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全能生”2018高考全国卷26省9月联考乙卷
本试题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第1~20小题每小题1分,第21~3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酵母菌的遗传物质为DNA,存在于细胞核和线粒体中
B.适宜光照条件下,蓝藻细胞中的叶绿体类囊体薄膜可产生ATP
C.念珠藻和酵母菌的有氧呼吸第三阶段都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D.大肠杆菌的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过程没有中心体的参与
2.Ca2+泵是细胞膜上重要的载体蛋白,由1 000个氨基酸组成。下列关于Ca2+泵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Ca2+泵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
B.Ca2+泵合成的直接模板是控制该分子的基因模板链
C.高温会破坏Ca2+泵的空间结构,进而影响其正常功能
D.Ca2+泵的分子中氧原子和氢原子均多于1 000
3.下列有关糖类或脂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各种脂质的组成元素均为C、H、O、P
B.淀粉、纤维素和糖原的单体均为葡萄糖
C.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并参与脂质的运输
D.完全氧化时,等质量的脂肪比糖类所释放的能量多
4.下列有关细胞膜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组成
B.细胞膜至少由C、H、O、N、P五种元素参与组成
C.制备纯净的细胞膜,可通过将鸡的红细胞放入清水中获得
D.当细胞衰老时,其细胞膜的通透性会发生改变
5.高等动、植物都由真核细胞构成,下列关于真核细胞的说法与事实不符的是 ( )
A.能合成性激素的动物细胞中内质网发达
B.植物细胞从外界吸收CO2到利用至少穿过3层生物膜
C.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中的DNA分布于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
D.细胞癌变时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黏着性下降
6.控制物质进出是细胞膜的重要功能之一,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细胞膜两侧的离子浓度差是通过自由扩散实现的
B.K+逆浓度梯度进入神经细胞时需要有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协助
C.血液中的O2浓度影响人的红细胞葡萄糖跨膜运输的速率
D.酒精进入胃部黏膜细胞时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
7.生物的新陈代谢离不开酶,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酶的专一性与酶的空间结构有直接关系
B.在H2O2的分解实验中,加热、加入Fe3+与过氧化氢酶均能降低反应活化能
C.在pH分别为6、7、8、9的条件下可探究pH对胃蛋白酶活性的影响
D.可利用唾液淀粉酶处理植物细胞,用于获得无细胞壁的植物细胞
8.玉米叶片的颜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基因型为AA的个体呈深绿色,基因型为Aa的个体呈浅绿色,基因型为aa的个体呈黄色,黄色个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在幼苗阶段死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浅绿色植株自花传粉,F1自交,则F2幼苗中深绿色个体占3/8
B.浅绿色植株与深绿色植株杂交,其后代成体均为浅绿色
C.经过长时间的自然选择,A基因频率逐渐增大,a基因频率逐渐减小
D.若含a基因的花粉不育,浅绿色植株自交,子代中深绿∶浅绿=1∶2
9.某农业研究所在诱变育种过程中,发现一株阔叶小麦植株的光合作用较强,属于高产小麦,这一性状在小麦中首次发现。现将该植株与普通小麦进行杂交,F1中有1/2表现为高产。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阔叶突变应为显性突变,该突变植株为杂合子
B.收获的高产植株自交,后代可能有3/4植株高产
C.若高产植株较普通植株能增产10%,杂合子自交的后代作为种子,能增收7.5%
D.现用F1自交,那么子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应占4/5
10.如图为黄牛某器官中一个细胞中的DNA含量变化曲线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器官可能为黄牛的肝脏
B.⑤时期细胞内不存在染色单体
C.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发生在②和⑥时期
D.⑤和⑥时期均可以发生基因重组
11.果蝇的红眼基因(R)对白眼基因(r)为显性,位于X染色体上。现有一只红眼雌蝇与一只红眼雄蝇交配,F1的果蝇中约有1/4为白眼。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为XRXr和XRY
B.子代中白眼果蝇只有雄性
C.白眼雌果蝇的子代中,雄性个体均为白眼
D.果蝇决定红白眼性状的基因与性别的决定有关
12.“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是经过多位科学家长期研究得到的结论,下列有关这一探究历程的叙述与史实相符的是 ( )
A.格里菲思的实验思路是将S型细菌的各物质分离,独立观察每种物质的遗传效应
B.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实际利用了染色体变异实现了细菌的转化
C.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应用了同位素标记技术,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D.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之所以能够成功跟噬菌体本身的结构与侵染特点有密切关系
13.基因的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下列有关基因表达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基因的转录是从DNA模板链的起始密码子开始的
B.基因表达的转录和翻译过程均在细胞核发生
C.翻译过程需要成熟的mRNA、tRNA、氨基酸、能量、核糖体等
D.翻译和转录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二者的碱基配对方式完全相同
14.下表所示为海南岛上某动物种群体色的基因型频率变化情况,由这些数据能得出的结论是 ( )
时间 1980 1985 1990 1995 2000 2005 2010 2015 AA频率 0.99 0.81 0.64 0.49 0.36 0.25 0.16 0.09 Aa频率 0.01 0.11 0.20 0.30 0.28 0.26 0.20 0.10 aa频率 0 0.08 0.16 0.21 0.36 0.49 0.64
