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聘奇 税 伟 范冰雄 王武林
(福州大学,福建 福州 350116)
全球价值链驱动下的专业化茶区集体效率研究
——以福建省安溪县茶区为例
吴聘奇 税 伟 范冰雄 王武林
(福州大学,福建 福州 350116)
以福建省安溪县专业化茶区产业集群为研究对象,基于全球价值链驱动视角,构建专业化茶区产业集群集体效率评价指标体系。探讨安溪县专业化茶区嵌入全球价值链的程度与集群集体效率是否存在关联,分析集体效率因素对专业化茶区产业集群嵌入全球价值链的影响,集体效率对专业化农区嵌入全球价值链的影响机制。安溪专业化茶区产业集群为提升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的地位,价值链治理应做出相应地调整,增强主导企业与供应商的能力,加强集群外部联系,以提高集群企业集体效率。为我国专业化农区产业集群实现价值链升级、价值链治理提供理论依据与决策参考。
集体效率;专业化茶区;全球价值链;安溪县
随产业集群产生的集体效率是解释区域竞争力来源的重要因素,其包含的外部经济和积极合作的经济效应决定集群集体效率,以往研究重点集中于本地化集群内产生集体效率的外部经济和联合行动的共同作用[1-2]。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完全封闭自循环的本地化产业集群已不多见,需要更多关注产业集群的外部联系[3-4]。Gereffi提出全球商品链概念[5],并经过多学科探索与完善,逐渐演变出全球价值链理论模型与方法。Humphrey、Schmitz等指出,价值链研究的重点是价值链参与者之间关联的性质,以及关联对企业和产业集群发展的影响,价值链治理是其中的核心要素[6-8]。
产业集群的发展、区域竞争力的提升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问题。美国经济学家Poter教授最早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详述产业集聚特性与产业价值链结构[9]。此后学者在此基础上开展大量产业集群与价值链关联研究[10-12],其中包括集体效率与价值链关联的部分研究[13]。现有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定性探索,缺乏深入的定量与实证研究,普遍表现为:(1)缺乏精细化测度集体效率与价值链关联的实证研究;(2)缺乏探讨产业集群集体效率与全球价值链关联的实证研究;(3)缺乏集体效率与嵌入全球价值链的关系,集群集体效率主要影响因素和影响机制的研究。
在当代全球价值链的分工体系中,中国作为世界制造加工基地,众多传统工业和制造业处于低附加值的加工组装等环节,对上游的研发与下游的品牌环节基本没有控制与话语权[14-15]。中国茶产业与传统工业或制造业不同,并非以简单的代工形式嵌入全球价值链。茶叶生产加工的主要关键技术均掌握于本国茶企,加入全球价值链的茶企多以价值链治理者嵌入,在全球茶产业价值链上拥有一定的话语权。其中,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茶产业凭借强大的产业竞争力进入国际市场,成为传统特色农业产业面向全球化转型升级的经典案例。因此,本研究选取安溪县专业化茶区产业集群为研究对象,研究集体效率对专业化农区嵌入全球价值链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影响机制。
我国专业化农业集群已具有一定格局和规模,逐渐加入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我国茶产业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优势,与一般制造业存在明显差异,以专业化茶业为研究对象具有一定代表性。泉州市安溪县具有悠久的茶叶文化历史,随着宋代泉州港的兴起,安溪茶叶作为重要商品通过“海上丝绸之路”销往海外。经过长期文化积淀和技术改革,安溪县茶产业已成为我国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地方特色产业[16]。由于茶叶工艺的特殊性,安溪县茶叶种植与加工环节主要在本地完成。围绕加工、种植环节吸引相关产业在当地聚集,由此衍生更多价值链环节,并通过公司—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等联合组织形式形成生产网络,产生集体效率。在经济全球化的驱动下,茶业本地化格局逐渐被打破,集群外部联系日益频繁。目前安溪县茶业集群得到德化陶瓷集群、厦门和深圳包装设计集群、莆田家具集群等产业集群的支持,集群之间的横向联合强化本地集群的集体效率。由于茶叶成品基本在本地成型,故当地茶企嵌入全球价值链的环节也多以销售形式体现。
