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百草园的快乐伴随孩子们的童年

2017-12-18 09:16袁玉清江苏省丹阳市运河中心幼儿园园长
未来教育家 2017年10期
关键词:百草园田园民俗

袁玉清/江苏省丹阳市运河中心幼儿园园长

让百草园的快乐伴随孩子们的童年

袁玉清/江苏省丹阳市运河中心幼儿园园长

吹乒乓球比赛

稻田引水的探索

“这是我挖的野菜!

“玩水车真快乐!”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这是鲁迅先生回忆童年生活,写出的散文名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孩童时代的鲁迅拔何首乌毁坏了泥墙,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站在石井栏上跳下来,雪地里按照闰土父亲传授的方法捉麻雀,听阿长妈妈讲美女蛇的故事……一个妙趣横生的童心世界令我们无限神往。

没有一个孩子不喜欢这样的“百草园”,那么,我们应该给予孩子怎样的教育,给予孩子怎样的童年?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反思:让孩子回归“百草园 ”

儿童教育家陈鹤琴说过:“大自然是知识的宝库,是活教材。”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提出:“活的乡村教育要用活的环境。”大自然是万物之源,种种自然现象无不充满科学的奥秘,每时每刻都吸引着孩子的注意力,激发着他们探索的兴趣和愿望。大自然、大社会中的教育资源是孩子们的欢乐之源、智慧之源!丰富幼儿的环境体验能让孩子自由表现。因此,我们要让孩子亲近大自然,走进大社会,充分利用感官,去看、去听、去摸,使孩子获得知识和成长。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儿童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惟有给孩子提供适合其自身发展的“百草园”,才能激发孩子的主动学习,促进其身心的健康发展与成长。

“百草园”是孩子们自己的世界,他们在“百草园”里是欢乐的、自由自在的,“百草园”的生活能给孩子带来快乐和智慧。孩子们只有在属于自己的世界里,他们的好奇心、探究精神、审美欲望及创新冲动才能得到激发。孩子们需要能释放个性、放飞欢乐童年的“百草园”,而不是充满功利的“三味书屋”。因此,我们坚信,必须营造“百草园”,让孩子拥有属于自己的生活世界。

行动:生活化、游戏化的“新田园课程”构建

如何让孩子回归“百草园”呢?

我园坚持“新田园、新教育、新儿童”的“新田园教育”主题,把握“回归儿童、回归田园”两大原则,围绕游戏活动、家园互动和田园乐动三条途径,追求活动游戏化、教育故事化、校园田园化和儿童个性化四大目标,开拓游戏基地、活动基地、生活基地、社会基地、自然基地,让“新田园教育”立美育人,拓宽孩子们娱乐、欢乐、快乐的新时空,让每一个孩子拥有了快乐的“百草园”。

(一)主题的确立

田园,从字面上理解,耕田和园地,也泛指风光自然的乡村。我园立足农村这片广袤的土地,开展“新田园课程”,倡导以儿童、生活、活动为中心的返璞归真的教育,顺应儿童成长规律。

1.“新田园教育”的理论依据

杜威的观点“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指出教育能发挥促进儿童本能生长的作用,生活即是发展;发展、生长,即是生活。

陈鹤琴提出的“活教育”思想,指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要让孩子在与自然社会的接触中,在亲身观察和活动中获得知识、经验和技能。

陶行知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指出教育与人类生活相伴而生,生活与教育密不可分,学校要与社会统一,把社会办成一所大学校,形成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在内的大教育体系。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明确要求:“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寓教育于生活和游戏之中”。《纲要》的精神是指导专家们设计和实施幼儿园课程的重要原则,也是衡量幼儿园课程是否真正体现以儿童为主的这个特定学习者特点的重要标尺。因此,从儿童的生活世界——“百草园”的视角关注幼儿园课程是当今幼儿园课程发展的趋势。