A.自然选择直接作用于基因型,aa频率才会逐年上升
B.2005年,该种群中a基因的频率为49%
C.a基因控制的性状可能更适应新环境
D.该种群的进化使基因频率发生了定向改变
15.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内环境中含有血浆蛋白、葡萄糖、CO2、突触小泡等物质
B.人体通过神经、体液、免疫来调节内环境稳态的能力是有限的
C.毛细淋巴管堵塞和蛋白质营养的缺乏可能导致组织水肿
D.内环境的稳态是体内多个器官系统协调配合的结果
16.动物园饲养员长期给猩猩喂食,猩猩听到饲养员的脚步声就分泌唾液,下列关于此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反射活动属于非条件反射
B.本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多个高级中枢参与
C.这一反射过程中有离子的跨膜运输过程存在
D.此过程中存在“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化
17.下列有关神经调节和神经系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神经元轴突可与其他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等相接触形成突触
B.神经递质进入突触后膜依赖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C.下丘脑内既有体温调节中枢,又有血糖调节中枢
D.动作电位发生时Na+通道打开,Na+可由此进入细胞内
18.激素调节是一种重要的生命活动调节方式,下列有关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饮水不足可促使垂体合成并释放抗利尿激素
B.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会提高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的速率
C.激素在人体内含量较低,但具有高效的生物催化作用
D.大量口服胰岛素,可使血糖快速降低而使机体表现出休克症状
19.外来植物水葫芦在我国长江中下游等淡水水域疯狂生长,严重破坏了当地水域。某研究小组对某湖泊周边水域部分植物的种群密度连续进行了十年的调查,部分结果如图所示(单位:株/m2)。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调查香蒲等植物的种群密度时应该多取样,计算时分别去掉最高和最低值后取平均值
B.水葫芦可为草食性鱼类提供更多的食物,它的增多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
C.由调查结果推测该地区的植物群落的丰富度在逐渐下降,导致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下降
D.由曲线可以推断出该区域的三种植物之间在2017年时种间斗争最为激烈
20.大兴安岭是横亘在东北的一座山脉,山上动植物资源极为丰富,下列有关大兴安岭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大兴安岭的群落具有典型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B.大兴安岭的群落演替是一个永恒延续的过程
C.大兴安岭的松树、柏树等乔木构成了该群落的优势种
D.人类活动可以改变大兴安岭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21.如图表示生物体内部分物质的代谢途径,其中字母、数字分别代表物质和反应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过程②可以发生在肺炎双球菌的线粒体中
B.过程①和③都能产生ATP
C.物质Y可能是含有三个碳原子的有机物
D.过程①②③都能在苹果的果肉细胞中进行
22.如图表示适宜温度和适宜土壤环境下玉米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下列对于该曲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b点时能产生ATP的细胞器只有线粒体
B.a点时NADH可从线粒体内膜移动到线粒体基质
C.当植物缺Mg时,b点右移,d点左移
D.影响c点光合作用强度的限制因素是光照强度
23.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 )
A.观察洋葱根尖有丝分裂的实验中,盐酸能使蛋白质与DNA分离,便于DNA着色
B.观察显微镜下处于根尖分生区细胞分裂中期,可见星射线牵引的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
C.细胞分化可使细胞中的蛋白质种类全部改变,细胞具有新的形态和功能
D.分裂间期的细胞中核糖体较为活跃,细胞体积有所增大,DNA数目增加
24.某AaBb植株自花受粉,经检测发现ab的花粉中有50%的致死率,则其后代出现双显性表现型个体的概率约为 ( )
A.17/28 B.19/28 C.9/16 D.32/49
25.某种鸟类羽毛的颜色由等位基因B和b控制,有黑色、黄色两种颜色;等位基因R和r影响该鸟类的体色,两对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三组不同基因型的鸟类各若干只,甲黑色,乙黄色,丙黄色,研究者进行了如表所示的杂交实验,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杂交亲本 子一代表现型及比例 子一代相互交配产生子二代的表现型及比例甲×乙 只有黑色 黑色∶黄色=3∶1乙×丙 只有黄色 黄色∶黑色=13∶3
A.基因型为BbRR的个体表现型应该为黑色
B.羽毛颜色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C.R基因会抑制B基因的表达
D.乙丙杂交子二代中,黄色个体中纯合子的比例应是3/13
26.如图所示,小白鼠体内的甲细胞可以通过分裂形成乙或丙。下列对该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 )
A.若用显微镜观察该鼠的睾丸,可同时观察到甲、乙、丙三个图形
B.甲→乙为有丝分裂,期间经历了同源染色体分离和染色体减半
C.甲→丙为减数分裂,期间经历了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和交叉互换
D.与丙同时形成的细胞,减二分裂后期的细胞形状与图丙相同
27.人体内的T细胞分两类,第一类:杀伤T细胞(Tc),能直接攻击和杀伤其他细胞;第二类:辅助T细胞(Th),能直接刺激已经结合了抗原的T细胞和B细胞的增殖;Tc能发挥作用依赖于细胞膜表面所具有的糖蛋白CD8识别。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Th是由造血干细胞发育而成,并在胸腺中成熟的
B.若人体内出现癌细胞,则依赖于Tc发挥作用,予以清除
C.如果编码CD8的基因不能正常表达,可能出现自身免疫病
D.Th既参与了人体的细胞免疫,也参与了人体的体液免疫
28.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在植物体内,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会消耗ATP
