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崇云 张 彤
(安徽大学,安徽 合肥 200039)
考古学视角下火炕相关问题研究
周崇云 张 彤
(安徽大学,安徽 合肥 200039)
通过新石器时代至元代火炕相关遗址考古学调查,收集火炕遗迹相关考古发掘资料和民俗史资料,对资料加工处理和归纳总结,将火炕考古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依据资料对火炕遗迹做类型学分析,厘清火炕产生和演进过程,探讨其产生的自然条件和客观因素,进而探究其起源。结合相关文献记载,推断我国火炕起源于两汉时期东北地区。
火炕;火墙;起源;灶;烟道;气候
火炕,是一种与灶膛相连,内通烟道用于取暖的寝居设施。其分布范围广,北至俄罗斯,南到黄河流域,西抵中亚,东达日韩,至今仍在中国北方尤其东北农村地区广泛使用。因各族群间文化交流与传播,火炕在使用过程中融合了不同地域民俗文化特点。目前火炕研究大多限于新材料和结构改良技术的讨论,历史文化视野中的火炕研究相对较少。是文从考古学角度阐释火炕产生、演变,初步推断火炕起源于两汉时期。
目前,考古可辨别最早居址型取暖设施是火墙,在距今约4000年新石器时代兴隆洼遗址发现高30厘米、宽20厘米、长约2米的取暖设施[1]。此为最早火墙类遗存,亦是火炕前身。
黑龙江省东宁大城子遗址为新石器石器时代晚期聚落遗址,其中F2基址发现一处曲尺形取暖设施,由22块天然石板排列而成,从西墙内侧延伸至北墙西侧,中间留有出烟口[2]。同时期黑龙江省东宁县团结遗址发掘Ⅱ区共有四个,按年代大致分上下两大层,下层主要为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存,上层包含西汉至东汉时期遗存。其中下层新石器时代房址中发现带有烟道和灶的取暖设施遗迹。其中,F1和F9取暖设施保存较为完好。F9为一期遗存,F1为二期遗存。F9状灶坑北部连接烟道并向北延伸,顺沿分布于房址西、北、东壁,呈“冂”形。总长度超过10米,宽0.4-0.6米。F1火墙呈“┏”形,长、宽、高分别为11、1和0.3米。有两条1米长的短烟道,向后合为一路。根据考古发掘伴随出土遗物推断,室内北半部多用于室内活动[3]。可见,取暖设施设置已改变或一定程度上决定室内功能区分布。相对大城子遗址火墙遗存,东宁县团结遗址在规模或尺寸,尤其火墙宽度和烟道数目均有增加。
西周中期的燕下都遗址半地穴式房屋D6T21④F2中,发现灶址和火道遗迹。室内有两处灶址,其中Z1位于室内东南角,甬道式火道至灶膛逐渐扩大,形成箱式灶。Z2位于东壁中偏南,呈簸箕形[4]。两处灶址既可生火做饭,又可增加散热面积以供取暖,且满足防火防潮需求。
辽宁省抚顺市莲花堡遗址发现战国至西汉的灶坑遗迹。灶坑呈圆形,上半部分已坍塌,并向西北后壁延伸出一条烟道,长18厘米、宽12厘米、高30厘米[5]。此类低矮的散热设施,其规模尚未达到寝居需求,但已显露火炕的原始形态。
