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教学模式下中职服装学生服装工艺实践能力塑造

2017-12-18 19:53谢伟敏陈绍春刘红艳胡莉虹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19期
关键词:实践能力培养信息化教学模式教学改革

谢伟敏 陈绍春 刘红艳 胡莉虹

【摘要】本研究所探讨的中职服装专业学生工艺实践能力塑造的信息化教学模式设计,是结合中职服装工艺“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目标特点,根据专业的实用性改革传统服装专业教学模式,以强化实践操作教学活动为主,针对服装工艺核心课程特点,从职业岗位群的需要出发按照实际服装岗位能力的需要,进行基于信息化教学平台的翻转教学工具建设,强调强化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满足对学生独立工作必备的行业素质和专业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模式;服装工艺教学;实践能力培养;教学改革

【基金项目】1.2016年度纺织服装院校信息化教学研究课题(ZWH-16007);2.福州大学(高水平)画法几何微课慕课建设研究课题(0360/52000710)。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9-0124-02

所谓信息化教学模式,是根据信息时代对人才素质培养的要求,以信息技术为支持,在一定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1、2、3]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建设是教学模式的结构成分与技术应用条件之间的"整合"过程,其中教师是教学模式的实践者和创造者,丰富多变的实践情境是教学模式建设创新的源泉,而信息技术则为教学模式的建设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工具以及交流与合作平台。[4、5]本研究所探讨的是中职服装专业学生工艺实践能力培养塑造的信息化教学平台教学模式设计建设,是结合中职服装工艺教学目标特点,根据服装专业的实用性特点强调服装专业教学要以强化实践操作教学活动为主,特别针对服装工艺核心课程特点,进行基于信息化教学平台的翻转教学工具建设,强化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6、7]在实践课程的教学中强化遵循融“教、学、做、训、考”为一体的原则,强调边教、边学、边做,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

一、研究背景

我国作为一个世界服装大国,在本世纪要实现“做大”“做强”的目标,对服装人才的需求也是量大而质精的。这对我们服装专业教学类型的确定与划分、人才培养的规格和培养模式的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采用融“教、学、做、训、考”于一体的教学原则,组建信息化教学模式并借助信息化教学手段以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质量,以“零距离”上岗为目标,达到提高学生独立工作必备的行业素质和专业能力。本研究结合服装行业技能人才需求,就服装工艺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方法进行研究探讨,从职业岗位群的需要出发按照岗位能力的需要,建设服装工艺课程信息化教学平台翻转教学工具,以技能的递进为顺序,组成有效的教与学互动的信息交流课程平台。同时在理论教学、基本技能教学、实践教学等课程上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改革,改革传统的以课堂授课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借助信息技术努力实现职业能力教育先行的发展目标,实现培养学生成为合格优秀的服装专业人才教学目标。

二、研究内容

1.研究建设基于中职服装学生服装工艺实践能力塑造的信息化教学模式,遵循“教、学、做、训、考”为一体的原则,结合服装专业特色构建职业能力塑造建设基于信息化教学的教学实践教学模式。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项目的建设要求结合服装工作流程和任务特点,以企业用人需求为依据,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学路线,根据服装行业企业用人标准以及先进性原则,制定三年学制,其中两年在学校上课,一年在企业顶岗实习。对工艺实践课程教学规范实施“项目化”“模块化”模式,模拟行业服装制作的工艺流程,按照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将课程顺序划分为:基础模块、裙子模块、裤子模块、衬衫模块、西服模块等五大模块,以信息化教学平台为载体,将服装工艺核心课程的理论授课及作业题解过程制作成相应网络授课平台,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优势,探索全程在线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新型模式,让学生基于信息化教学模式予以自我学习,自我充能,实现最终掌握课程教学要求,从而最终实现对其职业能力塑造培养的终极目标。