B.植物体内产生的激素中2,4-D具有两重性
C.植物体内生长素浓度越高,对乙烯合成的抑制作用就越强
D.脱落酸和赤霉素在促进茎的生长上表现为协同作用
29.调查某片草原上野兔数量的变化,结果如图。据图分析,下列结果正确的是 ( )
A.第1~7年,野兔数量增长较慢的主要原因是天敌较多
B.第6~14年,野兔增长率较大,说明此阶段野兔的出生率最大
C.从第14年开始,野兔增长率的下降与种群密度较大有关
D.第14~18年,该草原上野兔增长率达到最大值
30.生态系统具有多种功能,下列关于生态系统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也叫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B.通过秸秆还田能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
C.物质是能量流动的载体,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循环顺利进行
D.斑马与其捕食者猎豹之间的信息传递有利于调节种间关系
二、非选择题:共60分。第31~34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5、36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42分。
31.(12分)为提高蔬菜的产量,科学家一直在探究温度控制问题。温度主要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曲线1表示某植物处于日温与夜温相同时某蔬菜茎的生长速率,曲线2表示该植物处于日温26℃而夜温不同时的生长速率(两组实验均为适宜光照)。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在适宜的光照下,植物体内能产生[H]的场所为_____________,而[H]的消耗则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__。
(2)光下叶绿体内ATP的运动方向为___________;黑暗中产生ATP的场所为_____________。
(3)图中温度在5~25℃范围内曲线2始终高于曲线1的原因是两条曲线的_________(填“光合作用”或“细胞呼吸”)存在差异所致,影响该生理过程的外界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曲线2从最高点下降的最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中两条曲线中茎生长最快的一个点,其昼、夜温度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
32.(8分)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之一,目前水稻也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水稻的育种工作对我国的粮食生产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现有高产高秆和低产矮秆两个水稻品种,欲获得高产矮秆品种,最常采用的育种方法所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
(2)育种工作者通过研究发现水稻植株的抗病性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控制的,其抗病性和基因型的对应关系如下表:
类型 抗病植株 易感病植株基因型 A_B_ aaB_ A_bb aabb
①育种工作者选用aabb作为亲本之一与另一亲本进行杂交,子代中抗病植株∶易感病植株=1∶3,则另一亲本基因型为__________。
②现有基因型为A_bb的植株,在培育过程中使用较多的钾肥,则可表现为抗病,但是aabb个体即使给予充足的钾肥依然不能表现出抗病性,这一事例说明性状是由__________决定的,现用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进行杂交,在给予充足钾肥的情况下,子代的表现型以及比例为__________。
33.(12分)降钙素主要是由人体的甲状腺的滤泡旁细胞分泌的多肽类激素,可以降低血液中Ca2+的浓度。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降钙素的分泌过程能体现细胞膜的__________特点。降钙素分泌后,通过__________运输到靶器官,降钙素主要作用的靶器官是骨,通过与骨细胞表面的___________结合,促进骨细胞对血液中Ca2+_________________。
(2)当血液中的Ca2+浓度下降到一定程度后,会刺激甲状腺的滤泡旁细胞,降钙素的分泌应该__________,这一过程属于__________调节。
34.(10分)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使中西部地区大多数农村年轻人选择到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打工,西部地区少数留守的青壮年劳动力有的开垦荒山变果林,有的改造洼地成鱼塘,以及在山中放养土鸡和野猪等。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城市人口的增多与农村留守人口的减少,这种影响人口数变动的因素称为__________,西部地区老年人口多,青少年人口外迁,造成了本地区的人口年龄组成变为__________型。
(2)荒山、洼地经过改造成为果林、鱼塘,说明人类的活动能够改变群落演替的_______,经改造后的生物群落丰富度增加,使得西部地区生态系统的_______稳定性增强。
(3)在鱼塘养鱼过程中,一定要捕捉除去鲶鱼等捕食其他鱼类的肉食性鱼类,从能量流动的角度解释这么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
(二)选考题:共18分。请考生从给出的两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题号后的方框涂黑。注意:所做题目的题号必须与所涂题目的题号一致,在答题卡选答区域指定位置答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题目计分。
35.(18分)【生物技术实践】
塑料的主要成分是PET,化学式:COC6H4COOCH2CH2O,PET极端稳定,日常中极难降解,这也是废弃塑料的污染是人类的一大环境难题的原因。科学家最近刚刚筛选获得了一种细菌Ideonella sakaiensis,据说这一新的细菌能有效降解PET。请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人员欲验证Ideonella sakaiensis菌株是否能降解PET,需要配制_________的培养基用于培养该细菌;若该细菌可以_________,说明Ideonella sakaiensis能够降解PET;若Ideonella sakaiensis全部死亡,则说明不能降解PET。
(2)欲分离并计数获得分解PET的纯化的Ideonella sakaiensis菌株,可用_________(填接种方法),所用的接种工具为_________。
(3)这种细菌在试管液体培养基中培养时其菌体分布如图,由图并结合前面的材料可判断该细菌的新陈代谢类型应该是_________,所以用液体培养基培养这一种细菌时需要_________。
36.(18分)【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拉克斯是由内蒙古农业大学培育的世界首例转基因低乳糖奶牛,诞生于2012年4月24日。它的诞生给世界患乳糖不耐症的消费群体带来希望。
