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大鹏:用歌声讲好中国故事

2017-12-15 09:47小小
国际人才交流 2017年12期
关键词:童声大鹏合唱团

文/小小

孟大鹏:用歌声讲好中国故事

文/小小

中央少年广播合唱团60周年音乐会指挥孟大鹏(中)

会唱歌,我以为,是一件特别了不起的事情。

能独唱,我认为,是会唱歌中最厉害的。

合唱嘛,我觉得,是可以滥竽充数的。

后来,我为自己对合唱的认识感到羞愧。不过,在我采访完国家一级指挥孟大鹏先生以后,才发现,像我一样应该羞愧的人似乎有很多。因为,他说,我们对合唱一直是误会的。

那些天籁:从《让我们荡起双桨》到《我和你》

什么是合唱?合唱是指集体演唱多声部声乐作品的艺术门类,常有指挥,可有伴奏或无伴奏。它要求歌唱群体音响的高度统一与协调,是普及性最强、参与面最广的音乐演出形式之一。我们每个人从小到大,似乎都应该参加过合唱,学校的、单位的,但是我们能不能准确地说出来对合唱的感觉或者认识?如果只是一种演出形式,还需要建设很多专业的团队吗?比如,成立于1951年的中央少年广播合唱团,不仅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的合唱团,也是改革开放后最早走出国门参与国际合唱活动的中国童声合唱团。1983年初,受文化部委托,中央少年广播合唱团代表国家参加在菲律宾马尼拉举办的国际合唱节,那是中国童声合唱团第一次把歌声带到海外。从20世纪50年代我们耳熟能详的《让我们荡起双桨》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题歌《我和你》,他们用天籁影响和感动了无数人。

一个少年广播合唱团会有如此深厚的历史背景和令人赞叹的成就,靠的是什么?除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各级领导的重视,还依靠自建团以来一直拥有自己的专职、专业指挥。李文玉、赖广益、李名方、沈鹤霄、吴灵芬等一代一代合唱指挥家,使合唱团长年保持着高水准。而现任指挥孟大鹏自大学毕业至今带团34年,刚刚超过了中央少年广播合唱团历史的一半。

高中毕业后进入工厂:一边翻砂一边谱曲

1958年,孟大鹏出生在北京一个柴米油盐都荡漾着音符的家庭,爸爸和姥爷都是京戏爱好者,孟大鹏很小就乐此不疲地跟着他们唱戏。在孟大鹏看来,从小学到中学都碰到了好的音乐老师是成就他的重要原因。尽管他的小学和中学经历了那个特殊年代,但是音乐却给他了别样的精神世界,不管什么课,课前都要唱一首歌,每天都要唱七八首,教音乐的杨老师还会教授识谱、听音、分声部演唱,还有乐理知识。中学时他加入了宣传队,在老师同学组建的乐队里操弄一件自制的乐器,叫大低胡,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代替低音提琴。虽然,他第一次接触钢琴的时候已经18岁了,但也许就是因为已经成年,他对音乐表现出的认知、迷恋和坚持是儿童和少年都无法达到的。

在中学他遇到了一位很重要的老师,叫阎绍武,是抗战歌曲《五月的鲜花》曲作者阎述诗的弟弟。阎绍武老师是从职业乐团来到124中学教书的,因为他觉得培养更多的孩子了解、热爱音乐比专业的舞台更吸引他。他对音乐的热爱、诠释、执着,深深地影响着青年孟大鹏。“阎老师手指夹着香烟弹肖邦,太迷人了”,让他觉得,只要生活中有音乐就满足了。因此,“文革”十年动荡的岁月在孟大鹏身上没有产生太多波澜。即使在高中毕业后,他进工厂当过翻砂工、铣工,都没有影响他对音乐的追求,只要歇息时他就会看书、做题、谱曲……这让我想起,一位著名经济学家16岁时就进入工厂劳动,休息的时候工人大多打牌、闲谈,而他或者拿起《资本论》读或是给工友讲《资本论》。

我们把时间用在了哪里,哪里就会开出花朵。

师从聂中明:所有的辛苦都是机会

春天总是会来的,尽管有时会迟一些。

1979年,也就是1977年恢复高考后的第三年,北京师范学院(现首都师范大学)音乐系开始招生。这对一直有着音乐梦想的孟大鹏来说,是一次命运的转折。“所有的辛苦都是机会。”孟大鹏用整个童年、少年、青年的坚持,让梦想终于有机会在高等学府开花结果。

他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甚至严苛。比如,他不允许自己在视唱练耳课上出错,考试必须是100分。这么多年过去了,他还记得那次考了98分,丢掉了两分是因为什么……

大学期间,他又遇到了一位恩师,这位老师叫聂中明。

聂中明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代合唱指挥中的佼佼者,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担任中国广播合唱团的指挥。由他指挥录制的千首合唱歌曲曾在广播电视中广为播放,其中《我们走在大路上》《毛主席的战士最听党的话》等一批脍炙人口的歌曲更是被广为传唱,并在我国首次举办了无伴奏合唱专场音乐会。聂中明为合唱艺术在中国的普及作出了巨大贡献,为合唱艺术事业培养了许多指挥专业人才,同时以精湛的指挥技巧向世人展示了中国合唱艺术的水准和魅力。

