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党员队伍建设途径与机制研究

2017-12-20 07:45李晓明李振
文教资料 2017年25期
关键词:长效机制高职院校

李晓明+李振

摘 要: 在高职院校不断发展和扩张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是其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内容,为了更好地促进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的良性运行,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要关注和重视高职院校学生党员队伍建设问题,探寻高职院校学生党员队伍建设的具体途径和长效机制,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基础。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学生党员队伍建设 长效机制

在新时期新阶段的历史背景之下,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功能有了更丰富的内涵和定义,为了更好地推进高职院校教育的发展和进步,要注重和加强高职院校的学生党员队伍建设工作,积极探索高职院校学生党员队伍建设的具体途径,建构和优化高职院校学生党员队伍建设工作的长效机制,从而更好地保障高职院校党建组织工作的良性运行,为社会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一、高职院校学生党员队伍建设的意义

高职院校承担为社会输送人才的重大使命,这就要加強高职院校的意识形态建设,将高职院校学生党员队伍建设工作视为高职院校的重大战略性工程和任务,充分认识到提高学生党员队伍质量的重大意义,具体表现为以下方面:

1.可以更好地完善高职院校的党建工作。

通过对高职院校学生党员队伍的建设,更好地完善和优化高职院校的党建工作,由于高职院校学生具有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和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将高职院校学生吸纳到党员队伍中,充分发挥大学生的知识优势和思维优势,将其转化为科技生产力的新生力,推动和完善高职院校的党建组织建设工作。

2.成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益补充和强化。

通过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党员队伍建设,可以更好地与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融合,通过吸纳高职院校大学生进入党员队伍,使学生保持高涨的入党热情,提高学生的政治素质,并通过高职院校学生党员队伍质量的不断提高,更好地打造信念坚定、素质卓越、结构合理、纪律严明、模范作用凸显的高职院校学生党员队伍,成为社会发展的栋梁和中坚力量。

3.有助于高职院校人才的培育。

通过对高职院校学生党员的队伍建设,可以更好地落实高职院校的德育育人理念和宗旨,顺应时代和社会对于人才培育的需求,更好地推动高职教育与社会生产的深度融合,从而为中国梦的实现输送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4.有助于建构和谐的高职校园氛围。

全面推进高职院校学生党员队伍建设工作,可以更好地凸显学生党员的积极带头作用和模范作用,使学生党员成为班级、学校的“领头羊”,更好地引领高职院校学生开导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为建构和谐的高职校园氛围做出贡献。

二、高职院校学生党员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在高职院校的学生党员队伍之中,存在个别党员政治素养有待提高的现象和问题,部分学生党员成为党员的动机是出于就业需求、自我发展、政治道路等。同时,还有部分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有待加强,

在高职院校规模不断扩展的背景下,要求入党的学生人数也日益增多,然而学生的入党动机显现出复杂多样的状态,某些是出于个人利益要求入党,某些是为了自身的需求要求入党,某些是出于就业考虑要求入党,某些是为了提升自己的政治地位而写入党申请。

三、高职院校学生党员队伍建设的途径与长效机制研究

1.优化和完善学生党员队伍建设的流程和原则。

在高职院校学生党员队伍建设的过程中,要坚持学生党员发展的“四公开”原则,具体表现为:(1)指标公开。高职院校党组织要公开学生党员指标人数,加强对学生党员队伍建设工作的宏观指导和调控。(2)时间公开。高职院校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确定重点培养对象,都要依循时间公开的原则和流程,使全体学生都知道其具体的时间,从而有效地行使学生所拥有的个人民主权利和监督权利,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3)条件公开。高职院校要公开入党积极分子、重点培养对象的客观条件,使每个学生都能够获悉党员发展的基本条件、标准要求等内容。(4)程序公开。高职院校要公开入党积极分子、重点培养对象的发展程序、步骤,使每个学生都知晓并积极参与,行使民主权利。

2.注重对学生党员的全面发展和教育。

在发展学生党员的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党员的思想政治觉悟、学习态度和品质、个人基本能力、团体合作精神与意识等方面的培养,使学生党员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态度,有严于律己的学习态度和品质,并具有开拓创新、自我反思、团队协同合作的精神和意识,从而成为其他学生在学习、生活和工作的模范带头人。

