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达沟泥石流的勘查与治理
文/黄金国,四川省林业勘察设计研究院
瓦达沟泥石流位于川藏公路AK3767+820处。瓦达沟爆发的泥石流,曾多次冲毁公路路基、桥梁,使交通中断。路基、桥梁冲毁后以便道维持通车,严重影响交通的正常通行。川藏公路是四川与西藏的交通大动脉,交通的中断将严重制约该区的经济发展,给人民的生活带来不便。为此,有关部门的领导和专家曾多次来到现场进行考察,研究治理方案,要求及时对瓦达沟泥石流进行治理,恢复交通的正常通行,以加快该区的经济发展。
笔者在对瓦达沟泥石流进行详细勘察的基础上,对该区泥石流的勘查与整治问题浅谈如下:
瓦达沟泥石流位于八宿县瓦达村东侧,里程为AK3767+820,该沟发源于亚穆山,由南向北注入怒江支流冷曲河。流域地处横断山腹地,为青藏高原东南翼的藏东切割山地地貌,具有河流下切强烈、地形复杂、山体破碎和坡度陡峻等地貌特征。流域形状呈阔叶状,回流面积约23Km2。山坡平均坡度33°,沟口海拔为3145m,源头最高海拔为5117m,相对高差1972m。
瓦达沟在中游分为东西支沟,东支沟为深切冲沟,沟坡陡立,沟底宽2~5m,最深达50余m,沟两侧滑坡、塌方、崩塌发育,并分布有巨型岩堆裙,是泥石流的主要发源地;西支沟沟谷宽缓,沟床纵坡较缓,植被茂盛,无滑坡、塌方现象,已处于相对稳定期,近期无泥石流爆发迹象,仅提供水源。东西支沟汇流后经过宽50~150m的古洪积台地(台地上游窄,下游宽),并在台地中部切出宽1 0~20m,深5~10m的冲沟,冲沟两侧陡立,在泥石流的侧蚀作用下,两侧沟坡产生塌方,形成新的固体物质补给泥石流。在东西支沟交汇处至谷口段长2km范围内,西侧发育有5条、东侧发育有3条小型泥石流支沟,这些支沟中上游有厚度大于10m的第四系松散堆积物,以及风化破碎的基岩,沟内多崩塌、滑坡,形成泥石流。由于这些支沟的汇入,进一步扩大了泥石流的规模。从沟口至冷曲河段长约0.8km,泥石流从古洪积扇中部穿过,属通过区,在长期下切作用下,形成两级台地,最上一级台地为古洪积扇扇面,已垦为农田,泥石流对其无影响;下级台地宽50~80m,表面有0.1~2m的泥石流淤积物,长有稀疏的杂草,已逐步趋于稳定。在台地中部为现代泥石流冲沟,宽约8~14m,深3~4m,沟床纵坡10~15%,沟底有1~2m厚的泥石流淤积物。
瓦达沟流域属干旱沟谷区,年降水量约400mm,主要集中在8~10月,暴雨则集中在7~9月间,因此泥石流主要爆发在这3个月中。
受怒江断裂带影响,流域区断层发育,岩石破碎,新构造运动表现为强烈上升,使沟谷下切,沟床纵坡加大,构成了泥石流活动的条件。
流域内外动力地质作用强烈,形成了大量的松散固体物质,尤其是滑坡、坍塌、岩堆、残坡积物储量极为丰富,为泥石流提供了丰富的固体物质来源,松散固体物质总储量高达12205.6万m3,可移补给形成泥石流的松散固体物质达4547万m3。根据地貌及外动力地质作用类型,可划分为寒冻风化带(占10.45%),碎屑堆积带(占2.59%),重力侵蚀带(占9.34%),冲蚀切割带(占77.62%)。
瓦达沟泥石流沟谷形态明显,有常流水,按沟谷形态划分为沟谷型泥石流。泥石流的水源主要来自暴雨,属暴雨泥石流。从泥石流的物质组成特点分析,则属于稀性泥石流。
瓦达沟泥石流淤积物中以漂(块)石、卵(碎)石、砾石、角砾、灰岩、泥砂岩、白云岩为主,其次为砂岩。淤积物大小混杂,分选性差,其中漂(块)石约占20%,粒径最大为1.8m;卵(碎)石约占40%;砾石(角砾)约占有23%;粘粒约占17%。