(1)导入拉克斯的乳糖酶基因需要与_______结合后,才能导入_______(细胞)中,一般导入方法为_________。
(2)之后在体外培养该细胞时,必须满足无菌无毒、营养、_________、气体环境等条件,才能使细胞大量增殖,培养环境中的无菌空气必须加5%的CO2,目的是_________。
(3)为验证外源基因整合到奶牛基因组后是否转录,可从转基因奶牛的细胞中提取mRNA并反转录成_____________ ,由于反转录产物含量少,故需要利用特异性引物进行基因的体外扩增,该方法称为_________技术。
参考答案
1.A【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特点及差异的相关知识。
【解题思路】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其遗传物质是DNA,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线粒体中也存在少量的DNA;蓝藻为原核生物,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不具有叶绿体,但具有藻蓝素和叶绿素,使其能进行光合作用;念珠藻属于原核生物,呼吸作用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分裂过程中没有纺锤体的形成。
【知识归纳】准确掌握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异同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叫原核生物,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叫真核生物;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但原核生物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也含有核酸和蛋白质等物质。(2)常考的真核生物有绿藻、衣藻、真菌(如酵母菌、霉菌、蘑菇)、原生动物(如草履虫、变形虫)及动、植物等;常考的原核生物有蓝藻(如颤藻、发菜、念珠藻、蓝球藻)、细菌(如乳酸菌、硝化细菌、大肠杆菌等)、支原体、放线菌等;此外,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既不是真核生物也不是原核生物。(3)细胞生物(包括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细胞中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其中DNA是遗传物质,非细胞生物(病毒)中含有DNA或RNA一种核酸、其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2.B【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氨基酸的结构及计算和蛋白质结构的相关知识。
3.A【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的相关知识。
【解题思路】组成脂质的化学元素主要是C、H、O,有些脂质还含有元素P和N,其中脂肪的组成元素为C、H、O,不含有P;淀粉、纤维素和糖原的单体都是葡萄糖;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脂肪的含氢量高于糖,含氧量低于糖,质量相同的脂肪与糖类彻底氧化分解,脂肪耗氧多,释放的能量多。
【知识归纳】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掌握脂质的种类及其功能。脂质主要由C、H、O三种元素构成,有些含有N、P;脂质的分类与作用为①脂肪:储能、维持体温。②磷脂:构成膜(细胞膜、液泡膜、线粒体膜等)结构的重要成分。③固醇:维持新陈代谢和对生殖起重要调节作用,分为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
4.C【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细胞膜的结构、细胞衰老的相关知识。
【解题思路】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其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分子,磷脂中含有C、H、O、N、P五种元素,蛋白质中含有C、H、O、N四种元素,因此,细胞膜的组成元素中至少含有C、H、O、N、P五种元素;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无细胞核和细胞器,是制备较纯净细胞膜的良好材料,而鸡不属于哺乳动物;衰老细胞的特征之一是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5.C【命题意图】本题考查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DNA的存在场所、癌细胞的主要特征的相关知识。
【解题思路】性激素属于脂质,内质网与动物细胞中脂质的合成有关,因此,能合成性激素的动物细胞中内质网发达;外界CO2进入叶肉细胞被利用至少需要经过细胞膜和叶绿体膜,细胞膜为单层膜,叶绿体是双层膜,共3层生物膜;根尖分生区细胞中的DNA分布在细胞核、线粒体中,根尖细胞没有叶绿体;细胞癌变时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黏着性下降。
6.B【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物质出入细胞方式的相关知识。
【解题思路】细胞膜两侧的离子浓度差是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实现的;K+逆浓度梯度进入神经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而主动运输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是协助扩散,协助扩散不需要能量,并且红细胞不能进行有氧呼吸,因此,血液中的O2浓度不能影响人的红细胞葡萄糖跨膜运输的速率;酒精进入胃黏膜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
【知识归纳】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如表所示:
运输方式运输方向 载体 能量 实例自由扩散低浓度 不需 不需 水、CO2、O2、甘油、苯、酒精等协助扩散高浓度→高浓度→低浓度 需要 不需 红细胞吸收葡萄糖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葡萄糖、K+、Na+等主动运输一般为低浓度→高浓度需要 需要
此外,大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是胞吐和胞吞。
7.A【命题意图】本题考查酶的特性及在代谢中的作用的相关知识。
【解题思路】酶的专一性与酶的空间结构有直接关系,空间结构遭到破坏,酶会失去专一性;在H2O2的分解实验中,加入催化剂(Fe3+、过氧化氢酶)可以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但是,加热是增加活化能的过程;胃蛋白酶的最适pH是1.5~2.2,当其处在pH为6、7、8、9的溶液中,会由于碱性过大而失去活性;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由于酶具有专一性,所以使用唾液淀粉酶不能分解细胞壁。