2.研究课程标准,逐步完善课程教学方案。结合信息化教学模式建设和运用特点,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准确定位。本项目建设以服装工艺核心课程标准为主题,确定信息化教学内容、范围和深度;同时依据服装行业一线岗位需求为主线,在服装工艺课程信息化教学平台建设运用过程中,注意学科理论与实践的比例,适当渗透岗位与边沿学科的知识内容,扩充学生信息来源渠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本项目建设结合信息化教学平台建设和运用特点,采用“项目教学方法”,提供学生(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应有的目标任务,培养学生自我发展创新能力。同时结合“自主式”教学方法,根据学生所学内容构成,在完成部分讲授与练习之后,布置相关实践型作业。

4.根据教学单元模块化特点,匹配制定和完善相关核心课程信息化教学平台考核评价标准。

三、研究成果

本项目研究课题组成员通过深入市场、企业进行了相关的问卷调查,获得了真实的市场、企业一手资料;同时收集整理了本课程的相关文本资料、音像资料以及服装专业的互联网资源,对本项目研究进行了积极探索投入和开发,获得相应研究成果,具体成果内容如下:

1.中职服装工艺核心课程信息化教学平台设计建设,制定核心课程《服装缝制工艺》信息化教学平台建设的课程标准。

修订适合中职生能力塑造的《服装制作工藝》课程(包括微课慕课设计)标准创建教学实施策略及方法,始终贯彻“做中学,做中教”的教学指导思想。融理论于实践教学中,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相应在信息化课堂教学平台上,教师对学生言行的点赞同样会起到激发学生学习热情,鼓舞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效果,以真正提高技能操作的水平。

《服装制作工艺》课程是服装专业专业制作专业方向课程的核心课程。服装行业的发展,新产品的开发,要求成衣产品的制作工艺也应不断提高更新,服装行业掌握着服装生产技术的前沿,企业具体技术革新主阵地,这就要求学校与行业、企业合作,根据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及服装制作技术更新情况,开发共新的课程资源。课程资源内容将主要包括教学大纲、多媒体课件、教学录像、教学案例、在线习题自测、样卷、实验指导、推荐参考书及参考文献等,实施在线资源共享,供学生学,教师教,为师生提供现代化的便捷实用的网络学习平台。使教学媒体从单一媒体向多种媒体转变,使教学活动从信息的单向传递向双向交换转变,使学生从独立的学习向合作学习转变。endprint

目前结合信息化教学平台建设目标,项目课题组在项目研究建设期间已经将《服装制作工艺》课程裙子制作工艺项目制作成MOOC形式,其它项目现在暂时还是保留教师讲做示范,学生学做练习形式,我们将通过对比网络视频教学和现场教学的效果,积极开发教学资源库和利用网络课程资源,充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和企业的资源,开发实验实训课程资源,为今后深入进行全面化信息化教学平台建设打下扎实基础。

2.建立和改进适合学科课程特点的学习技能卡,改革学生的考核评价体系(学生的考核评价新体系)

(1)指导思想

①以社会就业需求和岗位定位为导向。中职的服装专业应是针对职业岗位群体,以岗定课、按岗育人。职业岗位人才的培养历来有两种模式:第一是学校培养模式,第二是在岗培养模式。其中“在岗培养”模式具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具备培养速度快,培养技能实用的特点,但该模式也存在缺乏系统性、科学性,潜能差等不足。为此新型教育模式必须充分吸取在岗培养的优点,使职业教育在强调系统、科学教学的同时,又能达到在职培养效果。这是职业教育的核心,也是教学评价的核心。新型服装专业教育模式针对服装行业企业的需求,应强调以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在当今的服装就业市场上急需服装流水线制作人员、样衣缝制师、服装品质检验员、服装工艺师、服装设计师、服装打版师、服装车间流水线编排及管理人员、服装营销员、接单、跟单员等一类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相应新型专业教学要注重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注重实践性教学的实施。因此专业教学效果评价内容也应按照服装商业、企业等单位的岗位要求来设置符合企业生产标准、符合项目任务的评价要求体系。②发挥评价体系多主体的作用。形成一个除了教师和学生之外,由专家、企业管理者及技术人员、行政领导、社会人士、学生家长和校外考试机构等多主体共同参与的评价体系。