2.新田园教育“新”在哪里

资源开发新:整合。整合幼儿园内部资源,加强与家庭、社区的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具体体现在发掘幼儿园内部教育资源,进行班级资源共享;开辟菜地、草坪、户外体能场地、室内美术构建图书统感训练室、鱼嬉区五大混龄活动场地;活动向园外拓展,利用好幼儿生活的周边社区、工厂、医院、敬老院等资源。积极争取政府、社区的支持,建立蔬菜种植基地、工厂实践基地、树林游戏基地、家禽饲养基地、特色家庭互动基地。做好家长的教育工作,让家长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也成为“新田园教育”的资源之一。将这些资源分类、筛选和整合,应用到“新田园课程”建设中,最大限度地为幼儿园课程服务。

培养目标新:复合。培养目标打破领域的界限,将每一个幼儿作为一个自然的、本真的、完整的、灵动的个体来进行培养。通过“新田园课程”的开展,激发起幼儿亲近自然、关爱社会的情感,对生活中的点滴充满好奇和兴趣,初步具有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乐于创造、勇敢表现的能力, 同时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健康的生活态度、良好的生活习惯、独立的生活自主能力,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让孩子拥有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生活。

活动方式新:融合。“新田园教育”并不等同于田野教育,活动方式更加多元。幼儿在生活和游戏中学习,真实地通过和周围世界互动去学习,到现实生活中去学习,到真实的情境中去学习。有园内的打破班级年龄段的互动,有走出围墙的和家庭社区的互动,有走向自然以及把自然带进幼儿园、带到游戏区的互动。在这个过程中,让孩子们在行动中学习体验,做他们喜欢做的事情,满足他们真正的需要,他们所接触到的、生活中的一切活动都融合在一起,让孩子们真切地感受到自然的美丽、民俗的美妙、家乡的美好。

表1:运河中心幼儿园课程管理网络

推进载体新:统合。首先,以课题为引领,扎实地用研究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来推进课程的建设。其次,将课程建设向家长推进,通过有效的方式吸引家长参与到课程建设中。再次,向社区一步一步地推进,联合社会力量,通过广泛的宣传和展示,让更多的运河这片土地上的乡亲也参与到课程建设中。通过“新田园课程”的建设,确立“新田园教育”的特色,通过特色学校的创建推进课程的建设。最后,将“新田园教育”理念渗透到幼儿教育、幼儿园管理的各个领域,逐步形成“新田园教育”的文化,并逐渐在乡镇、市级甚至是全省产生一定的影响力。

稻草创意制作展

(二)课程管理网络构建(见表1)

领导重视、制度到位,才能促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稳步发展。我们将“新田园教育”课程建设作为幼儿园的重点课题来抓,成立了由上至下的课题研究小组网络,园长亲自负责,业务园长亲自抓落实,具体落实到各班的班主任开展研究、实施。固定周四为教研日、单周二为备课日,建立校园网专用文件并定期上传检查制度,完善了相互学习、资源共享、共同发展、张扬个性的园本研修机制。

(三)课程目标定位

1.总目标

(1)从本园所处区域农村乡镇特征、园所文化背景、幼儿身心特点及认知规律等方面出发,开发、整合幼儿园课程资源,在“实践-反思-再实践”的螺旋式上升过程中,不断形成“新田园”主题式园本课程,并逐步形成“新田园”园本特色和园本文化。

(2)以幼儿发展为本,尊重幼儿的年龄特点、生活经验,通过对乡土“新田园课程”的开发利用,让每个孩子在情感、技能、知识能力等方面获得全面发展,拥有快乐、幸福的童年。

(3)提高教师的课程意识,注重“学习-实践-反思-再实践-总结”的过程性研究,全面提升教师课程开发能力,挖掘园本课程资源,并将其渗透于课程实施过程中,形成具有本园特色的“新田园”课程目标内容评价体系。

2.三大主题的分项目标

主题一:自然美

小班:认识自然的景物

(1)知道一年有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了解每个季节的典型特征,例如树叶、天气、水果等。

