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水
同情心从何而来
在最新一期的美国《神经元》月刊上,刊登了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研究团队首次绘制的人脑内与同情心机制相关的“地图”。研究表明,人类同情心机制包括对他人感受的体会和从这种体会中生发出同情心这两个进程,所涉及的大脑回路是不同的,表达出的情绪也不一样。同情心是人类许多社交行为的基础,相关研究成果对诊断与同情心有关的精神疾病(如自闭症等)具有实际意义。
为了掌握大脑不同区域的实时活动情况,研究人员对66名志愿者进行了核磁共振成像检查。他们在扫描过程中聆听了24个从慈善组织网站上获取的真实故事,里面的主人公人生坎坷,经历了绝症和强奸等各种痛苦。扫描结束后,研究人员又组织志愿者将这24个故事听了一遍,并要求他们讲述自己对主人公经历的体会,将自己的同情程度描述出来。
神经学家在比照分析了扫描结果和描述情况后发现,当人们了解到他人的痛苦经历时,首先会对这种痛苦感同身受,因为大脑中与自身相似感受有关的区域此时被激活。“这就是一些研究人员所说的‘照镜子机制,它帮助我们体会他人的处境,促使我们的大脑模拟出相似的体验。”领导研究团队的首席科学家约尼·阿沙尔博士解释说,“对他人的痛苦深有感受之后,便会产生一种同情他人的柔情,刺激我们去帮助同情的对象。此时此刻,与勇气、信任、支持和社交行为相关的其他大脑回路将会被激活。”
在阅读悲惨故事时,人的大脑会首先再现故事主人公的痛苦经历,使阅读者体会这种经历,然后反映在行为上。对他人感受的体会和从这种体会中生发出同情心,就像一个硬币的正反两面。研究人员还发现,当体会他人痛苦的神经机制开始工作后,人们在产生同情心的同时,还会出现一系列积极和消极的情绪。它们像鸡尾酒一样混合在一起,与同情心同时存在。
为何不同情陌生人
最新的研究表明,人类会本能地对他人产生同情心。但是如果身处周围都是陌生人的环境时,人们就会感到紧张抑制,有可能不太体会到他人的痛苦。从事该项研究的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神经科学家杰弗里·莫吉尔表示,无论是人类还是小白鼠,对陌生者的恐惧是天生的。若服用可以消除身体紧张反应的药物,同情心则可以恢复。
莫吉尔和他的团队将两只小白鼠放在同一个笼子里,以研究紧张感与同情心之间的联系。他们对其中的一只实施疼痛刺激后,另一只却熟视无睹,反应冷淡,是紧张反应抑制了其感受陌生小鼠疼痛的能力。在研究人员给它服用一种名叫“美替拉酮”(阻碍压力荷尔蒙皮质醇的形成)的药物后,马上就表现出更多的痛苦迹象。
为了进行对比,研究人员随后对人做了同样的实验。让几对大学生坐在同一间屋里,有的是熟悉朋友,有的是陌生人。当其中一个人将手放进盛有冰水的碗里后,皮质醇水平测试表明:他们的反应与小白鼠一样,在陌生人面前会更紧张,更不容易体会到对方的痛苦。然而在服用“美替拉酮”后,这些大学生便变得痛苦起来,对把手放在冷水里的人深表同情。在另一个实验中,研究人员让大家一起参与一种名叫“摇滚乐队”的电子游戏,加深了彼此之间的了解,发现效果与服用药物相似。由此可见,一起参与活动是提高陌生人之间同情心行之有效的方法。
仅仅是陌生人的存在,就足以引起极大的緊张反应,从进化论的观点来看是有道理的。因为每遇到一个不相识的人,都会感到有产生暴力的风险。但一旦认定另一个人是安全的,人们的紧张反应就会减弱。“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已经想出使人们富有同情心的可行性方法。我们发现了人们缺乏同情心的原因,以及使人们对陌生人产生同情心的方法。”莫吉尔指出,“我们的研究结果也证实,对待公司新员工,要采用相互了解的方法,以减少陌生感,使彼此产生同情心,才能提高团队凝聚力。”
“新研究之所以有价值,在于表明了人类和小白鼠之间存在一种相同的机制,支持了所有哺乳类动物天生具有同情心这一观点。”美国埃默里大学灵长类动物行为学教授、耶基斯国家灵长类动物研究中心生命联系研究中心主任弗兰斯·德瓦尔指出,“最大的问题不再是动物是否有同情心,而在于同情心的调节机制。这项关于调节机制的研究迈进了一大步,当然还有待进一步的检测。”
独生子女怎么缺同情心
俄罗斯神经生物学家近期发表在《大脑成像和行为》杂志上的相关研究成果指出,独生子女的脑部灰质量与非独生子女不同,呈现出神经学差异。其中,独生子女的“缘上回”中的灰质量更大,“缘上回”是大脑顶叶的一部分,主要控制语言感知和语言产出。研究人员将这一区域的发达与他们更强的灵活性联系起来。相比之下,独生子女大脑的其他区域灰质量更低,其中包括控制个性、情感和社会行为的内侧前额叶皮质区,这一区域的灰质含量低下与独生子女较差的亲和性有关。
