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体育促进社区体育发展的调查研究
——以辽宁省6市为例

2017-12-20 00:44:48王大鹏李迎春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场地设施居民社区

张 岚,王大鹏,李迎春

学校体育促进社区体育发展的调查研究
——以辽宁省6市为例

张 岚1,王大鹏2,李迎春1

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蓬勃发展,现有的体育实物与体育服务已经无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以辽宁省6市部分大中小学校和健身者为调查对象,探讨了影响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互动发展的因素,并提出学校与社区领导转变观念、与时俱进,多方筹集资金、加强经费投入,完善规章制度、规范管理,在社区设立体育实习基地,共同建立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互动发展的服务体系,以促进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协调发展。

学校体育;社区体育;互动发展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观念的更新,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生命在于运动”“花钱买健康”等健康的体育生活方式已经成为人们生活方式的主流。2014年10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1]。苟仲文在全国群众体育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时强调,全面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努力提高全民族健康水平,推动群众体育工作再上新台阶[2]。然而,社区现有的体育场地设施与体育服务等社会体育资源已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文化生活需求。在这个背景下,如何满足社会公众的各种体育需求,落实学校与社会体育资源共享,实现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一体化,对推动全民健身、落实全民健身条例,提高整体国民素质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沈阳市的和平、沈河、皇姑、铁西、大东区;大连市的沙河口区;鞍山市的铁东、立山、铁西和千山区;锦州市的太和、凌海;铁岭市的开原、西丰;丹东市的凤城和振兴区的大中小学校和学校附近健身者为调查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对中国期刊网、硕博论文库2000年至2017年6月20日期间的所有含有“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对外开放”的文献进行模糊检索,查阅相关书籍,并收集和整理各地市有关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开放的文件。

1.2.2 问卷调查法 根据最初收集的佐证资料,经过德尔菲法确定《辽宁城区学校体育场馆对社会开放运行机制的研究问卷》《健身者问卷》和《体育教师问卷》,征求专家意见的满意度分别为90.3%、91.5%和95.3%,问卷具有较高的效度。信度检验采用重测法,检测结果为92.2%、90.6%和96.4%,检测结果具有较高的信度。对辽宁省6市的部分区县分别发放问卷份。发放《辽宁城区学校体育场馆对社会开放运行机制的研究问卷》40份,回收40份,有效率100%;发放《健身者问卷》6 400份,回收6 400份,有效问卷6 153份,有效率96.14%。发放《体育教师问卷》3 300份,回收3 300份,有效回收3 139份,有效率95.12%。

1.2.3 访谈法 针对各市、区县的各级体育局群体处和体卫部门领导对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开放情况进行访谈。

1.2.4 数理统计法 对调查的数据采用spss.17和 Excel 2000进行统计与量化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学校体育及社区体育场地设施情况调查

体育场地设施是开展体育教学与训练、居民进行健身活动的必要条件。辽宁省在落实《全民健身条例》和《全民健身计划》以来,全省的3 688个社区已经安装健身路径3 009套,覆盖率达到了81.61%,建成全民健身中心43个、乡镇健身广场434个、体育公园96个[3]。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省居民健身场地设施不足的问题,但由于社区人口基数较大,社区的场地设施远远满足不了居民的健身需求,如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实施适度开放,将对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表1 辽宁省6市相关区域中小学校数量与所覆盖社区数量一览表

注:1.鞍山的铁东区103个社区加44小区;铁西区48个社区加35个小区;立山区80个社区加7个小区;千山区是68个村。2.铁岭、锦州、丹东为镇、乡数目[6]