(2)乐意走进自然,喜欢在自然里开展采摘蔬果、捡拾树叶、走田埂等各种活动。

(3)能利用自然中的物体开展简单有趣的艺术活动。

中班:发现自然的美丽

(1)喜欢探究大自然,和大自然建立起深厚的情感,能以朋友和伙伴的情谊看待花草树木,善于观察它们,能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或者两种事物,进行一段时间的观察和记录,能够及时发现他们较细微的变化。能认识一些常见的花木,并知道它们的用途。

(2)喜欢种植活动,能够从翻土、播种开始,坚持参与整个种植过程。知道天气、空气、水和阳光对植物成长的影响,积累有关种植和管理的相关经验。对植物产生爱惜之情,体会农民伯伯的辛劳,懂得节约饭菜,不浪费粮食。

(3)享受大自然的美,尝试用各种艺术形式,表征自然景象及学习有关的故事、诗歌等。激发起创造和制作的兴趣,喜欢用沙、泥、水进行创造性的游戏,感知它们的特点。

大班:探索自然的秘密

(1)充实和生活有关的自然科学文化知识与经验,了解和熟悉身边的自然现象,知道多种身边常见的动植物的名称,了解动植物生长的一般规律,知道各种自然现象产生的原因。

(2)掌握认知自然、探索自然的初步生活技能,如:通过亲自参与劳动和研究探索的体验,掌握简单的劳动技能,掌握观察自然、探索自然的一般方法,学习与同伴交往的技能,用语言表达愿望和情感的技能以及寻求帮助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

(3)热爱自然,具有爱护、关心动植物的意识,对探究周围生活中的大自然感兴趣,初步理解自然与人的密切关系,愿意尝试简单的种植、饲养活动,养成乐观、活泼、自信的良好心理品质,具有珍惜生命、关怀生命、尊重生命的意识。

(4)能尝试和老师一起创编一些有关自然事物的谜语、诗歌、故事,制作有关的书籍。能运用自然中的树枝、藤条、泥土等进行艺术的创作。

主题二:民俗情

小班:民俗风情知多少

(1)了解身边常见的一些民俗。

(2)在哥哥姐姐的带领下,尝试制作和品尝民间小吃,玩一些民俗游戏。

(3)通过参与民俗活动,初步感受民俗的一些特色,体验民俗活动的乐趣。

中班:民俗故事说多少

(1)很清晰地知道身边的民俗,知道家乡有哪些特色民俗习惯并喜爱参与民俗活动。

(2)能够通过自主参与的调查、访问、查阅资料等方式知道民俗故事,并乐于讲述民俗故事,从而更好地了解民俗文化。

大班:我参与的民俗有多少

(1)熟悉家乡民俗,喜爱家乡民俗,在活动中拓宽视野,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2)能够采用多种方法去主动获取关于民俗的一些知识,并通过对家乡民俗的探究,了解家乡的风俗习惯、风味小吃、民间艺术,从而激发起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3)能够主动参与到民俗活动中,主动与人交往、主动制作民间工艺品、主动布置民俗活动环境等,进一步体验到参与民俗活动的快乐和民俗文化的源远流长。

主题三:家乡亲

小班:亲亲热热一家人

(1)知道自己家庭的成员,感知一家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喜欢自己的家人,体验父母对自己的爱,愿意听他们的话。

(2)对家庭成员的主要特征感兴趣,能大胆尝试用摆放、粘贴等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感知和发现。

中班:乡里乡亲一家人

(1)通过串门、混龄、亲子等活动方式了解自己身边的邻居、小伙伴的家庭情况。

(2)能喜欢到邻居以及小伙伴家里玩耍,能主动和他人交往,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快乐。

大班:快快乐乐大家庭

(1)参观访问了解家乡的特产、风景名胜、美食小吃、家乡的变化,寻访家乡的特色产品和产业,在实践活动中了解家乡,领略家乡的巨大变化,激发起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在活动中学会与人交流、合作、分享。