孟大鹏在大学期间有幸师从聂中明先生,由此奠定了他一生的合唱指挥之路。

在孟大鹏大学三年级的时候,学校要培养一名专业指挥人才。学校规定,只有学习作曲的学生才有资格报名参加选拔。当时,学习作曲的孟大鹏总是对自己的作品不满意,“可能我总是不自觉地把自己的习作与贝多芬、莫扎特这些大师们比较吧”,但同时他又觉得自己在理解别人的作品时很有自信。面对学习指挥这个专业的机会,他决定试试。

报名参加选拔的有三个学生。聂中明老师经过对他们的考核后认为,三个学生各有特点,就全部收下了。看似聂中明先生一个善意的决定,让孟大鹏感受、学习到了一种精神。这种精神是在后来孟大鹏成为中央少年广播合唱团的专职指挥后一直坚持的,这种精神是什么呢?我觉得就是孔子的“有教无类”。

孟大鹏任职的中央少年广播合唱团没有门槛,所有的孩子都有机会进入合唱团培训班学习,然后,根据定期考核升班,但是没有通过考核的仍然可以在原阶段重新学习,当然也可以放弃。不设门槛当然和孟大鹏的成长经历有关,“我们从零开始教孩子,只要热爱,愿意努力、愿意付出,就一定会达到目标”。

六十多年来,先后接受过该团启蒙音乐教育与正规声乐训练的已达数万人,其中不少已成为著名的艺术人才,比如邓玉华、张以达、蔡国庆、鞠萍等。

虽然每周只有一次课,但是不辞辛劳的聂中明老师都要从复兴门骑行到北三环来上课。聂老师还要求一个学生上课的时候,其他两个同学在旁边观摩,“因材施教”的同时还让这三位弟子互相观摩、收获更多。

在聂中明老师的建议与指导下,音乐系专门为这三位学习指挥的学生调整了课程,让孟大鹏和他的两个同学完成了专业音乐院校要求完成的所有专业课程,包括作曲理论的“四大件儿”、四年的钢琴和声乐课。“很累,却打下了坚实的专业基础。现在的师范音乐院校,很少有条件像我们那样上课了”。由于大学扩招、师资不足,“我们形容现在许多院校的指挥课,是合唱指挥操”,几十个人一起上课,上个半年就结课了……也正是当年那样的学习,让孟大鹏成长为一个具有较高音乐素养的专业人才。

踏实、沉稳甚至有些内向:一干就是34年

转眼接近大学毕业,“同学们都离校了,我却没有收拾行李,因为感觉老师都特别喜欢我,留校也能教好几门课,总觉得会留下来”。他竟然不知道,中央少年广播合唱团已经接受了聂中明的推荐,当被“宣布分配”时,“不仅我,全班同学都愣了”。

当时,合唱团的指挥沈鹤霄先生要去国外定居了,合唱团急需一名专职的专业指挥。合唱团的要求也很苛刻,不仅专业水平要高,更要踏实,不能干几年就走了。在聂中明的三个学生中,显然孟大鹏最合适,“踏实、沉稳甚至有些内向”。孟大鹏说:“老师真是没有看错人,我这一干就是一辈子啊。”

孟大鹏是中央少年广播合唱团唯一的专职指挥,这对从师范院校本科毕业的他来说,“这是天注定的”。而我觉得一切的注定除了个人努力的结果,还因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六十多年来对少儿合唱艺术的坚守,没有这份坚守就不能成就孟大鹏,也不能成就那么灿烂的日子。

“嗒嘀嗒、嗒嘀嗒、嗒嘀嗒——小朋友,小喇叭节目开始广播啦!”1956年开播的《小喇叭》作为曾经在一段时间内中国大陆唯一的少儿广播节目,是多少中国人童年中最闪亮的回忆。“细致、体贴、亲切、流畅,充满了对儿童的呵护和关爱之情”。比《小喇叭》还早的一档儿童节目叫《星星火炬》。这些节目有一个特点就是需要新歌,编导就到作曲家里约歌,约回来歌就要唱,所以就成立了自己的合唱团——中央少年广播合唱团。至今,合唱团已经为广播视影录制了大量歌曲,如电影《闪闪的红星》、电视剧《编辑部的故事》、动画片《天地之间》,以及电视栏目《夕阳红》《大风车》等,其中《我们的田野》《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等许多经典的优秀作品深深地影响了几代人。合唱团还录制了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中的童声合唱,拍摄歌曲《卢沟谣》MV等,充分彰显了童声合唱在音乐表演领域的作用和地位。并且演唱、录制的作品多次获得“五个一工程”奖等政府奖项。

从1951年建团至今,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节目也有了很大变化。比如《星星火炬》节目已经没有了,但是合唱团还一直存在着,并且一直传承着优良的传统和作风。比如该团至今拥有自己的专职指挥,这在国内非教育机构所属童声合唱团中是很少见的。同时,少年广播合唱团也在不断创新中发展,比如在服务好本台节目的同时,承担起了更多的社会责任。

