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思桦
【摘要】 目的 分析健康教育对社区老年慢性病的防护效果。方法 70例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 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常规护理, 研究组患者在传统常规基础上采用健康教育,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疾病知晓、疾病知识掌握情况及良好生活方式养成情况优于对照组, 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血糖、血压和血脂达标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993、15.664、11.497, P<0.05)。结论 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接受健康教育, 能够进一步提高患者对于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 有利于提高防控效果, 对于促进其身体恢复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社区老年慢性病;健康教育;传统常规护理;防护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34.102
近年来, 我国老年慢性病患者越来越多, 患病率呈逐年上升的发展趋势[1], 其中糖尿病、高血压及心脏病等已成为老年慢性病常见及高发病症类型[2], 这与我国人口老龄化存在一定关系。老年人多在社区活动, 就此对其进行病症防护具有一定作用[3]。本研究共选取70例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 对其中35例患者应用健康教育, 效果较好。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70例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 各35例。研究组患者中男17例, 女18例, 年龄60~87岁, 平均年龄(73.5±4.5)岁, 其中患有糖尿病15例, 高血压10例, 心脏病1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16例, 女19例, 年龄60~85岁, 平均年龄(72.5±4.2)岁, 其中患有糖尿病14例, 高血压13例, 心脏病8例。两组患者均知晓并自愿签署同意书。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常规护理, 护理人员告知患者日常注意事项并安排其定期接受临床指标检查等, 确保患者各生命体征指标均处于正常值范围内, 一旦出现异常情况要告知并嘱咐接受进一步检查及治疗等。研究组患者在接受传统常规护理的同时加行健康教育, 具体如下。
1. 2. 1 确定教育宣讲内容 在对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前要先确定好教育宣讲内容, 将老年慢性病病原、临床症状表现等作为主要讲解内容, 同时还要重点讲解每一类病症的日常防治措施, 通常社区每周可以举办一次健康教育讲座。
1. 2. 2 集体小组教育 社区医护人员根据不同患病类型患者进行分组, 针对每小组成员进行健康知识宣讲, 讲述病原、临床表现、治疗方案、日常生活饮食注意事项等, 还要格外嘱咐患者完全遵照医嘱服药, 不可自行增减药量等。在整个健康知识宣讲过程中社区医护人员要降低医学专业术语的应用, 尽量考虑到患者年龄及文化程度等, 通过健康宣讲保证老年患者能够听懂并牢记。
1. 2. 3 个别患者教育指导 除了分组健康宣讲以外, 社区医护人员要进行任务分配, 将社区老年患者平均分配到每位医护人员, 医护人员要对自己所管理的老年患者进行定期生命体征指标监测, 同时还要对其进行针对性健康知识宣讲。对管理的每例患者患病类型、实际患病情况等完全知晓, 同时给出有针对性的健康生活建议和日常饮食方案等。在日常生活中医护人员要对患者予以监督管理, 以此实现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教育管理。
1. 2. 4 心理健康教育 由于老年慢性病患者病程较长、临床治疗周期长, 患者在患病过程中容易出现焦虑、害怕等不良情绪。针对此类情况医护人员要加强对老年患者心理健康教育, 在沟通过程中多倾听患者心声及疑虑等, 并耐心予以解答, 通过这种方式实现老年患者心理疏导, 避免其出现不良情绪影响防护效果。另外, 社区还可以举行赏花、散步、夕阳红旅游等相关活动, 鼓励患者积极融入到社会中以此改善其心境, 使患者保持积极健康心态。
1. 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各项调查内容, 如疾病知晓情况、良好生活方式养成情况、疾病知识掌握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比较患者各指标达标情况, 如血糖、血壓和血脂指标。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各调查内容比较 研究组患者疾病知晓、疾病知识掌握情况及良好生活方式养成情况优于对照组, 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各指标达标情况比较 研究组患者血糖、血压和血脂达标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993、15.664、11.497, P<0.05)。见表2。
3 讨论
根据临床统计发现, 近年来我国每年慢性病患者均占有一定比重, 老年人群是这类病症高发人群, 老年慢性病患病时间长、临床治疗周期长, 严重影响其身体健康甚至威胁生命安全[4-7]。老年慢性病防控中护理管理起到重要作用, 经实践发现除了要对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采取传统防控护理外还要加行健康教育, 这对于丰富患者疾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具有重要作用, 能够提供防控效果[8-10]。
健康教育是根据不同类型疾病患者予以不同方面相关知识讲解, 从集体及个别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教育。本研究将传统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分别应用于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 结果显示, 研究组患者疾病知晓、疾病知识掌握情况及良好生活方式养成情况优于对照组, 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血糖、血压和血脂达标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提示社区老年慢性病防护中应用健康教育效果更好。
综上所述, 社区老年慢性病防护中应用健康教育能够进一步丰富老年人对于慢性病相关知识的了解, 有利于改善患者日常生活习惯, 对其各指标达标、促进身体恢复、提高防控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杨剑. 健康教育及管理在社区老年慢性病防治中的应用与效果. 中国当代医药, 2016, 23(19):192-194.
[2] 陈冬雅, 钟雪花. 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在实施健康管理模式后的改善情况评价.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 26(18):192-194.
[3] 李会敏, 张红杰, 姜晔, 等. 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干预模式研究.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14, 33(6):619-621.
[4] 崔烽丽. 健康教育对社区老年病慢性病的防护作用探究. 中国保健营养, 2017, 27(7):16.
[5] 陈建红. 健康教育对社区老年病慢性病的防护作用分析.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4, 8(11):255-256.
[6] 刘波. 健康教育对社区老年慢性病人的健康知识提升效果. 中国卫生工程学, 2015(6):590.
[7] 万丽华. 社区老年慢性病健康教育效果观察. 当代医学, 2011, 17(23):115-116.
[8] 靳祥堂, 高爱丽. 健康教育在社区慢性病管理中的应用与效果. 中国临床研究, 2008, 21(5):636.
[9] 张根长. 健康教育在社区慢性病防治中的地位.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1, 25(11):40-41.
[10] 陈燕, 刘盼盼, 薛泽刚. 健康教育在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管理中的作用. 社区医学杂志, 2011, 9(23):64-65.
[收稿日期:2017-08-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