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文涛++杨立志
摘要:校园是社会主义价值观发育的土壤,肥沃的土壤才能开出美丽的花朵。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场域和辐射基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重要平臺。医学教育既带有高等教育的共性,也具备一定特殊性。医学院校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文化的价值导向中以增强核心价值观的向心凝聚力;融入校园文化的环境塑造中以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平台;融入校园文化的组织建设中以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情感;融入校园文化的实践活动中以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动转换。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医学校园;路径
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国际和国内形式下,新提出的战略指导思想。是当前存在的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加强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理论基础。党的十八大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括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平、法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从个人乃至社会各个层面体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从而体现出了中国共产党的高度的文化自觉性。
党的十九大报告当中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大学承担是人才培养和价值引导任务,应当对大学生积极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便于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生活当中形成正确的三观。日后一段时间当中高等医学院校,一定需要在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及践行的过程中,将各项性能充分的发挥出来。
医学教育既带有高等教育的共性,也具备一定特殊性。高等医学教育承担培养高素质卫生人才的使命,除去应当对学生的医学知识以及临床实践技能进行培养之外,也需要让多种素质教育模式得到应用,来提升学生心理素质水平,强化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与人文关怀精神,提升学生对文化价值的理解能力,也应当让学生在学习生活当中养成尊重生命的职业操守及团结协作能力,除此之外也需要对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以及人道主义精神进行培养,树立起来科学合理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逐步养成一定促进祖国卫生事业发展的使命感。
一、社会主义价值观提出的背景
中华民族立党立国的根本思想就是马克思主义,同时马克思主义也是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在当下,是我们党和国家的灯塔和风向标,马克思主义,从中国共产党建党以来就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在不断的发展中马克思主义不断地和中国特色结合,在发展中取得了社会主义改革的伟大胜利。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学习,并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大众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有力保障。伟大的革命家列宁说过:“没有革命理论,就不会有革命运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指引中国共产党和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的思想武器。社会主义本质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等,都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
在漫长而艰辛的革命历程中,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为底蕴,形成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旗帜鲜明地将社会主义价值观作为主流的价值观,用以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并向广大民众宣传和普及。纵观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历程,为人民服务、民主、自由、文明、富强、共同富裕、公有制、商品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平等、公平、正义、法制、法治、德治、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创新、以人为本、和谐、人的全面发展等概念,凸显了此阶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基因。改革开放引发的经济建设大潮,以及改革开放带来的深刻的社会变革,促使一部分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了嬗变。一些过去曾经洗涤过的腐朽、落后、不健康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生活恶习重新泛滥。整个社会风气和社会道德出现了令人担忧的乱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正确认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价值观是人类对物质及精神世界进行判断和评价的过程中,使用到的重要依据,具体表现是为人处世的哲学,其中包含的是理想信念以及人生的最终目标,在表层上的具现化表现是对利弊、得失以及利益等的评判和取舍。换一种说法,也就是人们对于好坏、美丑以及善恶等价值得出的立场、看法以及态度。三个倡导当中,仅仅使用二十四个字就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阐述完毕,从结构的角度上进行分析,从国家、社会以及个人的角度上分析价值观主体追寻的价值;从含义的角度上进行分析,从价值目标、准则以及行为的角度上将价值观主体的价值追寻呈现在人们的眼前。三个角度上的理念理念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的,让政治思想、社会导向以及行为准则有机的相互融合在一起,也让国家、集体以及个人在价值目标上逐渐实现了统一,同时将国家、社会以及个人的价值追求包含起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开放性包容性非常强,虽然说主要内容仍然是三个倡导,但是却不仅仅局限在三个倡导包含的内容当中。二十四个字不单单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浓缩起来,与此同时也在意识形态表达模式的角度上发生了转变。只有在对三个倡导的含义形成较为深入的认识之后,学生才可以积极的认同并在实际生活的过程中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医学院校的必要性endprint
当今大学活动主要以娱乐为目的缺乏教育性。错误的认为大学就是“乌托邦”并且大学校园文化以所谓的“爱情”为中心,忽视爱国主义教育造成极端爱国思想滋长,同时缺乏对传统美德继承也是大学生思想偏离主线的重要因素。
