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陈盼特约通讯员 陈企楠
古丽故事 教育传奇
——浙江省永康市古丽中学二十年教改纪实
本刊记者 陈盼特约通讯员 陈企楠
2010年,刚刚从古丽中学董事长走上校长岗位的姚恒国在全校教职工大会上说:古丽要打破“唯生源论”,要勇于把四流的生源培养成一流的学生。
面对校长的“说大话”,古丽中学的老师们有些目瞪口呆。
这一年,有一个中考546分,在永康市排名2000名的孩子,他叫谢姚鑫,是个整天想着玩的皮小子。父母为了让他收收心,抓紧高中三年冲刺一把,咬着牙花了6000块钱择校费把他送进了古丽中学。高中第一次月考,谢姚鑫考得不错,从普通班进入到重点班。老师看到他飞跃的成绩,感叹道:“像这样下去,高考第一名可能就是你哦!”成功的喜悦和被鼓励的愉悦,让谢姚鑫越发端正了态度,用心学习起来。半年后,居然一跃成为班级的第一名。
一次全校升旗仪式上,姚恒国校长讲完励志的话,说接下来要邀请一位学习进步特别大的同学上主席台。
“谢姚鑫在哪儿?”
当自己的名字从广播里传出来时,谢姚鑫一时间居然没有反应过来。直到同学们提醒,他才赶紧小跑上了主席台。
春寒料峭,站在主席台上,冷空气使劲地往领口、袖口里钻,可是,站在校长身边的谢姚鑫丝毫不觉得寒冷,内心满满都是紧张和激动。听着校长的介绍和表扬,他把腰挺得直直的。
“难道你不想成为永康市的理科状元吗?”校长微微弯腰,把话筒递到他的嘴旁。
“我当然想!”谢姚鑫顾不上犹豫,大声许下了目标,只觉得一股热浪在胸膛中,恨不得现在就去战场!
高中三年,这一股“热浪”一直在谢姚鑫胸膛中温暖着、激励着。
2012年6月22日晚,谢姚鑫和父母坐在电脑前查询自己的高考成绩,语文112分,数学144分,英语128分,理科综合272分,自选模块58分,总分714分!永康市最高分!
有过民办学校经历的人都知道,民办学校有两大生命线,一是生源,二是师资。两者中,生源又是重中之重。
而作为县级民办学校,古丽中学要等到当地各所公办中学都“挑肥拣瘦”招满后才招收学生,最后招收的就是所谓“四流的学生”。多年以来,大家已经知道,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在这种背景下,老师们虽然兢兢业业,但没有很大的改变,仍然是传统的教学方式、传统的教育思想,以教为主,以管为辅,搞题海战术,搞重点班,搞填鸭式灌输……姚恒国发现,学生疲惫不堪,老师苦不堪言,成绩也拿不出手。
姚恒国一直在思考,在寻找,什么才是正确的教育?怎么样才是适合的教育?没有好生源,难道就教不出好学生?
一次偶然的机会,姚恒国听专家谈到“最近发展区”理论,他好像突然发现了自己多年来寻找的理想。回家后,他仔细地翻阅资料,查询文献,终于系统地了解:苏联早期杰出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其主要观点认为,每个学生的发展都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已经达到的实际水平,另一种是教师指导下可能达到的潜在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每个学生都存在一个适合他自身的“最近发展区”。学校教学应该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发挥主导作用,为学生提供“跳一跳,够得着”的教学“脚手架”,引导和调动不同能力、不同水平的学生根据学校制定的动态目标发挥其潜能,不断攀爬和超越自己的“最近发展区”。然后,在新的发展水平起点上,投入下一个“最近发展区”的发展。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与我国的因材施教理念极其相似,但更具有操作性”,姚恒国说,“这一理论突出学校的主导作用,强调学生的潜能正是教学可以利用的、来自学生内部的积极力量。如果学校教学能够按照学生‘最近发展区’来设计和实施,也就必然能激发每一名学生个体内在求知的欲望和攀爬的潜能,推动其顺着学校规划的方向无限伸展,其在学业上则自然呈现出相应的成果。”
2010年,古丽中学原校长退休,在找不到合适校长人选的情况下,姚恒国开始兼任校长一职,也就正好开启了古丽中学在“最近发展区”理论下的教学模式创新和教育改革。
姚恒国和潘一伟合影
