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银霞
摘要:近年来,随着初中数学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分组合作模式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应用过程中,该模式在初中数学教育中取得良好的效果,并受到广大教师和学生的认可。因此本文针对分组合作模式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运用问题展开探究,并重点分析分组合作模式的具体教学策略。
关键词:分组合作;初中数学;团队意识;积极性
分组教学是初中数学教学课堂中最常见的一种教学方法,并且在提升学生数学成绩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如何将分组合作模式成功的运用到初中数学的教学中是每个教师应该重点研究的问题。
一、合理分组,增强团队意识
团队合作意识是分组合作教学模式的核心,因此在课堂上推行分组合作模式的首要任务就是合理分组并迅速培养起每个小组的团队合作意识。这就要求教师要合理巧妙的将学生进行分组并选出小组长,并且小组的数量及每个小组内的学生数量均要控制在合理数量范围内。此外分组时还要充分考虑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学习能力等因素,并尽量做到每个小组中既有成绩优秀的学生,也有成绩较差的学生,既有性格开朗的学生也有性格内敛的学生。再者分组完毕后,教师要组织一些趣味游戏来增强小组成员之间的亲近感,从而为合作学习打下基础。
例如在学习轴对称图形时,教师可以让每个小组通过合作的方式,手工制作一件生活中常见的轴对称物品。在共同手工制作轴对称物品的过程中,小组成员之间能够进行充分的交流,这既能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又能增进小组成员之间的情感交流,从而增加彼此之间的默契度和信任度,因此这种培养学生之间团队意识的方法值得在初中数学分组合作教学过程中推廣。
二、分配任务,激发学习积极性
在开始课堂教学之前,教师应当将学习内容向同学们提前告知,然后由每个小组长将学习内容合理分配给组内成员,由每个小组成员负责一部分学习内容,从而使学生产生责任感,进而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的积极性,而学生有了学习的积极性自然学习效果也会大幅度提升。
例如,在学习“圆”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将圆的知识点分为如下几个部分:圆的概念、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正多边形和圆以及弧长和扇形面积,接下来由小组长将这四个部分的学习内容合理分配给每个小组成员。然后由每个小组成员为组内其他成员详细讲解自己所负责的这部分内容,并为组内其他同学答疑解惑。比如以“弧长和扇形面积”这部分教学内容为例,负责讲解该部分内容的同学要熟读并理解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和公式,并了解公式中各个符号代表的含义。再者,为了加强学习效果,该学生要准备一些例题供组内其他同学试着去解答,如若在解题过程中存在争议,则由全组同学共同分析讨论。
三、组内合作,共享学习资源
小组合作学习的最大优势是组内成员之间可以充分表达与交流,从而促进学习资源最大限度的共享,而资源的共享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十分有利。这是因为,首先,一个分组科学的学习小组内每个成员的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是不尽相同的,这种情况下,成绩好的学生会将自己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传递给组内成绩较差的学生;再者,通过成绩较优秀同学的帮助,成绩差的学生会在学业水平上有所提高,这样的话全组的整体学习成绩会得到明显的提高。
比如以一元二次方程为例,一元二次方程有多种解值方法,因此在讲解“一元二次方程”时,教师可以让组内学生思考不同的解题方式,比如学生甲得出了配方法,学生乙学会了公式法,而学生丙掌握了代数法,那么组内成员通过交流就能够掌握三种不同的解题方法。同时数学基础较差的学生可以通过数学基础好的学生的讲解与指导,快速提高数学成绩。由此可见,组内合作是快速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方法之一,分组合作模式能最大限度的实现学习资源的共享,而这对学生学习能力提升作用显著。
四、总结评价,巩固学习成果
课堂评价是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课堂评价要求教师在结束教学内容后对本次课程学习进行整体上的点评和总结。具体的评价方法为:首先从课堂整体出发,对整堂课程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其次,评价每个学习小组以及每个小组成员的表现,对表现突出的小组或个人进行表扬,并针对课堂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再者教师还应听取学生们对此次分组教学的意见和建议,目的是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并根据学生的建议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最后教师要对本次分组教学的课堂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同学们复习本次学习内容,加深印象,此外,教师还可在课堂的最后对学生们的学习效果进行简单的测试,比如在讲完课程内容后,教师可以给出几道具体的题目来让学生试着解答,以此达到巩固学习成果的目的。
总而言之,分组式教学在初中数学课堂中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从而对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有着十分重大的影响。因此,研究和推广分组合作学习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叶薇.初中数学分组教学模式分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3(12).
[2]朱卫.初中数学分组教学的实施策略[J].新课程导学,20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