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017-12-12 08:00:01,,,,,,
护理研究 2017年35期
关键词:西安市健康状况子女

,,, ,,,

西安市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邵佩,徐莎莎,苏向妮,肖婷,尼春萍,曹宝花,胡珊博

[目的]调查西安市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陕西省老年人群健康风险因素调查问卷对西安市的1 459名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影响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因素为性别、年龄、有无配偶、文化程度、子女孝敬程度、有无慢性病及生活质量等;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规律锻炼、子女孝敬程度、有无慢性病和生活质量对老年人心理健康有影响。[结论]应针对影响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子女孝敬情况和慢性病等因素构建老年人健康管理策略,以提高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

老年人;心理健康;影响因素;西安市;健康管理;养老模式;生命质量

目前,我国正处在老龄化加速发展的时期,预计到2040年,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将达到3.74亿人,占人口总数的24.48%。截至2014年底,陕西省老年人口已经超过584万人,仅西安市60岁以上老年人已有124.21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21.27%。老年人随着躯体功能下降以及社会角色的改变,更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障碍等疾病。老年人群的身心健康也成为社会和政府日益关注的问题。本研究采用自行设计的陕西省老年人群健康风险因素调查问卷对西安市老年人进行调查,旨在全面了解西安市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2013年8月—2014年7月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分别在西安市新城、雁塔、碑林、莲湖、未央、长安区6个行政区随机抽取1个或2个社区或养老机构(共计11个社区)的1 459名老年人进行调查。纳入标准:年龄≥60岁;西安市常住人口;无严重听力、视力和语言障碍;意识清楚,与调查人员沟通无障碍。

1.2 方法

1.2.1 研究工具 由研究者在参考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自行设计陕西省老年人群健康风险因素调查问卷,并通过预调查进一步完善。主要内容:①一般资料问卷,包括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婚姻、居住、经济状况等;②新老年心理健康量表(城市版)[1],由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老年心理研究中心编制,包括认知效能、情绪体验、自我认识、人际交往和适应能力5个维度,采用4级计分,得分越高表明心理状况越好;③国际通用生活质量调查表(SF-36)[2],量表共包含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活力、社会职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8个维度,SF-36总分为各维度得分之和,得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

1.2.2 调查方法 由研究组成员选取护理本科生并进行培训,对西安市社区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展开调查,现场发放调查问卷,由调查员控制调查的数量和质量,此次调查发放1 50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1 459份,有效回收率97.3%。

1.2.3 统计学方法 使用Epidata 3.0建立数据库,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通过t检验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方法分析西安市老年人群心理健康状况,并筛选其影响因素。

2 结果

2.1 西安市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老年人心理健康各维度得分:适应能力2.96分±0.64分,人际交往3.06分±0.64分,自我认识3.02分±0.55分,情绪体验2.91分±0.62分,认知效能2.66分±0.49分。心理健康各维度得分顺序依次为:人际交往、自我认识、适应能力、情绪体验、认知效能。老年人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分析见表1。

表1 老年人心理健康单因素分析 分

2.2 西安市老年人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以老年人心理健康总分作为应变量,将性别、年龄、配偶、文化程度、是否独居、月均收入、规律锻炼、子女孝敬程度、跌倒、有无慢性病、生活质量等单因素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规律锻炼、子女孝敬程度、有无慢性病及生活质量4个因素对老年人心理健康有影响。

表2 老年人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3 讨论

由表1可以看出:不同性别认知效能和适应能力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性老年人认知效能得分高于女性,这与吴振云等[4]的研究结果一致。年龄为66岁~75岁的老年人情绪体验、人际交往、适应能力得分较高,提示医护人员应更多地关注其他年龄阶段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情况。除情绪体验和适应能力外,文化程度越高的老年人心理健康得分越高,这与陈天勇等[5]的研究结果一致,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随学历的升高而改善。陈天勇等[5]指出:高学历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良好,可能与他们更注重生活情趣和人际交往,夫妻关系和子女关系融洽,并参加一定工作,经济状况较好等因素有关。收入较高的老年人的认知效能和情绪体验得分更高。说明提高国民的教育水平和收入状况是全面实现心理健康和积极老龄化的重要基础。根据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提出以下建议。

3.1 加强社会机构养老 由表1可以看出:有配偶、非独居的老年人情绪体验和人际交往维度得分较高,心理健康状况较好。随着年龄的增长,丧偶、独居的老年人增多,而子女也因工作和自己家庭而无暇照顾老年人。有文献报道:从长远来看,社会机构养老是可取的养老方式,从居家养老向社会化养老转变将成为我国未来养老模式发展的必然趋势[6]。社会机构养老能够为更多“空巢老人”带来家的感觉,有专业化人才(如养老护理员)服务于老年人,关心他们的物质及精神需求,加强其慢性病管理,通过健康教育不断提高老年人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建议政府和社会更加关注与支持社会机构化的养老方式。

