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秀清 胡 芳
试论“留守经历”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申秀清 胡 芳
“留守”影响着儿童各个方面的发展,它对儿童的影响不是短暂的,而是深远的。不仅在中小学阶段,也扩展到了大学阶段。然而以往的研究大多停留在对现状的讨论中,对深度和长期性的影响研究较少。本文采用SCL-90为研究工具,对有留守经历的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并结合国内外相关调查研究结果,深入探讨曾有“留守经历”给大学生带来的心理健康方面的影响,为这类高校学生更好适应大学生活和学习以及适应社会提出解决方案和策略。
留守经历;大学生;心理健康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量的青壮年纷纷背井离乡,涌向城市。而这些青壮年大多是年轻的父母,他们的孩子由于种种现实的原因被迫留在家乡,这些由于父母在外打工而被留在家乡,长期与父母双方或一方分离生活的儿童,研究者们将之称为“留守儿童”。据全国妇联最新的统计,目前我国18岁以下的农村留守儿童有6102.55万,占农村儿童的37.7%,占全国儿童的21.9%。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留守儿童现已成为在校大学生。经各类研究表明,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在进入大学之前就存在着各种生理、心理等方面的问题。如果在进入大学后,这些问题没得到及时的关注和解决,不仅对自身的健康发展会产生不良的影响,甚至会对其他大学生乃至社会群体产生影响。因此重视研究曾留守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解除其心理障碍,是当前需要重视和关注的问题。
本文以半年作为留守经历研究的时间参考长度,将“父母任意一方或双方外出,被留在家乡并与父母双方或其中任意一方不能共同生活,持续时间超过半年以上的经历”界定为“留守经历”,将具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称为“曾留守大学生”。
研究人员主要关注的是童年的留守经历是否造成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其他大学生。谭斌的调查结果显示,曾留守大学生在躯体化、人际敏感、抑郁、焦虑这四个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普通大学生,敌对因子分显著低于普通大学生;父母均外出及外出超过3年以上大学生心理问题检出率更高[1]。李晓敏等人的研究指出,曾留守大学生抑郁水平要显著高于其他大学生[2]。李凡繁的研究显示,曾留守大学生的抑郁、社交焦虑水平显著高于普通大学生[3]。当然也存在相反的研究结果,温义媛和曾建国调查显示曾留守大学生与普通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无显著差异[4]。而李颖的观点认为:曾留守大学生和普通大学生的心理状况总体情况良好[5]。这可能是因为随着认知水平不断发展,他们能够进行自我调节,日趋成熟。而且进入大学后,各高校都开设心理健康课,这对于学生学会心理健康的调节技巧,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有着非常大的帮助。本文基于以上的不同观点,对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进行进一步的跟踪调查,以探悉留守经历是否会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产生影响。
本研究以就读普通大学的大学生(本科)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四川省某3所大学的学生各300名为研究对象,收回有效问卷866份(有效率96.2%),有留守经历大学生477名,(男208名,女269名);无留守经历大学生389名(男174名,女215名)。以第一组为实验组,第二组为对照组,通过校园论坛网络投放问卷和定点纸质问卷表收集数据资料,探究留守经历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
1.SCL-90:该量表包括90个条目,包含有较广泛的精神病症状学内容,共10个分量表,即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和其他,在感觉、情感、思维、意识、行为直至生活习惯、人际关系、饮食睡眠方面均有涉及。适用于测查某类人群中哪些人可能有心理障碍、可能有何种心理障碍及其严重程度。
2.自编问卷:主要包括,一般人口学资料(如年龄、性别、是否独生等),留守情况(如开始留守年龄、父母外出务工类型、与父母团聚频率及留守监护人等)。自编问卷用于辅助研究留守经历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
应用excel和stata12.0对数据进行统计整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
为了解曾留守大学生与非留守大学生在心理状态是否存在差异性,进行了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发现,两组被试在SCL-90的总分上存在着明显差异,曾留守大学生的症状自评得分高于非留守大学生,即留守经历对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在一定的程度上造成了消极的影响。(见表1)
表1 曾留守大学生和非留守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差异检验表
为具体了解曾留守大学生与非留守大学生在SCL-90各个因子上存在的差异,对曾留守大学生与非留守大学生在各个维度上分别进行了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发现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和偏执这四个方面存在着显著差异。(见表2)
