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多模态话语分析下的英语课堂教学

2017-12-14 09:01张鑫
校园英语·上旬 2017年12期
关键词:多模态话语分析英语课堂教学新媒体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普及和多媒体的广泛应用,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逐渐兴起。研究多模态话语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同时分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效指导、合力协调与提供实战机会等方式,达到构建新知识的作用。

【关键词】多模态话语分析 英语课堂教学 新媒体

一、前言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普及和多媒体的广泛使用,原本单一文本的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出现了以视频、动画、音频等多元化的传递方式。随着多媒体逐渐成为英语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失的手段,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也从单一日益多模态化。在教学过程中,如语言、图像、颜色、声音等各类符号资源是主要实现教学目的的意义表征方式。因此,英语课堂教学中兴起了一种新的话语分析理论为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人们通过关注多媒体与多元化对英语课堂教学的影响,来正确发挥多模态在课堂教学当中的作用。

二、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

最早的多模态话语分析是由国外的OToole, Kress和van Leeuwen提出的。他们认可了Halliday的观点,认为意义的传递除了语言符号以外其他的符号系统也在意义传递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多模态语言分析理论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主要的研究内容不仅仅局限于语言文本,还涉及声音、图像、颜色、动画等多种的社会符号。在国内关于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研究还处于初始研究,其中胡壮麟主要研究符号中的多模态化,认为培养多媒体下多模态的识读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三、多模态话语在英语课堂教学的应用

1.多模态话语在的作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大数据时代的教学需求,随着多媒体设备不断的进入学校,教学由传统的教学转向了多模态教学即多媒体教学。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多媒体为第二语言的有效学习提供了有效的便利条件。早期的英语课堂教学中主要涉及单一的视觉与听觉,两种模态彼此间合理协调虽然能呈现完整信息,但是不能生动形象话的将重要信息凸显出来,容易使学生在接受过程中产生视觉和听觉疲惫,不利于新知识的接受与理解。

后期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图像、动画、影音等方面的使用,促进了视觉模态和听觉模态的传递。多元化的传递方式,突出了课堂教学的重点,刺激学生的视觉神经系统和听觉神经系统。视觉模态不仅仅是由简单的文字符号,而是不同符号之前的组合,例如文本与图案进行色彩搭配。

2.多模态话语的选择设计。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由三个层面,分别为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对象,其中教学内容最至关重要。若教师的课程以口语为主要教学内容,教师可以选择小组讨论、角色扮演、音频录制等手段,配合教材以及PPT。同时,教室座椅的摆放也会起到一定效果。其中涉及了视觉类的书本、黑板、PPT以及教室布局,听觉类的口头传授、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模态的选择和设计,一方面取决教学条件与教学内容,另一方面取决于教师的主观设计,以教学结果为导向原则,实现模态合理搭配组合实现整体大于部分。一个合理的多模态话语的界定,是对课堂教学祈祷正强化、补充、协调、整体与局部和具体与抽象的积极作用。

四、多模态话语中教师的作用

1.有效的指导。现今的教师虽然以学生为主导,但依舊需要对学生提供明确有效的指导。首先帮助他们接触多模态话语,在课堂教学之前,积极引导查找多种的多模态话语,在课堂教学中由教师进行分辨筛选。这种的教学方式,不仅仅是单纯的问答,而是真实的参与到建构意义当中。

2.合理的协调。Spil-liotopoulos和Algren的定性研究认为,利用互联网资源和互联网技术的在线互动,可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批判思维能力以及跨文化意识。在英语教学中,听觉模态是了解新知识的主要途径。教师可以增加动作、表情、语气来达到强化协调的作用。实现多模态的协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提供实战机会。New London Group认为,意义的构建本质都是设计行为,他们教学理念是在设计和构建意义的基础上,包括设计中可利用的资源、设计过程和重新设计。其中,设计过程中有将各类符号资源,转化为自己的声音。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辩论、小组讨论、汇报演讲等方式。促使他们基于自己的思考下融和其他人的想法,进而更深入的了解并将符号资源转化为意义。

五、结语

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多媒体的普及化,为多模态话语的兴起提供了环境和机会,同时促进了其发展。多媒体下的英语课堂教学是一个开放的、富有创造性的动态体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不再是单一的信息传递,而是通过多元化的符号系统对意义进行新的构建,以达到有效传递新知识的作用。教师要注重学生对多模态话语的接触,培养其相应的能力。能够使学生高效的利用大数据时代和新型的前沿科技为自己获取新英语知识服务。同时教师要成为好的设计师,积极努力将课堂教学构建成合理有效的多模态课堂。

参考文献:

[1]Kress,G.,Van Leeuwen,T.Multimodal Discourse:The Mode and Media of Contemporary Communication[M].London: Arnold.2001.

[2]New London Group.A Pedagogy of Multiliteracies:Designing Social Futures.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

作者简介:张鑫(1993-),女,汉族,黑龙江富锦人,文学硕士,哈尔滨师范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研究方向:心理语言学。

猜你喜欢
多模态话语分析英语课堂教学新媒体
电影《花木兰(赵薇版)》的多模态话语分析
基于情景教学法的高职高专英语课堂教学研究
初中英语教学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探微
英语课堂教学导入方法初探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社会符号学视角下里约奥运会会徽的多模态话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