原始形态的居址取暖设施在两汉时期遗址中多有分布,如吉林省榆树老河深遗址揭露的取暖设施。F1靠北壁有一长约3米、宽约1米的红烧土结面,东部有两条凹沟,发掘者推测为灶门痕迹,且根据灶址内红烧土和炭灰,判定为原始单烟道取暖设施遗迹[6]。河北徐水县东黑山汉代遗址发掘出若干带有取暖设施的房屋。灶坑类遗迹包含曲尺形和长方形等形制,偶有三条烟道取暖设施。同时期东北亚地区也有发现,即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1世纪,东西伯利亚地区的匈奴伊沃尔加城址发现取暖设施遗迹。伊沃尔加城位于漠北色楞格河左岸,城内房址多为南向矩形半地穴式建筑,内部布局基本一致;火墙多分布于西壁和北壁,呈曲尺形,石板搭成的灶位于东北部。其中,F9烟道尽头有椭圆形排烟管道[7]。
黑龙江省东宁县团结遗址上层遗迹中发现东汉时期包含火炕遗迹的房址。F10和F14为存在火炕遗迹的单位。两者内部布局基本一致。以保存较完好F14为例,F14沿西壁和北壁有火炕,呈曲尺形,宽为1.1米。灶与烟道连接处砌有挡火矮墙,且出烟口及烟道均以石板砌成,可见当时居民不断对火炕加以完善和改进[3]。吉林集安高句丽建筑遗址中Ⅰ室、Ⅱ室亦存烟道遗迹。Ⅰ室中取暖设施沿东壁和北壁呈曲尺形,全长22米、宽0.7米、高0.25米。Ⅱ室取暖设施体积明显增大,长11米,宽2米,且尽头有圆形烟筒,作用相当于烟囱。黑龙江东宁团结遗址取暖设施面积也比前期有所增加,且规模较之前考古发现更大,已能满足寝居要求。自此,火墙开始向寝居功用转变,逐渐变成真正意义上的火炕。因此,黑龙江省东宁团结遗址发掘报告中也将F14出土的寝居火墙定义为火炕单位。由集安高句丽城址中发现可见,火炕布局、尺寸和构造均在不断完善。推测认为Ⅱ室中取暖设施已用于寝居,可界定为真正意义上的“火炕”[8]。此时高句丽王朝统治朝鲜半岛,即中国魏晋至隋唐时期。
汉魏时期火炕结构进一步成型。1998年发掘的黑龙江凤林古城遗址中F1、F2、F3、F4均设有曲尺形取暖设施,简报将其界定为具有寝居功能的火炕[9]。房址F2火炕北侧和东侧长度均为3米左右,宽度仅为0.6米,高0.24米。报告认为此为原始形态矮火炕,与“克罗乌马诺卡——东宁团结文化”中出现的火炕遗迹均属一类[10]。当地居民改进火炕结构和布局,采用斜坡烟道,限制烟雾扩散方向,烟道上方铺设修整后的规则条石,增强了寝居舒适性。
隋唐时期火炕建筑形制趋于成熟,并广泛应用于东北亚地区。黑龙江省海林木兰集东遗址是唐代与渤海国龙泉府同期遗存,F1房址中发现宽为75~80厘米的火炕遗迹,呈双烟道曲尺形,是单烟道火墙和单烟道火炕发展到一定时期的结果[11]。另外,吉林渤海国辑安宫遗址发现同样存在火炕遗迹的房址。该房址F1分东、中、西三室,中室为回廊状,火炕分布在东西二室,形制大体一致,皆为石板及卵石砌成一条或两条烟道的曲尺形矮炕,高0.25米、宽0.7~2米。朝高句丽时期鲁南里的F2分两室或三室,每室内有东西相对两铺炕,为曲尺形单烟道火炕。太平里房址火炕遗迹也是曲尺形,但有两条烟道。同时期韩国峨嵯山城十楼峰堡垒遗址发现火炕遗迹,为直线式火炕,即长方形火炕;火炕高0.35~0.5米、宽0.7~0.8米,发掘报告分析该遗址应为当时兵营中士兵住宿之处[12]。在北京市延庆区张山营镇东门营村北部峡谷中,唐代末期古崖居遗址像村落一样错落有致地开凿于崖壁之上,洞内用具皆为石凿而成,如石炕、排烟道、烟囱等,除材质为砾石外,均与普通建筑一致。石炕长1.6~2.5米不等,宽1.7米,高0.3米;且有合理清晰的烟道,室外烟道刻人字形凹槽嵌石板作雨搭;烟道直立于墙角斜出室外;炕面已不存,发掘者推测材质或为木板或石板。根据崖居特点判定,该居室为仿北方民居特点而建[13]。