(四)课程内容的安排

小中大年龄段分主题分阶段的具体内容预设(幼儿园和教师完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生成和完善)。其中,小班在“民俗风情知多少”这一主题中,课程内容有:祝福满满的春节、热闹的国庆节、中秋时节、元宵灯会、二月二龙抬头、清明时节雨纷纷、温馨七夕节、感恩重阳节、漂亮的老虎鞋……中班在“乡里乡亲一家人”这一主题中,开设的课程活动有:招待客人、一起游戏吧、快乐分享、尝尝妈妈的手艺、听奶奶讲那过去的事情、跟妈妈学做家务、比比谁能干、互换家庭、大手拉小手、我要上小学……

(五)课程活动的开展

1.走进自然:把最美好的恩赐还给孩子

大自然是上天赋予我们每个人最美好的恩赐。在大自然中学习、游戏、探索,让孩子在亲近自然的同时,获得最直接的感性体验才是孩子们最好的学习方式。

我园的孩子像一群快乐的小鸟。春天,第一朵花儿怎样绽放,第一枝嫩芽何时萌发,第一只蝴蝶怎样飞舞,第一声春雷怎样响亮,他们都能看到、闻到、听到。夏天,他们和老师、父母一起到大绿树下乘凉,播种下向日葵的种子,看看谁找到的蛐蛐更多,谁发现了雨后的彩虹。秋天一起品尝自己亲自栽种、采摘的花生,金色的稻田就是一幅最美的图画。冬天的腊梅特别的幽香,银装素裹的世界成了孩子们游乐的新天地。白天,孩子们可以整天呆在树林、田野里,爬爬树,用黑黑的乌泥做一把枪,捏几个自己喜爱的小动物,池塘边去钓钓鱼,下雨天一起快乐地踩水花。夜晚,孩子们在镇上的河边散步,寻找萤火虫的踪影,倾听风吹过树叶奏出的美妙的音乐……

在走向大自然的同时,我们也把大自然“请”进幼儿园。幼儿园的墙壁、走廊、假山上有孩子们和老师共同种植的花草,教学楼东边和后花园的空地上,开辟了种植园地,生菜、苋菜、茄子、番茄、玉米、土豆、黄瓜等蓬勃生长。幼儿园的水池里,美丽的莲花开得热闹非凡,红的、黄的、紫的、雪白的,形态各异,小鲫鱼、红鲤鱼、小虾米在莲叶间自由穿梭,这些地方每天都让孩子们流连忘返。

“我们去收获啦!”

菜园丰收

2.走进社区:把多彩的实践活动赠予孩子

幼儿园充分利用社区教育资源组织教育活动,把生活中的事物转化为孩子学习的内容、学习的材料、学习的情境,引导幼儿关心身边的事情,关心社区生活,拓展幼儿的学习、生活空间,开阔幼儿的视野,从而通过社会环境教育幼儿,发展幼儿。

孩子们每周都要开展一次走进社区的实践活动。孩子们走进花洋皮箱厂,厂长亲自向孩子们讲解和展示一只皮箱从设计到制作成成品的全过程,一个工人和一个孩子进行结对互动,手把手地让孩子们尝试皮箱的制作。睡袋制作是运河的一大特色,孩子们走进睡袋厂,了解睡袋制作的方式,亲自体验睡袋的柔软。重阳节,孩子们走进敬老院,和老人们一起唱歌跳舞,为他们捶背梳头。医院、银行、中小学、超市、理发店、派出所、村委会、小区等都成了孩子们活动的课堂。在社区中,有很多知名人士,如优秀企业家、警察、医生等,让孩子们走近他们,对他们进行采访,把他们请进幼儿园做志愿者,为孩子们带来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活动。

在一些特殊的节日,老师们也会抓住契机及时开展教育活动。如:一年一度富有民俗特色的庙会活动到了,老师组织家长带着孩子们一起逛庙会,玩游戏。社区的广场落成了,孩子们在家长的带领下去观看戏剧表演、广场舞演出……

3.走进家庭:让浓浓的乡情包围孩子

孩子们生活在一个互动的社会空间,需要与同伴、成人、社区以及乡土文化建立各种各样的关系。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孩子的“常识之丰富与否,思想之成长与否,精彩习惯之养成与否,家庭教导实应负完整的责任”。