8.C【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分离定律的相关计算的相关知识。
【解题思路】浅绿色植株自交,F1个体的基因型及比例是1/4AA、2/4Aa、1/4aa,但由于基因型为aa的个体在幼苗阶段死亡,所以成熟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1/3AA、2/3Aa,F1自交产生的F2幼苗中深绿色个体的比例为1/3+2/3×1/4=1/2;若浅绿色植株与深绿色植株杂交,即Aa×AA,则后代中表现型及比例为深绿色(AA)∶浅绿色(Aa)=1∶1;由于基因型为aa的个体在自然选择中被淘汰,所以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A基因频率越来越大;若含有a基因的花粉不育,浅绿色植株的基因型是Aa,产生的雌性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是1/2A、1/2a,雄性配子基因型只为A,雌雄配子结合,后代个体基因型及比例是1/2AA、1/2Aa,即深绿色∶浅绿色=1∶1。
9.D【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分离定律的实质及计算的相关知识。
【解题思路】根据题意,将该阔叶高产小麦植株与普通小麦进行杂交,F1中有高产小麦,说明高产性状属于显性性状,因此,可以确定阔叶突变为显性突变,F1中有高产小麦出现的概率是1/2,说明两者进行的是测交,若用A、a表示该对基因,则亲本的基因型是Aa和aa,可以确定该突变植株为杂合子(Aa);收获的高产植株的基因型是Aa,杂合子自交,后代中出现3/4A_(高产小麦)、1/4aa(普通小麦);杂合子的自交后代中会出现1/4的普通小麦,3/4的高产小麦,因此,杂合子自交后代作为种子,能增收3/4×10%=7.5%;由以上分析可知,阔叶高产小麦的基因型是Aa,普通小麦的基因型是aa,F1个体的基因型及比例是1/2Aa、1/2aa,F1的自交后代中会出现1/2×1/2=1/4Aa(杂合子),因此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1-1/4=3/4。
10.C【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细胞的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
【解题思路】分析曲线图可知,图示为黄牛某器官中某细胞的核DNA含量变化曲线图,其中a过程表示有丝分裂,b过程表示减数分裂。图中①表示有丝分裂间期(S期);②表示有丝分裂前期、中期和后期;③表示有丝分裂末期;④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S期);⑤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中期和后期;⑥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中期和后期;⑦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由以上分析可知,黄牛此器官既能进行有丝分裂,又能进行减数分裂,因此,此器官不可能是黄牛的肝脏;⑤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中期和后期,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存在染色单体;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发生在有丝分裂的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⑥时期不能发生基因重组。
11.D【命题意图】本题考查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
【解题思路】果蝇的红眼基因R对白眼基因r为显性,位于X染色体上,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为XRX-,红眼雄果蝇的基因型是XRY,两者杂交,F1中出现白眼果蝇,因此,可以确定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是XRXr;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为XRXr,红眼雄果蝇的基因型是XRY,两者杂交,F1中白眼个体的基因型是XrY(雄性),雌性中无白眼个体;子代雄性个体的X染色体来自于亲本的雌性个体,白眼雌果蝇的基因型是XrXr,因此,白眼雌果蝇的子代中,雄性个体均为白眼;无论雌果蝇还是雄果蝇都会出现红眼和白眼,因此决定红白眼性状的基因与性别的决定无关。
12.D【命题意图】本题考查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相关知识。
【解题思路】艾弗里证明遗传物质是DNA的实验中,艾弗里是将S型细菌的DNA、蛋白质、糖类等物质分离开,单独地观察它们各自的作用;肺炎双球菌属于原核生物,原核生物不具有染色体;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应用了同位素标记技术,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但无法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噬菌体是由蛋白质和DNA构成的,35S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32P标记噬菌体的DNA,当噬菌体侵染细菌时,DNA被注入细菌内,而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这样可以单独地观察它们各自的作用,因此,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之所以能够成功,跟噬菌体本身的结构与侵染特点有密切关系。
13.C【命题意图】本题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的相关知识。
【解题思路】起始密码子在mRNA上;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转录过程发生在细胞核中,翻译过程发生在细胞质中的核糖体上,原核生物中,基因表达的转录和翻译过程均发生在细胞质中;翻译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中,此过程需要成熟的mRNA作为模板,需要氨基酸作为原材料,需要tRNA搬运氨基酸,此过程消耗能量;翻译和转录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但是两者的碱基配对方式不完全相同,转录的配对方式是A—U、T—A、C—G、G—C,翻译的配对方式是A—U、U—A、C—G、G —C。
14.C【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相关知识。
【解题思路】自然选择直接作用于生物的表现型;由表中信息知,2005年,该种群中a基因的频率=1/2×0.26+0.49=0.62=62%;根据表中数据可知,a基因的频率从1980年的1/2×0.01=0.005,升到2015年的1/2×0.10+0.81=0.86,说明a基因控制的性状利于该物种适应新环境;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了定向改变,从而决定了进化方向。
