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教师培养人才须注重“三立足”“三强化”

2017-12-11 02:03施建峰
职业·下旬 2017年11期
关键词:高素质中等职业劳动者

施建峰

提高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不仅是每所职业学校领导的事,也是专业教师的事。为此,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师必须注重“三立足”“三强化”。

一、必须注重立足国家发展战略,因时制宜,增强人才培养使命感

学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基地。因此,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必须更新人才培養理念,根据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与新的时代特点和新的形势变化,变单一知识型教育为技能型教育,变一般劳动者教育为“高素质”劳动者教育。大力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设计能力、实验技巧和社会实践能力,要把培养学生探究创新能力作为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方向。只有站在国家发展战略高度,理念更新了,方向正确了,目标明确了,才能增强人才培养的自觉性,更好地承担起为国培养数以亿计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历史使命。

二、必须注重立足地方经济需求,因地制宜,增强人才培养责任感

职业教育就是“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教育,市场需要什么样人才,学校就培养什么样人才。这就是职业教育的职责特点,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任务,也是职业学校生存之本。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师必须按照地方经济发展与市场规律,跟随市场的发展而发展,根据人才供求关系的变化而变化,因地制宜,改革课程设置与内容,创新教学模式与方法,真正使课堂成为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的摇篮。

笔者所在学校地处享誉中外的建筑之乡与纺织品生产基地,平面设计人才是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急需人才。我们根据人才培养必须服务于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需求的要求,主动对接地方经济发展新常态与人才市场需求新动向,帮助学生认清自己所学专业与就业创业的新形势、新挑战,帮助学生认识到经济发展新常态就是自己专业学习的新常态。市场需求就是自己的职业定向,人才市场需求岗位就是自己就业创业的岗位。技师调整了教学计划与教学内容,强化了平面设计教学,同时借助多种方式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平面设计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平面设计的专业技能,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大批急需人才。

三、必须注重立足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因人制宜,增强人才培养担当感

当前,国家正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促进中国制造实现转型升级,中国经济发展跃上中高端。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老师必须立足时代对学生职业素养的结构需求,把培养高素质劳动者,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从不同学生的个性、兴趣、爱好、能力等出发,实施因材施教,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实用性。

1.强化对学生的“工匠精神”教育

工匠精神是对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追求卓越,不断创新的精神理念,其核心在于不仅把工作当作谋生的手段,而是树立对工作的敬畏,对事业的专注,对责任的担当,对质量的执著,对完美的追求,并将这些品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它是“敬业乐业”敬业精神的集中体现。我们要把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劳动者,首要就是强化对他们“工匠精神”教育,要通过多种形式,如开班会、看电影、讲故事、请名师工匠作报告等,让工匠精神成为学生的精神支柱与力量源泉。

2.强化对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

从培养“知识型”学生转变为“素养型”学生,从一般劳动者转变为高素质劳动者。这是企业对中等职业中学人才培养的要求。根据此要求,必须从三方面提高学生的素养:一是职业思想素养,如职业道德、职业情感及职业综合心理素质;二是职业认知水平,如职业的综合文化素养、职业的通知知识水平、特定职业的核心理论;三是职业实践能力,如一般的职业应用能力与具体职业相关的专门技能、实践中的技术研发与创新能力等。

3.强化自身素质的全面提升

教师,特别是专业教师肩负着把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劳动者的责任,尤其应当提升自身素质。打铁先得本身硬。教师必须具有真才实学,必须具有“工匠精神”,这是胜任本职工作的必备条件。广大从事中职专业教学的老师们要采取各种措施,更新专业理论知识,提高动手能力,全面提升自身素质,大胆改革教学方法,以适应现代职业教育教学之需要,并获得更多的专业教学的话语权、主动权。

猜你喜欢
高素质中等职业劳动者
劳动者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探索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探索
基于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有机化学教学改革
全国高素质农民超1700万人
劳动者的尊严不应被“扔”在地上
创新德法兼修高素质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