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学中的隐性知识传递探究

2017-12-21 11:40蓝天宁
艺术研究 2017年4期
关键词:隐性知识数字媒体艺术工作坊

蓝天宁

摘 要:文章从培养数字媒体应用领域的設计人才出发,从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学改革模式、教学中的隐性知识传递、“设计冲刺”工作坊教学实施三方面,探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方法。认为“设计冲刺”工作坊的开展,有利于师生将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互为转化、促进和再生,将强化学生的设计素养、思辨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培养出适应高速变化行业的T型人才。

关键词:数字媒体艺术 隐性知识 工作坊 设计冲刺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外很多艺术院校都成立了新媒体专业。而国内学者对数字媒体艺术的关注,始于潘云鹤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于1987年出版《计算机美术》一书。综观我国高校现有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定位,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从艺术出发,以艺术在数字媒体时代下的表现为专业定位;二是从行业应用出发,以数字媒体在市场领域下的应用来定位。2012年,教育部更是明确了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归属到一级学科“艺术学”中的二级学科“设计学”专业中。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诞生是科技与艺术高度融合的产物,是近代学科分离之后一种知识统一的再回归与发展,是从人的专家化、知识的专门化向人的通才化、知识的统一化过渡的标志。在互联网+时代与人工智能时代的高速发展的当下,如何在高速变化发展的行业环境下进行人才培养,如何培养既具备某领域深入的知识与经验,又具备通识技能知识和人际沟通团队协作软技能的“T型人才”,将是高校数字媒体艺术教育面临的新挑战。

“T型人才”所具备的硬知识与软技能,正如迈克尔·波兰尼于1958年在《个人知识》中所指出的:“人类有两种知识。通常所说的知识时用文字或地图、数学公式来表达的,这只是知识的一种形式。还有一种知识是不能系统表述的,例如我们有关自己行为的某种知识。如果我们将前一种实施称为显性知识(explicit knowledge)的话,那么我们就可以将后一种知识称为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T型人才”的硬知识即显性知识,是规范格式化和系统结构化的,是稳定明确有规律的。这部分的知识易于被储存、理解、传播分享。而艺术审美设计能力、创新设计思维、团队协作能力、未来行业适应能力都属于非正式、难描述、非编码格式化、结构化的个人知识,即隐性知识。在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环境下,这种知识的传播,更多的以教师个人的、学生的、以及教学交流互动中的方式存在。学生的显性知识来源于教师的隐性知识,而学生产生的隐性知识又促进了教师再生出新的显性知识,两者是彼此转化推进,并使得知识体系不断发展、更新、演进、淘汰,形成一个良性发展的动态闭环。需要指出的是,这种隐性知识必须以个体亲身参与体验实践,身临其境才能获得。

“工作坊”教学模式在设计院校教育中并不陌生,早在包豪斯时期,就推行了“基础课程”与“作坊训练”双轨制教学模式。发展到现今的设计工作坊,它以富有某个领域经验的主讲人或主讲小组为核心,30~40名甚至更多的成员小团体为活动对象,展开相关主题的研讨式实践。可见工作坊教学模式,是将显性知识转化为具有强主体性的个人隐性知识的一种有效方法。

“设计冲刺”是2010年起,Google Ventures(谷歌风投)的设计合伙人Jake Knapp在谷歌内部进行设计实践的一套理论,是针对和帮助初创公司创业的一套设计流程方法。2014年起,工作坊组织者将“设计冲刺”推广至TEDx及其他技术社区。同时,在推广过程中,“设计冲刺”逐渐在中国本土化,从原本仅为初创公司设计产品,逐步开始转变为解决棘手商业问题的思维体系。整个流程可以概括为理解、定义、发散、决策、原型和验证六大环节。

2017年3月,“设计冲刺”工作坊第一次尝试引入高校,旨在探索“设计冲刺”实践流程在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环境下的教学实践模式。笔者以浙江理工大学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移动互联”模块课程为例,将设计冲刺工作坊的六大实践流程与模块中的多门子课程相配合,以期在《APP项目设计实践》、《交互界面设计》、《互联网创新综合设计》、《用户数字体验综合设计》、《移动互联网综合实践》等多门课程的教学中,引入“设计冲刺”的思维方法,展开快速设计实践,使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有机的结合,形成一套良性稳定的闭环以应对不断发展变化的数字媒体艺术教学环境。

“设计冲刺”工作坊最初在互联网行业中执行,基础条件方式如下:1.小组人员:5~8人,参加人员背景较为多样化,通常有类似产品经理职能或更高职位的决策者一名,财务专家、客服专家、设计专家、工程师这样的技术专家等等,其中一名成员兼任引导者身份。2.时间、地点:五天工作日,会议室。

由于初次在高校实践,根据本校学生的年级、学科背景、课程时间作了相应的适应调整。方式如下:参加的学生为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大二学生,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研究生以及部分工业设计产品设计专业的研究生,人数为60人左右。以课程《APP项目设计实践》作辅助教学,场地为讨论式教室,时间为半天。教学目标是让大二学生学习“设计冲刺”的设计思维与设计方法,初步了解设计实践流程,建立流程化知识体系,并运用到后期的课程学习中。鉴于研究生们具有一定设计流程应用的基础,则要求着重在工作坊中学习“设计冲刺”中高效的团队协作与决策、陈述和测试的方法。