专业化茶业价值链结构和核心收益环节与一般制造业存在明显差异。安溪专业化茶区已具备茶叶种植、粗制、精制、采购、销售一体化的完整产业价值链结构(图1),形成包括农户、加工户、合作社、企业中间商以及销售商分工协作、共同发展的经营模式,其相关支持产业涵盖茶具配套、茶业机具、旅游会展、教育培训等多个领域。
图1 安溪县茶业价值链结构
安溪县茶企可通过产业集群实现集体效率,并形成较强的竞争优势,实现自我品牌设计和生产。当企业获得世界关注时,全球价值链中的世界购买商及品牌销售商将主动寻求合作。集群的集体效率由此推动企业嵌入全球价值链的进程,并通过谈判优势,实现产品与过程升级,推动企业从价值链低附加值环节向高附加值环节攀升。基于此,提出以下具体假设:
假设一:专业化茶区集群产生的集体效率与集群嵌入全球价值链存在关联性。嵌入全球价值链的企业集体效率更高。
假设二:专业化茶区集群产生的集体效率对集群嵌入全球价值链具有驱动作用,不同指标对集群嵌入全球价值链驱动程度不同,除一些关键外部经济因素外,集群内外的横向、纵向联合行动因素也具有驱动作用。
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以安溪县以茶叶生产加工及销售为主业的企业为调研对象,以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认证与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为条件,选取问卷发放对象。调查企业均为安溪县茶产业中的龙头企业和骨干企业。企业成立时间分别集中在1-7年和7-14年;年度销售额五级分类中,各级别所占比重相当,企业规模分布较均匀;六大茶类中,乌龙茶生产企业比为到98.8%(见表1)。
问卷内容为生产要素、支柱产业、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客户需求、外来投资、区域文化、政府要素7个方面及企业市场份额。
共发放问卷110份,回收92份,回收率为83.6%。将问卷编码、赋值并录入SPSS 22.0统计软件,清理数据的有效范围和逻辑一致性,对录入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
本研究通过不同企业类型B1(三分类)和安溪县专业化茶区集体效率评价指标方差分析,初步测度嵌入全球价值链与集体效率之间是否存在关联。其中自变量为不同企业类型,因变量为集体效率体系选项。企业类型三分类中,企业类型1为省内销售为主企业,代表加入省内价值链企业;企业类型2为国内销售为主企业,代表加入全国价值链企业;企业类型3为具有出口优势企业,代表加入全球价值链的企业。
表1 调查企业基本特征
1.模型选择与构建。为测度集体效率对专业化茶区集群嵌入全球价值链的影响,对企业类型与集体效率逻辑回归分析。设加入全球价值链与未加入全球价值链两个因变量。由于我国国土面积辽阔,本研究将调查企业主要分为“未加入跨省/全球价值链”和“加入跨省/全球价值链”两类,因变量是典型的二分变量,采用二元逻辑回归分析方法,构建安溪县茶区嵌入全球价值链的集体效率影响因素分析模型。
设定P为企业加入跨省/全球价值链(y=1)的概率,1-P为企业未加入跨省/全球价值链(y=0)的概率,发生比Ω=P/1-P,Ω的取值范围为[0,+∞);将Ω取对数变换,记作In(Ω)=In(P/1-P),对P作Logistic变换,相应回归模型方程如下:
式中xi(i=9)分别表示安溪县茶企集体效率各项具体指标;β0为常数项;βi为影响因素的偏回归系数,表示xi对y或Logit(P)影响。当解释变量保持不变而x1变化一个单位时,Ω*=exp(β0+β1x1+β2x2+…+βixi),则一般化可知,即当其他解释变量保持不变时,xi每增加一个单位,将引起发生比Ω扩大exp(βi)倍,即加入跨省/全球价值链的概率P扩大,且扩大倍数与exp(βi)正相关;当回归系数为负时,发生比Ω缩小,即P缩小。
2.变量选择与模型检验。在模型设定中,将加入不同价值链的企业作为因变量,其中加入跨省/全球价值链的企业赋值为1,未加入跨省/全球价值链的企业赋值为0;将前文中安溪县专业化茶业集群集体效率评价指标体系中17个具体指标作为自变量。采用Wald统计量检验模型回归系数,利用SPSS中Logistics回归的默认方法“进入”,取显著性水平为0.05,当解释变量对应的概率P值小于给定的显著性水平,则认为该解释变量回归系数与零有显著差异,应保留在方程中;反之,不能通过显著性检验的解释变量应去除。模型结果显示P值为0.000<0.05,达到显著水平,表示集体效率体系中至少有一项可以解释有无加入跨省/全球价值链;R方值为0.783,较接近1,表示模型拟合度较好。经过Hosmer-Lemeshow检验,结果显示P值为0.477>0.05,表明整体回归模型适配度良好,拟合值和观测值的吻合程度较高。因此,表明该模型可以有效识别和预测安溪县茶企嵌入全球价值链的影响因素。
