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窥镜系统在耳鼻咽喉科学临床见习中的应用

2017-12-16 11:28钮燕白忠吴海莺吕操曹守明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17期
关键词:临床见习内窥镜

钮燕++白忠++吴海莺++吕操++曹守明

【摘要】了解内窥镜系统在耳鼻咽喉科学临床见习中的教学效果。方法:将128名学生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传统临床见习结合内窥镜系统学习的教学方式,对照组采用传统临床见习带教方式。应用随机问答、考核分析、课后问卷调查三种方式评估教学效果。结果:随机问答、考核分析优秀率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良好率、及格率与不及格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课后问卷调查教学效果满意率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内窥镜系统教学在耳鼻咽喉科学临床见习中的应用可以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更有吸引力,提高教学效果显著。

【关键词】内窥镜;耳鼻咽喉科学;临床见习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7-0017-02

实习是医学生进入临床工作前的一个重要学习阶段,把所学理论与临床实践结合起来,才能将所学知识转化为临床能力,为将来毕业后的医疗实践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故而如何做好实习生的临床带教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耳鼻咽喉科学是研究听觉、平衡、嗅觉、呼吸、吞咽、发音、语言诸器官的解剖、生理和疾病现象的一门科学。耳鼻咽喉科学解剖部位隐蔽、管腔狭窄弯曲、窦腔多等特点,往往需要特殊的器械和照明设备才能窥清,与其他临床学科相比,教学具有一定的难度和特殊性[1]。随着耳鼻咽喉内窥镜系统在临床的广泛应用,我们采用耳鼻咽喉内窥镜系统用于耳鼻咽喉科学学生临床见习,试图解决耳鼻咽喉科学临床教学面临的困难,取得良好效果。

一、资料和方法

1.一般资料选取昆明医科大学2013级临床专业本科见习生128名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64例,其中男性29例,女性35例,平均年龄为(20.19±0.56)岁;对照组64例,其中男性30例,女性34例,平均年龄为(20.12±0.53)岁。两组学生均为高考统招生,入学年龄、高考成绩、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仪器设备:临床授课教室拥有一系列高清耳、鼻内窥镜及显像系统,电子喉镜、纤维鼻咽喉镜及显像系统,配套计算机辅助系统及相应检查治疗器械。

3.方法:将128名学生进行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采用两种不同的临床见习教学方法。实验组:实验组采用临床见习结合内窥镜系统教学方式,先用耳鼻咽喉内窥镜进行示教,进行辅助教学,再进入临床见习带教,对照组采用传统临床见习教学法。两组教学时间分配相同,带教老师相同。

4.评估教学效果:采用以下3种方式评估教学效果:(1)随机问答:每组课堂随机选取20名同学进行课堂问答,了解课堂理解、掌握知识的效果。(2)考核:采用书面测试及操作技能考核,检测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记忆情况。(3)课后问卷调查:课后采用无记名问卷,调查教学效果的满意度。

5.评比标准:课堂随机问答:每人4题,每题25分,60~69分为及格,70~90分为良好,90分及以上为优秀。考核:由教研室统一出题,共100分:书面试题50分,检查操作技能考核50分。60~69分为及格,70~90分为良好,90分及以上为优秀。课后问卷调查:主要从教学形式的直观形象性、课堂气氛的活跃性、是否有助于理解和记忆、是否激发学习课堂内容的兴趣、能否调动学习积极性5个方面进行调查,每项半定量为A、B、C3个考核等级,综合B级及以上为满意。

6.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两组间采用χ2检验。

二、结果

1.随机问答:实验组优秀42人,良好15人,及格5人,不及格2人;对照组优秀23人,良好30人,及格6人,不及格5人。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较不及格率、及格率及良好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优秀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优于对照组(表1)。

2.考核分析:实验组优秀49人,良好10人,及格4人,不及格1人。对照组优秀32人,良好22人,及格7人,不及格3人。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及格率及良好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优秀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优于对照组(表2)。

3.课后问卷调查:对教学效果的满意率实验组95.31%,对照组6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3)。