不同领域的学者专家对于“隐性知识”的分类划分会有所不同,笔者认为,在“设计冲刺”工作流程中产生的隐性知识,契合于英国苏塞克斯大学教育学院教授艾略特(Machael Eraut)的三大分类:1.人们对情境的隐性理解(tacit understanding);2.行动中的隐性知识(tacit procedures);3.支持直觉性的制定决策的隐性规则(tacit rules)。这样的隐性知识可以在“设计冲刺”工作坊环境中得以呈现,具体阐述如下:

第一分类“人们对情境隐性理解”的实际呈现是:所有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聚集在一起,就6个环节进行计时式快速讨论与表达,在集中专注的空间和时间态下,尤其在理解、定义环节,成员通常针对小组设计主题进行个人的理解定义,以及团队的理解评判。这个过程中,对设计主题情境的理解必须使用学生个人的经验理解与价值判断。同时,教师也需要对学生不同环节中“设计冲刺”方法的执行与讨论结果的产出做出教师个人理解的经验评判和引导。互联网信息的透明化与快速化,学生在平日获取的知识内容非常多,在工作坊中教师可以通过学生对命题的理解定义,运用个人的系统化知识去帮助学生梳理零散获得的平面信息,从而加速彼此隐性知识的内化。endprint

第二分类“行动中隱性知识”的实际呈现是:在“设计冲刺”工作坊中,团队人员协作贯穿全程。发散环节中不同于常规设计思维中的头脑风暴方法,“设计冲刺”的发散环节更关注个人的独立发散和内容的思考深度,不求量但求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调用的不仅仅是理论应用的显性知识,更多的还是个人多年来生活、学习、人际交往等经历获得的隐性知识。在原型与验证环节中,小组成员需要快速在白板上用图形或是其它工具方式表现出概念,这个过程中体现了学生动手技能上的隐性知识,绘制图形,利用有限的材料制作原型;接着演示和表述,将个人的创造手法、形式、要领以及心理情感、专业热忱等等都体现出来。在工作坊的自由空间氛围下,这种大量的隐性知识与组员、与教师或主讲人产生相互激荡、碰撞出新的独特视角。

第三分类“支持直觉型制定决策隐性规则”的实际呈现是:在“设计冲刺”各环节中,会有一些规则方法去引导最后的创意产出。其中一个规则是提高交流沟通效率的一个原则即“Yes,and”,由于在很多团队设计协作中常常遇到意见相左而影响到设计进度的问题,团队中可能有外向型与内向型成员,当意见发表时往往外向型人员占有优势,同时否定他人创意往往并没有带来更多好的点子,因此通过“Yes,and”规则,使成员沟通过程成为良性循环推进设计产出,并内化成直觉性的沟通反馈方式。

在“设计冲刺”工作坊的教学过程中,轻松开放的交流空间环境为师生的隐性知识产生营造了融洽和谐的氛围。虽然参与主体是学生,但是整个过程中只要身在其中的人都能从中收获到再生性的隐性知识,因此隐性知识场域的构建也是隐性知识传递产出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设计冲刺”工作坊结束后,设置了学生对课程反馈的问卷调查环节。从调查的结果统计来看,学生对个人及团队头脑风暴即发散环节印象最深最感兴趣(91%),其次是设计挑战的主题创建环节(39%),再次是原型创作环节(36%)。在对工作坊“具体收获与启发”的问答中,80%的学生认为对“设计冲刺”流程中的团队协作沟通、人员分工的认识有了更多的收获和理解。

在 “同济×特赞设计与人工智能实验室”撰写的《2017设计与人工智能报告——人工智能与设计的未来》指出,其中设计行业脑机比数据为:“人脑(H.I)60.79%,机器(A.I)39.21%”,机器(A.I)将逐渐取代素材收集、信息处理、重复性体力劳动;关于平面设计、互联网设计、室内设计、建筑设计、服装设计、产品设计的调查中,其中管理、创意创造、沟通是在整个过程中较难被取代的。在“设计冲刺”工作坊教学中,学生对设计流程的理解到梳理掌控,也就是设计管理能力层面的初步培养,工作坊形式构建了良好的隐性知识场域,这种强沟通的交流场域为学生的逻辑思考、语句拿捏、设计情绪演绎、知识梳理、时限内抗压性、合作意识等有着一站式的能力训练。数字媒体艺术是跨领域应用性专业,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T型人才所具备的硬知识与软技能也在不断发展与更新,因此其教育培养模式也将需要依据行业变化而不断摸索改进。

参考文献:

[1]江新,郑兰琴,黄荣怀.关于隐性知识的分类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05.

[2]蒋炎.包豪斯的作坊训练与现代手工艺教学[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9.

[3]陈媛媛,王凌轩.新媒体艺术课程workshop教学模式设计与研究[J].美育学刊,2016.

作者单位:浙江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endprint

猜你喜欢
隐性知识数字媒体艺术工作坊
“中日跨境文化研究工作坊”八年记
罗雪芳名师工作坊:携手共进,聚水成渊
第二届“新革命史工作坊”会议综述
数字媒体艺术在金华古建筑保护中的运用
试论数字媒体艺术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作用
数字媒体艺术与平面设计的关系
馆员隐性知识在团队管理中的应用
新产品开发中的隐性知识转移障碍探析
“第七届望道修辞学论坛暨‘修辞与语篇’学术前沿工作坊”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