五代宋辽时期,火炕建造技术已相当成熟。通辽市奈曼旗小东沟遗址二期发掘揭露两座辽代早期房址,F1有灶坑和火道遗迹,火道呈直角曲尺形,由土坯垒成,但因侵蚀严重,已无法分辨。F2保存较为完好,房址内袋状灶坑南部直通火炕,两者连接处留有长32厘米、宽20厘米、深60厘米风洞,便于烟灰排放,防止堵塞烟道。另外在火道与烟囱相连处设置回风洞,避免烟囱灌风进入烟道,可有效预防火炕使用中可能发生的不利情况,如倒烟等现象[14]。蒙古国境内青陶勒盖古城也出土有火炕遗迹,其中第一发掘区有4处,第二发掘区有2处。总体格局受房屋限制呈东西或南北走向,均为较矮的曲尺形,表面铺石板且用夯土垒烟道,烟道数量多为三股。火炕烟道为石片垒砌的情况属个例。因火炕埋藏很浅,几乎裸露于地表,推测年代不久,结合发掘成果推断应为辽晚期[15]。此外,辽宁朝阳市七道泉子镇上河首村西三家辽代遗址亦较具代表性。共发现房址六座,其中F3已辨认不清。F1火炕位于房址北部,用大青石板铺炕面或抹一层草拌泥,灶顶以石板为灶台面,烟道隔墙用石块加固。F2中位于房址内偏北部的是烟道呈曲尺形的火炕遗迹。F1与F2的火炕均为三条烟道[16]。
内蒙古凉城县黄地乡半坡村辽金时期古城梁遗址发现方形及圆形房址,房址内发现火炕等遗迹,F1内火炕仅残存炕面,火炕呈曲尺状,有三条宽约8~20厘米土垒烟道,烟道隔墙宽约6~8厘米、残高约12~15厘米[17]。吉林省敦化市金代敖东城遗址发现3座房址,其中F1高15~20厘米,三条烟道呈曲尺形分布于房内,灶位于偏南部,西面留有火口,上铺石板或涂砌一层较厚的草拌泥。另外两座房址火炕布局和形制大体与F1相同[18]。位于敖东城永胜遗址一号建筑址火炕遗迹是三条烟道,东南和西南共两个灶坑,东西北三面均分布火炕,呈“冂”形[19]。吉林省德惠市金代晚期揽头窝堡遗址F6的火炕类型亦如此。房址共两灶,位于房址东部和西部偏南位置,两面沿东壁和西壁向北延伸,至拐角处向中间汇合,两面均为三条烟道,汇合于北壁中间位置,共用一个排烟道,但烟室分隔[20]。金代火炕遗迹大体均为此形制和布局,相似形制还有吉林省梨树县八棵树遗址的F1[21]和吉林省德惠市的李春江遗址F1[22]。
元代火炕遗址不但分布更广、数量增加,还具不同功用,出现多样化形制。宁夏灵武县瓷窑堡遗址发现西夏至元代火炕遗迹。火炕位于T8F2中部,呈正方形,南北长为2.66米,东西长为2.56米,残高0.38米;西面有三个火膛。发掘者根据观察发掘遗物、火炕尺寸及火膛数量,认为此火炕是瓷窑施釉和烘干场所[23]。在内蒙古元代黑城遗址中,发掘者发现更多样的炕。黑城普通民居房址中均有火炕和灶台遗迹,黑城火炕遗迹有多种,例如:一铺炕(即长方形炕)、曲尺形炕、三环形炕(即“冂”形炕)、连炕(几个屋子火炕相互连通)、一半火炕一半用土垒实体炕[24]。
火炕的发展和演变,因各朝代、各地区生活和起居习惯不同,呈现多样性特点。
火炕形成和发展形成经历漫长演变过程,火墙是火炕形成之前的初始产物,介于灶的炊煮、取暖功用与炕的寝居功用之间,是一种过渡形态。因此,需首先对火墙做考古类型学分析,归纳火炕形成的类型学特征。
根据已掌握的发掘资料,将火墙分为直线式火墙、曲尺形火墙、“冂”形火墙。
直线式火墙亦可称甬道式火道,主要特点是单烟道,造型原始,有取暖功用但尺寸较小,无法用以坐卧休憩(见图1)。
曲尺形火墙其形如“┏”。主要特征是两股烟道合二为一,扩大散热面积。位于黑龙江省东宁县团结遗址下层房址F1的火墙即具此明显特征。此外,伊沃尔加城址的F28中也为曲尺形火墙(见图2)。
“冂”形火墙较为少见,主要分布于团结遗址,是火墙最为成熟的形态。
