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五年制高职“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7-12-20 09:39崔永杰
文教资料 2017年25期
关键词:毛泽东思想理论体系概论

崔永杰

摘 要: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是职业院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必修课程,也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渠道和主阵地。本文对“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提出了提高“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时效性和感染力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 高职“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 教学现状 对策

一、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是普通职业院校学生必修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该课程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两大理论成果为主线,讲述了中国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使学生深刻领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当代中国的唯一正确道路,也使学生深刻认识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性,进而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自觉性。

(一)课程课时量偏少,不能很好地完成课程标准上的教学任务。

依据教学标准,“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整本书至少需要72个学时,但是在实际排课中许多学校会优先向专业课倾斜,“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只能安排60多个学时,有的专业由于需要技能操作和实训,学时就更少了,再加上节假日的因素,有的课被冲掉了,这样算下来实际课时量就少之又少了,这些都影响了教师正常的教学安排和教学活动。为了讲完课标规定的内容,有的教学内容就不能有效展开,与学生互动的时间比较少,要想保质保量地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是非常困难的。

(二)课程内容难度较高、学生学习兴趣普遍不高。

高等教育出版社的“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科书理论性和政策性较强,是大学阶段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必学教材,但是对于五年制高职学生来说,本教程在内容编排上难度较高,没有相关的事例和图片,导致没有相关知识背景的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困难,兴趣不浓。通过调查问卷,我们发现有58.33%的学生认为本教材内容较为枯燥,应该加入图片和案例,有20.14%的学生认为教材内容较难,应该降低课本难度,还有15.28%的学生认为教材对学习的帮助不大,应该贴近实际生活。

在对学生学习“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兴趣度的调查中,我们发现职业学校的学生不够重视本门课的学习,由于是开卷考试,认为考前看看就可以。

(三)从教学反馈来看,教学效果不甚理想。

通过课后与学生的交流及发放调查问卷,发现部分学生对“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从以上调查可以得出结论:“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课堂教学效果不够理想,还有很多需要改善的地方,这是摆在相关教育部门、高职院校领导和德育教师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个别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对“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不够重视。

在南京市五年制高职学校中,一般来说专业课的地位是高于公共基础课的,一些学校领导认为公共基础课是为专业课服务的,在有的时候需要为专业课让路,公共课一直处于边缘地位。在公共基础课中,不同学科的地位是有所差别的,德育课处于边缘地位。因此,一些學校领导对“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不够重视,在人力财力的投入上不足,使“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陷入师资力量不足、课时设置上明显偏少的不利境地。

(二)“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师的整体专业化水平偏低。

一些学校在师资上尽可能倾向于专业课,导致公共基础课的老师不足,不得不请很多外请教师,一些老师可能并不是科班出身,讲课照本宣科,流于形式,使得“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教学效果得不到保障。

(三)“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教学不够生动,教学效果欠佳。

除了学校不够重视外,某些“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老师对教学也不太重视,课前不认真备课,不能深刻领悟知识点的内在逻辑联系,对于一些相关的历史事件和人物知道甚少,课堂上照本宣科,无新意,甚至有个别老师上课不认真细致地给学生讲解相关知识点。

通过调查问卷,我们发现很多学生认为老师上课应该多元化,针对具体情况进行教学,同时应该讲求上课形式的多元化,通过视频图片和案例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有的放矢,多讲一些正能量的知识和案例,让学生领悟政策理论背后的历史人物和事件。

三、增强“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实效性和感染力的对策建议

(一)从学校角度来说,学校领导应该充分认识到“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重要性,把课程提高到相应的高度,尽可能为课堂教学提供便利。

1.学校领导要从战略上认识到“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重要性,切实采取必要措施保证“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在职业院校中的地位,保证“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课时量,不人为缩减“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课时。同时,要从物力财力投入、职称评定评优、绩效奖励等方面适当向“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倾斜,至少应该享有与专业课平等的地位,调动教师投身“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的积极性。

2.加强德育课师资队伍建设。首先,提高德育课教师的学历层次。近些年德育课教师的学历较以往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同专业课教师相比较,德育课教师的学历层次仍不高;其次,优化教师结构,不断增加专职教师的比例,提高教师的专业要求,不是相关专业的不能上德育课;最后,加强德育教师的师资培训,给教师提供各种培训学习的机会,努力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endprint

(二)教师不断改进和创新“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教学方式方法,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1.教学内容方面:统一课件、教学内容、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目标和课后作业,并由本教研室的各位老师完成相关章节的课件制作任务。从课程整体来说,增强课程内容的时效性,要与现实相联系,甚至要与所面对学生的相应的专业相联系。“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有些章节的内容比较偏和难,教师在讲解相关内容时,可以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处理,一些较偏较难理解的又不太重要的内容可以适当降低难度,比如通过视频图片呈现出来,帮助学生理解,也可以放弃不讲;对于一些重要的核心内容,可以花很多时间重点讲解,帮助学生记忆,加深他们的印象。从课程内容的细节来说,应该以批判性的眼光授课,而不是一味赞扬,或是一味避开过失与错误来讲。

2.教学方式方法方面: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合作探究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及播放视频、图片等多媒体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积极采用读书、讲课、研讨和运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大力引入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大力推进教学方法的研究和改进、创新,做到生动活泼、引人入胜。