从现场调查看,历史上瓦达沟泥石流曾发生过规模巨大的粘性泥石流,在泥石流发生初期,以冲刷下切为主,在古洪积台地上切出深沟;近期以稀性泥石流为主,在主沟道中游地段,以冲刷下切为主,而谷口至冷曲河段冲淤基本平衡,冲刷稍大于淤积。从调查情况看,泥石最大淤积坡度为136‰,最小冲刷坡度为40~50‰,相对平衡坡度为100‰~110‰,一次最大冲刷深度为2.5~3.5m,一次最大淤积厚度为2.0~3.0m。该沟具有大冲大淤的特点。
瓦达沟泥石流活动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其周期的长短与暴雨及该地区地震活动周期基本一致。从最近几十年的泥石流活动分析表明:中小型规模的稀性泥石流基本上每年都要爆发2~3次,中型规模成灾害性的泥石流一般15~20年暴发一次,大规模灾害性泥石流一般40~50年爆发一次。
瓦达沟泥石流的形成是在高强度暴雨激发下,残破积碎屑物随地表径流汇于沟中,形成低容重的泥石流或高含砂水石流,这种浆体顺沟而下,沿途冲刷掏蚀两岸坡脚,使分布于沟两侧的滑坡、岩堆前缘失稳和古洪积物岸坡塌方,进而为泥石流的规模扩大,提供了物质和能量,最后导致了大规模泥石流暴发。
从地貌侵蚀阶段性分析,瓦达沟为发展中的沟谷地貌类型,其面积指数Rf=0.777。流域内可移松散物质4547m3,物质来源丰富,其地质地貌指数R0=0.867,沟谷比降指数Ri=0.667。泥石流沟谷的发展趋势判别指数R=2.3。按泥石流活跃程度应归为活跃性泥石流沟谷。
瓦达沟泥石流流域内储备有大量的松散固体物质,按每年暴发2~3次,每次50~80分钟,综合考虑中大规模泥石流发生频率,初步估算瓦达沟泥石流活跃期将延续100年左右。如果不能有效控制不合理的人为采煤以及乱砍滥伐林木等活动,还可能加剧该沟泥石流的规模和活跃程度。
(1)称重法:现场取样加水调剂,请目睹者鉴别,计算得泥石流的重度为16.5KN/m3。
(2)体积比法:通过调查得知,瓦达沟泥石流流体中固体物质和水的含量相当,体积比近似于1。因此按下式计算:
Gm—固体物质比重
f—固体物质体质和水的体积之比,以小数计
综上所述,泥石流的重度为17KN/m3
泥石流流速的计算应根据泥石流的性质、所处的地区用相应的经验公式。瓦达沟泥石流属稀性泥石流,因此选用公式:
Vm=(Mm/α) Rm2/3I1/2计算得Vm=1.51(m/s)
式中Vm—泥石流断面平均流速(m/s);
Rm—泥石流体水力半径(m);Rm=F/X
F—洪水时沟谷过水断面积(m)
X—湿周(m);
α—阻力系数
α =(ΦGm+1)1/2;
I—泥石流水面纵坡(%);
M—泥石流粗糙系数
流量的计算根据实际情况可按形态调查法、配方法计算。
a、形态调查法:瓦达沟泥石流按形态调查法计算得出中小型规模的泥石流流量为55.9m3/s。其计算式为:
Qm=FmVm
式中Qm—泥石流流量(m3/s);
Fm—泥石流的横断面面积(m2);
Vm—泥石流流速(m/s)。
b、配方法:按推理--配方法计算得出瓦达沟泥石流设计洪峰流量为:
其计算公式为:
Qm=Qw(1+c)
式中Qm—设计泥石流流量(m3/s);
C—泥石流修正系数;
α—泥石流体中水的体积含量;
α=(Gm-γm)/(Gm-1)
Wm —泥石流补给区中固体物质的原始含水量,以小数计(可以实测,也可以用气象站的土壤含水量分析得出)。
在查清泥石流的基本情况后,应根据泥石流的性质结合工程建设的特点,提出相应的整治方案。
据调查,该地区泥石流特别易发育,主要为坡面泥石流和沟谷型泥石流。本次勘查工作的目的是为公路建设服务,因此,按泥石流的性质结合公路建设提出以下整治方案。