通过对沈阳、大连、鞍山等6座城市进行相关问卷调查与实地走访,了解到如下情况:沈阳市五城区的每所学校的学区平均涵盖2.6个社区[4];大连市沙河口区平均涵盖大约2.1社区[5];鞍山市每所学校平均涵盖2.43社区。铁岭市、锦州市、丹东市每所小学涵盖的乡镇几乎是1∶1(见表1)。可以看出,如果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对附近居民开放,能极大地改善居民健身场地设施不足及健身安全等问题。但通过走访沈阳市、大连市沙河口区、铁岭市开原区、西丰区,锦州市的太和区和凌海区及丹东市的凤城区和振兴区的相关领导得知,所有中小学从管理和学生安全方面考虑,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基本不对外开放;鞍山市部分学校虽然制定了体育场地设施对外开放政策,但由于场地设施的维护与保养问题、场地的环境卫生、入厕问题及校园安全问题等已经停止了对外开放。铁东区体卫部门的领导认为,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对外开放很大程度地改善了学校附近居民的健身活动问题,得到了周围居民的肯定与赞扬,但也暴露出诸如:学生、健身者的人身安全、场地设施的保养维护经费、健身者如厕难、随地大小便等很多问题。

2.1.1 社区居民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场所与对健身环境的满意度 通过对社区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居民调查显示:居民参加体育活动主要为公园、广场、街道、路边,少数居民在附近的高校企事业单位内的场地进行体育锻炼(见表2)。说明随着全民健身纲要的逐年落实,居民的健康水平得到明显改善与提高,居民的健身意识得到增强,健身欲望不断提升,尤其是通过对居民对社区体育健身的环境满意程度的调查发现,表示很满意、满意和比较满意的比例分别为 5.88%、16.21%、18.38%,而居民表示不满意和很不满意为 50.82%和 8.71%。社区的体育场地设施已经无法满足社区居民的健身欲求,他们渴望使用更好、更标准的场地设施,喜欢学习、参与技术性更强的运动项目,喜欢观看竞技性、观赏性更高的比赛,以达到身心的满足。

表2 参加体育活动的场地人数调查 (n=6153)

2.1.2 社区居民对学校开放体育场地设施的态度 从表3可以看出,有67.40%的居民对学校场地设施的开放有强烈的欲望,希望自身的锻炼场所及环境得到改善,不愿再在路边吃灰,吸汽车尾气,担心健身过程中的人身安全。这说明大部分的居民希望学校的体育场地设施服务于民,但仍有24.04%的居民对开放学校场地设施持反对态度,他们担心学校开放场地设施会影响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和学生的人身安全。社区与学校应该建立互动运行机制,共同监管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使用与养护,使其更好地为大众服务。

表3 社区居民对学校开放体育场地设施的态度调查 (n=6153)

2.2 社会指导员与体育教师情况调查

社会体育指导员是开展、组织与指导社区体育活动的中坚力量,是开展社区体育活动的种子,是实现全民健身战略的播种机,所以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素养至关重要。从表4中可以看出,被调查的各个城市的社会体育指导员级别基本呈“塔基”分布,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最多,二级次之,一级和国家最少,比较合理;在学历结构上,初高中文化水平的人员居多,经了解专科以上学历的大部分是体育、文化等部门的管理人员和在校学生,在一线基层工作的很少。在人数上接近达到每个社区1名持证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在基层工作,但由于社区范围大,人口多,按照人口比例“每2 000人拥有1名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标准”[7]来计算,还相差甚远。

体育教师是实施体育教学与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实施者与指导者,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从表5可以看出,教师的学历基本都在大专以上,职称在中级以上。说明大部分体育教师具有比较丰富的教学经验,具备组织指导群众健身的能力。但是通过调查了解到,辽宁省6市被调查的中小学校体育教师在正常的教学之外,往往兼任后勤、学生督导、学生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专职教师较少,如果让他们再从事社区体育的相关工作难度较大。

要实现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互动,这就要求学校领导要有战略眼光和大教育观的理念,通过派遣教师担任社区体育指导员等与社区实现资源共享[8],使学校体育深入渗透到社区,使教育走进社区,通过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一体化,实现教育社会化来提升居民的身体素质与文化素养,进而达到教育的根本目的。

表4 辽宁省6市被调查的社会指导员情况统计一览表 (n=22860)

注: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与级别数据来源于被调查的各区、县体育局

表5 辽宁省6市被调查的体育教师情况统计一览表 (n=3139)