【知识归纳】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新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其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15.A【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组成、稳态的生理意义的相关知识。
【解题思路】突触小泡在神经细胞轴突末梢的突触小体中,不属于内环境中的物质;内环境稳态和生态系统的平衡一样,其维持自身稳定的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超过这一限度时,内环境稳态就会失调,必将对生物体造成危害;长期蛋白质营养不足,血浆渗透压降低,组织液渗透压升高吸水能力增强,出现组织水肿;毛细淋巴管阻塞,淋巴循环受阻,水分不能回流到血液,导致组织水肿;内环境的稳态是在神经、体液和免疫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的各器官系统的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
16.A【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反射、兴奋的传导和传递的相关知识。
【解题思路】猩猩听到实验员的脚步声就分泌唾液,这种反射是后天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反射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非条件反射需要脊髓的参与;条件反射过程中会有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静息电位产生的生理基础是K+外流,动作电位产生的生理基础是Na+内流;猩猩听到饲养员的脚步声就分泌唾液这一过程在突触处有“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化。
17.B【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神经元的结构、神经冲动的传导和传递、体温调节和血糖调节的相关知识。
【解题思路】突触小体(神经元的轴突末梢)可以与其他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等通过一定方式形成突触;神经递质不进入突触后膜,而是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相结合;下丘脑中既有体温调节中枢,又有血糖调节中枢;动作电位产生的生理基础是Na+内流,因此,动作电位发生时,Na+通道打开,Na+可以由此进入细胞内。
18.B【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水盐调节和血糖调节的相关知识。
【解题思路】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合成和分泌,由垂体后叶释放到血液中的;胰高血糖素能升高血糖,即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为葡萄糖,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会提高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的速率;激素不具有生物催化作用;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口服后会被消化酶分解而失去作用。
19.C【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种群密度的调查、群落的结构特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相关知识。
【解题思路】调查香蒲等植物的种群密度时应该随机多次取样,统计种群密度时,不应舍弃所得数据;水葫芦疯长,严重破坏了当地的水域,会使当地的生物多样性降低,导致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降低,抵抗力稳定性下降;由曲线图可以推出,2017年时该地区水葫芦的数量大大增加,鱼腥草和香蒲的数量为0,这三种植物不存在种间斗争。
20.B【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群落的演替和空间结构的相关知识。
【解题思路】大兴安岭的群落由于光照、地形的不同,具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群落的演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演替并不是一个永恒延续的过程,当一个群落演替到同环境处于平衡状态的时候,演替就不再进行了;大兴安岭主要以乔木为主,因此,大兴安岭的松树、柏树等乔木构成了该群落的优势种;人类活动可以改变大兴安岭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21.C【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及场所的相关知识。
【解题思路】分析题图可知,①表示呼吸作用的第一阶段,②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③表示无氧呼吸第二阶段即乳酸的产生过程。肺炎双球菌属于原核生物,原核生物不具有线粒体;无氧呼吸过程中只有第一阶段可以产生ATP;图中物质Y可能是呼吸过程中产生的中间产物,因此,可能是含有三个碳原子的有机物;苹果的果肉细胞若进行无氧呼吸,产生的是酒精,不是乳酸。
22.C【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细胞呼吸的相关知识。
【解题思路】分析题图可知,b点表示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相等的点,因此,b点能产生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a点没有光照,玉米只能进行呼吸作用,NADH是在有氧呼吸的第一、二阶段产生的,在第三阶段被利用的,因此,NADH可从线粒体的基质移动到线粒体的内膜;当植物缺镁时,光反应减弱,光合强度减弱,b点将向右移,d点向左移动;c点是光饱和点,光照强度不再是该点的限制因素。
23.D【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细胞的有丝分裂、细胞的分化的相关知识。
【解题思路】观察洋葱根尖有丝分裂实验中加入盐酸的作用是解离根尖,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高等植物不具有中心体,因此,细胞分裂过程中不会形成星射线;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而基因表达的产物是蛋白质,所以分化后细胞中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都发生了改变,但不是全部改变;分裂间期进行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核糖体较活跃,细胞体积稍变大。