高考结束后,谢姚鑫带着父母和姐姐,给学校送去了感谢信和大红锦旗,他对着校长深深鞠了一躬:“感谢学校,感谢校长,给我播下了自信的种子。”
和谢姚鑫有同样经历的,在古丽中学还有一大批孩子。
2011年,中考只有523分的徐晓攀,进古丽中学花了1.2万元的择校费,他清楚地记得,父母省吃俭用把他送进古丽中学的大门,对他说:“我们做父母的尽力了,接下来就看你的了。”三年后,徐晓攀拿下了全校理科最高分——667分,实现了人生第一个逆袭。
面对记者的采访,徐晓攀说:“我很幸运,遇到了一批不看生源的老师,是老师毫不吝啬地鼓励,给了我重新站起来的信心和梦想。”
2013届毕业生胡君正说:“来古丽中学的第一个星期,就感觉到了古丽的不一样,除了班主任,每一位老师都会反复告诉我们,来到古丽的每一位同学,都是他们心中的宝贝,中考失败不可怕,后来居上真英雄。”
姚恒国知道,来到古丽的这一批学生,在中考时成绩不理想,心理上都有阴影,容易自暴自弃。但是,中考成绩不好,并不代表个人能力或基本素质不行,可能是学习习惯不好,可能是没有得到适合的辅导,可能是不会安排时间,更有可能就是还没“开窍”,因此,不能以现有的分数来标签每一个学生的未来。“中学,正是成就动机形成的关键阶段,这时,对学生充分信任和及时肯定,让他们经常获得成功的体验,对于他们一生的自信都很有帮助。好的教育教学应该唤醒孩子的这种原动力,通过增加信心体验,让学生在体验和感悟中,优化情绪,进入状态,最终养成习惯。”
点燃信心不仅是一种态度,更是一门技术。
“到古丽中学后,只有教务处的老师才知道每一个新生入学时的中考成绩。也就是说,新生跨入古丽中学,在老师们眼里都是一样的,人格上、分数上都没有高下之分。”姚恒国说。
学校通过统筹大多数学生可能实现的阶段教学目标,精心设计了一套“低起点、碎步走”的教学方案。例如:在入学后的三个月,有意设计相对简单的各学科考试,让大多数基础较差的学生发现,只要上课专心听讲,每次考试都能考到90分以上,以唤醒学生的求知欲和自信心。
与此同时,学校每月公布一次月考前200名、进步最明显的50名学生的光荣榜,以激励学生向先进看齐,不断超越自我。每一学年,姚恒国都要给全校学生开设10余场讲座,聊神八、神九探月、蛟龙下海;与学生齐诵“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从国家大事谈到身边小事,让学生们斗志昂扬。慢慢地,古丽中学的每一个学生,都信心十足,目标明确。
姚恒国看重学生的信心教育,把这看成是教育的基础。他认为,教育在于唤醒。每一名学生都有渴望成功的原动力和及时被肯定的心理需求。他的目标很明确:面向全体学生,努力把中等成绩的学生培养成优秀的学生,使暂时落后的学生有明显的进步!
光有信心还不够,要想取得好成绩,需要一步一步的稳扎稳打、循序渐进。在实践中,姚恒国研究出一套数据教学管理模式。
比如,限时独立作业。学生每天的课程作业,以一页纸考试的方式,当天集中限时、独立完成,教师当日批改,教务处当日将数据结果反馈给相关任课教师、班主任和校长。
“这样做,内容不多,考完不再有家庭作业,天天巩固天天清,无形中缓解了学习负担。学校也可以精准地掌握学生每天的学习情况,并且可以依据相关数据,及时地、有针对性地作出调整。这种最笨的办法其实也是最有效的办法。”
又如,知识点的过关制。学校要求各门学科必须按照课本的知识点,由易到难,由基础到提优,循序渐进,实现节节过关、章章过关、模块冲关。在这个过程中,教务处办公室发挥了对教学的管理、督促、检查、考评等方面的功能,对各学科层层把关。
“数据是硬的,也是实的,最能反映老师和学生的教学和学习情况。”姚恒国的办公室设在四楼,但他平时更多地是待在教务处,他戏称自己是“教务处常务副主任”。在他看来,教务处办公室是学生、教师数据信息处理中心。
每天晚上10点多,一份份学生作业考核成绩表就送到了姚恒国手里。从这个庞大的数据库中,可以看到古丽中学每一个孩子的点滴进步。“我们追求的是金字塔的稳固,而不是少数尖子生的标杆。”
姚恒国介绍,古丽中学注重抓整体、抓全面,争取水涨船高,不搞精英战略。“很多学校为了宣传成绩,往往强化重点班,只抓学优生,放弃学困生,甚至为了保住升学率不要学困生参加考试,这些都是违背教育良心的做法。”
在这种理念下,古丽中学从高一开始,强调所有班级都是一组老师、一张试卷、一个进度,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人人都有机会争先。学生们的士气被重新点燃,原来优秀的学生更努力,原来落后的学生不放弃,专科争本科、本科争重点、重点争状元!