直线式火墙出现伊始,火道短、尺寸小,后逐渐加长火道,增大体积;抚顺莲花堡遗址的火墙为单烟道直线式,而吉林省榆树老河深遗址的F1应归为后期火墙形态类型。二者为递进关系,单纯炊器如灶等功能用具不断增加尺寸,散热制功能更显著,进而演化为箱式灶或短烟道火墙,加长火道变成低矮的火墙。然而此时火墙尚不具寝居条件,故不能称之为火炕。
火墙期考古遗迹发掘出土的取暖设施尺寸较小,沿墙壁设置,宽度在一米以内,尚不能满足“上榻安火”的安寝条件。吉林榆树老河深遗址火墙宽度为一米,黑龙江省东宁团结遗址Ⅱ区西汉时期火墙遗迹宽度在一米左右。黑龙江东宁团结遗址上层的东汉时期遗存是目前考古发现较早宽度超过一米的取暖设施,根据伴出遗物,发掘者认为,在团结文化下层的新石器遗存中已存在可取暖并成为活动场所的火墙,团结遗址上层东汉时期,加之西汉时期该遗址火墙即伴出使用工具,具有活动和休憩功能。遗存可见火墙加宽,占据室内空间较大。因此就目前考古资料推断,真正意义上火炕产生于东汉时期。
图1 火炕的型式
图2 曲尺形火墙
根据已知考古发掘材料,暂以火炕发现较多的东北地区及其周边为例,将火炕分为三型五式(见图3)。
图3 直线式火墙
A型:长方形火炕。吉林集安高句丽建筑遗址、韩国峨嵯山城十楼峰堡垒遗址、内蒙古黑城遗址等,都存在A型火炕。可分两式:
Ⅰ式,双烟道。吉林集安高句丽建筑遗址中的Ⅱ室。
Ⅱ式,三条烟道。双辽电厂遗址和古崖居遗址当中均有发现。
B型:曲尺形火炕,形如“┏”。按烟道数量,可分为三式:
Ⅰ式为早期的单烟道,属于B型Ⅰ式如黑龙江团结上层的F14,和黑龙江凤林古城遗址的F1、F2、F3、F4,集安高句丽建筑遗址的Ⅰ室,以及渤海国辑安宫址和鲁南里等。
Ⅱ式为双烟道,属于B型Ⅱ式有渤海辑安宫址和太平里、辽早期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小东沟二期F1与F2等。
Ⅲ式为三条烟道或多条烟道,归于B型Ⅲ式的有蒙古青陶勒盖古城中的火炕、辽宁朝阳市七道泉子镇上河首村西三家辽代遗址、内蒙古凉城县黄地乡半坡村古城梁遗址、金代的吉林省敦化敖东城遗址等。
C型:平面形如“冂”型的火炕。C型下不分式,当C型火炕开始盛行时,火炕已处于成熟发展期,较为原始的单烟道双烟道因散热和寝居功能较差而被淘汰,因此三烟道的C型火炕十分常见且应用广泛,如吉林敦化永胜遗址、吉林德惠市揽头窝堡遗址、吉林省梨树县八棵树遗址的F1、吉林省德惠市的李春江遗址F1等。
(三)火炕的演变
根据类型式分析,在火墙期,直线式火墙占主流,且多为单烟道。西周至西汉时期是火墙发展期,原始单烟道、小尺寸特征明显。在此基础上因取暖需求增加和房屋长度局限而产生曲尺形火墙。“冂”形的出现是受房屋格局限制的另一种变式,在此阶段较为少见。
东汉时期,火炕开始出现。火炕形态仍比较原始,保留了火墙时期单烟道状态,此时期以B型Ⅰ式曲尺状为主。汉魏时期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里,火炕保持曲尺单烟道形态,直至高句丽至渤海国时期仍可见BⅠ型火炕。
BⅠ型火炕普遍应用的同时,A型火炕也悄然出现,且烟道逐渐增多,双烟道成为供暖的更好选择。高句丽国发现一定数量AⅡ双烟道长方形火炕。隋唐至辽早期,双烟道一直是火炕建造的常用制式。辽代火炕多以B型为主,且延续双烟道并加以发展,形成三烟道。因此,辽以后,常见房址中揭露BⅢ曲尺形三条烟道火炕。