2.3 学校体育及社区体育健身活动情况调查

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居民健身效益的获得都来自于锻炼的规律性,有规律的身体锻炼可以提高人体的健康水平已经得到人们的广泛共识[9]。学校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发育特点及教育教学规律制定体育教学规划,设置教学内容,组织体育教学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同样,最初国家通过社区定期组织开展体育活动来丰富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到现在的重视居民自身的健康需求,其主要目的是改善居民的身心健康水平,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

从表6可以看出,学校附近居民的健身活动时间主要分布在早上、上午和晚上,且早上和上午以老年健身者居多,晚上以青年人居多,而高校体育场地设施主要是早上和晚上使用率较高。通过调查发现,其原因是由老年健身者生活条件、青年人的工作性质和学生的作息时间决定的。

学校体育教学与课余训练的时间一般都集中在下午和上午,即晚上5点之前。这与居民健身活动时间正好存在时间差。如果这一时间段学校的场地设施对健身爱好者开放使用,将有效缓解社区居民健身场地设施不足的问题。

表6 辽宁省6市被调查学校体育附近居民健身时间统计一览表 (n=6153)

2.4 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对外开放情况调查

无规矩不成方圆,任何活动都是有一定的组织形式才能体现其价值。体育教学、课余训练和居民健身活动亦是如此。学校的体育教学与课余训练是依据学生的身体生长发育规律和教学与训练规律进行的有目的、有规划、有组织的活动,并使得有限的教育资源得到合理配置。

通过调查了解到,居民少数人在晨、晚练点进行健身活动,而多数居民以自发形式进行健身活动。晨、晚练点的健身人群虽然固定,但人数偏少,带动能力较弱,在健身过程中扰民事件频有发生,如:社区大妈同学生抢占社区广场跳舞等事件。

在对鞍山市中小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对外开放的实地调查中发现存在很多隐患。如对体育设施、器材的使用不当,各类人群混杂,健身场地秩序混乱,足球场上的健身者不顾及他人人身安全(有人带几岁幼儿在场边玩耍)大力射门,随处大小便等现象。所以应加强社区体育的有效组织与领导,使健身者健身有规矩,锻炼有项目,运动方法、负荷有指导,实现居民健身有组织、有目的、科学化,避免健身者的过度“自由化”。

2.5 学校体育及社区体育场地设施的经费来源情况调查

学校体育场地设施的经费投入主要来自教育部门的财政拨款。如果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对外开放,无疑增加了体育场地设施的监管、维护、保养和更新的经费开支,主管部门的拨款就显得杯水车薪。社区的场地设施主要来自体育彩票资金。说明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资金来源比较单一,存在等、靠、要的思想。各级主管部门应解放思想,准许学校通过赞助、募捐、联合企事业、有偿服务等多种手段与方法多方筹集资金,以弥补体育活动的资金不足问题。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 论

(1)社区体育资源已经无法满足居民健身需求,有67.40%的居民希望学校体育资源对居民开放,这样就可以不在路边吃灰,吸汽车尾气,不用担心自身的人身安全问题。

(2)一线社会体育指导员人员短缺,工作量大,不能满足社会需求,且学历较低;而中小学校体育教师兼职者或转行者较多,如果让他们再从事社区体育的相关工作难度较大。

(3)学校教学活动与居民健身活动时间存在时间差,如果学校的体育场地设施对健身爱好者开放使用,将有效地缓解社区居民健身场地设施不足的问题。

(4)现有对外开放的学校存在体育设施、器材的使用不当,健身场地秩序混乱,健身者人身安全等很多隐患,以及随处大小便等现象。

(5)学校和社区的体育场地设施的经费主要来自主管部门的拨款和体育彩票资金。来源比较单一,应准许学校通过赞助、募捐、联合企事业、有偿服务等多种手段与方法多方筹集资金。

3.2 建 议

(1)转变观念,与时俱进。学校领导要认真学习国家实施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上升至国家战略的真正内涵,要站在国家高度,用大教育观的理念理解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关系,建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观念,实现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资源共享。为落实国家素质教育践行“两学一做”。