3.要完善对学生党员的“三阶段”教育体系。

高职院校学生党员队伍的建设和教育工作应当是一个持续的、系统性的工作,应当优化和完善学生党员的入党前、中、后的“三阶段”教育和培养。具体来说,开展对学生党员的入党前教育主要有启蒙教育和党章教育,以普及性的教育和培养方式,使学生入党积极分子了解和学习党和国家的政策,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入党时的教育主要是指面向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的党课培训和业余党校培训工作,使学生党员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入党后教育是指学生党员要充分发挥其模范带头作用,成为班级的引领者和帮助者,并积极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将党的基础知识和时事政治知识应用和指导社会实践活动,更好地将党的理论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形。

4.加强学生党员队伍基础建设和管理,建构学生党员队伍长效机制。

要完善高职院校的学生党员队伍基层组织结构,建立和完善高职院校党总支—学生党支部—学生党小组的基层组织结构模式,不断完善和创新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制度,并畅通信息渠道,完善学生入党前、毕业后的信息采集和整理工作。

在建构和完善高职院校学生党员队伍建设长效机制的过程中,还要建立新生入党启发教育工作机制,完善制度建设,实现学生党员发展关口前移和发展重心下移,注重对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衔接工作,采用早选拔、早教育、早培养的原则,使入党积极分子尽快成长和发展。同时,还要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党员的社会实践长效机制,使学生党员教育与经济社会实践充分整合,通过组织学生党员积极参与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基层调研活动、校内外实习实训、顶岗实习等方式,更好地加强对学生党员的职业道德教育、职业理想和职业纪律教育,使之成为职业道德、职业纪律教育的实践者和示范者。还要强化学生党员管理工作的长效机制,在学生公寓灵活设置学生党支部,开展星级宿舍、先进宿舍评价活动、党员宿舍示范岗、校园文化节、消防安全月等活动,使党的思想、组织和监督进公寓。还可以在实习基地灵活设置学生党支部,在相对集中的学生实习团队中组建临时党支部,发挥实习基地党支部的教育、监督和服务作用。

5.采用科学有效的学生党建工作方法。

为了更好地推动高职院校学生党员队伍建设工作的良性运行,要采用科学有效的学生党建工作方法,以较好地提高学生党员的发展质量,严格党员先进性教育实践机制,以任务书的方式填报学生党员在岗位上的工作进程和完成状态,实施“两次辩”的答辩程序,即:以入党积极分子为对象试行“公开答辩”;预备党员进行“述责答辩”等,形成“选拔程序、考核制度、实岗锻炼、培训模式”四位一体的学生党员发展体系,确保学生党员的“严进严出”。同时,还要完善“三级党校”的党课教育培训模式,对学生党员开展党性、党纪、党的基本知识的教育,增强和提升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和忧患意识,塑造学生党员优良的品格。另外,对于学生党员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可以采用“一实践、两次辩、三级学、四步选”的工作方法,提高学生党员队伍建设的质量和水准。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学生党员队伍建设与学校的育人质量有极其密切的关联性,要重视高职院校学生党员队伍建设工作,完善和优化学生党员队伍建设制度体系,建构完善的学生党员队伍建设长效机制,以科学有效的学生党员队伍建设方法,较好地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党员的质量,更好地凸显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实现学生党员队伍建设的创新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陆晨.高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学生党员作用研究[J].传承,2016(08).

[2]杨贤金.以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引领高校党的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2014(Z2).

课题来源:江西省高校党建研究项目课题名称:《高职院校学生党员队伍建设途径与机制研究》

课题编号:16DJYB032

主持人:刘兆平endprint

猜你喜欢
长效机制高职院校
构建长效机制推进扫黑除恶治理常态化
关于构建审计整改长效机制的思考与探索
建立三大长效机制 保障矿井长治久安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治理校园欺凌需要长效机制
为资源下沉建长效机制
以“三好一满意”为抓手 建立创先争优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