从2010年担任校长开始,每一年,姚恒国都要在全校职工大会上说一番“大话”,2014年,他居然把“大话”说到了永康市教育系统的务虚会上。这样的“大话”一开始被很多人怀疑,被一些人笑话,但一年一年过去了,古丽中学脚踏实地、务实求真,用实力证明大话不是笑话:2012年,有30名学生上了理科重点线,300余名上本科线;2014年,80名学生上重点线;2015年,88名学生上重点线;2016年上重点人数突破200大关,本科率达96%,多项指标超过许多省一级重点中学;2017年上重点人数较2016年稳中有升,更多学生实现了上好大学的梦想。
应试搞得好,素质教育也没有落下。古丽实行全面素质加特色的目标,开足规定课程外,还全面开展游泳、武术、乒乓、美术、书法、器乐、舞蹈、英语角、古诗文、奥数等兴趣活动,让学生尽情选择、发挥所长。在新加坡刚刚结束的第14届国际小学数学奥赛中,古丽中学6名学生代表中国队参赛,获3银3铜;在2017年浙江省中小学生艺术节舞蹈大赛中,古丽中学荣获省一等奖;2017年第十一届青少年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总决赛中,古丽荣获中学集体组省一等奖。在2016年浙江省艺术节合唱比赛中,古丽荣获浙江省一等奖……
2013年11月,古丽中学首批高一“少年班”的胡晓瑜、俞晨冉、潘一伟都收到了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的准考证。他们当年都只有15岁,在古丽初中就读了2年,“跳级”到了古丽高中“少年班”学了两年,且已经学完了高中的全部课程,并获得了2013年度浙江省高中学生生物、化学、数学竞赛的一二三等奖。
2014年6月,胡晓瑜、俞晨冉、潘一伟三人和高三的师兄师姐们一起参加高考,分别超出一本线64分、37分、96分,最终,潘一伟通过面试,成为中科大“少年班”全国录取的42名新生之一。
2015年,15岁的王浩成又以702分的高分被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录取。
什么是“少年班”?这要追溯到2012年,通过两年的增强自信和打好基础,古丽有一部分孩子产生了“吃不饱”的现象,对小学、初中毕业班 “炒冷饭”式的复习表示厌倦,甚至还有学习兴趣下滑的趋势。姚恒国思考:小学和初中是过关性的基础教育,学业难度不是很大,过关是很容易的,那么,是不是可以缩短一点时间呢?学校能不能根据学生不同的情况,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提供不一样的教学服务呢?
此时,恰逢《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出台。方案鼓励普通高中采用学分制和弹性学制。姚恒国在古丽中学首次开设了面向本校初三或初二学籍学生的“少年班”。149名初二学生,经过考核和家长同意,直接跳过初三,进入高中(学籍仍按部就班进行管理)。
刚开始进行尝试,“懂不懂?”“难不难?”“能不能做?”这是姚恒国和老师们经常问学生的问题,毕竟这是一种全新的模式,虽然在其他地区、其他学校曾有过先例,但符不符合古丽这批孩子的情况,还有待时间的检验。姚恒国回忆说:“那段时间,我经常问自己,是不是有些操之过急?”
慢慢的,孩子们的状态让姚恒国松了一口气,也在心里暗暗庆幸。
“一开始我确实有点不适应,但慢慢的发现完全没问题,每天学习新的东西,反而觉得更充实。快学的乐趣是少了重复,让人觉得更新鲜。我那时喜欢做竞赛题,喜欢攻克难题带来的成就感。”潘一伟回忆说,自己当年还是学校小有名气的校园诗人,快节奏的学习并没有耽误自己课余兴趣的发展。
“刚上高中‘少年班’时,我还和俞晨冉说,这可能是我这辈子做的最错误的一个决定,但不这么做就更错了。现在看来,这反而是我这辈子做过最棒的选择。”潘一伟回忆说。“在‘少年班’,我就想往物理方面发展,航空航天或空间物理都可以,而且我还了解到,中科大有个研究量子物理的顶尖科学家潘建伟是浙江东阳人。”
胡晓瑜从小学开始就一直在古丽就读,初中毕业时,不少学校都争相邀请,不过她坚持要留在古丽:“我觉得古丽很适合我!”胡晓瑜同学主要看重了古丽中学的“弹性学制”。
古丽中学实行十二年一贯制内部弹性学制:小学5年学完6年课程,初中2年学完3年课程后,有50%左右的同学可以直升高中“少年班”,提前学习部分高中知识;高中“少年班”读高中课程可以2至5年。
这些学有余力的孩子,除了可以提前进入高学段的学业外,还有更多的时间去参加自己喜欢的选修课、参加各类学科竞赛。
