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ider平衡理论在照顾者对癌症病人疼痛管理态度影响中的应用设想

2017-12-12 07:56
护理研究 2017年35期
关键词:癌症病人止痛药态度

Heider平衡理论在照顾者对癌症病人疼痛管理态度影响中的应用设想

娄方丽,田辉

在对Heider平衡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该理论在照顾者对癌症病人疼痛管理态度影响研究中的应用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应用设想:在照顾者对病人的情感态度一定的前提下,照顾者对病人疼痛管理态度影响研究可按照“照顾者疼痛知识→照顾者疼痛管理态度→病人疼痛管理态度”的研究路径进行管理。

Heider平衡理论;照顾者;癌症病人;疼痛管理态度

由于癌症的长期、慢性发展的特点,病人的主要康复场所为家庭,病人疼痛管理态度在人际因素方面的影响主要来自于病人的家人尤其是照顾者。据报道:70%的照顾者承担着癌症病人中等以上的疼痛管理工作,对疼痛管理持担忧态度的照顾者不愿意按照医嘱给病人服用止痛药,对病人服用止痛药的态度及服药依从性也将产生不利影响[1]。但目前对于照顾者的疼痛管理态度对病人的疼痛管理态度产生影响的过程缺乏理论支持。本研究在对Heider平衡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该理论应用于照顾者对癌症病人疼痛管理态度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设想。

1 Heider平衡理论的分析

在认知论观点的态度改变理论中,能够解释人际关系和态度变化的理论为Heider平衡理论,通常是对两个人之间的人际关系及其态度变化的解释。平衡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Heider于1958年提出,Heider用“p-o-x”模式说明他的理论[2-3]。p代表认知主体,即参考者(reference person);o代表另一个人(other person);x代表某件事情(one thing)。该理论认为:世界上各种人、物、事及观念等都是p的认知对象,p与认知对象o、x之间形成的三角关系叫做单元关系(unit relations)。见图1。

图1 p-o-x的三角关系

p与认知对象o、x之间还将产生一定的情感态度,叫作情感关系(sentiment relations)。例如,在p、o、x之间的关系中,p、o、x的任两者之间可能存在“喜欢”的积极情感态度(like,用“L”表示),或“不喜欢”的消极情感态度(dislike,用“DL”表示);再如,p、o、x的任两者之间可能由于相似、血缘、归属关系、因果关系、共同的命运等原因属于一个认知单元(用“U”表示),属于积极情感态度,或该两者之间是彼此独立的(用“not U”表示),属于消极情感态度[4]。判断p-o-x三角关系是否处于平衡状态,首先将三角的三边关系按照积极或消极情感态度分别赋值“+1”或“-1”,将三者关系的赋值相乘,如果所得结果为“+1”,表示三者关系处于平衡状态;如果所得结果为“-1”,表示三者关系处于不平衡状态[5]。由此可知,在p-o-x的三角关系中,包括三个特定的关系:p→o,o→x,p→x,每一种关系都有四种可能:U,not U,L,DL。例如p可能与o属于同一个家庭(p U o),p可能感觉与o不同(p not U o),p可能喜欢o(p L o),或p不喜欢o(p DL o)。因此p-o-x的三角关系可能产生64种关系组合(4×4×4)。其中只有部分关系属于平衡状态。在p-o-x的64种关系组合中,如果p喜欢o,要分析p和o对x的态度,那么p-o-x的三角关系应为p L o、o L/DL x、p L/DL x 这5种状态产生的4种态度关系组合(1×2×2)。分别包括2种平衡状态和2种不平衡状态[4]。本研究对Heider的平衡理论原著内容进行了梳理,具体见表1。

表1 p-o-x的三角关系组合(p喜欢o)