(1)“翻转课堂”教学法

现在“翻转课堂”比较流行,很多教师都在积极学习和应用,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效果。“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有些内容是非常适合使用“翻转课堂”这种教学方式的,可以课前向学生布置相关问题,让他们带着问题自学教材内容,并运用互联网资源进行学习和探究,在此基础上以批判的态度客观分析相关的知识并发现新问题。在课堂上,教师重点研究和解决学生存在和提出的问题。让学生动起来,由之前的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究,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

(2)“三七开”教学法

“三七开”教学法是毛主席创造的方法,这个方法今天仍然适用于当前的职校生“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所谓“三七开”就是教师先向学生学七分,然后了解学生的历史、特点和需要,最后拿三分教学生。毛泽东提出要重点了解学生需要什么。“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不能只是照本宣科,对学生进行理论政策的灌输或抽象理论讲解。而要和职校生关心的社会实际、自身情况相结合,通过有针对性的讲解、说服教育和真诚沟通帮助他们理解和认同相关的理论政策,并解决他们思想上的困惑和实际困难。因此,教师需要在课前调查了解学生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并把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归纳出来,使教学具有针对性,发挥功效。

(3)因类施教法(或称差异教学法)

因类施教法是指针对学生的专业特点,开展有针对性和差异性的案例教学,多讲授与学生专业相关的政策和案例的教学方法。以医科类院校为例,如在讲十八大以来的民生政策问题时,针对助产专业,就讲一些“单独二孩”方面的政策和例子。对于像护理、中医骨伤等性别比例差异较大的班级,也要根据男女比例分别列举不同的例子,如讲到“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一章时,男生多的班级多讲一些战争战役方面的知识和案例,女生多的班级,则多讲一些生动感人的英雄故事或经典传奇。此外,对于不同类型的班级也要区别对待,如高职班尽量多用生动的案例和学生能理解和接受的口语进行教学,而普专班或本科生则增加一些理论讲解和用一些专业术语进行授课。

(4)情景体验式教学法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中很多理论和思想都形成于20世纪,这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当前时代有很大的距离,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相关的理论和历史事件时可以通过播放相关的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那个时代的情景,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基本国情,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的重难点。在必要的时候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相关的革命遗址、纪念馆等,既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达到教学的目的。

3.在教学语言和教学风格上。教材内容比较枯燥乏味,教师可以用比较有感染力的语言表达出来,有意识地提升语言的幽默度,增强课堂的活力。从内容來说,毛泽东、邓小平等都是幽默的人,教师在讲到相关情景都可以模拟相关人物,既可以是语言语调,又可以是动作手势,这样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教师在讲授相关内容时还可以结合一些比较有意思的历史事件,用现在比较流行的网络语言和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形式表达出来,提高学生的兴趣。幽默的力量是很强大的,教师要努力提高语言的艺术。

4.成绩考核方面:

(1)本课程知识容量比较大,理论性强,课时有限,有些章节可以安排学生自学,总结主要知识点,然后上交读书笔记,评定成绩。

(2)成绩评定:平时成绩占30%;期中考试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40%。为了调动学生平时学习的积极性,必要时可加大平时成绩的比重。平时成绩侧重学生在课前、课中和课后的一系列表现,关注学生的成长性变化。平时成绩主要包括以下四部分:①出勤情况、课堂纪律;②课堂活动的参与情况;③参与课外实践活动(社会调查报告、问卷等);④课后作业和课堂笔记。具体分值上,考勤及纪律10分、作业10分、课堂提问和参与讨论、辩论、演讲等10分、实践课调查报告及问卷调查10分。

(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理论性、政策性较强,单靠教师的讲解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改变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法,采用启发式、探究式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也唱一次主角,给学生更多的机会和渠道参与“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活动。学生参与课堂的方式很多:教师提出问题,小组成员讨论,代表发言交流;每次课前布置问题,小组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主题演讲,学生评分,教师点评;让学生做一次老师,学生自己选一节感兴趣的内容,并编写教案,制作课件,然后与老师沟通,这堂课由学生来讲,老师总结评价,并给积极参与讲课的学生加分。这样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能力,并强化教学效果。

四、结语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是职业院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课程,也是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对于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树立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改变职校生学习兴趣不浓厚、课堂教学效果不好的现状,需要各级学校、教师和学生等多方面的积极参与和共同努力,只有这样才能让“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发挥相应的作用,培养出合格的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杨建辉.当前高校“两课”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学报,2006(1).

[2]刘盍松,杨梅枝,宋伟宏.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学效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改革实践与思考[J].西部素质教育,2017(7).

[3]李娟.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改革初探[J].黑河学院学报,2014(4).

[4]本书编写组.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8.endprint

猜你喜欢
毛泽东思想理论体系概论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现代思想的启蒙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概论》
青铜器辨伪概论
《速勒合儿鼐传》(Sulqarnai-yin tuguji)研究概论
电冰箱节能与发展概论
毛泽东思想的永恒价值
《文心雕龙》理论体系再认识①——兼论“依经立义”与《文心雕龙》理论体系之关系
浅谈内经气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及其应用
关于给水排水工程设计的概论
文学语用理论体系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