24.A【命题意图】本题考查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知识。
【解题思路】分析题意可知,正常情况下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有1/4AB、1/4Ab、1/4aB、1/4ab四种基因型的配子,雌性配子正常,基因型为ab的雄配子有50%的致死率,因此,基因型为ab的配子死亡率是1/4×50%=1/8,因此,存活下来的雄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是2/7AB、2/7Ab、2/7aB、1/7ab,某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后代表现出双显性的基因型及比例是1/4×2/7=2/28AABB、1/4×2/7+1/4×2/7=4/28AABb、1/4×2/7+1/4×2/7=4/28AaBB、1/4×1/7+1/4×2/7+1/4×2/7+1/4×2/7=7/28AaBb,因此,后代表现出双显性个体的概率是2/28+4/28+4/28+7/28=17/28。
25.A【命题意图】本题考查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与应用的相关知识。
【解题思路】分析表格信息可知,乙×丙→F1(黄色),F1个体相互交配,F2的表现型及比例是黄色∶黑色=13∶3,属于9∶3∶3∶1的变形,因此可以确定F1的基因型是BbRr,子代黑色个体的基因型为B_rr,黄色个体的基因型为B_R_、bbR_、bbrr。基因型为BbRR的个体的表现型应该为黄色;由以上分析可知,羽毛颜色的遗传是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决定的,所以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由以上分析可知,子代黑色个体的基因型为B_rr,黄色个体的基因型为B_R_、bbR_、bbrr,可判断当R基因存在时,抑制B基因的表达;乙×丙→F1(BbRr),F1个体相互交配,F2中黄色个体出现的概率是13/16,其中有1/16BBRR、1/16bbRR、1/16bbrr,因此,子二代中黄色个体中纯合子的比例是3/13。
26.C【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
【解题思路】分析题图可知,图示为小白鼠的一组细胞分裂图像,其中乙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丙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其着丝点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而且细胞质的分裂是不均匀的,说明观察的是雌性小白鼠。由以上分析可知,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存在联会现象,所以甲→乙不能表示有丝分裂;甲→丙表示减数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可发生基因重组(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和交叉互换);丙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其着丝点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而且细胞质的分裂是不均匀的,所以丙细胞是次级卵母细胞,与丙细胞同时形成的细胞应该是第一极体,第一极体进行分裂进入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时,形态与丙细胞不同,第一极体的细胞质分裂是均匀的。
27.C【命题意图】本题考查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的相关知识。
【解题思路】T细胞是由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在胸腺中发育成熟产生的;Tc能直接攻击和杀伤其他细胞,因此,若人体内出现癌细胞,可以通过Tc予以清除;自身免疫性疾病是指机体对自身物质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自身组织损害所引起的疾病,CD8基因不能正常表达,Tc的识别功能出现异常,不能攻击和杀伤细胞,这类疾病不属于自身免疫病;Th能直接刺激已经结合了抗原的T细胞和B细胞的增殖,因此,Th既参与了人体的细胞免疫,也参与了人体的体液免疫。
28.A【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植物激素调节、其他植物激素的相关知识。
【解题思路】生长素的极性运输过程属于主动运输,主动运输需要消耗ATP;2,4-D是人工合成的生长素类似物,不属于植物激素;生长素含量增加可促进乙烯合成,当乙烯含量增加到一定值时又会抑制生长素的合成;在调节茎生长的过程中,脱落酸能抑制茎的生长,而赤霉素促进茎的生长,两者表现为拮抗作用。
29.C【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种群的数量变化的相关知识。
【解题思路】分析题图可知,第1~7年,野兔数量增长较慢的主要原因是种群的起始数量较低;第6~14年,种群的增长率较大,说明此阶段野兔的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差值较大;第14年,种群密度达到K值,野兔的种内斗争加剧,野兔的增长率下降;种群数量在K/2时,种群增长率最大,第14~18年,种群数量达到K值,种群的增长率为0。
30.B【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的相关知识。
【解题思路】生态系统物质循环指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元素,都不断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又叫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因此,能量不能被循环利用;物质是能量流动的载体,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复;猎豹和斑马之间的信息传递有利于调节种间关系。
【技巧点拨】准确掌握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两者的区别:在物质循环中,物质是循环出现、反复利用的;在能量流动中,能量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联系:①两者同时进行,彼此相互依存,不可分割;②能量的固定、储存、转移、释放,都离不开物质的合成和分解等过程;③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流动;能量是推动物质循环的动力,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返。
31.(12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
(1)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错一不给分) 线粒体内膜和叶绿体基质(错一不给分)
(2)从类囊体薄膜到叶绿体基质 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和内膜)