在研究的300名大学生中,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各占一半。神经生物学家对他们进行了智力、创造性思维和性格方面的测试及脑部磁共振成像,其中性格测试包含外倾性、尽责性、情绪不稳定性和开放性等四种特性。虽然行为数据是许多研究的重点,但比这更重要的是核磁共振成像脑部扫描的结果。
在智力方面,两组学生差距不大。虽然独生子女思维更加敏捷,显示出更强的创造力,但在性格测试中显示出更缺乏同情心。研究人员目前还不确定他们为什么会显示出这样的不同,但分析说可能是因为父母花了更多的时间养育独生子女,也可能是因为父母对他们有更高的期待,从而对孩子的创造力产生影响。而独生子女较低的亲和性,可能是由于家庭成员的过分关注、与外界群体的更少接触以及成长过程中更多的单独活动。
研究人员承认,该项研究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所有的参与者都是从某一特定地方筛选出的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而且测试只反映了某一个时间点上的结果。但他们肯定研究的重要成果:第一次提供了能从灵活性和亲和性角度证明大脑解剖结构和行为异化的有关证据。“我们基于神经解剖学上的不同,为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之间的认知功能和性格的不同提供更加充分的理解。”参与研究的一位神经生物学家强调道,“可以确定的是我们的家庭环境和我们大脑结构的发育有联系,这一研究未来的发展方向值得期待。”endprint
如何进行同情训练
美国斯坦福大学精神病学与行为科学教授弗道斯·德哈巴尔博士主持的一项研究表明,压力始于压力源(如某项挑战)的诸多事件,被大脑觉察后产生压力知觉,反过来又会激活身体中的生物应激反应。应激反应系统存在于三个主要阶段:一是没有压力或压力因素的较低水平,利于维持和成长的静息平衡阶段;二是持续时间达数分钟到数小时的压力因素聚集在一起,被称为急性或短期压力阶段;三是慢性或长期压力阶段,持续时间达数月至数年。
包括人类在内所有生物的理想状态是大部分时间停留在他们的静息平衡态,在面对具有挑战性的情况时,会迅速启动短期的逃跑或战斗应激反应。我们所做的试图减少或消除慢性压力的任何事情,都是增加处于平衡态的时间,并且使保护作用最大化。那种短期的需要面对或逃避的压力可能会产生积极或者有利的影响,因为应激反应能增强免疫力,起到保护作用。
慢性或长期压力则不同,会对大脑、身体和健康产生明显的有害影响,如使免疫功能受到抑制或失调,促进免疫细胞的老化。研究人员发现,通过明智训练的自我同情可以帮助减轻自己的慢性压力,而对他人的同情则能减轻同情施予者以及接受者的慢性压力。作为一种免费而且普遍适用的机制,真诚和持续的同情训练已经成为减少或消除慢性压力的主要途径。不论是同情训练本身,还是配合其他的减压活动,都可以带来显著的好处。“下次当你再看到有人遭受痛苦时,不管这个问题是大是小,请真诚地尽全力去帮助他们。”德哈巴尔强调道,“在你帮助困境中的人们时,你也帮了自己。这虽然是意外收获,但却是美丽的奖赏。”
虽然适度的自我竞争、自我评价和自我批判可能是有益的,但是要防止它们变得过度进而诱发慢性压力。自我同情意味着在从事减压或者任何其他活动时,不需要持续和自己较劲或批评自己。自我同情包括参与一些减轻慢性压力的活动,如冥想、瑜伽、舞蹈、音乐、阅读、绘画、园艺、散步、徒步旅行和朋友闲逛等。要因人而异,找到适合自己、感觉良好的活动。
人们很容易理解,为什么向受苦的人表达真诚的同情和提供帮助可以减少患者的慢性压力。与此同时,富有同情心的另外一个好处还包括减轻自己的压力。例如,团队里某些人的糟糕表现导致的压力可能会使你感到失望、担心或生气。直接采取惩罚性的行动将增加团队成员的压力,也可能会增加你自己的压力。然而如果你体谅并明智地与他们一起提出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案来改善他们的表现,那么这种富有同情心的做法可能不仅会降低团队成员的慢性压力,同样也会减轻你自己的慢性压力。同样的道理,在抚养孩子和协调与他人的人際关系上,施与坚定、智慧、富有的同情不失为减小压力并有效的方式。
除了上面提到的减压活动外,使你早上感觉精力充沛的睡眠、健康的饮食习惯、朋友和爱人的支持,也有助于避免慢性压力。
编辑:成韵 chengyunpipi@126.com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