方差分析结果中,变量本地交通便捷性满意程度、茶叶包装与设计的本地供应程度、本地配套供应与服务程度、年度参加重要茶事活动次数,以及茶叶协会帮助通过检验(见表2)。表明嵌入全球价值链与集体效率之间存在关联。进一步分析结果,发现集体效率具体评价指标得分主要分为两类:出口导向型企业平均得分高于内销导向型企业、内销导向型企业平均得分高于外销导向型企业。表明出口导向型企业仅在集体效率的某些方面表现良好,不能说明集体效率总分表现良好。具体分析如下:
表2 通过检验的变量汇总
在安溪县专业化茶企类型中,出口导向型企业对本地交通便捷性满意程度明显高于省内和国内企业(图2,a曲线)。出口企业在产品对外输送过程中往往得到当地政府支持,便利直通条件良好,对交通便捷性满意度最高;面向省内和国内市场的企业对农产品交通运输条件要求较为严格,受制于当地交通环境影响,因此对本地交通便捷性满意度较低。
随着企业实力增强和价值链扩张,年度参加重要茶事活动的次数显著增加(图2,b曲线)。出口导向型企业依靠实力、品牌声誉及行业地位,经常受邀参加重要茶事活动;面向省内市场的企业受限于产品质量和品牌声誉,受邀参加重要茶事活动的机会及次数相较于出口导向型企业明显更少。
出口导向型企业的本地配套与服务程度相比省内和国内企业明显较低(图2,c曲线)。出口导向型企业对产品要求最高,为保证产品质量,一般将原料供应、成品生产及产品包装设计等整个纵向产业链在企业内部整合完成,具有建立完整生产系统的能力。此外,安溪本地配套供应商服务水准较低,很难满足出口企业要求,出口企业生产链很少需要本地其他公司参与;省内企业和国内企业缺乏足够实力及动力集成完整的生产链,需要本地配套供应服务程度较高。
出口导向型企业茶叶包装与设计的本地供应程度明显低于省内和国内企业(图2,d曲线)。出口企业虽然在产品质量安全和标准统一上有很高要求,但产品出口形式一般为大批量的毛茶标准件储运包装,对外包装设计要求不高,一般在企业内部集成。因此,对本地供应程度的依赖性最低。省内及国内企业的产品销售兼有毛茶与成品茶,成品茶在营销上要求以质取胜,在外包装上突出鲜明的地域特色与品牌标识,加之省内企业不具备足够实力集成完整生产链,因此,对包装与设计的本地供应依赖程度较高。
出口导向型企业接受茶叶协会帮助明显低于省内和国内企业(图2,e曲线)。出口企业由于生产水平较高,产品的国内营销压力较弱,因此,对茶叶协会的依赖最小;省内销售企业实力较弱,生产与销售的许多环节需要茶叶协会协助和支持,国内销售拓展需求较强,且行业竞争压力较大,对茶叶协会依赖较大。
通过逻辑回归模型估算,在17个变量中,最终只有同行间技术模仿与交流容易度、茶叶加工机械的本地供应程度高、茶饮配套用具的本地开发程度高、专业性教育培训课程可获得性高、专业性研究机构支持力度大、茶科研与教育机构建设力度大、年度参加重要茶事活动次数、参加县茶叶协会等组织活动次数、政府开展大型茶事活动力度大、政府监管和开拓外部市场力度大10个变量保留在模型中(表3),表明这10个变量对安溪县茶企嵌入全球价值链具有重要贡献。这10个变量反映企业加入跨省/全球价值链与集体效率的相关性大小依次为:茶饮配套用具的本地开发程度、政府开展大型茶事活动力度、同行间技术模仿与交流容易度、茶科研与教育机构建设力度、年度参加重要茶事活动次数、专业性教育培训课程可获得性、参加县茶叶协会等组织活动次数、政府监管、开拓外部市场力度、专业性研究机构支持力度、茶叶加工机械的本地供应程度,其中同行间技术模仿与交流容易度、茶饮配套用具的本地开发程度、专业性教育培训课程可获得性、茶科研与教育机构建设力度、年度参加重要茶事活动次数、政府开展大型茶事活动力度6个变量与是否加入全球价值链呈正相关;茶叶加工机械的本地供应程度、专业性研究机构支持力度、参加县茶叶协会等组织活动次数、政府监管、开拓外部市场力度4个变量则呈负相关(表3,β值)。发生比Exp(β)表明,呈正相关的6个变量相较呈负相关的4个变量在是否加入跨省/全球价值链上影响更大,表明企业集体效率提升对嵌入跨省/全球价值链的正向影响更大,即对安溪县专业化茶企嵌入全球价值链具有驱动作用。其主要驱动因子有茶饮配套用具的本地开发程度大、政府开展大型茶事活动力度大、年度参加重要茶事活动次数、同行间技术模仿与交流容易度大和茶科研与教育机构建设力度大。
图2 不同层次价值链与通过检验变量的方差分析均值结果
表3 模型中通过检验的变量汇总