表2 曾留守大学生与非留守大学生SCL-90各维度差异检验表
为了解曾留守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的性别差异,对不同性别留守大学生分别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发现在各个因子得分上,女性得分普遍高于男性,尤其在抑郁、焦虑和恐惧这三个维度上存在着显著差异,即“留守经历”对女性的消极影响更大。(见表3)
表3 “留守经历”对不同性别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表
根据霍妮的基本焦虑理论,长时间的亲子分离会使孩子产生一种不安全感,甚至对父母产生敌意,这种敌意投射到周围的人和事物上面,会产生更多的焦虑。监护人虽然可以照顾孩子的日常起居,但无法替代父母给予孩子的关怀和教育监护。英国精神分析师Bowbly在1969年发现二战中幸存的孤儿虽然得到了身体上的看护,但也会由于母(父)爱的剥夺而表现出严重的心理问题。留守儿童虽然并未被剥夺母(父)爱,但电话与网络沟通根本无法替代面对面的模仿学习和交流。连续发展观更强调早期的亲子关系会对个体后续生活中的所有关系产生持续的影响[6]。研究结果也支持上述观点:曾留守大学生与非留守大学生在症状自评量表的总得分上呈现显著差异,且表现出曾留守大学生得分〉非留守大学生得分,即曾留守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较之于非留守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相对较低。
对曾留守大学生与非留守大学生心理状态的差异进行进一步分析,结果发现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人际关系、焦虑、抑郁和偏执这几个维度上。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留守儿童有被遗弃之感,与人交往时表现得相对胆怯,不敢参加各种社交活动,对人的认识和评价中也常常带有主观、极端或简单化的倾向,且大学里的各种人际关系相对于中小学的人际关系更加复杂,若是一味按照之前的行为模式与人交往,势必会出现各种问题。因此在人际交往能力上相对于非留守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较弱。由于人际关系的限制,曾留守大学生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矛盾时,缺乏与人沟通、交流的机会,默默承受这种心理矛盾所带来的痛苦,采取压抑、投射、否定、退行等消极的防御机制。
在曾留守大学生这个群体中,可以看出在各个因子得分上,女性得分普遍高于男性,但在抑郁、焦虑、恐惧这三个因子上存在着显著的性别差异,女性在这三个因子上的得分更高,这与常青的研究发现“留守儿童在人格上男孩比女孩更为内向和孤独”存在着相反的意见。这可能与女生的心理成熟时间与生理发育通常要早于男生有关,这也体现了青春期的女生的责任意识、忧患意识相较男生更强。此外,中国传统的重男轻女现象也使得女生在家庭和社会中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心中背负着巨大的压力,因此女性在抑郁、焦虑和恐惧这三个因子上得分高于男性。因此,对有留守经历的女大学生可以多多鼓励他们参与班级、社会活动,使她们能尽快适应大学生活,让她们在大学的学习生活中变的更加积极向上。
通过对自编问卷中各个因子与SCL-90得分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P值均〉0.05,差异不显著,表明一般人口学资料和留守情况相关因素与曾留守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无明显相关性。即不论父母选择何时外出务工、选择怎样的务工类型、选择何人为子女的监护人、团聚频次如何等,凡是具有留守这一段经历,这段经历势必会对孩子产生一定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将持续到大学时期甚至更加久远。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人的每一个阶段都有着相应的心理发展任务,一个阶段的发展势必会影响另一个阶段的发展,对于曾留守大学生这一个群体,在其早期留守的经历中有着太多未完成的发展任务,如亲子关系不良、同伴关系不良等,这些心理在他们早期的经历中形成并累积,进而影响其后期的发展。
父母外出务工是为了给子女创造更优越的物质条件并使其能健康发展,但其心理健康的状态也不容忽视,曾留守大学生在童年时期已经缺失一部分来自父母的关爱,所以应加强联系,弥补缺失的爱。对于家庭而言,应做到以下三点:首先,对于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来说,家长在这个阶段应采取更加积极的态度与孩子沟通,让孩子更多的感受到来自家庭的温暖,而这些都是他们童年时所缺失的。沟通可以多种多样,如电话,社交网络等。其次,既要重视子女生活方面的问题也要重视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及时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情况,了解他们内心的想法,并进行积极的引导。最后,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的,与同学,老师相处的时间较多,家长应与子女的同学尤其是朋友及老师建立一定的联系,掌握子女的发展动态。