自辽后期起,C型火炕开始流行,普遍做法是东西壁各一灶向北,两曲尺形炕于北壁中央交汇组成“冂”形炕。大多出土房址为C型的“冂”形三条烟道火炕。
元代及其后火炕发展已十分成熟,建造技术水平提高,出现各种形制火炕并存局面。火炕在发展过程中根据不同民族风俗习惯演化成多样化的形制,此不赘述。
根据火炕型式分析,其形成过程可推测为:由灶周围红烧土面隔潮取暖发展成有较短烟道的箱式灶,箱式灶发展为烟道加长的低矮火墙,火墙不断延伸取暖功能、扩大规模,改善烟道,最终形成占居室较大面积用于寝居的火炕。从遗址分布情况而言,火墙最早广泛分布于我国绥芬河流域,而具备寝居功能的火炕最早出现于黑龙江省东宁县团结遗址上层,火炕使用范围直至唐朝仍分布在我国东北地区,向周边辐射。从较早出现火炕的河北徐水东黑山遗址判断,其在规模和形制上,稍晚于同时期绥芬河流域遗址中的火炕。因此,火炕起源需从年代较早的考古发现范围内提取有效信息。首先是自然地理条件促使火炕产生,其次是历史上气候变迁时间范围和火炕产生、发展、传播时间点契合。火炕产生很大程度来自居民取暖需求,因此东北地区气候研究也较为重要。
1.自然地理条件。首先是气候条件。我国东北地区纬度较高,冬季漫长。因靠近东西西伯利亚地区,冬季极易受寒潮影响,年平均气温为零摄氏度,冬季平均气温低至零下20摄氏度。严寒气候特点强化了当地居民的取暖要求。
其次,我国东北地区分布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嫩江等众多河流,渔业资源丰富;拥有大小兴安岭和长白等山脉,林业资源丰富;中部为平原地区,拥有肥沃土壤和充足水源,利于农业发展;此皆为定居生活提供稳定的物质资料来源,是火炕产生的重要因素。
东宁团结遗址上层火炕与下层火墙均沿居址西侧墙壁延伸至西北再折向东,说明防寒主要针对房屋西北方向。冬季高纬度亚欧大陆为西伯利亚冷高压中心,在蒙古俄罗斯一带,风从高压中心向四周运动,受北半球向右的地转偏向力影响,高压向东北的西风向南偏转,在我国东北一带形成以西北风为主的偏北气流。“冂”形炕能更好抵御严寒,提高保温能力。
此外,火炕最早出现在我国东北,而非更高纬度的外兴安岭地区,亦非朝鲜半岛,亦是自然地理因素使然。外兴安岭及其北部地区气候条件更加恶劣,生存环境差,不宜定居;朝鲜半岛以海洋性季风气候为主,北部因长白山阻挡南下冷空气,冬季相对温和,对火炕取暖需求相对较弱。东北地区则居中,开发早,人口多。以汉代为例,汉代东北地区为乌桓、鲜卑、夫余、肃慎等民族聚居地,对于室内取暖需求强烈。
2.气候变迁。以历史气候变迁过程观之,竺可桢认为历史上我国寒冷期和温暖期分别有四个。其中公元前1000年至公元前850年为第一个寒冷期。《竹书纪年》中记载周孝王时期的汉水冰冻事件有两次,与研究结果相符。同一时间段内的《诗经·豳风》云:“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阴陵……”夏历七月的西安附近开始降温,与《竹书纪年》记载相互印证,证实第一个寒冷期。灶逐渐被改造成箱式灶、火墙被增加烟道并加大尺寸亦在此时期。可见,因天气寒冷而产生更迫切取暖需求,从而改造灶或篝火类取暖设施,丰富或延伸了取暖用具的功能。
第二个寒冷期为公元1年至公元600年,即东汉至十六国时期。时间恰与我国东北地区火炕出现时间吻合。东汉年间,为增强取暖效果增加火墙宽度,因占据室内空间较大,人们便于其上寝食起居,真正意义上的火炕由此产生。
