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杰 刘国运
【摘要】本科生拥有富裕的课余时间,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很高的可塑性,充满活力。通过大学生科研团队的建设,可以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意识等。学生在熟悉科学研究实践的过程中,培养严谨的科研素养,为今后的研究生学习或创新创业奠定一定的基础。
【关键词】本科生科研团队;能力培养;团队管理
【基金项目】聊城大学校级教学改革项目“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新药设计与开发》课程教学改革探索”,项目编号G201701z。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9-0276-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第七章高等教育中指出:“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问题的决定》在42条“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中也指出,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1]。
本科生科研团队,一般是基于专业导师某一课题,或因参加专业竞赛而成立竞赛小组,从而组建的科研团队[2]。
一、本科生科研团队的优势
1.课余时间富余,提前专业规划
大学生的时间比较有弹性,有较多的课余时间。大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业特长,充分利用本科阶段大量的课余时间和寒暑假时间,设定自己的专业规划。初步阶段,协助专业导师做些实验室基础工作,锻炼实验技能、提高专业素养、培养专业兴趣、培养严谨的科研作风和缜密的科研思维。
2.求知欲高,可塑性强
大学生朝气蓬勃、充满活力,对于未知的事物抱有好奇心;大学生科研团队的参与可以有效地激发本科生的求知欲。并且本科生头脑灵活、自觉性高、可塑性高,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可以不经意间为科研工作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二、本科生科研团队的培养
1.注重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对本科生科研团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在科研课题调研以及开展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学生应学会克服现有理论和经验的不足,通过查阅资料,积极与专业导师交流,主动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2.注重创新能力的提高
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于增强整个国家的创新能力更为重要。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曾指出:大学生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既要认真扎实学习、掌握更多知识,也要投身创新创业、提高实践能力。
3.注重本科生的实践能力培养
在本科阶段,学生不仅仅要积累专业知识,还需要锻炼实践能力。在科研实践过程中,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在实践中检验理论。这样既可以巩固专业知识,又提高了实践操作能力。
4.注重沟通能力的培养
在培养本科生专业素养和科研能力的同时,还要注重沟通能力的培养。鼓励团队成员相互间的沟通交流,主动积极与专业导师的沟通交流,也要与其它科研团队进行沟通交流。在本科生科研团队工作中,有效的沟通交流更能产生灵感,在交流过程中更能激发团队的智慧,并使团队处于积极、和谐的氛围中。还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建立QQ群、微信群等,实时交流不受时空限制。
5.注重团队精神的培养
本科阶段,学生还是以班级为群体,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还比较欠缺。所以,对于组建大学生科研团队,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培养团队的合作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团队精神是为了团队的共同目标而相互协作,团队成员要在心理上彼此認同、产生一体感、产生凝聚力。
6.注重综合科研能力的培养
大学生科研团队培养的是一种综合科研能力,包括文献检索、课题选取、方案设计、实验操作、数据处理分析、实验总结及论文撰写等。大学生科研团队的培养不是尽快让学生获得一些科研成果,而是使本科生熟悉科学研究的过程[3]。
7.本科生科研团队-毕业论文团队
大学四年级最后一学期是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阶段,但这学期又会有找工作、考事业编、考研复试等人生重大事情,就会致使部分学生做毕业设计的主动性不够、投入精力不足、缺乏学习动力、出现答辩前抄袭或篡改他人设计成果现象[4],匆促的结束了自己四年的大学生涯,多少留下一些遗憾、未能圆满的结束大学本科四年的学习生涯。大学生科研团队的模式,可以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进行毕业论文的设计,实现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真正目的。
8.科研工作的持续发展
本科生科研团队的成员可以凭借发表的论文或竞赛获奖等申请名校深造;本科阶段所培养的科研素养和团队协作精神,有利于他们在硕士或博士阶段跃升到更高级的工作。专业导师的研究小组通过培养本科生做科研从而让本科生继续在其小组读研而受益。
9.导师指导本科生做科研可带来你所想象不到的好处。
本科生科研团队的组建和科研项目的执行,离不开专业导师的悉心指导。本科生进入科研团队,需要导师花时间费心训练,导师时间的投入对于团队成员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当前教师的评价机制里,教师指导学生以通讯作者发表的学术论文对其职称评选没有作用。
三、本科生科研团队的管理
1.参与科研活动初期,学生因好奇心而积极性较高,但科研创新是一个艰难繁琐缜密的过程,不同于本科阶段的实验课程。随着科研工作的进行,工作难度会不断增加,学生的自信和积极性会严重受挫,可能导致活动效果不佳甚至中途止步。这时专业导师需及时辅导疏通团队成员,注重沟通交流,确保团队工作可以顺利进行,高质量的培养学生。
2.大学生科研团队的顺利运做需要完善的管理系统。大学本科四年学制,团队的组建应处于动态平衡,需要合理的年级结构,高年级可对低年级进行有效的指导,团队结构不出现断层,同时可以很好地锻炼高年级学生。
本科生科研团队的建设,是提高本科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高等学校教学水平的有力措施。充分利用本科生的优势,注重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沟通能力、团队意识和综合科研能力。经本科阶段的训练和培养,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的申请保研、考研深造,使其能在研究生阶段尽快跃升到更高级的工作,有利于其今后科研工作的开展或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宏伟,叶志伟.大学生创新与创业指导模式思维[J].教育教学论坛,2014(1):222-223.
[2]宣慧,周刚,蒋伟中.论本科生的团队建设[J].科技信息,2009(17):542+419.
[3]施勤.培养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探索和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2(3):176-177.
[4]张伟,师奕兵,李焱骏,王志刚.本科毕业设计的科研团队管理模式研究与实践[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1(5):297-299.
作者简介:
杨杰,1983-11,女,汉族,聊城大学药学院,讲师,博士,抗衰老药物的研发;
刘国运,1985-03,男,汉族,聊城大学药学院,讲师,博士,抗癌药物的研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