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少阔
摘要:数学学科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很强的联系性和严密的逻辑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的重点,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的培養离不开例题和习题教学,例题和习题教学作为一项有效提升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方式,有必要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初中数学;例题;习题;教学;分析
例题和习题是一种检验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方式,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充分发挥数学教学中例题和习题教学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从而达到优化数学教学、提升教学效果、打造高效课堂的目的。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探讨。
1 例题及习题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1.1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例题及习题教学在初中数学教教学中的应用,能够使学生学会温故而知新,学会联系旧知识探索新知识,通过对习题和例题的学习,学生能从典型中学会举一反三,不仅掌握类似题型,还能加深对该类习题的记忆和巩固,从新旧知识中找到内在的联系,从而深入的理解和消化,达到活学活用的目标。
1.2激发学习兴趣。数学课本身较为抽象和枯燥,学生容易引起疲劳和乏味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其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确保高效课堂的关键。数学例题及习题应用中,教师可以多应用一些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或接近的题型,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思考和解题中获得一些生活经验,深入体验解题的乐趣,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比如《统计调查》讲解时,教师可以选一个调查课题进行习题练习,比如选择“学生喜欢的业余活动”作为调查主题,让学生融入到统计调查中,因为这样的调查较为符合学生实际,容易调动积极性,愉悦的参加到统计调查中来,通过学生的参与,从而更深的体会到该题型的方法,从而学会举一反三,掌握类似方法,从成功的快感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1.3规范解题步骤,掌握准确的解题方法。课堂练习是加强对知识的巩固和运用的重要环节,也是发展学生独立思维的一种活动方式。初中数学教材中的例题均是经过教育教学研究工作者反复的研究和实践精心择优选定的,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解题步骤比较规范,学生通过例题的学习,能够掌握解题的基本步骤,清晰的掌握解题的思路,学会相关的数学基础知识,掌握处理数学问题的技能,锻炼和培养分析思考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计算能力。另外,通过对不同例题不同解法的学习,学生能从中探索和学习更多的解题方法和思路,从而激发创新思维,使学生解题更加规范和科学。
1.4体现学习效果。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全程,通过习题的联系可以从学生对问题解决过程中体现数学思维的策略与方法是否准确和高效,是否能学有所用的解决问题,能否从解决问题的反思中获得经验,能否将解决问题的方法做到举一反三等等。所以设计合理、科学的数学试题,可以准确有效的考察、评价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
2 提升初中数学例题与习题教学效果的有效措施
2.1注重一题多解,开拓学生创新思维。数学不同于其他学科,一个题目有时会有多种不同的解题思路,采用一题多解的教学方法,能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和理解问题,学会从不同的方面去思考,找出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可以在不同方法的探知过程中,开阔思维,激发灵感,从而灵活的去尝试多种解题方法。俗话说万变不离其宗,其实对数学习题都有一定解题规律,相同类型的数学题目,解题方法也有相似性,学生学会一个例题的解法,就可以从规律中掌握同一类型的解题方法。另外,教师在对例题与习题讲解时,不能仅仅局限于某一种题型,而应侧重于多种题型的练习,并且要注重讲解不同类型习题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使学生从规律中摸索和掌握一定的解题思路和技巧,学会举一反三,掌握一题多解的思路和办法,学会活学活用,从而掌握熟练的解题方法,从解题中获得成功的愉悦感,不断开拓学生的积极性和创新能力。等遇到新题型时能从容面对、得心应手,找到解决的办法。通过一题多解的训练,学生从对比和分析中掌握更加简单快捷的方法,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和思考问题,开拓思路,创新思维,对知识点掌握得更加牢固。
2.2重视习题任务,调动学生积极性。数学课堂要调动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布置适当的习题任务是一个有效的途径。教师在习题任务设计时要进行周密的思考和精心的设置,通过布置习题任务的方式,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学生学习和探究的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的积极性。教师设置习题任务时,要统筹考虑学生的特点和习题的难易程度,要符合学生的学习和解决能力,设置的习题要难易适中,既要有一定难度和深度,又不能完全超出学生的能力范围,学生能通过分析思考后或经过教师引导启发后得出答案,得到成功的快感。布置的习题尽量要能一题多解,使学生掌握多种解题思路,创造性思维得到最大程度的锻炼。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精心设计习题练习,给学生创造思考、分析、讨论的机会,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3注重总结评析,培养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例题教学中,数学教师要在讲解完毕后,引导学生总结和概括学习知识点,让学生点评例题不同解法的优点,掌握多种解题思路和技巧,并从总结中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和概括总结能力。同时,要学会对不同类型例题的灵活应变的解决方法,对一些创新性的数学题目,要学会找出突破点,灵活运用多种方法,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思考,攻克难题偏题,增加解决疑难问题的能力和勇气。
3 结语
在初中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例题和习题作为一种必备的教学方式,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熟练地掌握同类型解题的思路和技巧。教师要在教学中不断的创新教学手段,优化各种题型的应用,注重例题和习题的讲解和训练,将其作为指导学生学会解题方法和巩固学习效果的重要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规范解题步骤,提高数学解题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少萍.初中数学例题教学和习题教学的研究[J].学周刊,2018(08):39-40.
[2]王爱萍.初中数学教材例题的功能及使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4(S2):229.
[3]谢萍.初中数学例题有效教学策略初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11(05):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