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渗透适性教育的探索与思考

2017-12-21 00:07王海龙
神州·下旬刊 2017年9期
关键词:个性化教学因材施教

王海龙

摘要:适性教育是一种考虑孩子个别差异,善用适当教学方法,帮助孩子有效学习,让每个孩子都能充分发挥其本赋和潜能的教育理念。“个性化教育”,“因材施教”、“因势利导”、“人尽其才”、“投其所需”的教学方法集中体现了适性教育的特点。中职学校尴尬的教育现状和多元的人才需求迫切需要适性教育。适性教育理念孕育了个性化的教学方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改善学生的学习质量,提高学生的能力。

关键词:个性化教学;适性教育;因材施教

一、中职学校渗透适性教育的必要性

1.中职学校尴尬的教育现状迫使学校去尝试个性化的适性教育模式。

由于中考的分流,选择职业学校很多时候是学生与家长被普通高中学校拒之门外后走投无路时无耐的选择。随着生源的急剧下降,很多职业学校采取“撤门槛,铺地毯”的招生方式来参与招生,所谓“最差的学生”进入职业学校学习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有的孩子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学习态度都存着严重的问题,学习和人生都没有目标,个性较强,叛逆心理凸显,学习没有信心,缺乏成就感,旷课、逃课、违纪行为也时有发生。由于生源质量差,教学难度大,教师付出的多,收效的少,颇有怨言。

职业教育就是要把这些思想道德、行为习惯、学习态度等诸多方面存着不同问题的学生教育成符合企业需求并能够创造一定社会价值的专业化水平较高的工人。正是现实与目标的巨大落差迫使学校去尝试适合学生的个性化教学方法,职业教育迫切需要适性教育,创新职业教育理念迫在眉睫。

2、市场多元化的人才需求催生职业学校适性教育的蓬勃方展。

社会多元化的发展需要多元化的人才,多元化的人才需要多元化的教育模式。多元社会的众多领域对人才的需求不尽相同,社会对人才的评价并不是以考试成绩而是以创造的社会价值为依据,人才的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是无法用分数来衡量的。社会发展需要的多元才能在学校课堂教育中是并不一定能够被发掘和培养,恰恰相反往往会被教育所忽视。单一的教育理念根本无法适应社会对人才多样化的才能培养的需求,甚至会阻碍人才的发掘与培养。适性教育正是迎合了多元人才的培养的需要,顺应了多元社会发展的趋势。

二、中职学校渗透适性教育的有利条件

1、摆脱了“应试教育”的职业学校为渗透适性教育营造了良好的内部环境。

中职教育基本没有“应试教育”的困扰,没有升学的压力,所以为适性教育在中职学校的成长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在没有“应试教育”桎梏的职业学校中,适性教育更能如鱼得水,更能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是切实可行的教育理念,在职业教育中具有着更加广阔的操作空间。

2、职业教育中市场化培养模式为适性教育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的外部保障。

校企合作、产教结合、工学交替是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职业订单式培养模式为职业教育中渗透适性教育起到巨大促进和推动的作用。市场专业领域的精细化对职业人才能力的要求也日益增多,多样化的人才需要多样化的职业能力,适性教育正是尊重学生个性化的潜能,并加以放大和利用,将个性化的潜能转变成满足市场专业需求的职业能力。只有全面实施渗透适性教育的市场化培养模式,学校才能培养出既满足市场需求又满足学生个性专长发展的高水平职业人才。

三、中职学校渗透适性教育的几点建议

1、有机结合市场需求、专业特点和学生个性,开发多元化的校本课程和校本教材。

学校结合专业特点成立“适性教育研究小组”,研究小组要加强学情调研和市场调研,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把握企业对中职人才的技能和专业素养的要求,并结合市场的专业化需求和学生的学习现状,开发适应市场需求和学情的适性教育校本课程,以适性教育理念为指导研究具体可行的专业课程教学方法。学校组织研究小组根據适性教育校本课程编写针对性强、操作性强的适性教育校本教材,形成专业水平高、个性化强的适性教育校本课程体系。

2、遵循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营造个性化的适性课堂。

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中的关键,是实施适性教育的主战场。因材施教的课堂针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调整相应的学习目标和学习重点,对不同学情的孩子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即使在相同的课堂上也会形成多类别、多层次的个性化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就是要根据学生和课程特点营造出适合各类学生学习的学习环境,如在《小型局域网搭建》课程课堂教学中引入行业操作标准和项目实施要求,搭建规范的行业操作平台,在《网络设备配置》课程中营造网吧、校园网、企业网等多种网络环境,创造身临其境的教学环境。

3、加强企业、家庭和学校的合作,全力打造适性教育合作团队。

坚持校企合作,结合企业和社会实践拓宽专业化的适性教育操作领域和实施空间,形成专业性强有特色的专业课程培养模式。在家长、学生和社会中加大适性教育宣传力度,倡导和鼓励家长、学生和社会投入到职业学校适性教育工程中来,形成以学校为中心,企业为标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家庭为依托的职业学校适性教育工作框架。

以适性教育理论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目标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通过集体学习,专业研究和交流,加强专业教师适性教育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鼓励教师积极参与适性教育的学习和研究,加大专业课程适性教育教科研的交流和合作的力度,扩大交流和合作的领域,形成专业课程适性教育交流合作工作机制,进一步扩大适性教育在职业学校的教学成效。

4、制定多元化的适性教育教学绩效评价考核指标体系,完善中职学校适性教育的考核工作。

适性教育理念的贯彻与实施的成效需要进行客观的评价与考核,只有这样才能检验出教学的成果。适性教育的教学绩效评价的指标应是多元化的科学指标,坚决反对仅把考试成绩作为考核的唯一的依据,应当注重过程性评价和市场化评价。

过程性评价应综合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技能操作水平、适性教育个性化的教学方法的操作过程和实施结果等多方面的因素来进行系统的评价,市场化评价应以各课程专业实践领域内的市场标准和行业指标作为评价依据,不能脱离市场关系,更不能闭门造车。多元化的“适性教育”的教学绩效评价考核指标体系是一项长期而细致的系统工程。endprint

猜你喜欢
个性化教学因材施教
基于“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初中数学隐性分层教学研究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高中体育特长生培养策略研究
浅谈儿童音乐教育方法
创新高中语文教学模式,实施才情个性化教学
网络环境下的商务英语课程资源库的建设研究
卷首语
因材施教的实施策略
因材施教并非只是扬长避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