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疏导工作的策略

2017-12-21 10:51肖妮
速读·中旬 2017年12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问题留守儿童

肖妮

摘 要:如今随着社会发展,留守儿童数量呈现增加趋势,那么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重视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在具体策略开展阶段,必须明确分析,利用工作经验与相关资料参考,提高工作效率,本文通过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简明分析,进一步明确了如何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疏导,在工作开展过程中,希望能够得到认可,同时也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优秀学生。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疏导对策

留守儿童是社会中特殊群体,他们往往都会存在一些特殊思想,甚至是偏激的思想意识,这对于这些儿童来说,他们本应该具有一个美好的童年时光,所以,作为相关教师,必须给予重视,用科学的教育手段,不断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疏导,以此激发他们学习热情,也不断树立他们积极健康的价值观与人生观,推动他们有效学习的同时,也让他们的心理能够更加健康发展。

1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

1.1发展失衡

从相关经验与实践数据的分析,很多留守儿童出现发展失衡局面,例如,在有的留守儿童会因一些困难,造成学习上的压力大,学习成绩不是很好;有的留守儿童厌倦学习,容易辍学心理;也有的留守儿童学习成绩优越,学习态度积極。从这些方面看,留守儿童的发展失衡问题是相对严重的,很多情况,通过对于成绩优秀的留守儿童进行分析,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并不能完成一些劳动任务,同时,他们对于体育、音乐的兴趣也不是很高,他们会把留守的心理情感宣泄到学习中,这种情况更加需要重视,必须明确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

1.2自卑心理

留守儿童在学习与生活中,几乎都会产生自卑心理,这种心理压力与状况是因环境因素影响的,尤其在其他不是留守儿童面前,这种问题更容易表现出来,例如,很多留守儿童并不愿意老人接送,在接送的时候,很多学生会大步都先离开,通过他们的背影可以看出他们的不情愿。这种心理自卑源于现实,必须给予明确重视。

1.3友情障碍

留守儿童在完成课外学习任务的时候效果极差,主要就是他们缺乏主动交际的能力,与周围人群、其他班级的小朋友、班集体内的其他同学等都不知道怎样去沟通,甚至有些留守儿童在与教师的谈话过程中也是默默无语,与爷爷奶奶等更是常年不沟通。

2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疏导策略

2.1健全档案,针对性关爱

若要提高对于留守儿童的关爱能力,必须重视其档案的建立,建立档案后,能够有目的与有计划的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其主要的档案内容包括:首先是,档案要充分记录学生的基础信息,基础信息包括学生姓名、年纪以及家庭住址还有父母与监护人电话等等,需要的时候,也可以记录下邻居电话。其次是,学习情况的记录档案,他们在每个阶段的学习情况必须重视,成绩要记录于档案中。第三,从他们的生活习惯入手,记录生活档案,其中包括学校交际,日常心理辅导记录等。这些档案建立后,要及时更新,充分对其进行研究,同时要结合发展,制定更加优化的档案信息。以此便于对留守儿童的信息掌握。

2.2心理辅导,科学化转变

学校要建立专门的心理辅导教室,让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来对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进行疏导,这种咨询师可以外聘,也可以由取得相关资格证的教师来兼任。心理辅导的过程中要明确了解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并记录学生几次谈话辅导后的具体表现、要用科学的抑郁量表、焦虑量表等进行评分对比,对辅导后的结果也要详细分析。作为教师则需要全力配合心理咨询师的辅导要求,针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组织一些关爱活动。例如:为留守儿童过生日,集体给予关爱,教师赠送礼品,同学送上歌声、送上祝福等

2.3建立友情,集体性影响

针对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教师还需要帮助其建立友情,利用集体的力量让孩子们树立起更为坚强的心理城墙,成为勇于面对一切的社会新生力量。首先,教师要经常组织集体活动。比如,可以组织学生调查当地在端午、清明、中秋等节日的风俗习惯,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感;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春播、夏耘、秋收、冬藏等农事活动,让学生懂得劳动的艰辛,学会感恩。集体活动之中,教师要特别关注留守儿童,让他们能够积极参与,最好成为骨干力量,获得教师的称赞之后自然会获得大家的认可,让留守儿童形成交际自信心。其次,教师要根据留守儿童的性格帮助其建立友情,有了友情孩子们的童年将会更为幸福,心理障碍自然也会减轻。

2.4利用音乐促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成长

首先,激发留守儿童的学习兴趣。在利用音乐过程中,培养留守儿童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老师在课堂上要营造宽松、自由、愉悦的氛围,让留守儿童能够心情舒畅地学习,同时组织各种音乐实践活动,发展留守儿童学习音乐的兴趣。成立课外音乐兴趣小组,组织观看演出、开展音乐比赛,举办音乐节。其次,在音乐中要注重对留守儿童进行思想的熏陶、意志品质的培养,让留守儿童在学习音乐中,继承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精神,激发其爱国主义热情,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全的人格品质;用音乐优美的旋律和生动的歌词,培养其对音乐的感受能力、理解能力、鉴赏能力,陶冶高尚的艺术情操,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结束语

总之,教育教学水平在不断发展,对于留守儿童的教育更应该结合时代发展脚步,通过认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断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让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得到疏导,以此还给每一个孩子一个健康的心灵,让他们的童年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秦莎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疏导工作中音乐教育途径探析[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5,(02):130.

[2]张连芳,李大江.留守儿童心理疏导之“333”策略[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3,(24):36-37.

[3]张帮辉,李为.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及其治理对策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2(02):200-206.endprint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问题留守儿童
优化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分析
高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措施分析
高校留守经历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教育对策研究
个案工作方法介入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
体育舞蹈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干预效应的实验研究
论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的生存写照与人文关怀
学生的个性发展与教育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分析
农村初中女生心理健康现状及教育对策
用爱心浇灌,促进学生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