Heider平衡理论指出:平衡状态就是当p发现自己喜欢的o与自己对x有共同看法,或者自己不喜欢的o与自己对x有相反看法时,p的心理处于平衡状态,没有心理冲突感;不平衡状态就是当p发现不喜欢的o与自己对x有共同看法,或者喜欢的o与自己对x有相反看法时,p可能出现紧张、不安、不愉快等心理不平衡状态,并产生向平衡状态转变的趋向和要求,这正是态度转变的内在根据[5]。Heider认为不平衡状态产生的原因在于人们总是期望喜欢的人与自己有相似的态度,不喜欢的人与自己有不同的态度[6]。T.M.纽科姆于1968年对这个理论作了补充。他认为当p不喜欢o时,平衡的压力是较弱的,他把这种情况称为非平衡状态,这是为了区别于不平衡状态。他认为p和o之间的情感关系是首要的,人们并不关心与他们不喜欢的人的态度是否一致[7]。

平衡理论认为在认知系统存在着使该系统达到平衡的情绪压力,这种趋向一致或平衡的压力促使不平衡状态向平衡状态过渡,导致p改变态度,达到平衡状态[2]。由于不稳定、不平衡状态容易向平衡状态转变;由于稳定、平衡状态可以抵制转变。从不平衡状态转化为平衡状态有3种途径:p转变对x的态度,或者转变o对x的态度,或者p转变对o的态度。平衡理论提出“最小努力原则”(least-effort principle)来预测态度改变方向。p倾向于以改变最少情感关系的方式来达到一个平衡系统。为了恢复平衡状态,哪个方向的态度转变最少,就转变哪个方向的态度。P主要会通过劝说o转变对x的态度、或转变自己对x的态度达到平衡状态,从而发生态度的转变,而不是转变对o的态度[2]。但是如果p从外界信息渠道获得了与x有关的信息、确认自己看法正确的前提下,p将不会转变自己对x的态度,而是倾向于劝说o转变对x的态度,正是所谓的“耳濡目染”“观念渗透”。例如消费者对自己原本并不认可的产品态度,可能因为喜欢的明星对该产品的广告代言,而转变为对该产品的认可态度,正是所谓的“爱屋及乌”;但是如果在消费者确认该产品确实有质量问题、认为该产品不值得信赖的情况下,即使有喜欢明星的代言,消费者在对该产品的态度方面也将不再盲目追随明星,虽然不能劝说明星改变对产品的态度,但是消费者会转变原来对明星代言该产品的积极态度,认为明星代言的这个产品不好,从而达到心理平衡状态。再如在深知电子游戏对孩子危害的情况下,爱孩子的母亲会劝说孩子不再沉迷电子游戏以达到自己心理的平衡状态,而不是选择附和孩子的喜好。

p喜欢o时p-o-x三角关系的平衡和不平衡状态见表1和图2。图2中,图a为不平衡状态,尽管p可以改变自己对x的态度(a→d),但在p确定自己的看法正确的前提下,p会劝说o改变对x的态度(a→c),从而发挥p→x对o→x的有利影响,即p对x的态度为“+”时,o对x的态度也转变为“+”;图b也为不平衡状态,尽管p可以改变自己对 x的态度(b→c),但在p确定自己的看法正确的前提下,p会劝说o改变对x的态度(b→d),从而发挥p→x对o→x的不利影响,即p对x的态度为“-”时,o对x的态度也转变为“-”。也就是说,在p喜欢o的情况下,p对x的态度将影响o对x的态度,p和o对x的态度得分呈正相关。但使p的态度对o的态度发生影响的前提是p处于心理不平衡状态。如果p从外界信息渠道获得了与x相关的信息,使p对x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对x的看法更为明确,打破了p原有的心理平衡状态,p对x的态度由此发生改变,那么就能使p有动力劝说o转变对x的态度以获取心理的平衡,从而导致p对x的态度影响o对x的态度。

图2 p-o-x三角关系的不平衡状态向平衡状态的转变(p喜欢o)[2-3]

Heider平衡理论在国内主要应用于态度及行为改变的理论分析、实践应用、案例分析,包括老年人公交出行行为及态度改变的理论模型构建,消费者奢侈品重购意愿和重购行为研究,教师、学生及教材的关系研究,医患沟通及治疗依从性不良的研究,品牌租赁关系中出租方、承租方和品牌三者关系的案例分析等[5,8-15]。Heider平衡理论原则上与Festinger L.的认知失调理论相同,后者指个体认识到自己的态度与行为不一致而引发的不舒服感觉。但平衡理论更强调认知主体对某事件的态度常受到其他人对该事件态度的影响,更重视认知主体与其他人之间的情感关系对态度的影响力,是解释主体态度改变的重要理论[2]。