做中国最好的团、世界上有影响的团:用歌声讲好中国故事

孟大鹏说,我们要做成中国最好的团、世界上有影响的团,当然就不能局限在台内和广播节目。

在孟大鹏三十余年的精心培养与严格训练下,合唱团已经形成了清新活泼的演唱风格和自然甜美的音质,并提高每一个孩子的读谱、音准、用声与驾驭不同作品的专业能力。毫无疑问,中央少年广播合唱团不仅是国内一流,还是具有国际视野、与世界合唱发展同步的国际化合唱团体。目前,合唱团与多家电视台、电台、唱片公司,杰出的词曲作家、音乐制作人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2016年的统计显示,共参加台内外各种录音工作170多次,“这意味着每周都有录音,甚至一周里每天都有录音”。

在中国合唱的快速发展,是不是已经说明合唱艺术得到相应的重视了呢?

孟大鹏带队参加2015年北京音乐厅专场音乐会

孟大鹏说,虽然从合唱界和教育界来说,已经认为合唱不是一种简单的艺术表现形式,有它的社会作用。但对整个社会来说,合唱还不是重视与否的问题,而是误会,各种一直都存在的误会。他说,比如单位组织合唱活动或者歌咏比赛,如果有人去参加了,其他人是不是会认为他去娱乐了,放松了,不务正业了?其实,合唱不是娱乐,虽然它有娱乐性。合唱是一件非常难的事,艺术的标准非常高,对参与者的素养要求非常全面,它是严格的时间艺术。我们学习语文、数学、外语,可以思考,包括电影和戏剧,也可以按照导演的意图,发挥、停顿、剪辑,而音乐艺术不可以,差一毫秒都不行,是严格遵循时间进程完成的事情。再有,任何艺术的要求都不仅是对,而是好,是精美。仅仅唱对了算什么艺术呢?因此,坚持从事音乐艺术的人对自己的要求是好而不是对。对,只是音乐艺术的起点;好,是音乐艺术的价值。而合唱本身存在着多声部的精致配合,要求就更高了。

孟大鹏带队参加2012芬兰瓦萨合唱节专场音乐会

现在,孟大鹏除了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上课,还到全国各地讲课,培训更多的音乐老师。“教会一个老师,就可以影响成百上千个学生。”他说,目前在全国各地都越来越重视合唱了,许多学校都拥有自己的合唱团、许多城市开展中小学的合唱比赛,对于促进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城市的文明进步都是有巨大作用的。

综观全世界,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的合唱艺术一定是发达的。合唱和乐队一样,都是群体性的音乐活动。但是乐队不仅需要购置大量的乐器,还需要不同的器乐老师教授,而合唱团只要有一个好指挥就行了,它的广泛性、易普及所产生的积极作用是无可替代的。

如果拿我们国家的合唱团与国际上的合唱团比较的话,孟大鹏这样说,从合唱水平来说,不好比较。因为我们国家太大,差异太大。不是水平高低的问题,是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国内一些最好的合唱团参加国际比赛的话,经常会拿到大奖。因为,我们中国的合唱人非常虚心、爱学习,不论是唱自己的作品还是唱他们的作品,都会很地道。但是外国团唱我们中国的作品就很难那么地道了,从这个角度说中国的好团真的很牛!但是国内很多二三线城市,比如人口在几百万的城市里可能都没有一个合唱团、没有一个指挥,这在世界范围来看都是很不可思议的事情。

“我在日本听他们校际全国比赛的决赛时,几乎听不出来各地合唱团水平上的差距。东京、大阪、北海道,不管是哪个地方来的,水平都差不多。而在北京,可能西城和通州都很不一样,更不要说全国了。”孟大鹏说,美国不搞合唱比赛,但是好的合唱指挥数以万计。他说,目前正规的合唱指挥培养仍然不受重视,在中国的几大音乐学院里,合唱指挥专业做得好的并不多,配套也不够。中国市场太大,缺口很多。但是,大家仍然很努力。孟大鹏有一个好朋友,瑞典指挥家,原世界合唱联盟秘书长,中文名叫荣额仁。他很欣赏中国,认为中国的合唱发展得很快,中国的合唱指挥们心态开放、包容,只要好、只要经典,中国人就会去学习、去演唱,而世界上的很多民族并不是这样的。

孟大鹏曾担任中国合唱协会副理事长12年,目前仍是童声合唱委员会主任、世界合唱理事会理事和国际合唱比赛评委。由他主导、策划的中国国际童声合唱节和中国童声合唱节极大地促进了合唱的中外交流,并提高了中国青少年的合唱水平。音乐从来是超越种族、跨越国界的,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孟大鹏和中央少年广播合唱团带着美好的歌声,一直努力前行着……

猜你喜欢
童声大鹏合唱团
周鹏飞:大鹏展翅 跨界高飞
童声里的中国
夏 天(童声合唱)
看图纸
青蛙合唱团
红红火火合唱团红红火火的十年
三棱锥中的一个不等式
AComparingandContrastingAnalysisofCooperationandPoliteness
童声一笑
童声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