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蕾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改革不断深化,国家教育部号召各级学校加强艺术教育建设,推动校园艺术文化的快速发展。各中小学校根据教育部下发的关于艺术教育建设的文件,调整学校的艺术教育教学方案,推动民间音乐的发展,推进民间音乐的传承。民间音乐是一种艺术,是我国特殊的历史文化,容纳了我国民间优秀的思想,是民间优秀意识发展的成果。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历史文化的传承者,传承民间音乐,应该从学生开始。本文从民间音乐的相关知识出发,结合民间音乐的发展现状以及民间音乐的传承,分析民间音乐传承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实施的必要性。
关键词:民间音乐 音乐传承 发展现状 音乐教育 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7)22-0102-02
音乐教育改革是我国基础课程改革的一部分,音乐教育是培养学生审美观,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课程[1]。民间音乐归属于音乐的特殊音乐部分,反映了我国民间生活,民间的思想发展变化。学生通过学习民间音乐,能够了解我国音乐的发展史,了解民间社会生活状况的变迁,能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培养学生的艺术细胞,推动音乐教育的发展。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各种现代文化兴起,五花八门、参差不齐的文化吸引学生的目光,对正统文化的传承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加强民间音乐的学习,推动民间音乐的发展,是目前音乐教育改革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民间音乐概述
民间音乐是由广大人民群众在历史的演变、社会的变迁中,通过口口相传保留至今的音乐作品和音乐形式。民间音乐附有民族性和地域性,它与当地的民族文化特色、生化风貌,地域特征相关联,是以民族传统文化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一种艺术。
(一)背景
民间音乐的产生可以追溯到公元前,这时候处于社会发展初期,社会生产方式发生变化,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得以改变[2]。再加上国家之间的矛盾增多,社会文化的激烈碰撞,民间不断产生新思想。社会生活的变化,思想意识的进步,人们有意识、有目的的将生活中的趣事、自己的情感、周围发生的大事、小事,用音乐表达出来,这种音乐只在民间传播,被人们所认同、欣赏。这些音乐记录人们的生活状态,社會的发展变化,社会的文化和意识形态,具备人们所处地域的地方特色、生活风貌、民族特性。
(二)发展变迁
民间音乐最初产生于公元前,这个时期民间音乐的形式有歌谣传唱、诗歌传唱和民俗音乐。从公元纪年开始,民间音乐的发展加快,形式增多,民间歌曲、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等都相继出现[3]。民间音乐的形式的增多离不开的是民族器乐形态的增多,有木管乐器、铜管乐器、键盘乐器、打击乐器几个大类,民间音乐不仅是人们诉求生活的表达的方式,也成为人们紧张、单调生活的调剂品[4]。民间音乐发展到近代,历史的演变,国家几次遭受战争的侵害,社会发生的变化过大,民间音乐损失巨大,许多珍贵的民间音乐被掩埋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有部分优秀的民间音乐得以保存下来。现代经济的发展使得许多新文化兴起,民间音乐因为自身的性质,不能广泛的得以流传,它的发展受到限制,传承受到严峻挑战。
二、民间音乐的发展现状
(一)重视度不够,得不到发展
民间音乐蕴含了我国优秀的历史文化,它折射出中华民族独特的情感世界。但现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推动我国的长足发展与进步,加强现代化建设,国家重视培养符合国家建设岗位、适应现代化社会的专业人才[5]。各级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希望培养出社会热门岗位的对口人才。民间音乐是社会文化的一种,但却不是主流文化,国家在发展的过程中,容易忽视民间音乐的传承。
(二)新兴文化的冲击,发展受阻
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信息传播渠道的增加,各种新文化不断产生与灭亡。在快速的社会生活节奏中,人们的思想意识不断变化、更新,紧张的生活以及工作的压力人们需要新的、刺激的新文化来调剂乏味的生活,放松心情。民间音乐是一种慢节奏,需要人们长时间学习、感受的音乐。民间音乐在社会发展中,它处于社会新文化的范围外,它的特性让它很难进入到人们的视野中,新文化的冲击下,民间音乐被掩埋在底下,发展受到阻碍。
(三)没有系统的学习模式,传承停滞
民间音乐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民族智慧和文化精髓,它包含广泛的内容。民间音乐是一种古老的艺术,学习民间音乐是一个长期而缓慢的过程,所消耗的时间巨大,一般的人都没有足够的闲暇时间去学习。民间音乐的种类多,一些民间音乐学习过程繁杂,一般的民间音乐都是地方内传承,并没有一个系统的学习模式,也没有专业的学校,这时候,民间音乐的传承就会停滞,民间音乐就会消失。