2 照顾者对癌症病人疼痛管理态度的影响

根据文献回顾,照顾者的疼痛管理态度对癌症病人疼痛管理态度的影响包括以下两个方面:①照顾者的疼痛管理态度对病人疼痛管理态度的有利影响。由Bowlby 1973年界定的内部工作模式(internal working model),是指个体在与配偶或同伴互动过程中,他们的内部工作模式包括信念、期望、意愿等互相适应、相互调整的过程。Lin[16]指出病人对疼痛及疼痛治疗的信念和态度、期望、倾向等在与他人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建立或重建,并指导其行为以及对环境的反应。通过与照顾者的互动和联系,病人的内部工作模式包括信念、期望、意愿等得以建立和重建,并与照顾者的信念、意愿和期望达成一致。研究发现癌症病人与照顾者参与疼痛教育干预后,照顾者的疼痛知识水平提高、对止痛药成瘾担忧减少,病人对止痛药成瘾的担忧程度降低[17-19]。原因可能在于照顾者同时参与疼痛管理教育干预,有助于发挥照顾者疼痛管理态度对癌症病人疼痛管理态度的正向影响作用。研究表明:疼痛教育干预能够使照顾者的疼痛知识水平提高、对止痛药成瘾担忧减少,同时癌症病人对止痛药成瘾的担忧程度也降低[17]。②照顾者的疼痛管理态度对病人疼痛管理态度的不利影响。调查显示:认为癌性疼痛无法缓解、止痛药只能在疼痛严重时使用、止痛药会导致成瘾的照顾者会鼓励癌症病人尽量忍受疼痛,等到疼痛严重时再向健康专业人员报告[20]。照顾者对止痛药用药的顾虑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癌症病人的态度和行为[21]。癌症病人与其照顾者在止痛药成瘾、止痛药副作用等方面的担忧相似[22]。研究指出:癌症病人与其照顾者的态度类似,对阿片类药导致成瘾、副作用、止痛药需要注射、疼痛表明疾病恶化、好病人不应该抱怨疼痛持担忧态度[23]。照顾者与癌症病人在疼痛报告、止痛药导致成瘾、耐受性、副作用方面的担忧显著相关[17]。研究指出,照顾者与癌症病人对止痛药用药的担忧显著相关[23]。研究发现照顾者与癌症病人在疼痛无法控制、止痛药导致成瘾及耐受性三方面的顾虑呈正相关,与相关研究结果[22]不一致。有学者发现美国临终关怀院的病人和照顾者的顾虑不相关[22],但是支持Lin[16]的调查结果,该调查显示:台湾癌症病人与照顾者的总体及各维度的态度显著相关,相关系数为0.21~0.48,能解释病人态度总体变异的23%[24]。

3 Heider平衡理论在照顾者对癌症病人疼痛管理态度影响研究中的应用设想

Heider平衡理论指出:如果p与o之间存在血缘、归属关系或属于同一个家庭(p U o),则与p喜欢o(p L o)同属积极情感态度[4]。在本研究进一步的实地调研中将只纳入与病人为亲属关系的照顾者,并验证照顾者对病人是否持喜欢态度,照顾者的疼痛管理态度是否对病人的疼痛管理态度产生正向影响。但使照顾者的态度对病人的态度发生影响的前提是照顾者处于心理不平衡状态。如果照顾者从外界信息渠道获得了疼痛管理相关的信息,使照顾者对疼痛管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对疼痛管理的看法更加明确,照顾者的态度由此发生了改变,打破了照顾者原有的心理平衡状态为不平衡状态,那么就能使照顾者有动力劝说病人转变对疼痛管理的态度以获取心理的平衡,从而导致照顾者的疼痛管理态度对病人的疼痛管理态度产生影响。因此,在研究照顾者疼痛管理态度对病人疼痛管理态度影响之前,应首先研究照顾者的疼痛知识对照顾者疼痛管理态度的影响。照顾者获取的疼痛管理相关知识,将使照顾者确信自己的看法正确,照顾者的态度发生改变并处于心理不平衡状态,照顾者将尽力劝说病人转变态度与自己的态度一致,以达到心理平衡状态,从而导致照顾者的疼痛管理态度对病人的疼痛管理态度产生影响。即照顾者疼痛管理态度对病人疼痛管理态度的影响研究可按照“照顾者疼痛知识→照顾者疼痛管理态度→病人疼痛管理态度”的路径进行。