学校是育人的重要场所,对学生的发展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学校而言,应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健全心理咨询机构,建立曾留守大学生的心理档案是对曾留守大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的重要手段。[7]掌握曾留守大学生的基本信息,可以较为全面的发现和了解他们的成长特点和可能存在的问题,以此预防那些可能发生的心理问题。其次,为曾留守大学生提供人际交流平台,通过开展实践活动来锻炼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从中锻炼自己、展示自己,并通过实践成就来提升自我认可度和满意度。再次,学校要注重与曾留守大学生的家长保持联系,进行交流,对孩子在学校中的动态给予及时反馈,共同探讨学生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对已出现的心理问题共同探讨与实施解决方案。最后,教师在日常的工作中可采取人本关爱模式,在校期间注重对学生积极关注,真诚沟通,关爱学生的成长。
社会是人类居住的大环境,要改善曾留守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在社会方面需要采取以下措施:首先,营造相对公平的社会环境,增加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平等的就业机会,实现自我价值,有利于消除留守经历对其产生的不良影响,强化积极影响。其次,建立并完善相关的帮扶制度,避免曾留守经历给大学生带来的不利影响,提高曾留守大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使其能够在毕业后以更好的心理健康状态融入社会,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另外,尽管调查结果显示留守经历对大学生造成的影响并不总是消极的,但毕竟是一种缺失,所以学校和家长等相关主体要从思想和行动上高度重视,不仅要做到“亡羊补牢”,更要努力做到“未雨绸缪”。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既然家庭环境和生活经历改变不了,但是人的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改变不可改变的事物要从自身出发。[8]首先,正确认识自己,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来正确认识自身,及时发现自身在某一发展阶段的发展情况,并以此扬长避短,完善自己。其次,为自己的将来制定好目标,自知、自爱、自尊、自强、自制,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及时进行自我调适,充分挖掘自己的积极品质。使自己在德智体美劳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综合提升自己。
综上,曾留守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较之于非留守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存在差异,但曾留守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测查均分并未达到阳性筛查的分值,这表明其心理状态良好。说明留守经历并不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主要因素,或者说,影响个体心理健康的因素是错综复杂的,留守经历可能与其他某些因素共同影响了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但不一定是决定性因素。所以,当面对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时,无须过分紧张,谈之色变,这样反而不利于他们健康发展。要让他们健康成长,就要给他们一个平等的态度和空间。从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方面,同时结合自身努力,共同促进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得到健康的发展。
[1]谭斌.曾为留守儿童的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J].韶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10(6):87–90.
[2]李晓敏,罗静,高文斌等.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负性情绪、应对方式、自尊水平及人际关系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9(5):620–622.
[3]李凡繁.有留守经历大学生抑郁和社交焦虑——希望和良好寝室关系的保护作用[D].武汉:湖北大学,2012.
[4]温义媛,曾建国.留守经历对大学生人格及心理健康影响[J].中国公共卫生,2010(2):146–147.
[5]李颖,王浩,袁利.高校留守大学生现状的调查报告[J].经济研究导刊,2012(5):241–244.
[6]周斌,袁啸龙等.论留守经历对大学生的心理影响[J].商洛学院学报,2014(6):57.
[7]谢思霞.有无留守经历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对策研究[J].学理论,2014(9):189.
[8]徐治国,刘赛玉等.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心理调适举措思考[J].创新教育,2013(6):168.
2017-08-21
申秀清,西华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经济管理、高等教育管理;胡芳,西华师范大学管理学院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经济管理。(四川南充,637000)
B84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79(2017)04-0087-04
责任编辑 刘 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