随着安溪县茶企逐渐将销售市场转向省外和国外,对外部经济中行业技术交流、配套用具本地开发、专业教育培训及科研教育机构建设的依赖程度逐渐提高,并且在联合行动中企业参加重要茶事活动及政府活动开展对于茶企嵌入全球价值链的重要性也随之增强。另一方面,在安溪县茶企嵌入跨省/全球价值链的过程中,企业内部功能趋向完整,对茶叶加工机械的本地供应、专业性研究机构、协会组织的依赖在逐渐减弱。
在“走出去”和“自主创新”的双重驱动下,本地茶企可与国外同行企业、大学等建立技术联盟,并且通过收购、并购或直接建立的方式建立海外机构,为茶企更好地嵌入全球价值链起到促进、推动作用[17]。技术交流与学习目的可提高企业生产力水平,在茶产业的整体产业链中,对茶叶加工机械的技术要求较高,本地茶叶加工机械技术水平提高可以有效提高产品质量和工艺,对于茶叶产品走向世界,茶产业嵌入全球价值链起到推动作用。茶饮配套用具作为茶叶的附带产品,本身技术含量较低,对工艺和品质要求较低,与茶叶核心工艺存在较大差别,内销主导的企业为节约成本,往往会寻求经济实惠的省外配套用具供应商,而外销主导的企业则为使配套用具与产品营销定位更加匹配而就近选择,故当本地配套用具开发程度越高,产品特色越强,越能吸引国外购买商,推动企业嵌入全球价值链。对于提高本地配套用具自主研发水平,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强化企业核心竞争力,专业性教育培训和建设科研教育机构必不可少[18]。安溪县茶企嵌入全球价值链过程中,对专业教育培训及科研教育机构建设的依赖程度逐渐提高。政府及其他机构开展的重要茶事活动,是企业间合作交流的重要渠道,随着企业参加重要茶事活动的机会和次数增多,品牌效应和销售市场得以提升,促进企业嵌入全球价值链。
随着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产业集群发展被提高到更加宏观的国际尺度,而如何从全球化视角测度集体效率与全球价值链之间的关联是深入研究产业集群效应与集群发展的新课题。本研究选择典型的专业化农区——安溪县专业化茶区为研究对象,基于相关理论基础和安溪县茶产业特色,提出两个研究假设,并分别运用方差分析方法和逻辑回归模型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假设一不能完全得到验证,出口导向型企业只是在集体效率的某些方面表现良好。当嵌入不同层次价值链时,判断何者更能促进集群的集体效率提升,需要就其具体需求、要素分析。假设二得到验证,即安溪县专业化茶区集群产生的集体效率对集群嵌入全球价值链起到推动作用,其主要驱动因素,包括同行间技术模仿与交流容易度、茶饮配套用具的本地开发程度、茶科研与教育机构建设力度3个外部经济因素,年度参加重要茶事活动次数、政府开展大型茶事活动力度2个联合行动因素。因此,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出口导向型企业(嵌入全球价值链)在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政府开展节事活动方面感受到的集体效率更强,而国内导向型企业(未嵌入全球价值链)在本地配套供应服务、协会帮助方面感受到的集体效率更强;(2)本地相关与支持产业产生的外部经济和政企联动的茶事活动主导的联合行动对专业化农区嵌入全球价值链起到明显驱动作用,而传统农业要素相对较弱。
中国茶区可分为西南茶区、华南茶区、江南茶区和江北茶区。不同茶区之间虽然茶叶品种各异,生产工艺与流程多有不同,但普遍具有“全价利用、跨界开发”的产业协同创新特征[19]。因此,在产业集群的发展演进与全球分工协作上,国内主要专业化茶区呈现不断强化的共同优势。安溪专业化茶区作为华南茶区的龙头型代表,其产业集群的发展规律可为我国其他专业化茶区提供有益参考。茶叶作为特色农产品,与粮食作物和果蔬类作物在生产和销售流转上具有不同特点。从全球价值链的视角出发,专业化农区的特色优势农业均有别于一般制造业,更多体现对种植基地和特殊工艺的地理依赖、加工制造环节的精深延长,以及在研发销售环节上的外化延伸与全球融入。因此,专业化茶区受全球价值链驱动产生的行为表现与影响,可为其他类型专业化农区提供启示与借鉴。
在茶产业的全球价值链分工中,微观主体企业处于重要地位,产业集群的集体效率及其外部经济与联合行动的表现,均通过企业参与分工的形式表现。随着当代国际分工动力机制变化,集体效率中传统农业要素重要性相对减弱,而外部联系要素重要性相对增强,逐渐演变为集群内企业与外部联系的强弱决定其在价值链分工中的地位。面对这种变化趋势,专业化农区产业集群要重视相关企业间产品合作与技术交流,通过提升产品设计与质量,提升区域品牌形象;当地政府要积极开展大型农事活动,为特色品牌提供展示平台,扶持具有全国甚至全球影响力的品牌企业,以此提升专业化农区的形象;促使主导企业与供应商能力的增强,提升政企合作能力,强化集群的品牌效应。