本研究对照顾者疼痛管理态度对病人疼痛管理态度产生影响的分析,可以在病人疼痛管理态度的干预方面给予健康专业人员一定启示。以“照顾者喜欢病人,二者对疼痛管理均持否定态度”为例,按照本研究对Heider平衡理论的分析,此时“照顾者—病人—疼痛管理”三角关系应处于不良平衡状态,见图3和图4中的a。第一,如果不采取干预措施,病人和照顾者的疼痛管理态度不会转变,二者会持续保持这种不良平衡状态,对疼痛管理非常不利;第二,如果只干预病人的疼痛管理态度,病人的疼痛管理态度可能会转变为“+”态度,但此时会引起照顾者的心理出现不平衡,持有“-”态度的照顾者会尽力转变这种不平衡状态。由于照顾者没有得到干预,照顾者认为自己的观点正确,因此照顾者会尽力劝说病人转变态度为“-”以达到自己的心理平衡状态。因此总体表现为对病人疼痛管理态度的干预效果不明显,照顾者对病人疼痛管理态度产生了不利影响(图3);第三,如果加强了对照顾者疼痛管理态度的干预,即使未对病人的疼痛管理态度进行干预,或者由于疾病的原因,病人并不接受干预、病人的疼痛管理态度并未发生改变,照顾者在了解疼痛管理的相关知识或信息后,改变了自己的态度,原有的心理平衡状态被打破出现心理不平衡状态,由于信息来源的权威性,照顾者确认自己的看法正确,他会尽力劝说病人转变态度为“+”,从而达到自己的心理平衡状态,同时这种状态也是“照顾者—病人—疼痛管理”三者的良性平衡状态。通过照顾者的影响,使病人疼痛管理态度的干预效果提高,照顾者对病人疼痛管理态度发挥了有利影响(图4)。

图3如果只对病人的疼痛管理态度进行干预的示意图

图4如果纳入照顾者共同接受疼痛管理态度干预的示意图

以上分析为照顾者对病人疼痛管理态度影响研究提供了“照顾者疼痛知识→照顾者疼痛管理态度→病人疼痛管理态度”的研究路径设想,同时为纳入照顾者有利于提高对病人疼痛管理态度的干预效果提供了有力解释,还提示健康专业人员应同时关注照顾者对病人的情感态度,只有照顾者喜欢病人、二者均对疼痛管理持“+”的态度才是良性平衡状态,才最有利于病人的疼痛管理(图4中的d)。

4 小结

癌性疼痛的治疗多为长期甚至终身的过程,需要病人进行自我管理。在癌症病人的自我管理过程中,病人的疼痛管理态度常受到其身边照顾者的影响。照顾者的疼痛管理态度可以对病人疼痛管理态度发挥有利或不利影响。Heider平衡理论解释了在照顾者对病人的情感态度一定的前提下,照顾者的疼痛管理态度如何对病人的疼痛管理态度产生影响以达到心理平衡状态的过程。本研究能够为照顾者对病人疼痛管理态度的影响研究提供理论支持,为纳入照顾者有利于提高对病人疼痛管理态度的干预效果提供了有力解释,指出只有“照顾者喜欢病人、二者均对疼痛管理持肯定的态度”才最有利于病人的疼痛管理。

[1] Aranda S,Yates P,Edwards H,etal.Barriers to effective cancer painmanagement:a survey of Australian family caregivers[J].European Journal of Cancer Care,2004,13:336-343.

[2] 李建明.社会心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316.

[3] J.L.弗里德曼,D.O.西尔斯.社会心理学[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5-600.

[4] Heider F.The psychology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M].New Jersey: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1958:1-301.

