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丙梅
福建省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分析
喻丙梅
采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福建省6所高校533名大学生的体育消费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福建省大学生体育消费动机主要以强身健体和休闲娱乐为主;体育消费水平主要集中在体育的弱消费和旺消费阶段,体育消费类型以实物型和服务型相结合为主,而影响福建省大学生体育消费的主要因素有时间、技术水平、经济能力、体育兴趣等。
大学生;体育消费;体育消费动机;体育消费结构
在当前市场经济改革的过程中,体育消费作为体育产业的决定因素,已成为一个重要的消费市场,同时伴随体育市场的形成及规范发展的体育产业,体育消费逐渐成为扩大国内需求、推动社会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体育消费决定着体育产业发展。大学生是体育消费的主力军,其体育消费动机、体育消费水平、体育消费结构等都对未来体育产业的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福建省作为全国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地区,大学生的体育消费与福建省体育产业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关系。本文以福建省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从多个方面探讨国家发展体育产业大背景下大学生的体育消费情况。
以福建省6所高校在校大学生533人的体育消费现状作为研究对象。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期刊网、博硕论文数据库、图书等,收集与大学生体育消费、体育参与等相关文献资料。
1.2.2 问卷调查法 设计关于大学生体育消费问卷,问题涉及到大学生的全部消费情况、体育消费结构等方面,对福建省闽南师范大学、集美大学、泉州师院、福建师范大学、福建工程学院、宁德师范学院6所高校在校大学生进行随机调查,问卷采用当场发放、回收的方式,每所学校随机发放问卷各100份,共发放问卷600份,回收600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533份,有效率88.8%。
1.2.3 数理统计法 将数据输入SPSS17.0,并进行统计。
体育消费是人们生活消费的一部分。从行为学角度对体育消费进行定义,体育消费则指一切与体育活动有着直接或间接关系的个人及其家庭的消费行为,包括购买体育服装、鞋帽、运动器械、体育彩票、体育报刊、门票以及为参与体育活动或观看体育比赛而支付的交通、餐饮、住宿等费用;从消费学角度对体育消费进行定义,体育消费是指人们支付一定的货币所购买的体育效用的经济活动,它对体育产业存在的前提和发展起推动作用。本研究中所谈及的体育消费主要是从行为学角度进行界定和研究的。
表1显示,调查对象中女生人数基本与男生人数持平,而被调查的大学生在读年级也基本持平,大一到大四的大学生分别占21%、21.5%、26.5%和31%,低年级较少,高年级较多,这种结果能较真实地反映学生在大学期间的体育消费情况。而被调查大学生的生源地结果看,城市和城镇比例高于农村,这是目前中国高校的基本情况,而这几所高校中来自城镇的学生略高于城市,可能和被调查学校在我国高校中居于中等层次有一定的关系。
表1 被调查大学生的基本情况表
根据不同城市最低生活标准,对大学生每月全部消费情况进行调查,其中月均消费600元以下的同学只有27人,占5.1%,月均全部消费在1 000~2 000元的学生比例较高,在58.4%以上,而月均全部消费在2 000元以上的大学生占18.4%(见表2)。
表2 福建省大学生月均消费水平 (n=533)
体育消费水平是指人们在一定时期内按人口平均实际消费的体育产品的数量。体育消费水平是通过一定的货币量来衡量。通过对大学生有无体育消费的经历的调查,结果显示,全部大学生每年都曾有体育消费的经历,因为大学生体育课、体质测试要求穿运动服和运动鞋这种最基本的体育消费是必备的,但月均体育消费水平各不相同,大学生是主要的体育消费群体,但月均体育消费在50元以下的占31.7%,而月均体育消费在200元以上的只有5.6%,大学生月均体育消费主要集中在100~200元之间。学者将体育消费水平按照消费额的多少分为微消费、弱消费、旺消费、高消费[1]。对福建省高校学生调查显示,体育微消费(<50元/月)学生占调查总数的近1/3,体育的弱消费(50~100元/月)比例为24.8%,而旺消费(100~500元/月)比例为37.9%,而体育的高消费(>500元/月)仅为5.6%,就整个社会而言,体育的弱消费和旺消费是整个体育消费的主体,从这一点来看,福建省大学生的体育消费水平基本符合社会发展规律(见表3)。
表3 福建省大学生月均体育消费水平 (n=533)
体育消费动机是指人们通过参加体育活动,以满足身心需要的目的、愿望、信念等,或者针对某一特定的消费目标而发出的一种内驱力或冲动。体育消费动机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人的体育消费行为。福建省大学生积极的体育消费动机是其进行体育消费的必要条件,从而推动体育产业发展。表4显示,福建省大学生体育消费动机主要以强身健体和休闲娱乐为主,占77.7%。可以看出福建省大学生的体育消费动机比较明确,这可能与福建省体育产业发展和福建省体育运动的开展比较积极有一定的关系,有9.8%的学生进行消费的动机是社会交往,说明当今的大学生不仅仅把体育当成体育锻炼休闲娱乐的工具,还意识到体育运动的另一层重要性那就是社会性,体育的社交功能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表4 福建省大学生体育消费动机 (n=533)
消费结构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人们在进行消费的过程中消费的各种各样的消费资料。体育消费结构是指消费者购买的各种体育服务的比例。表5显示,福建省大学生体育消费的结构主要体现在实物型、服务型、实物型和服务型消费相结合为主,其中以实物型体育消费为主的学生占31.9%,以服务型体育消费为主的学生占20.8%,以既有实物型消费又有服务型消费等综合性体育消费,也就是各种体育消费的经历的学生占47.3%,说明福建省大学生有一定的消费能力,且消费观念比较强。可见,福建省大学生虽然具备一定的体育消费观念,但很大一部分学生的体育消费观念还主要停留在被动消费层面。
表5 福建省大学生的体育消费结构 (n=533)
2.5.1 个人因素 表6,影响福建省大学生体育消费的个人因素主要集中在经济能力、时间、身体状况、技术水平和消费观念上,其中时间、身体状况、技术水平为主要因素,如今就业的压力使得一部分大学生不是奔波在找工作的路上就是奔波在各种考证的路上,如各种的职业资格证,教师资格证,英语四、六级,健身教练证等,根本没时间进行体育锻炼,既而也没时间进行体育消费;学生的体质测试,80%的学生1 000m、800m严格来说是不及格的,身体的柔韧性、耐力等都很差,由于身体素质差,大部分学生拒绝锻炼,缺少强身健体的锻炼意识;另外,技术水平也是影响大学生体育消费的一个重要因素,不懂技术,不愿意锻炼,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体育消费。
表6 影响福建省大学生体育消费的个人因素 (n=533)