(2)建立服务体系,完善制度,规范管理。学校与社区要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建立学校与社区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完善、规范有关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共享下的各项规章制度,为学校和社区创造一个安全、和谐的共生共荣的社会环境。

(3)多方筹集资金, 加强经费投入。学校和社区领导不要有等、靠、要的思想,采取政府、民间、企业多种渠道筹集资金, 加大对学校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和社区文化、全民健身场地的建设,实现学校与社区互补,通过制度的保证最终实现资源多方共赢、共享。

(4)提高服务质量,建立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互动运行机制。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互动模式与运行机制的建立(即:建立以高校为管理主体的互动模式;以中小学校为管理主体,以街道委员会协调的互动模式;以社区为主要管理主体的互动模式;以学校和街道委员会共同为管理主体的互动模式),将有助于学校体育的“慎独”,建立科学的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促进学生“终身体育”思想观念的形成与社会实践能力的提高,更好地为社会服务;有助于社区更好地落实全民健身条例,组织开展体育工作,提高社区居民的健身水平和文化素养;有助于搞好社区内邻里间的关系,促进社区的和谐、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1] 中央政府网.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EB/OL].http://www.gov.cn/xinwen/2014-10/20/content_2767791.htm.2014-10-20.

[2] 苟仲文.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为提高全民族健康水平做出新贡献[EB/OL].http://www.toutiao.com/i6408646604760285697/.2017-04-14.

[3] 沈阳晚报.周舟社区健身路径覆盖率达81.61%[EB/OL].http://epaper.syd.com.cn/sywb/html/2012-10/17/content_853494.htm.2017-03-25.

[4] 2017沈阳学区划分方案[EB/OL].http://news.house365.com/syzx/20170826/027508523_all.html.2017-08-16.

[5] 房天下新.2015大连沙河口区中小学学区划分情况出炉[EB/OL].http://news.dl.fang.com/2015-06-05/16169633.htm.2015-06-15.

[6] 如意了网站[EB/OL].http://www.ruyile.com/xuexiao/?a=6.2017-03-28.

[7] 秦椿林,张瑞林.体育管理学(第一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11.

[8] 黄群玲,夏义山,余少媚.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资源共享途径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0,28(4):23-27.

[9] 章志光.心理学(第一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100-101.

[10] 孔庆波,陈 洋.城市社区体育层状态势与非均衡发展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6,34(1):28-30.

TheInvestigationofPromotionDevelopmentofSchoolPhysicalEducationtoCommunitySports——TakesixcitiesinLiaoningProvinceasanexample

ZHANG Lan1,WANG Da-peng2,LI Ying-chun1

Along with the vigorous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fitness, existing sports facility and sports services have not been able to meet the growing demands of the people. This paper takes the school and the gym-goers of six cities in Liaoning province as the objects. By using the methods of documentation, questionnaire survey, interview and so on, this paper studies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interaction development of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and community sports, and make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and community sports, such as school and community leaders should change their minds, keep pace with the times, increase investment in funding, establish sports practice bases in community, build service system about interaction development of school sports and community sports, improve rules and regulations, standardize management.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Community sports; Interaction development

2017-09-25;

2017-11-07

2016年辽宁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项目: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互动模式与运行机制的研究(编号:2016lslktzdian-29)。

张 岚(1973-),男,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社会体育学。

1.鞍山师范学院 体育科学学院,辽宁 鞍山 114005;2.沈阳药科大学 社科与文体学院体育部,辽宁 沈阳 110015

G80-05

A

1008-2808(2017)06-0056-06

猜你喜欢
场地设施居民社区
石器时代的居民
社区大作战
幼儿园(2021年6期)2021-07-28 07:42:08
辽宁省冰雪场地设施资源配置均等化研究
武术研究(2021年2期)2021-03-29 02:28:42
石器时代的居民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当代陕西(2019年16期)2019-09-25 07:28:38
我国学校体育场地设施现状、制约因素与发展对策
宁夏大学体育场地设施现状研究
你睡得香吗?
民生周刊(2014年7期)2014-03-28 01:30:54
山东省农村体育场地设施现状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