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应
摘要:从1979年,中美互派学者进行校园访问开始,“慢教育”的概念在中国悄然而生,然而,随着义务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实行,“慢教育”的概念才得到重视,但是,在中国小学科学课推进“慢教育”的过程中,仍然存在教师观念过于传统、教学方法不够科学等问题,所以,本文提出以下观念和教学方法,希望能在小学科学的教育教学中更加顺利地推进“慢教育”的教学理念。
关键词:科学;慢教育;能力培养
“慢教育”是生活化的教育,教学目标不再是要求学生必须考试成绩取得高分,而是更加注重学生的见识,不是单纯的课本知识,注重的是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而不是考试能力。将“慢教育”的观念运用在科学课的教学上,是贴切小学科学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在小学科学的学习中,树立基本的科学观念,建立基础的科学思维,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质疑精神和科学精神,并且在多样化的科学课堂当中,培育自己的合作意识,锻炼自己的品质,从而达到综合素质的提升。
一、教师转变观念
传统教师的教学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应试教育能力,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一节课必须学会一个章节,将课文背的滚瓜烂熟等等,不难看出,传统教育教学理念的功利性,然而这些快节奏、急功近利的教学理念,与新课程改革中的要求是背道而驰的,也不符合“慢教育”的教学理念,倘若延续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过多地将成人世界的东西加注在学生身上,只会造成学生“童年的丧失”、压力过大等负面情况,并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也不能为祖国培养真正的实用型人才。
在小学科学课堂教育中实现“慢教育”,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抛弃传统的教学观念,在“慢教育”背景下建立新的小学科学教学思想,教师不再是课堂中高高在上的“施压者”,而是学生的同伴,与学生共同构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使教师和学生在课堂的进行中共同成长,从注重学生考试成绩的高低,转变成注重学生能力提升的高低,从课本是否讲完转变成学生思维是否得到延伸等等,摒弃原本急功近利的思想,更加循序渐进,使学生在课堂的进行中,树立科学精神,开阔自己的思维,得到能力的提升。
二、注重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能够促进学生在小组中锻炼自己的协商能力,建立自己的团队意识,在科学课堂上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使学生在学习科学自然知识、拓展自己知识面的同时,培养自己谦逊、谨慎的美好品质,贴切“慢教育”中“润物细无声”的教学理念,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己团队合作的能力。
例如,在《做一个生态瓶》这节课中使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将班级内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小组共同合作完成生态瓶的制作,小组成员在制作生态瓶的过程中,通过对生态瓶大小、做好之后观察记录、任务分配等问题进行探讨,锻炼了成员之间的协商能力和个人谦逊、听从他人意见等态度,可见,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小学科学的课堂教育,使学生在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团队协作的力,在进行小组活动中发散自己的思维,是符合“慢教育”中不急功近利的思想,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体现。
三、提倡探究学习
探究式的学习方法,又称“研究式”的学习方法,在科学自然类的学科教学中已经屡见不鲜,一方面能够培养学生的钻研精神、质疑精神,另一方面能够使学生在探究得到结果时收获成就感,使学生保持对科学的热情,更加积极地投入到科学的教育教学当中。然而,旧的探究式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按部就班地进行探究过程,更有甚者将结果直接告诉学生,并且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探究,这更像是定向培养,丧失了探究式学习本身的优势,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扩散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而“慢教育”提倡的背景下,对探究式学习有了新的理解,教师在保障探究过程安全性的前提下,由学生完全自主的进行研究,教师只制定主题,并且不过于限制探究方法和时间,促进学生的探究能力的培养,并且使学生在循循善诱的探究过程中,不断加深自己的质疑精神、创新精神和科学精神,提高自己的科学能力。
例如,在《时钟发明之前》这节课,教师制定主题“时钟发明之前”的探究活动,学生在该活动主题下,自我进行探究,探究的方式多样化,如:图书馆中相关资料的查询、向父母询问、向博物馆的专业人员询问、用互联网进行搜索、有的则是综合并用多种方法……同时探究的结果也是千差万别,如,有的学生带来了“沙漏”,有的学生将搜集到的资料整理成为报告文的形式,有的则是图集的形式……通过这样的探究活动,使学生以自己的努力了解了时钟发明之前人们的计时方式,增长了学生的见闻,并且多样化的搜集方式,打开了学生的思路,锻炼了学生搜集资料、整理資料的能力。可见,在小学科学的课堂教学当中引用探究式的学习方法,扩展学生以多样化的方式去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在逐渐探究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慢教育”的概念在中国推进的过程缓慢,可能也正符合它本身的秉性,但是,我们作为一线的科学教师,为积极推进“慢教育”的教学理念,应当在实际的教学当中,逐步转变自己的观念,寻求多样的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能力的提升、思维的锻炼,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从而使学生做“慢教育”下的“快跑者”。
参考文献:
[1]于璐.“慢教育”:一种别样的教育智慧[A]. 吉林市东方智慧教育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全国智慧型教师培养体系建构模式学术会议一等奖论文集[C].吉林市东方智慧教育咨询服务有限公司:,2016:4.
[2]陈亚凌,王坤庆.“慢教育”视域下的学校教育变革[J].教育学术月刊,2016(08):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