(2)评价内容

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成衣工艺与制作、纸样制作、服装CAD系统操作、企业定岗实习、毕业设计等环节。相应就服装专业核心课程而言,则以上述各款成衣的制作流程作为教学评价环节,同时教学评价体系建设应参考服装行业企业的生产评价标准,将其渗透到整个教学环节中。相应教学评价内容应充分体现教学评价的目的,体现社会就业需求和岗位需求。因此,具体教学评价内容应围和实际操作能力。绕以下三个方面的能力展开:学生潜在能力、融入企业能力因此,具体教学评价内容应围绕以下三个方面的能力展开:学生潜在能力、融入企业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另外,在对学生的技术学习进行评价时,动手实践能力、自主创新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不是孤立的,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应将这三个方面评价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根据具体学生学习情况,灵活运用评价方法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3)评价表

结合教学目标要求制定相应的服装专业技能评价表、学生课堂学习行为自评表和教师对学生的课堂学习行为评价表。

3.基于服装工艺核心课程信息化教学平台建设教学实践,总结新型教学模式教学效果

(1)课程教学宗旨

《服装制作工艺》课程教学实施实行教、学、做、评一体化,始终贯彻“做中学,做中教”的教学指导思想。在教学方法方面,本课程始终坚持采用项目教学法,以任务驱动型项目组织实施教学,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坚持理实一体化、车间课堂化的基本教学原则,开展现场教学,融理论于实践教学中,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借助实物成衣或零部件观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新型教学模式教学效果

有了信息化翻转课堂教学平台后,通过强调学生利用授课网络平台,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优势,探索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翻转课堂”新模式,针对学生性格差异、基础不同、接受能力差异等特点,让有意愿的学生,即使存在能力的先天不足,也能够有平台予以自我学习,自我充能,实现最终掌握课程教学要求,从而最终实现对其服装工艺认识及实践能力培养的终极目标。原先在传统教学中,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优秀率一般在30%左右,而利用了信息化翻转课堂教学平台后,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优秀率超过了70%。

四、结语

通过本项目的建设研究,实现了基于信息化教学平台的翻转教学工具建设运用,探索适应我国中职服装专业教育发展需要的信息化教学平台建设,通过核心课程信息化教学平台的教学工具的建设运用,从职业实践岗位能力的需要出发,以技能的递进为顺序,建设构建集群式模块课程,并对服装专业理论教学、基本技能教学、实实践教学等相关课程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改革,改革传统的以课堂为中心的办学模式,努力实现职业能力教育先行的教学目标,在教学中采用“教、做、训、考”于一体信息化教学模式,以“零距离”上岗为目标,有效提升学生独立工作必备的行业素质和专业能力,为我国服装专业教学模式发展提供了有益的范本,而我们的建设模式也将是今后我国服装专业教学模式发展的大趋势之所在。

参考文献

[1]沈汉达.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实践的现状.问题与建议[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33(11):90-95.

[2]王寅龙,李前进,李志祥,王希武,林克成.信息化教學设计的过程.方法及评价要点探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249(6):15-18.

[3]曹培杰.中小学生信息化教学的学习体验调查[J].中国电化教育,2014,332(9):24-28.

[4]梁琪,滕涛,刘刚,韩飞翔,安晨翔.基于混合式学习理论的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2,236(12):115-120.

[5]刘喆,尹睿.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内涵与提升路径[J].中国教育学刊,2014,(10):31-36.

[6]罗德礼,史秋琼.关于服装产业转型期服装教育教学观念更新的思考[J].纺织服装教育,2014,29(4):283-286.

[7]苏军强,万里,金蕊,张涛.增强现实技术在服装工艺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纺织服装教育,2016,31(3):245-247.endprint

猜你喜欢
实践能力培养信息化教学模式教学改革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信息化教学模式探索
医学院校“双师型”教师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研究
应用信息化教学模式实现高职学生自主学习
初探信息化教学模式在《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中的应用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基于实践能力培养的高校物理教学改革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生产实习教育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