主要发生在暴雨季节,地表水与松散土石混合而成。泥石流顺坡面漫流,流域面宽、发生频率高,泥石流的整治非常困难。因此,结合本地区的交通情况,提出以下整治方案。
(1)植树造林、种草。在陡峭的山坡上植树造林、种草,防止水土流失。
(2)在较缓的山坡上整平、修台阶、造梯田,防止泥石流进一步发展。
(3)在公开路两侧边坡进行铺面防护,采用过水路面通过泥石流漫区。
(4)加强养护,及时清除堆积在过水路面上的泥石流堆积物,确保交通正常。
此类泥石流沟谷形态明显,泥石流流域比较固定,但较集中,破坏力强。公路一旦毁坏,不易修复,因此应以永久性工程根治为主。
(1)在流域上游植树造林,合理放牧,禁止砍伐林木,防止水土流失,稳定山坡。
(2)在泥石流下游堆积区进行排导工作。
a、清理平顺沟谷,使沟谷保持一定的纵坡坡度,让泥石流顺利通过。
b、对大中型泥石流,如线路通过渠沟谷两侧为松散堆积物时,沟谷两侧应修导流堤。
(3)对小型泥石流,据实际情况以涵洞或小桥跨越;对中大型泥石流修大桥跨越。
桥、涵位置应选择在泥石流沟谷相对稳定的流通区或流通区沟口。如因条件限制,必须从泥石流堆积区通过时,应选在沟谷顺直地段。桥、涵孔径应保持原有沟床宽度,不易压缩沟床和在沟中设墩。桥、涵净空高度视泥石流的流量、最大粒径、最大冲淤特征等综合而定。桥、涵基础埋置深度应大于该处泥石流的最大冲刷深度。
(4)加强养护,及时清除涵洞内、桥下堆积的泥石流堆积物,维护桥、涵的安全,确保线路畅通。
泥石流的发生和发展原因很多,要做到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必须了解泥石流的特点,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综合治理。根据勘察资料,瓦达沟泥石流属沟谷型、暴雨型高频泥石流。泥石流是在暴雨的作用发生的。依据川藏公路的重要性,结合瓦达沟泥石流的特点,提出以下措施。
在冲沟上游形成区,植树造林,种植草皮;修建排水沟,防止水土流失;禁止乱砍滥伐,开垦耕种;关闭正在开采的小煤矿、采石场;在易发生滑踏的地段修保坎、挡墙等挡防工程,加固土层,稳定边坡。
将线路选择在冲构顺直,泥石流易通过的地段,在线路通过区清理沟中淤积物质,修桥跨越泥石流冲沟,在桥梁上游修建50m的导流堤,下游修建30m的导流堤。
瓦达沟泥石流的治理至今已有10余年了,经过多年的综合治理,瓦达沟泥石流发生的频率、泥石流暴发的规模正在逐步减少。当年修建的桥梁、导流堤及边坡防护工程现今完好,线路畅通。说明泥石流对工程建设的危害虽然较大,但是只要经过详细的勘察,查清泥石流的性质、特点,提出合理的治理措施,便可以将泥石流的危害降低甚至消除,从而确保工程建设及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1]工程地质手册 工程地质手册编写委员会编 中国建筑出版社出版
[2]公路工程地质勘查规范JTG C20-2011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发布
[3]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
[4]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DZ/T 0221-200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