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去抓住无限可能

2017-12-20 10:33亦青舒
哲思 2017年10期
关键词:作息日落自律

◎亦青舒

大学,去抓住无限可能

◎亦青舒

17岁的那个夏天,我为了等待大学录取通知结果守到深夜,惴惴不安地把电脑页面反复刷新,当“武汉大学拟录取”那几个字映入眼帘的时候,我赤着脚从地板上一跃而起,仿佛所有的汗水和付出都被清偿,所有的荆棘和艰辛都从此消失,面前只剩下一条康庄大道。

整个高三我都是在非常严格的作息表中度过的,标准的两点一线式生活。标准的高三党如我,终日在班主任和家长的眼皮底下讨生活,刷题、听课、做端正而细密的笔记,只能在铃声与铃声的间隙获得喘息。我清楚地记得每一个晚自习,九盏白炽灯就像鞭子一样悬在头顶,照出一群少年各自细长的影子。每个人都在做题,而窗外是瑰丽的日落。我知道再往外探出一点头就可以看见大片的火烧云,但是班主任盯着我,我不敢动弹。十几岁的年少心性,在那样的生活里总觉得不自由,我恨透了逼仄狭窄的教室和桌椅,总觉得那张统一规划的作息表里容不下少年的大梦。

而那个夏天终于给漫长的应试教育画上了句号,我告别了严苛的作息表,告别了我并不热爱的数理化,来到了风景如画的武汉大学。这个占地面积五千亩的学校,是国家5A景区之一,春有樱花冬有雪,站在樱顶俯瞰,能望见辽阔绿意。我最爱在那里看黄昏和日落,仿佛高中时代的遗憾就此得到了应有的补偿。

学校的社团种类繁多,各种学生活动和海报宣传遍地可见,校园气氛宽松自由,在这里,好像每个人都有千百种可能和选择。白日里泡图书馆的学霸,晚上可以是辩论赛上挥斥方遒的意气少年;平日里温和友善的学姐,可以是学生会里精明干练的干部。我们有笑意盈盈的外教老师,典型的美式教育风格,每个周一看见我们,便首先来一句:“H o w did you spend your weekend?”

我整个高三时期的梦想是人生里没有数学题只有冰激凌,黄昏时能看一场完整的日落。而在这里我得到的自由比我想象中更辽阔。我有大把的空余时间,它们完整地属于我。

可是初期的兴奋平息之后,我开始发现自己陷入了更深的苦恼。没有作息表的约束,没有班主任的监督,没有沉重的课业压力之后,我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自由。我和大部分大一新生没有区别:大学之于我们,是被约束多年之后饮下的第一杯自由甘醴,恨不得把从前的禁令一一砸破,才算是真的翻身做了主人。我熬夜看剧,刷手机,痴迷于社交网络,对自己变得前所未有地宽容起来。但那时我没能意识到,自己在往一个错误的方向滑落。

自我放纵的习惯一旦建立就难以摆脱,大一的我尚且无法平衡社团和学业之间的关系,要命的是常常被Deadline催得灰头土脸,更严重的是我随后还养成了拖延的恶习,凡事毫无规划,全靠截止日期的紧迫感转化为最高生产力。大一期末最后一门考试的前一晚,整栋新生楼几乎灯火通明,大家平日吃喝玩乐,考前熬夜背书做题,全靠咖啡续命,全力解印着自己体内残存的一点学霸之魂。

但是为了这样的“自由”,我付出过惨痛的代价。视力和体质的暴跌是身体提出的抗议—大一军训时我能轻松跑完的800米,在大二那年对我而言已经如同人间炼狱。飞快流逝的大一也让我感知到压力和紧迫,迷茫感开始真切地袭来,笼罩在我心头。拖延症夹杂厌学情绪让未来变得越来越不明朗,我怀疑自我,情绪低落,索性更加放纵自己熬夜刷剧,逃避现实。

这样糟糕的日子一直持续,直到有一天一位朋友跟我说起,她室友因为熬夜打游戏,整整三天没出过寝室门,吃饭全靠外卖,结果突发心脏病被送到医院。我望着镜子里黑眼圈深浓的自己,心惊胆战。有多少人以为大学是自由的集结地,无忧无虑的象牙塔,打着自由的幌子挥霍着自己的时间和健康,我们以为我们摆脱了真枷锁,却不知道我们拿到的其实是假自由。

我从那一年开始记手帐,阅读时间管理方面的书籍,尝试规划长短期目标,建立自我监督模式。我再也没在Deadline前一晚熬夜赶论文,也不再把期末熬夜喝咖啡复习当作荣耀,合理的时间规划是为了让人从容不迫地去生活,而不是在命悬一线的时候抱着侥幸心。

我不断调整着自己,修了专业课之外的新课程,尝试了不同的实习和兼职,保持着定期阅读和写作的习惯,对自己的拖延坚定地说“不”。心情低落的时候我便去长跑,在学校操场的橡胶跑道上循环往复,耳机里的旋律有清晰的鼓点,低垂的夜幕上挂着一轮明月。

从前那个坐在窗边的17岁的我,总觉得能看完一场完整的日落便是自由,我不知道原来真正长久的自由,不是依靠外力的赠予,而是凭借内心的自律和平静来获得。

那一年我在网上发现了很多闪闪发亮的学习型博主,他们大多有名校背景,却依然把努力和自律当作生活的主轴。我最喜欢的博主E,香港大学的医学生,签名档里写着“梦想即职业”,她做厚厚一沓的医科笔记,去医院里认真实习,温柔地面对患者,闲暇时间里旅行,读书,泡咖啡。

我的室友M,娇小的南方女孩,也是班里的绩点第一。我见过她为了一个课堂展示提前两周背诵讲稿,背着沉重的电脑去图书馆查找文献,也见过她大三那年去国外交换给我发的风景图:英国短暂而美妙的夏天,湛蓝的天空映衬着红色尖塔的哥特式建筑,她穿着红裙,面对镜头灿烂微笑。

自律的道路艰辛而漫长,但愿意走在这条路上的人,最后总能收获更辽阔的自由和风景。我想起那段和M一起去图书馆自习的日子,她掏出过一张密密麻麻的作息表,上面严丝合缝地安排了一整日的学习任务。那一年我们大二,但是她已经在做第一份实习。

“不会觉得很辛苦吗?毕竟大学可能是我们最后一段自由的时光了。”我这样问过。

“不会的,自由不是这样定义的。”她回答我,“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不断尝试人生新的可能性,然后朝着热爱的目标前行,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并为之承担后果和责任,这些事情20岁可以做,50岁也可以做。只要我们在做这些事情,那我们就是自由的。”

我在那一刻看见了自由的新形状,它不是人们所鼓吹的青春年少,也不是局限在象牙塔里的短暂风景,我们曾把挥霍当作自由,把无知当作无畏,绕了很远的弯路,才明白如何去追求自由。“大学的自由即自律。”我这样在日记里写道。

大学四年漫长又短暂,它值得我们去享受一些迷人的放纵时刻,但是更值得我们去抓住那些无限的可能性,付出艰辛,收获成长。艰难和荆棘从不会在人生的道路里完全消失,因为宝藏不可能会埋在康庄大道。于是后来我又有了一张新的作息表,但它不再被我视为自由的牢笼,因为我明白,自律是驱散迷茫的灯塔,也是引导人们获得真正自由的宪章。

猜你喜欢
作息日落自律
爱心健康作息表
日落碗窑(节选)
黄山日落
能自律者为俊杰
自律成就美好
知耻自律
日落
超级秀场 作息规律
《日落南门口》
Successful people are self-discipli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