3.文献佐证。历史文献中对取暖设施记载较早,《诗经·小雅·瓠叶》曰:“有兔斯首,燔之炙之”[25],毛传:“炕火曰炙”[26],此“炕”虽非现在意义上的火炕,作动词意为火烤,使干燥之意,但可见先民对火灶取暖已有认知。西周中期燕下都出土灶址是对当时生活方式的印证,甬道式火道至灶膛扩大形成箱式灶,不仅具炊煮功能,还可供取暖。《吕氏春秋》载宛春谏卫灵公:“公衣狐裘,坐熊席,陬隅有灶,是以不寒”[27]。灶的保温性能不如火炕,但已作为常用取暖方式存在。
五代宋辽时期,少数民族南下,火炕随之传至我国黄河流域。延庆古崖居遗址石炕为此观点提供极好佐证。宋人徐梦莘所著《三朝北盟会编》的《女真传》一篇中记载:“其俗依山谷而居,连木为栅,门皆东向,环屋为土床,炽火其下,与寝食起居其上,谓之炕,以取其暖。”[33]作者所述正是辽金时期盛行的曲尺形火炕和“冂”形火炕。内蒙古凉城县黄地乡半坡村古城梁遗址、辽宁朝阳市七道泉子镇上河首村西三家辽代遗址中均为三条烟道曲尺形炕。南宋人朱弁也曾著《炕寝三十韵》。可见火炕在五代辽宋之际已进入中原。北宋以后,关于火炕文献记载大量增加,如《大金国志·熙宗纪》记载:“其殿宇绕壁尽置火炕,平居无事则锁之,或时开钥,则与臣下杂坐于坑(炕)。”[34]《大金国志·婚姻》曰:“妇家无大小,皆坐于炕上。”[35]一些文学作品,例如诗歌也常提及火炕,范成大《范石湖集》中有诗:“稳作被炉如卧炕”[36]。《全元散曲·不忽木》云:“则要窗明炕暖蒲团厚,问甚身寒腹饱麻衣旧。”[37]文学作品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根据目前考古资料显示,火炕在此阶段迎来大发展。金代吉林省敦化敖东城遗址、吉林省敦化永胜遗址、吉林德惠市揽头窝堡遗址、吉林省梨树县八棵树遗址、吉林省德惠市李春江遗址等,说明此时期火炕已普遍使用。
元代北方少数民族南下和蒙古族西征,各少数民族将文化传播到更广大地区,其中包括火炕文化。宁夏灵武县瓷窑堡的瓷窑遗址位于我国西北,受文化西渐影响使用近正方形火炕,用于烘干瓷器。因此,元代火炕更加多样,A、B、C三型并存,各自繁荣且根据不同区域和使用人群发挥不同的功能。
结合考古发掘成果,梳理火炕传播过程,可见东汉时期东北地区出现具有寝居功能的火炕。黑龙江省东宁团结遗址上层F10和F14是目前为止发现最早具寝居功能的火炕遗迹。表明此时火炕已在我国东北地区使用,两汉时期烽燧边塞亦见融合当地习俗建造的汉式火炕,形制发展多样。高句丽隋唐时期,火炕形制改变较大、功能日渐成熟。唐末五代时期,火炕使用范围向蒙古东部和华北大面积扩展普及,辽早期至宋时已十分普遍。金代火炕使用广泛,遗迹遍布北方各地。至元朝,火炕形制完善并全面普及,成为北方寝居取暖的常见形式。
根据现有考古资料,推知火炕最早起源于东汉时期我国东北地区,由短烟道灶类取暖设施演变成低矮的长烟道火墙,最终形成具有寝居功能的火炕。传播过程为最初发端东北一隅,边塞地区遗址中偶有发现,可见是文化融合结果;直到唐代,向周边辐射,形成各地区不同特色的炕,且改善烟道、排烟口等建造方式,形制更趋成熟;五代宋辽时期炕在黄河以北广泛使用,后逐渐向南向西传播。火炕产生是东北地区先民智慧的产物,适应当地自然环境,形成具有东北地域特色的火炕文化,并逐渐实现文化扩散。随着考古工作和民俗研究不断深入,火炕相关资料会更加丰富,火炕起源的探索也将不断取得新进展。
[1]石圭平.兴隆洼文化遗址发现古人类火墙[N].新华每日电讯,2003-10-9.