三、讨论

由于耳鼻咽喉科学具有解剖部位隱蔽、管腔狭窄弯曲、窦腔数量多等特点,往往需要借助特殊的器械和照明设备且能熟练操作才能窥清,增加学生对疾病认识的难度[2]。因此,与其他临床学科教学相比,耳鼻咽喉科学教学具有特定的难度和特殊性,不利于学生对基本解剖及疾病的认识。

目前在我国大多数医学院校中的耳鼻咽喉科见习教学是耳鼻咽喉科教学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它对培建学生的兴趣、动手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正确的思维方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重视耳鼻咽喉科见习教学,不断探索见习教学改革是提高医学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3]。自19世纪初叶以来,耳鼻咽喉科学的教学从绘画时期,逐渐发展到照相时期,内窥镜下直视时期[4]。内窥镜系统教学法在耳鼻咽喉科学临床见习中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以上难题。近30年来与临床医学发展相适应的耳鼻咽喉科学内窥镜外科技术与电视摄录系统及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相结合,作为现代耳鼻咽喉科学技术的代表被广泛应用,成为重要的诊疗手段。通过内窥镜系统可形象、直观地展示耳鼻咽喉科学解剖的结构与病变的关系,认识各种病变的特点,对一些典型的病例认识深刻[5]。我们利用内窥镜系统进行见习教学,该系统将内镜、计算机、网络和数字摄像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得耳鼻咽喉科学见习课程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观念与形式等发生巨大的变革。利用内镜及数码多媒体系统可以将检查所见显示在计算机的屏幕上,并对操作进行实时演示,这样不但有利于学生对正常及病变的解剖形态、病理特点的辨认,同时方便老师采用互动形式对之进行详细而具有实践性的指导。例如用鼻内窥镜及多媒体系统显示鼻咽癌,老师除了让学生从显示器上见到鼻咽癌的形态、发生部位及颜色,还可以引导同学深入思考下列问题:鼻咽癌的好发部位在哪里?鼻咽癌的首发症状有哪些?鼻咽癌表面与正常鼻咽部黏膜有什么区别?从而引导同学思考鼻咽癌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鉴别诊断及处理原则,加深同学对鼻咽癌相关疾病的理解;另一方面可节约示教时间,又减小了病人的痛苦及诊病时间,有利于教学内容的合理安排和教学过程中医患关系的和谐处理。总之,内窥镜系统教学研究的最终目的就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使学科应用化、临床医学临床化、理论教学实践化,为培养应用型医学人才、为临床提供具有坚实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富有创新的高级医学人才服务。我们认为运用内镜影像系统辅助耳鼻咽喉科见习教学是一种较好的教学手段,可以进一步推广应用[6]。

参考文献

[1]胡辂,陈东风.内镜规范化教学的临床实践[J].现代医药卫生,2005,21(7):890.

[2]魏金龙,陈广柱,宋霞,等.内窥镜病例库系统在耳鼻喉临床见习中的应用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35(6):870-871.

[3]熊观霞,张伟红,苏振忠.利用内镜数码系统提高耳鼻咽喉见习教学质量[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6,26(12):167-169.

[4]张湘民,甘嘉裕,郭洁波,等.数码图像系统在耳鼻咽喉科医疗、科研和教学中的应用[J].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2000,4(11):521-522.

[5]王明,高碗丽.利用内窥镜数码系统提高妇科见习教学质量[J].中国医疗前沿,2012,7(23):86-87.

[6]温晗光,陈缪安,林婷婷,等.内镜影像系统在耳鼻咽喉科见习教学中的应用[J].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2012,28(4):92-94.

作者简介:钮燕(1974.01.07-),男,云南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耳鼻咽喉科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临床见习内窥镜
鼻窦内窥镜在耳鼻喉病变临床诊治中的应用分析
舒适护理在鼻内窥镜术后鼻腔填塞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消化内科进修医师内窥镜教学中的思考
中国科学家成功研制超声内窥镜探头
灵活的“体内医生”
标准化患者在留学生胃肠外科临床见习中的应用研究
PBL教学在肾内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以网络平台为依托的案例教学法在内分泌科临床见习带教中的探讨
医学生临床实习带教方式探讨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传染病学临床见习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