“学业进度的快与慢,不能只看大纲,更需要关照学生的学习情况,学得慢不一定就代表学得好。”在姚恒国看来,“少年班”的孩子大有可为,因为他们比同龄人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全国不少大学自主招生力度加大,对有特长的学生很青睐,这对‘少年班’学生很有利。”
2015年,古丽中学首个少年竞赛班45人参加高考,41人上重点线,重点率91.1%,2016年有5名高二“少年班”学生被浙江大学录取。2017年又有批量的“少年班”学生被浙江大学、厦门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双一流名校录取。
2014年7月1日,《永康日报》新闻版用一整个版面的篇幅来介绍古丽中学七年级休业式暨奖学金发放仪式,大标题为《共发放奖学金225.3万元,429位品学兼优学生获奖》。全校536名初一学生,获奖率高达80%。其中特等奖54人,占10%,奖学金1万元;一二三等奖学生各占20%,奖学金分别6000元、5000元、4000元;还有进步显著奖占10%,奖学金2000元。颁奖仪式上,姚恒国校长总结道:“在古丽中学,只要你发奋努力,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勇于进取,勇于攀登,不断超越自我,人人都有机会获奖!”据悉,那天,古丽中学体艺馆二楼内,“天道酬勤,超越自我”的横幅挂在阶梯教室的正后方,一批批学生从老师们手中接过奖金和奖品,体艺馆内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体艺馆外,家长们人头攒动,更是按捺不住激动与兴奋。
从象珠镇皇岗村赶来的家长应艳说:“我女儿胡英瑶,上学期获得了特等奖,这学期又获得了特等奖,真是太高兴了!”
从唐先镇潘川村赶来的家长孙仙云说:“我儿子周国梁,两个学期都获得了一等奖奖学金,以前真是想都不敢想!”
据统计,从2014年首次发放奖学金开始至2017年7月,学校累计发放奖学金超过2600万元。拿出这么多钱来奖励学生,不仅公办学校不敢想象,怕是其他民办学校也无法做到。
这种大手笔、大气魄,来源于校长姚恒国对古丽中学的定位:“民办学校虽然不要国家投资一分钱,但他的公益性却是天然的。一个没有教育理想、只想着赚钱的人,怎么可能办得好学校?民办学校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让老百姓选择,读与不读,选择权在家长和学生手里。这既是民办学校的起点,也是民办学校的难点。如果学校办不好,群众不满意,民办学校就没有生存的土壤。”
不仅对学生有高额的奖学金,姚恒国对教师也是优教优酬。不仅给教师提供免费吃住,解决子女上学,而且教师的绩效奖金采用“保底不封顶”的方式,确保教师的全年最低奖金在2万元以上,绩效月奖最高能拿到9300元。而且,从2003年起,古丽中学对全体教师每年普调工资,从未间断。
在这种人文关怀和奖励制度下,古丽中学形成了一支以年轻教师为骨干的生力军,一支相互学习、同心同德的有本校特色的过硬名师队伍。
严正琴是高三(8)班的班主任兼英语教师。古丽中学的“状元”徐晓攀和“榜眼”朱旭聪都是严正琴的学生,也恰好是同桌。徐晓攀回忆说:“严老师对每一个学生都有针对性地教,比如我基础差,她就叫我多记单词,多听写,多练笔;而朱旭聪英语底子好,但往往作文不打草稿,想到哪儿就写哪儿,严老师就提醒他,作文不能只有花架子,要有血肉,要有复杂、漂亮的句式。”
学生赵锦苗的父母告诉记者,他们夫妻俩平常在外打工,没时间照顾孩子,全靠班主任程朝华副校长,他把锦苗当自己的女儿看,一路带到毕业。“记得高三上学期,孩子压力大,模拟考试发挥失常,从22名掉到了100多名,孩子差点放弃,是校长、副校长、班主任用关心关怀把孩子又拉回到了正常的轨道上。”
学生金丽芳的父亲说:“我们家孩子从小就内向,身体也不好,高中住过两次院,班主任张汝根老师和刘顶南老师经常去医院看望,给她补课,还给她买零食。最后,孩子考了616分,还说以后也要当老师,这就是对老师最好的回报吧。”
民办学校该怎么发展?民办教育的使命是什么?这不仅是姚恒国一直在思考的,也是所有古丽教师在追寻的。不怨生源,内修己身,遵守相关法律和政策,尊重教育教学规律,以爱为针,以鼓励为线,二十年来,古丽人共同绘制了这一面民办学校的大旗!也绘就了中国教育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