当然在影响个人体育消费的因素中,个人的经济能力,体育兴趣也很重要,从前面有关大学生的月均全部消费水平来看,一部分同学只能解决温饱问题,而体育是在“马斯诺需求层次理论”结构中处于中间层,在满足了最基本的生理和安全需要后的需求。所以在大学校园有的同学穿名牌运动服饰、而有的同学穿十几元一双的双星运动鞋、廉价的运动服等;部分同学虽有时间、有经济能力,但由于缺少“花钱买运动、花钱买健康”的观念,宁肯在虚拟世界里花钱买游戏币、在网络上踢足球、打篮球,也不愿去运动,根本原因是体育兴趣和体育意识的缺乏。
2.5.2 社会因素 通过表7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影响大学生体育消费的社会因素主要是体育消费品的价格和体育设施,比例接近70%,从影响大学生体育消费的个人因素中经济能力占12.4%的比例来看,原因是大部分体育消费品的价格高,家庭经济水平低的学生连最基本的生活费都得不到保障,更别说进行体育消费了,而缺少体育场地设施或者大部分体育场馆收费较高,一些中等经济水平家庭的学生在进行消费时缺少积极性,大部分学生选择校内或校外无偿或低偿服务的体育场馆;而影响大学生体育消费的社会因素中环境、学校体育教育因素等所占比例较高,大学生生活环境决定其体育消费水平高高低,周围的朋友、同学积极的体育消费行为对大学生消费意愿的影响尤其重要,而学校体育教育在大学生体育参与及体育消费上的影响甚至是终身的,学校通过体育教育对大学生的体育观念、体育参与进行积极有效的影响,从而促使大学生的体育消费观念增强后付出实际消费行动。
表7 影响福建省大学生体育消费的社会因素 (n=533)
(1)福建省所有大学生几乎都有体育消费的经历,体育消费水平基本符合整个社会体育消费水平,体育的弱消费和旺消费占比例较大;体育消费的动机主要是强身健体和休闲娱乐;体育消费结构方面,主要以实物型和服务消费相结合为主。
(2)影响福建省大学生体育消费的个人因素主要是时间和技术水平,其次是经济能力、身体状况和体育兴趣等,社会因素主要是体育消费品的价格和体育设施,其次是学体育教育、环境等。
(1)加大学校体育教育的宣传教育,鼓励大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体育消费,同时学校、社会等应给大学生提供更多的进行体育锻炼的场所和进行体育消费的机会等,让大学生积极参与各种体育锻炼,同时大学生自己也应该意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从而促进体育消费。
(2)加强学校体育教育,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体育技术指导,营造一个良好的体育锻炼环境,培养大学生体育兴趣等;同时有关部门通过减免体育生产部门、销售部门的税收并提供优惠的政策等方式,从而使得体育产品生产部门、销售部门降低体育用品的价格、提供物美价廉的体育消费品,让每个人都能消费得起。
[1] 杨铁黎.体育产业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113.
[2] 陈 宏.华东地区高效学生体育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4):461-465.
[3] 黄柳倩,黄 翔,温宗林,等.影响广西大学生健康体育行为的因素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7,37(1):42-47.
[4] 黄力艳,唐 力.非体育专业女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分析—以广西师范学院为例[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2(1):151-156.
[5] 李 宇.长春市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的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6.
[6] 梁汉平.体育迷的体育赛事消费行为影响因素分析[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4,32(3):1-5.
[7] 刘敏娟.基于大学生体育消费行为的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7(24):79-80.
[8] 程 枫,许政红.归因风格、任务难度对大学生体育消费决策的影响[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16(3):131-135.
[9] 杜道理.炫耀性体育消费:现实背景、理论探源及概念思辨[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7,41(2):30-35.
AnalyzeonPresentSituationofStudents’SportsConsumptioninFujianUniversity
YU Bing-mei
The paper using the methods of questionnaire, literature,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and the others to study the sports consump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n Fujian province. The paper analyzes the status quo of the sport consumption of 533 college students in 6 universities, an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in moti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sports consumption is physical fitness and leisure entertainment. The consumption level of sports is mainly focused on the weak and the consumption stage of sports, and the main types of sports consumption are material consumption and service. The main factors to influence sports consump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n Fujian province including leisure time, technical level, economic condition and sports interest.
College Students; Sports Consumption; the Motivation of sport Consumption; Sports Consumption Structure
2017-10-24;
2017-11-20
2015年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编号:FJJKCGZ15-055)。
喻丙梅(1972-),女,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体育人文社会学。
闽南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福建 漳州 363000
G80-05
A
1008-2808(2017)06-006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