[2]张泰湘.黑龙江东宁大城子新石器时代居住址[J].考古.1979(1).
[3]黑龙江省文物考古工作队,吉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东宁团结遗址发掘报告[R].长春:吉林省考古学会第一次年会会议材料,1979.
[4]石永士.河北考古工作中发现的先秦房屋建筑遗存[J].文物春秋,1987(7).
[5]王增新.辽宁抚顺市莲花堡遗址发掘简报[J].考古,1964(6).
[6]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榆树老河深[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
[7]潘玲.伊沃尔加城址和墓地及相关匈奴问题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8]苏才.吉林集安高句丽建筑遗址的清理[J].考古,1961(1).
[9]张伟,王学良,田禾.黑龙江友谊县凤林城址1998年发掘简报[J].考古,2000(11).
[10]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黑龙江友谊县凤林城址二号房址发掘报告[J].考古,2000(11).
[11]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黑龙江省海林木兰集东遗址[J].北方文物,1996(2).
[12]徐冉.渤海上京宫城第三、四宫殿复原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
[13]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委员会第十二届学术研讨会会议文件.初访中华第一谜宫——延庆县古崖居[R].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委员会第十二届学术研讨会,1999-10.
[14]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通辽市奈曼旗小东沟遗址发掘简报[J].草原文物,2013(2).
[15]宋国栋.蒙古国青陶勒盖古城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2009.
[16]徐韶钢,王晓磊.辽宁朝阳西三家辽代遗址发掘简报[J].北方文物,2009(1).
[17]党郁,孙金松,刘海文.凉城县古城梁遗址发掘简报[J].内蒙古文物考古,2009(1).
[18]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吉林敦化市敖东城遗址发掘简报[J].考古,2006(9).
[19]王培新,傅佳欣,彭善国.吉林敦化敖东城及永胜遗址考古发掘的主要收获[J].边疆考古研究,2003(2).
[20]宋玉彬,傅佳欣.吉林德惠市揽头窝堡遗址六号房址的发掘[J].考古,2003(8).
[21]李东,解峰,曲清海,等.吉林省梨树县八棵树金代遗址发掘报告[J].北方文物,2009(4).
[22]梁会丽,孙东文,于丹,等.吉林省德惠市李春江遗址发掘报告[J].北方文物,2009(3).
[23]张连喜,杨国忠,马文宽.宁夏灵武县磁窑堡瓷窑址发掘简报[J].考古,1987(10).
[24]郭治中,李逸友.内蒙古黑城考古发掘纪要[J].文物,1987(7).
[25]桑靖菲.东北亚地区火炕源流考[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3.
[26]商务印书馆.辞源[M].上海:商务印书馆,1982.
[27]先秦诸子著,张双棣等译注.吕氏春秋[M].北京:中华书局,2007.
[28]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29]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
[30]慧琳.一切经音义·大正藏(第54册)[M]. 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6.
[31]刘昫,等.旧唐书·高丽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5.
[32]顾炎武.日知录[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
[33]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女真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34]大金国志·熙宗纪[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
[35]大金国志·婚姻[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
K8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805(2017)05-0078-08 收稿日期:2017-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