(3)光合作用(2分) 日温(2分)
(4)细胞呼吸速率增长快,有机物的消耗增加(2分,合理即给分)
(5)日温26℃,夜温20℃(2分,错一不给分)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细胞呼吸的相关知识。
【解题思路】(1)在适宜的光照下,植物既能进行光合作用又能进行呼吸作用,光合作用产生[H]的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呼吸作用产生[H]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光合作用的暗反应消耗[H],暗反应进行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消耗[H],场所是线粒体基质。(2)光合作用过程中,光反应产生ATP,暗反应消耗ATP,因此,光下叶绿体中ATP的运动方向是从类囊体薄膜到叶绿体基质;黑暗中,蔬菜不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呼吸作用的每一阶段都可以产生ATP,呼吸作用第一阶段发生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基质、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3)曲线1表示某植物处于日温与夜温相同时某蔬菜茎的生长速率,曲线2表示该植物处于日温26℃而夜温不同时的生长速率,坐标曲线的横坐标表示温度,图中5~25℃范围内,两条曲线的夜温相同,日温不同,日温主要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4)曲线2表示日温处于26℃而夜温不同时该植物的生长速率,夜温影响植物的呼吸作用,因此,曲线2从最高点下降的最主要原因是细胞呼吸速率增长快,有机物的消耗增加。(5)分析题图可知,两条曲线中茎生长最快的点是曲线2的最高点,对应的日温是26℃,夜温是20℃。
32.(8分,每空2分)
(1)基因重组
(2)①AaBb ②基因和环境共同 抗病∶易感病=3∶1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与应用的相关知识。
【解题思路】(1)最常用的育种方法是杂交育种,杂交育种所依据的原理是基因重组。(2)①根据基因型为A_B_的个体表现为抗病,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与另一亲本进行杂交,子代中抗病植株∶易感病植株=1∶3,说明抗病植株占1/4(1/2×1/2),应该两对基因都是测交,因此,另一亲本的基因型是AaBb。②基因型为A_bb的植株,在培育过程中使用较多的钾肥,则可表现为抗病,但是基因型为aabb个体即使给予充足的钾肥依然不能表现出抗病性,这一事例说明性状是由基因和环境共同决定的;AaBb×Aabb→3/8A_B_(抗病植株)、3/8A_bb(给予充足钾肥,表现为抗病植株)、1/4(aaBb+aabb)(易感病植株),因此,子代的表现型以及比例是抗病植株∶易感病植株=3∶1。
33.(12分,每空2分)
(1)结构 体液(或血液) 特异性受体 吸收利用
(2)减少 (负)反馈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脊椎动物激素的调节的相关知识。
【解题思路】(1)降钙素主要是由人体的甲状腺的滤泡旁细胞分泌的多肽类激素,分泌过程利用的是细胞膜的流动性,细胞膜的流动性属于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激素通过体液运输到靶器官,可以与靶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结合,降钙素可以降低血液中Ca2+的浓度,因此,降钙素可以促进骨细胞对血液中Ca2+的吸收利用。(2)当血液中的Ca2+的浓度降到一定程度后,会刺激甲状腺的滤泡旁细胞,降钙素的分泌会减少,这一过程属于负反馈调节。
34.(10分,每空2分)
(1)迁入(率)、迁出(率) 衰退
(2)方向 抵抗力
(3)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方向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种群的特征、群落的演替、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相关知识。
【解题思路】(1)影响农村留守人口减少的因素是农村人口去城市打工,增加农村的迁出率,城市人口的增多,是由于大量外来人口到城市打工,增加城市的迁入率;西部地区的老年人口增多,青少年人口外迁,人口年龄组成呈现衰退型。(2)人类活动影响着生物群落的演替,改变了演替的速度和方向;经改造后,生物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增加,使得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增加。(3)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在鱼塘养鱼过程中,一定要捕捉除去鲶鱼等捕食其他鱼类的肉食性鱼类,目的是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方向。
35.(18分,每空3分)
(1)以PET为唯一碳源 生存(或存活)
(2)稀释涂布平板法 涂布器
(3)异养需氧型 经常搅拌(或振荡培养)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某种微生物数量的测定、培养基对微生物的选择作用的相关知识。
【解题思路】(1)研究人员欲验证Ideonella sakaiensis菌株是否能降解PET,需要配制PET做唯一碳源的培养基培养该细菌;若该细菌可以存活,说明Ideonella sakaiensis菌株能将PET作为碳源分解,若Ideonella sakaiensis菌株全部死亡,说明Ideonellas akaiensis苗株不能降解PET。(2)分离并计数细菌可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所用的接种工具为涂布器。(3)分析题图可知,这种细菌分布在试管的上层,其异化作用类型是需氧型,所以用液体培养基培养时需要振荡培养,保证细菌对氧气的需要,该细菌可以降解有机物,因此,同化作用类型是异养型,所以该细菌的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
36.(18分,除标注外每空3分)
(1)载体(2分) (奶牛)受精卵(2分) 显微注射法(2分)
(2)合适的温度和pH 维持培养液的pH
(3)(c)DNA PCR(或聚合酶链式反应)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含PCR技术)、动物细胞培养的相关知识。
【解题思路】(1)目的基因需与运载体结合后,才能导入受体细胞;由于受体是牛(动物),因此,该操作过程中的受体细胞是受精卵,采用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2)体外培养该细胞时,必须满足无菌无毒、营养、适宜的温度和pH、气体环境等条件,才能使细胞大量增殖;培养环境中的无菌空气必须加5% CO2的目的是维持培养液的pH。(3)为验证外源基因整合到奶牛基因组后是否转录,可从转基因奶牛的细胞中提取mRNA,并将mRNA反转录成cDNA;进行基因的体外扩增的技术称为PCR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