,比如病句评改、语句的连贯与衔接等等。
以上,我们对于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给了一个初步的论述,不一定全面。下面,我们谈论一下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语文教学中的泛滥问题。
(一)图片学习取代了文本的阅读
有的课文网络资源丰富,教师就下载大量的图片给学生演示,结果造成学生大量阅读图片,没有阅读课文,图片直观取代了语言直观。这种现象,在说明文的教学中比较常见,比如《洲际导弹自述》《中国的桥》等。这些课文,存在着大量的网络资源,洲际导弹的种种类型在网络上都有清晰的图片,中国的桥的图片在网络上也是浩如烟海。在这种前提下,有的教师追求新颖的教学方式,把阅读课上成了图片欣赏课。
(二)强烈的音效,严重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
有的教师,在制作教學课件的时候,设计了大量的飞入音,结果严重干扰了学生的学习。还有的教师,在设计配乐朗诵的时候,设置了不恰当的背景音乐,结果造成配乐的节奏与风格和作品的节奏与风格风马牛不相及。还有的教师,错误地认为只要是课文,就可以设计配乐朗诵,结果上说明文阅读课、议论文阅读课,也搞配乐朗诵,事与愿违,严重干扰了学生的学习。
(三)借助多媒体,对于教学内容进行了无限制的扩展
有的教师认为,给学生的资源越多,越能产生好的教学效果。结果在上课的时候,借助多媒体,给学生补充了大量的与课文相关的内容,反而冲淡了课文本身的学习。比如教读余光中的《乡愁》,引入了大量关于《乡愁》的诗歌,诸如冰心的乡愁诗、席慕容的乡愁诗、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等,看似红花热闹,实际哪一首诗歌也没有学透,一节课下来,课文本身这样一首很美的诗却没有当堂成颂。
(四)用影视直观直接破坏语言直观
文学作品是一种语言的艺术,通过语言形象反映社会生活,学生要通过阅读纸面上的文字来把握语言形象、体会作品的内容、开发想像能力。但是有些教师过度使用影视材料,严重破坏了学生对于语言艺术的感悟。比较典型的,就是通过看电视剧取代课文的学习。比如《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等等,都已经拍摄成了电视剧,《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样的课文也具有与其内容相吻合的影视资料。合理利用这些资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但是如果使用它们取代了对于课文的学习,就和语文教学中文学作品的阅读规律背道而驰了。
以上,是笔者对于目前多媒体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的一些粗浅认识,还望广大同仁根据自己经验多研究,力求让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起到相应的作用。
【责任编辑 李晓旭】endprint
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版2017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