我园创造性地开展了走进家庭系列活动。孩子们每周开展一次串门活动,班主任选择有代表性的家庭,有的四世同堂,有的是爸爸妈妈有特殊的专业技能。孩子们来到同伴家中,听爷爷奶奶讲有趣的故事,与大家一起分享妈妈制作的美食,请爸爸帮着修理玩具,小伙伴们还经常聚集在奶奶、妈妈身边搓汤圆、摊饼子……

除此之外,幼儿园以园为单位或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家庭互动活动。春天到了,组织家长亲子旅游;收获的时间到了,开展南瓜节活动;稻子成熟了,稻草人制作大赛热火朝天。农村的孩子演奏会很少见,幼儿园组织家长和孩子共同开展打击乐活动,有的时候,妈妈们会带上自制的食物,到幼儿园聚会交流,家长们还参与孩子的科学活动,和孩子一起制作肥皂泡,玩吹泡泡的游戏……

每个家庭饲养的宠物也给孩子们带来了无穷的乐趣,小猫、小狗、小乌龟、小兔子、小鸭、小鸡,和孩子们交上了朋友。小朋友过生日了,会邀请班级的孩子到自己家中参加生日庆祝会,甚至家里有亲人结婚办喜事了,靠近幼儿园的家庭会邀请孩子们参与……

(六)施教者群体和基地的建立

1.拓展施教者群体

通过合作研究,指导家庭开展“新田园教育”。要想真正做好“新田园教育”工作,家长的认同和配合非常重要。推进家庭教育工作,关键在于落实到帮助家长提高素质、更新家庭教育观念上来。

一方面,我园充分利用各种契机,大力宣传“新田园教育”的理念和方法。如:利用家长学校、宣传栏向家长介绍如何对幼儿进行“新田园教育”。请有经验的家长写家教体会经验,在宣传栏或家长会上交流,我们还自己创编了每月一期的《新田园小报》,在报纸上刊登家教文章以及家长经验,充分利用幼儿园网站,在论坛中设置“家园联系”栏目,每个班级的老师可以充分利用这块阵地和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另一方面,我们聘请家长参与到我们的每一个活动中,让家长在活动中真正看到“新田园教育”的优势以及自己的孩子在其中的快乐和成长。此外,我们还充分发挥农村资源优势,通过家长和孩子的亲子互动,开展富有创意的“稻草制作、树枝创作大PK”活动,让家长们相互启发,在制作和观摩中更好地体验到创新的乐趣和生活的美妙,从而真正地从内心深处接纳并积极配合。

挖掘社会人员价值,调动社会人员参与幼儿园教育的积极性。我们聘请了军营中的战士、医生、警察、厂长、环卫所长、民间艺术家走进幼儿园,演示他们的主要工作,回答孩子们感兴趣的问题,带孩子深入到他们的工作单位观察、实践。我们还与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联合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幼儿园”活动,让民间艺术家们和孩子们互动。

2.开拓新田园教育基地

我们和乡政府联系,请求和当地的村委会合作,和工厂、医院等互动,积极建立“新田园”教育基地。现在,我园已经建立了相应的小树林、小菜园、小广场、小农庄、四世同堂家庭等多个“新田园教育”活动基地。

(七)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

1.评价要求(见表2)

2.评价标准(见表3)

表2:“新田园课程”评价要求

表3:“新田园课程”评价标准

与城市教育相比,“新田园教育”是乡村的;与传统教育相比,“新田园教育”是生活的;与小学教育相比较,“新田园教育”是游戏化的。我们期待着“新田园教育”能够打破学校的界限,构建没有围墙的幼儿园,创造没有讲堂的课堂。在这样的“新田园”教育活动中,孩子们能够充分体验到自然原来是这样美丽、乡情原来是这样温暖、我是如此快乐!

猜你喜欢
百草园田园民俗
冬季民俗节
百草园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
学校里的“百草园”
民俗中的“牛”
为“田园CEO”成长添把火
民俗节
庆六一 同成长民俗欢乐行
夏日田园杂兴(其一)
田园美景
以景写情——探索《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