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图形与几何模块中有效教学

2017-12-21 16:34苏芳芳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7年11期
关键词:图形与几何有效教学策略

苏芳芳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图形与几何模块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对生活空间进行描述,掌握相应的数学知识。本文就如何在图形和几何模块中开展有效教学进行了分析和讨论,旨在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关键词】图形与几何;有效教学;策略

前言

图形与几何模块是针对现实世界物体、平面图和几何体大小、形状、位置等的研究,可以帮助人们更好的认识生活空间,为交流提供便利。如何围绕图形与几何模块,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新课改背景下数学教师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

1.关注生活性

素质教育背景下,强调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而对于小学生而言,空间知识一般来自现实生活,因此,在教学环节,教师应该从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引导学生对现实生活原型进行观察,通过感性经验的积累来形成空间观念。小学生的年龄虽然不大,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同样会积累一定的经验,形成对于数学的表象认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对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合理利用,鼓励学生将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中,对实际问题进行解决,通过理论联系实践的方式,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认知,也可以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进行培养。例如,在对《圆的认识》进行教学时,教师在完成圆形基本特征的讲解后,可以向学生提出相应的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东西是圆形的呢?为什么汽车的轮子会做成圆形,而不是方形或者三角形呢?假如在草场中间放一个桶,大家往桶里丢竹签,应该怎样站位才能保证公平?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使得学生在思考过程中,对圆的基本特征进行回顾,提升教学的趣味性,也可以拉近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距离,增强学生对于数学知识学习及应用的信心。

2.强调探究性

通过丰富多彩的探究活动,可以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和发展。在图形与几何教学中,教师应该摒弃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强调探究性教学,为学生留出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提升其感悟。可以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等出发,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机会,使得其能够参与数学活动和交流活动,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使得学生能够在自主探索过程中,把握数学知识,实践数学技能,获取数学经验,发展空间观念,以《认识线段》为例,在画线段的环节,教师应该首先鼓励学生根据自身对于线段的理解和认知,在草稿纸上进行绘制,然后随机挑选画的好的学生,让他们介绍自己的绘画方式。通过这样的探究式教学,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能动性,有的学生会先画出一条直线,然后画出端点,有的学生先画出两个点,然后将其连接起来,也有的学生先画出其中一个点,延伸出一条直线,然后画出剩下的端点。在画线段的过程中,有学生没有画出端点,或者只画出了一个端点,而通过与其他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够使得其明白自身出现错误的原因,继而掌握正确的画法。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可以更好的理解线段的基本特征,加深对线段的认知,创新意识和能动性也可以得到有效发挥。

3.提升操作性

小学生的思维方式以感性思维为主,想要单纯的依靠观察来形成空间观念是非常困难的,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该提升图形与几何教学的操作性,利用丰富多彩的操作实验,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一方面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得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增强其思维直观性,使得学生可以在观察、操作、想象的过程中,寻找问题的答案。例如,在对《认识线段》一课进行教学时,线段本身的概念相对抽象,教师需要通过直观生动的教学方法,為学生树立起关于线段的直观形象。课堂教学环节,可以利用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物品,如一根线,一个布条,将之放在桌子上,引导学生动手将其拉直,然后让学生感受一下线的两端,明确其端点所在,加深学生记忆:一条直线,存在两个端点,长度固定,就是线段。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能够在游戏中学习,在学习中游戏,其主观能动性得到了充分发挥,通过从直观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过程,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4.重视估测性

在图形与几何教学中,估测活动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引导学生树立空间思维的有效途径。因此,对于数学教师而言,应该重视对学生估测能力的培养。估测并非凭空想象,而是在知识和认知支撑下的一种有理有据的判断,小学生具体形象的思维方式决定了其判断能力和推力能力较差,想要培养其估测能力,需要教师做好必要的引导工作,把握学生思维过程。例如,在对厘米的相关概念进行讲解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自己身边的物体长度进行估测,如书本、铅笔等,然后以直尺进行测量,看自己的估测是否准确。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使得学生认识到估测的现实作用,通过经验的积累来提升自身估测能力。促进空间观念发展。

5.结语

总而言之,在图形与几何模块中,教师应该从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和自主探究,通过感知与估测,完成对各种空间图形的合理认知,明确图形各自的特征,促进学生空间观念和空间思维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姚莉华.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有效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4(17):213-214

[2]陈颖姝.提高小学高年级“图形与几何”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广西教育,2012(37):46

[3]闫宪斌.谈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的有效教学策略[J].新课程:小学,2016(5):75

猜你喜欢
图形与几何有效教学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第一学段图形与几何操作活动的有效性策略探究
关于“图形与几何之《长方体和正方体》”有效教学的几点思考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