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探究

2017-12-21 17:28张宇
速读·中旬 2017年12期
关键词:问题分析小学教育对策

张宇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我国政府对人才的教育工作也越来越重视。小学教育作为一种基础性教育,决定了每个学生日后对教育的接受能力。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的根本,也是众多科研项目的基础。对小学生来说,良好的逻辑能力和计算能力关乎学生后期的整体学习。本文主要通过对目前我国小学教学计算教学中的具体问题和现状进行剖析,结合教育方式的发展水平,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能为今后小学数学的计算教学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关键词:小学教育;数学计算教学;问题分析;对策

目前我国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大多是以数字和计算为主。所以计算能力基本上决定了学生的数学整体学习水平。加强学生的计算能力也是小学课改最主要的目的之一。以下针对数学计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笔者的相关经验和研究,进行具体的分析和讨论。

一、计算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意义

小学的数学教育,大多是基础的计算内容,占了数学课程的大部分内容。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可以说直接决定了数学成绩的质量。而其计算能力除了很少一部分先天因素,更多是取决于老师的教育和培养。例如,老师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可以将一些数学概念通过计算和分解的方式来引入;常见的应用题的应答方式和思路,可以通过计算步骤来逐渐完成。因此,如何有效地加强学生的计算能力,对学生整体学习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目前计算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课时减少带来的演练不足

新课改的实施,使教学课时明显减少,然而教学内容却相对较多,在进行数学教学过程中,由于课时紧张的原因,计算演练被理论教学大量取代。教师也只进行计算的演示,很难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详细的算理讲解。这就使得很多学生对计算的解题过程理解不透彻,再加上对小学生而言,他们没有形成自学的能力,因此,计算对他们而言是一项很枯燥的学习,从而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不能够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计算的习惯性训练,也使很多学生因此而养成了不良的计算习惯。这些弊端都是由于有限的课时时间所带来的计算教学难以开展的典型因素。

(二)心理影响

小学生接受的教育属于启蒙教育,一方面,要对小学生进行学习习惯养成的引导与思维习惯的训练;另一方面,也要通过启蒙教育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是一门理性思维与逻辑思维较强的学科,同样是伴随人们成长的终身教育学科。在小学的启蒙阶段,如果不对学生进行很好的引导和启发,将会对学生今后的数学兴趣产生较大的影响,从而在学生发展的道路上造成阻碍。很多学生受注意力、思维、记忆、情感等心理因素的干扰,而对计算教学表现出缺乏兴趣的状态。计算是细致学习范畴的内容,需要较强的注意力配合已掌握的数学知识来进行解答,因此,感知不正确、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出错或者思维不清晰等等任何一种干扰因素都会影响到计算教学的学习。究其根源,是由学生自身的心理因素所造成的。

三、加强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对策

(一)明确小学数学计算的教学要求

老师在教育工作中,首先要明确不同年级的数学课程的教学要求,根据其年龄特点和心理等进行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形式。对于小学生而言,每差别一个年级,其学习能力都会有显著的区别,要针对不同对象具体划分教学内容。其次,根据其掌握知识的速度和整体的综合素质来确定。小学生的计算培养需要按照不同的难易程度和训练时间的长短确定,老师制订的学习计划要有一定的科学性。

(二)组织多样化计算训练,激发计算兴趣

计算教学的过程与演练过程都相对枯燥,特别是对小学生而言,在他们的兴趣领域内通常会觉得计算很乏味,不如其他生动的课程接受起来更加新奇、有趣。计算带有一定的抽象性,在小学生的年龄段,对抽象概念的理解是有限的。因此,需要开展多样化的计算训练,例如采用游戏、竞赛等方式,一方面可以让学生积极参与,另一方面可以将抽象化的计算变得更加具体和形象。采用卡片进行分组的限时计算来开展计算竞赛,可以增强学生的竞技能力,同时在小组间的共同协作模式,也能够使学生间进行计算习惯的修正。听算、口算等多种形式的训练,可以综合的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从而激发学生对计算的兴趣,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三)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计算能力的提高必须要有良好的计算习惯作为基础,计算习惯包括仔细校对习惯、认真审题习惯、端正书写习惯、主动验算习惯等。通常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心思不够细腻,就很难养成仔细校对的习惯,因此,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从计算抄题做起,并对抄题的差错率有所要求,学生可以放慢抄题的速度,但要降低差错的发生,从而逐渐养成仔细校对的习惯。审题是解题的先决条件,只有进行了认真的审题才能够保证解题思考方向的正确和方法的得当,因此,审题过程中要注意数字与符号的联系,为下一步计算打好基础。格式规范、字迹端正是进行书写的起码要求,同时也是学习态度的体现,培养端正的书写习惯可以提高小学生的学习认真程度。此外,在教学中教师同样要注意对学生验算方法的传授,从逆算、估算等方式入手,养成自我检验的习惯,监督学生进行计算后的主动检查,保证题目的正确率。

四、结语

在计算教学中,思考是教学的核心,首先要给予學生思维充分的解放,其次是算理的掌握,通过各种手段加深学生对算理的理解程度,从基础培养的角度为计算实际演练打好基础。最后是通过计算训练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一种良好的习惯养成可以使学生受益终身。

参考文献:

[1]刘静.浅谈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现状及对策[J].教育科学:引文版,2017(02):182-183.

[2]师会林.浅谈小学数学中关于计算教学的问题及对策[J].都市家教月刊,2016(08):16-17.

[3]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实施计算教学[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6(8):109-110.

[4]唐雄.浅谈小学数学简便计算教学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2016(10):105-106.

猜你喜欢
问题分析小学教育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探究“学讲计划”背景下的语文教学
谈数学建模时的问题分析步骤
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研读教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与有效性的方法研究
略谈小学语文课堂的生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