3.2 加强规律锻炼预防慢性病 如表2所示,规律锻炼与心理健康呈正相关,慢性病与其呈负相关,对老年人心理健康有影响(P<0.05)。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躯体功能下降,患病数逐渐增多,参与社会的意识下降,也使得他们接触社会的机会减少,这些容易影响老年人的情绪,使其心理及精神发生变化[7]。而规律的体育锻炼不仅可以强身健体,增强老年人的抵抗力,减少慢性病的发生概率,还可以改善老年人的情绪,有助于保持其良好的心境,同时可以扩大老年人的社交活动范围,改善其精神状态[8],使其心理状态更加健康。

3.3 提高子女孝敬程度 子女孝敬程度是影响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的一个重要因素,子女孝敬程度高的老年人的认知效能、情绪体验、自我认识、人际交往及适应能力5个维度的得分均较高(P<0.05)。虽然社会养老已经慢慢普及,但居家老年人仍希望与后代共享天伦,子女对其的孝敬程度直接影响着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提示作为子女应该孝敬、关爱自己的父母,为其营造温馨、美好的家庭氛围,充分发扬中华民族尊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关注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3.4 提升生活质量 生活质量是影响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又一个重要因素。本次调查结果显示生活质量好的老年人的情绪体验、自我认识、人际交往及适应能力维度得分较高(P<0.05)。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是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9],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生理功能的逐渐衰老退化,其心理和社会适应性也随之发生一系列变化,这些变化会影响老年人的心理健康[10]。提示应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关注其身心健康及精神需求,改善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4 小结

西安市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主要为规律锻炼、子女孝敬程度、有无慢性病及生活质量。而解决这些问题不仅需要依靠家庭或个人,更需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强老年人的自我健康保健意识,加快发展老年人社区服务体系,关注老年人的精神需求,才能提高其生活质量及生活满意度。

[1] 李娟,吴振云,韩布新.老年心理健康量表(城市版)的编制[J].心理卫生评估,2009,23(9):656-660.

[2] 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1993:1.

[3] 张磊,徐德忠,黄久仪,等.SF-36中文版的应用及分级截断点选择的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4,25(9):69-73.

[4] 吴振云,李娟,许淑莲.不同养老方式下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3,23(11):713-715.

[5] 陈天勇,李德明,李贵芸.高学历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相关因素[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17(11):742-744.

[6] 初炜,胡冬梅,孔祥金.农村老年人群养老需求模式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08,25(1):24-27.

[7] 关维峻,庞淑兰,薛玲,等.唐山市社区老年人生命质量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0,37(8):1467-1471.

[8] 徐红,肖静,庄勋.南通市老年人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7):1450-1452.

[9] 李杨春,李新辉.国内外城市社区老年人生活质量研究现状[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9,30(3):39-40.

[10] 田林,张开金.中老年人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6):1782.

2016-10-11;

2017-09-04)

(本文编辑 崔晓芳)

AnalysisofmentalhealthstatusofelderlyinXi’ananditsinfluencingfactors

ShaoPei,XuShasha,SuXiangni,etal

(Nursing College of the Fouth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Shaanxi 710032 China)

R473.2

B

10.3969/j.issn.1009-6493.2017.35.039

1009-6493(2017)35-4572-03

陕西省国际合作计划项目,编号:2013KW34-01。

邵佩,实验师,硕士研究生,单位:710032,第四军医大学护理学院;徐莎莎(通讯作者)、苏向妮、肖婷、尼春萍、曹宝花、胡珊博单位:710032,第四军医大学护理学院。

信息邵佩,徐莎莎,苏向妮,等.西安市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研究,2017,31(35):4572-4574.

猜你喜欢
西安市健康状况子女
为子女无限付出,为何还受累不讨好?
与子女同住如何相处?
中老年保健(2021年2期)2021-08-22 07:29:54
亲子创意美工展
农民工子女互助托管能走多远?
今日农业(2020年24期)2020-03-17 08:57:46
西安市第四医院
123的几种说法
基于CA-Markov模型的西安市热环境模拟研究
高校教师健康状况调查
“中小学生身体健康状况下降”问题杂谈
体育师友(2013年6期)2013-03-11 18:52:21
她为“破烂王”子女办幼儿园
中国火炬(2011年4期)2011-08-15 06:5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