三、民间音乐的传承
(一)理念的传承
民间音乐是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既然是文化,就必然要传承。民间音乐的传承就是在不断的接触民间音乐的各种种类,了解每个种类的特性、蕴含的丰富内涵;学习民间音乐代表的思想理念,在学习理念的过程中了解民间音乐,树立正确的民间音乐的理念,传承优秀的民间音乐。
(二)文化的传承
民间音乐有着几千年的发展历史,经历过各式社会变迁,在历史的考验下留存下来并发展至今,足以证明民间音乐的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并且在历史的演进中不断提炼出文化精髓。传承民间音乐、学习民间音乐的文化是重要的手段,只有学习了丰富的文化底蕴,才能更好地传承民间音乐。
四、民间音乐传承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必要性
(一)宣扬中国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中国民间音乐是世界民族音乐中古老的常青树,是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结晶。现今中小学音乐教育改革,应该加强民间音乐的宣传教育,以此让学生学习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感受民族文化,更重要的是能够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情怀,让学生主动吸收民族文化中的优秀思想[6]。民族音乐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学习民间音乐、传承民族文化,可以宣传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培养学生的民族音乐审美观。
(二)民间音乐推动音乐教育多样化发展,促进民族融合
由于我国地域差异、人口众多以及民族林立,经过历史的检验,形成了丰富的民间音乐,各地域民间音乐的差异,带来的文化碰撞,可以给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带来新思路、新方向。多样性的民间音乐,带来的不同的思想必然会带来不同的音乐理念和多样化的教育理念。将多样化的民间音乐作为传播民族文化的载体,可以培养学生多元化的思维,让学生对民族文化有更大的包容性,使学生潜移默化的接受各民族的不同,让学生树立各民族平等的观念,推动民族融合。
(三)完善音乐教育体系,弥补教育體制的不足
音乐包含着众多种类,现今的中小学一般学习的都是比较流行的音乐,而在民族音乐传承上则有所缺失。在中小学开展民间音乐学习课程,可以给喜欢民族音乐的学生提供好的学习平台,也可以用民族音乐的差异性和自身的特性,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民间音乐学习课程,是加强素质教育建设下的重大改变,加强民间音乐的学习,弥补学校在民族音乐教育上的缺陷,完善音乐教育体系,推动音乐教育改革,弥补教育体制的不足。
(四)丰富了教学课程,加强民间音乐的延续性,弥补音乐资源的缺陷
民间音乐课程的开展丰富了学校的特色课程,推动学校特色课程理论体系建设。学习民间音乐,让学生在学习民间音乐的同时,学习民族文化,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课堂是学生知识的重要来源点,学生学习民间音乐不仅学习音乐,更重要的是推动了民间音乐的传承,民间音乐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被学生学习并传承。民间音乐的风格迥异,丰富的音乐作品可以弥补音乐资源的不足,给学生提供更多丰富的学习资源。
五、结语
民间音乐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但在社会的进步发展中受到冲击和冷落,因此,加强民间音乐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民间音乐是当务之急。民间音乐是音乐的基础,也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传承了中华优秀的历史文化,中小学作为音乐教育的初级平台,应该加强民间音乐传承建设,宣传民间音乐的优秀文化,推动民间音乐的发展。同时,也推进音乐教育的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在传承民间音乐的同时,加强音乐教育改革,深化素质教育改革,推动我国的建设。
参考文献:
[1]张婷婷,韩彦婷.中小学音乐教育中“民族化”思考[J].通俗歌曲,2016,(07):61-63.
[2]王鑫.对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区域音乐文化传承的思考与探索[J].教学与管理,2016,(21):89-91.
[3]鄂妮.中小学音乐教育传承创新民族民间音乐的模式构建研究[J].北方音乐,2016,36(19):82-83.
[4]潘佳瑶.民间音乐在中小学学生中的传承与实践[J].文艺生活旬刊,2016,(02):218-219.
[5]钟青霞.本土民俗资源(北管音乐)进课堂的实践与思考[J].中小学音乐教育,2016,(05):3-5.
[6]楚小利.对高校中河南民间音乐教学现状的思考与展望[J].艺术教育,2016,(12):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