[5] 陈莉弘.海德平衡理论的临床应用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36):162-163.

[6] 俞国良.社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5-520.

[7] 态度理论[EB/OL].[2017-06-07].http://baike.so.com/doc/6188374-6401626.html.

[8] 韩艳,关宏志,李丹洋.基于海德平衡理论的老年人出行态度转变分析[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5,41(6):906-911.

[9] 刘景升.态度改变理论在侦查讯问中的应用[J].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3):66-69.

[10] 汪娟.品牌租赁策略的案例研究-以加多宝为例[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4.

[11] 崔芳芹.从三角理论角度分析教师、学生及教材之间的关系[J].才智,2013,(9):18.

[12] 李莎莎.利用平衡理论提高英语教学效果[J].知识经济,2014,(4):165.

[13] 高桂云,熊威.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师生沟通新思维-基于海德的P-O-X模式[J].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13,27(1):124-27.

[14] 谢金.从平衡理论看教师-学生-教材三者关系[J].海外英语,2012,(20):145-146.

[15] 郭达.基于第三方评价消费者奢侈品重购意愿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1.

[16] Lin CC.Enhancing management of cancer pain: Contribution of the internal working model[J].Cancer Nursing,1998,21(2):90-96.

[17] Letizia M,Creech S,Norton E,etal.Barriers to caregiver administration of pain medication in hospice care[J].Journal of Pain and Symptom Management,2004,27(2):114-124.

[18] Keefe FJ,Ahles TA,Sutton L,etal.Partner-guided cancer pain management at end-of-life:A preliminary study[J].Journal of Pain and Symptom Management,2005,29(3):263-272.

[19] Ferrell BR,Rhiner M,Ferrell BA.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pain educational program[J].Cancer,1993,72(Suppl):3426-3435.

[20] 秦元梅,郭栋.癌症患者及家属疼痛管理知识调查[J].中国医药导报,2010,7(4):122.

[21] 孙秀琴,林朝春,刘雅清,等.家庭支持对控制中晚期癌症病人癌性疼痛的作用[J].全科护理,2011,9(10A):2590.

[22] Riley-Doucet C.Beliefs about the controllability of pain:congruence between older adults with cancer and their family caregivers[J].Journal of Family Nursing,2005,11(3):225-241.

[23] 明星,赵继军.癌症病人及其家属疼痛教育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12,26(1C):200-201.

[24] Lin CC.Barriers to the analgesic management of cancer pain:a comparison of attitudes of Taiwanese patients and their family caregivers[J].Pain,2000(88):7-14.

2017-09-03;

2017-11-29)

(本文编辑 崔晓芳)

ApplicationassumptionofHeiderbalancetheoryincaregivers’attitudestowardspainmanagementofcancerpatients

LouFangli,TianHui

(Beijing Social Administration Vocation College,Beijing 101601 China)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Heider’s balance theory,the paper made an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application of this theory in the study of caregivers’ attitudes towards pain management of cancer patients.Based on the fixed caregiver’s emotional attitude towards the patients,the research of caregiver’s attitude to the impact of the patient’s pain management could be managed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path of “caregiver’s pain knowledge → caregiver’s pain management attitude → patient’s pain management attitude”.

Heider balance theory;caregivers;cancer patients;pain management attitude

R473.73

A

10.3969/j.issn.1009-6493.2017.35.021

1009-6493(2017)35-4524-05

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2016—2017年院级科研课题,编号:SGYYB2016-23。

娄方丽,博士研究生,单位:101601,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田辉(通讯作者)单位:100029,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

信息娄方丽,田辉.Heider平衡理论在照顾者对癌症病人疼痛管理态度影响中的应用设想[J].护理研究,2017,31(35):4524-4528.

猜你喜欢
癌症病人止痛药态度
癌症病人配偶预期性悲伤的研究进展
长期吃止痛药会上瘾?
止痛药使用六忌
态度
别人对你的态度,都是你允许的
癌症晚期患者临床关怀与护理手段探讨
夏天好烦 懒也能穿出态度
偏头痛为什么吃药不管用
警惕止疼药“天花板效应”
态度决定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