知易行难。依据相关调查工作得到的结果显示,虽然说被调查的学生已经深刻的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含,在实际学习生活当中也认识到了应当反对什么和赞成什么;充分的了解到了应当做什么和不应当做什么;但是在进入到自身的实际行动层面上之后,大多数学生却不可以让自身的正确观点得到贯彻落实。虽然说他们对正义和美德秉承着的是赞美的态度,但是在真正实践的过程中却呈现出来一种畏手畏脚的态势;其所崇尚的是社会当中公平的秩序,但是却难以严格的对自身的各项行为进行约束;他们十分热爱自己的国家,但是却没有做出任何一项实际行动。换一种说法就是,虽然知道应当做什么和不应当做什么,但是了解容易,做起来去非常困难。现阶段我国医学生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知行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
在此背景下,高等医学院学生除去应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较为深入的认识之外,校方也应当倡导学生积极的参与到校外志愿性质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去,积极的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贯彻落实。医学院可以将自身的优势充分的发挥出来,去养老院当中幫助孤寡老人开展常规性身体检查,帮助孤儿院当中残疾的儿童开展恢复性训练,甚至还可以到医疗条件欠缺的地方开展义务诊断工作,为社会提供服务,为需要帮助的人提供帮助,在社会实践的过程当中对实际社会生活形成较为深入的认识,逐步的对各种价值之间的冲突形成深刻的体会,并做出极为正确的价值选择,逐步提升自身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水平,提升自身的践行力度。
四、社会主义价值观进医学校园的路径
大学校园作为培养社会事业的接班人和社会事业的建设者的主战场,应当把培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新时期社会主义的重要使命。
课堂教育路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世高等学校加强思想宣传的主要渠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进教材中,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进课堂,走进每个人的生活;然后,要不断创新和改革教学模式,使枯燥无味的政治思想理论课程让学生听着有兴趣,授课者传达的更绘声绘色;再次,要向学生讲清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性质、属性、内涵、脉络,帮助大学生增强理论、道路、制度和文化自信。
宣传引导路径。在网络大爆炸的时代,我们不能一味地利用课堂这有限的教育资源,我们要把思路扩大化。充分利用学校官博、电视台、报纸、网站等媒体构建全方位、立体化、多维度的宣传平台。同时也可以发挥微博微信等新型社交媒体的作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进每个人的日常生活。而且要充分利用学校的橱窗、宣传栏,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生活中处处可见。
活动渗透路径。通过辩论、演讲、座谈、讨论等形式,组织广大师生积极参加到活动中来,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也可通过征文、学术沙龙等形式,使广大师生投入到理论研究中来,进一步澄清一些模糊认识;另外还可以开展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活动,如诚信考试、升挂国旗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
示范带动路径。作为学校各级领导,必须身体力行,用实际行动作表率、立标杆,成为全校师生的榜样。对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言,教师发挥着重要的示范带动作用。学生党员、学生干部是学生中的骨干和中坚力量,也是学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要素,需要他们带动广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实践路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强调的是知行合一,学习的目的在于实践,大学要全力推进实践育人工作,按照中央有关部门规定,把实践环节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规定学时学分,制度上给予保障。同时抓好专业实习实训。还应积极开展以送文化、科技、卫生下乡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
文化熏陶路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中体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政治文化与时代精神。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弘扬和承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校训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典型塑造路径。典型塑造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通过鲜活的表率人物和典型事例可以帮助师生置身具体的情境之中,产生强烈的道德共识与价值认同。可以在教师中广泛开展教学、科研、服务中的先进人物评选活动,在学生中也要广泛开展各类先进表彰工作,让先进典型触手可及。与此同时,加大典型的宣传力度。采取师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学习宣传,引领师生向身边的优秀人物学习。还要建立学校荣誉体系,将先进评价纳入人才培养的综合考查体系,形成典型塑造感化的长效机制。
社会协同路径。社会、家庭都对大学教育产生影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学校、社会、家庭互补互助。我们应邀请家长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来。同时也要建立与社会的联动机制。开展礼仪教育,使礼仪成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办法。此外,充分利用“五四”“七一”“八一”“十一”等节日,以及党史国史重大事件、重要人物纪念日等,举行庄重隆重、内涵丰富的群众性庆祝和纪念活动,因势利导地开展各式教育活动。
理想信念教育。理想是目标,是努力的方向,是前进的动力,只有树立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才能与人民大众保持一致,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在现阶段,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全社会的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永恒不变的主题。当代大学生应该在这个理想的感召与凝聚下,坚定不移的将自己培养成‘四有新人,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力军。
五、结束语
总之,当代社会的大环境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入医学校园的路径多重多样,同时,青少年核心价值观的加强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认真学习,孜孜探索,才是建构青少年健康价值世界的前提。也才能为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建设和现代性建设提供具有保障和驱动意义的“精神生产力”,最终在我国高校医学生培养的过程当中起到积极的促进性作用。
参考文献:
[1]齐建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医学院学生医德观现状调查与思考[J]. 才智,2017,(18):23.
[2]黄桂花. 传承林巧稚精神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厦门医学院林巧稚爱心志愿服务队为例[J]. 改革与开放,2017,(08):25+27.
[3]刘莉莉,王飞龙,蓝娟,何曲波.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以广西科技大学医学院为例[J/OL]. 鄂州大学学报,2017,24(01):74-75+101. (2016-12-27)
基金项目:湖北医药学院药护学院2015年教学研究项目(编号:2015077)的研究成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