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霞 张腾 易国栋
摘要:近几年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被广大教育者所关注,微课在许多农村学校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运用。生物作为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课程,微课在其教学中的使用有着明显的优势。利用生动、形象的微课教学资源,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具吸引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
关键词:微课 农村高中 生物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24-0172-01
自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学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教学过程中一些先进的教学技术和工具的使用,微课教学应运而生。农村教学中高科技教学设备的投入,可以有效地缓解农村由于师资不足和水平不高带来的问题。而微课教学正是以投入的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为基础的一种教学模式。目前,农村高中教师平均每3-5名教师有一台办公用电脑,有些较发达的农村地区甚至达到了每位教师拥有一台办公电脑,许多中学为教师配备多媒体,这为微课的制作及使用提供了便利。
一、微课在教学中的应用情况
(一)微课结合导学案,实现课堂半翻转
课前预习是学生学好新知识的重要环节之一,但在预习过程中很多学生不能很好地把握学习的重难点,也无法检测预习的效果。此时运用教师预先录好的关于本节课重难点的微课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把握、理解教材的重难点,理清思路。而导学案可以有效地检测学生的预习情况。通过微课引领下的预习及导学案的检测,学生可有效检测自己的预习效果,发现自己未解决的疑难问题,这样学生在课堂上可以有侧重点地听讲。
(二)利用微课,实现高效课堂
(1)导入新课。 利用微课生动形象地导入新课,可以在看视频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解人教版必修三第二章第一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时,教师可以通过微课导入。微课内容是一个首次吃到柠檬的宝宝的反应以及之前吃过柠檬再次看到柠檬时宝宝的反应。
(2)理解新知。将有些比较抽象的知识以微课的形式展示出来,学生通过直观感受,并结合教师讲解更易于掌握新知。如DNA的复制、转录、翻译过程。教师可以将这一过程以动画的形式展示给学生,更加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加深对知识的记忆。
(3)讲解实验。作为一门集实验性、实践性及科学性于一身的自然学科[1],实验的学习也是极其重要的。在农村有的中学实验室不完善,或由于各种原因学生未能观察到实验结果或实验结果不明显,也有可能出现错误的结果。因此对于实验的教学,老师可以事先选择自己所做的比较理想的实验过程及结果制成微课,在学生做完实验后播放,学生从中可以发现自己的错误操作及不足。通过观察微课的现象及结果,未作出实验结果的同学也不用机械记忆实验现象,通过对比分析实验过程及结果,更好地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
(三)利用微课实现课后巩固提高
在课堂45分钟的时间里,学生难免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又由于每一位学生对同一知识点的理解力不同,在课堂上老师不可能一一回答学生存在的所有问题。课后可以通过观看微课帮助其理解及查缺补漏。对于能力很强的学生,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有难度的微课帮助其进一步深化所学知识及扩展知识范围。
二、注意的问题
(一)正视微课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
虽然微课对于农村高中生物以及其他学科教学具有很大的积极意义,但微课不可替代教師的课堂教学,其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只是对传统教学的一种补充,是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对于学生的学习方式,微课只是他们时间和空间的补充,因此需要以课程教学内容为主,不可本末倒置。[2]
(二)微课的设计、制作要准而精
并非所有的内容都可制成微课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微课的内容一定是在深入研读课程标准,充分分析学情的基础上,选择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或疑点作为微课的主题,做到教学针对性强,教学内容精选。在微课的设计上,教师要对微课的每一个环节、每一帧画面都进行细致、合理的设计。[3]力求做到层次清楚,逻辑清晰,步骤合理。
(三)合理把握微课的使用时机
微课是通过可视化以及精致的制作而形成的集短小精悍于一身的视频,它的目的是在赏心悦目的氛围中,学生可以自主学习,可以更加深入地思考问题。[4]因此教师在使用微课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时地利用微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
三、结语
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的微课,为学生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的学习方式。微课在高中生物这门知识点多且散的学科学习中具有很大的优势,不仅体现在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效果得到改善,也体现在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提高,有利于学生有效地利用自己的零碎时间。
参考文献:
[1]陈晓敏.微课在高中生物课堂的应用研究——以新疆农业大学附属中学为例[D].乌新疆师范大学,2015.
[2]李怀军.微课在农村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实践[J].信息技术与教学,2017(7):155-156.
[3]秋田喜代美.学习心理学:教学设计[M].左右社,2012.
[4]孙书超.微课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实践于研究,2016(29):49.
责任编辑:孙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