[1]Schmitz H.Collective Efficiency:Growth Path for Smallscale In-dustry[J].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1995(4):529-566.
[2]龙开元.产业集群集体效率及其指标体系:基于企业视角的实证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0(7):37-40.
[3]Gereffi G,Lee J.Economic and Social Upgrading in Global Value Chains and Industrial Clusters:Why Governance Matters[J].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2014(1):25-38.
[4]宋周莺,刘卫东,刘毅.产业集群研究进展探讨[J].经济地理,2007(2):285-290.
[5]Gereffi G.International Trade and Industrial Upgrading in the ApparelCommodity Chain[J].JournalofInternational Economics,1999(1):37-70.
[6]Humphrey J,Schmitz H.Developing Country Firms in the World Economy:Governance and Upgrading in Global Value Chain[R].INEF ReportNo.61.Duisburg:University of Duisburg,2002:21-30.
[7]Humphrey J,Schmitz H.Governance and Upgrading:Linking Industrial Cluster and Global Value Chain Research[R].IDS Working Paper No.120. Brighton:University of Sussex,2000:12-19.
[8]Giovannetti G,Marvasi E.Food Exporters in Global Value Chains:Evidence from Italy[J].Food Policy,2016(59):110-125.
[9]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35-50.
[10]税伟.区域竞争力的宏观、微观理论与实证研究——以安徽省为例[D].广州:中山大学,2006:44-56.
[11]税伟.区域竞争力的国际争论及启示[J].人文地理杂志,2010(1):60-65.
[12]张辉.全球价值链下西班牙鞋业集群升级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06(1):84-89.
[13]贾良定,Joāo Guimarāes,周玲,等.集体效率、全球价值链与簇群的升级战略——大新镇五金簇群和陈埭镇鞋业簇群的案例研究及启示[J].南大商学评论,2006(3):106-121.
[14]王玉燕,林汉川.全球价值链嵌入能提升工业转型升级效果吗——基于中国工业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J].国际贸易问题,2015(11):51-61.
[15]孙学敏,王杰.全球价值链嵌入的“生产率效应”——基于中国微观企业数据的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6(3):3-14.
[16]李咏涛,刘学敏,王玉海.理顺价值链提升茶产业[J].中国流通经济,2007(5):53-56.
[17]王保林,张迺聪.本土企业设立海外R&D机构决策——能力驱动还是政策驱动[J].科学学研究,2016(4):539-547.
[18]赵林海.基于价值链视角的创新驱动产业集群升级研究综述
F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805(2017)05-0039-07 收稿日期:2017-09-20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全球价值链下我国专业化农业区域的集群机制与政策研究”(12CJL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