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耕堂艺话
——修养(二)

2017-12-11 04:55
大观(书画家) 2017年3期
关键词:书家技法境界

程 伟

三耕堂艺话
——修养(二)

程 伟

学习书法由熟而入生是为上。

○夜读布袋和尚禅诗:“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心底清静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退步即进步,近处可以看到远处,佛教也有辩证法。学习书法同样要能在退步中看到进步,从小处着眼,营造大气象。

○对书法的理解和认识,唐人说“消日”、宋人称“墨戏”、明人视为“画禅”、清人认为“悟法”。海上胡传海先生认为,消、戏、禅、悟均源自悠闲的心致,所谓琴声、书韵、茶道、棋局也一一孳乳于斯。的确如此,人只有在自由蕭散、逍遥洒脱、不激不厉的氛围中才能创造出艺术珍品。

○态度、勇气是学习书法的两个重要环节。态度,就是为艺的态度,是打进传统的态度;勇气,就是为艺的勇气,自身对风格追求的勇气。现在我们缺少的不是风格追求的勇气,而是缺少真正的打进传统的态度,其实深入传统的过程往往也是风格逐步形成的过程。

○学习书法由熟而入生是为上,熟不能生是为俗,生不能熟则为粗。

○如何理解中国画、中国书法,与如何创作好中国画、中国书法一样,要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写意文化,不懂《老子》《庄子》就无法真正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也就无法真正读懂中国书画。

○一个对艺术缺乏敬畏的人,不能指望他会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书法人只有孤绝于时代的喧嚣,冷眼于金钱的诱惑,使书法创作从技术层面上升至文化层面,进入精神内涵的创作,才是高层次的创作。

○书艺境界与诸多因素有关。如技法的精熟,见识的深广,而最根本的是书家心性、情怀和独立而清醒的艺术思路,所谓境由心造,即是也。

○《石门颂》跋语中有清人张祖翼一则,他说《石门颂》“力弱者学不到,胆怯者不敢学”。笔者以为不论“力弱”还是“胆怯”,只要有信心还是学得到,敢于学的。

○书法前辈启功与其学生谈书法学习时告诫道,学习书法切忌急于求成,欲速则不达。可当今社会且有许多所谓书法速成班,真不知是笔者跟不上时代,还是功利所趋。

○《书谱》中有“君子立身,务修其本”之说,日本将“法”上升至“道”的层面,称之为“书道”。我们虽然还称“书法”,字面上理解还停留在“技法”层面,但实际上我们必须注重内功的修炼。

○学习书法必须循序渐进,切不可急躁浮躁,求其速成。所谓书法速成都是骗人的勾当。

○郑板桥有“学十获七抛三”的艺术观点。学十分,收获七分不难,但如何“抛三”,却是难题。所抛的“三”,就是要凭自己的综合修养,将前人的、他人的、自己的美好部分糅合,并变成一种全新的成分,融合进“七分”之中,使自己创作的艺术品具有鲜明的个性和时代特征。

○明代高僧担当有一题画语云:“支离老手,非熟极而生不可。”熟极,即对技法规律的熟练掌握;生,即在熟极的基础上将作者的学历、阅历和体悟融进去,独出心裁,创作出属于自己的艺术品。

○学习书法需要强化技法,技法不精就如造房子地基不牢。书法的技法也是几千年民族文化积累的有机组成部分,如何继承发挥也是书法家们的责任,但仅此是不够的。由技而道,技道两进才是学习书法的根本途径。

○学习书法求的是“静”,练的是“技”。而目前一些书法人,在学习书法时总是心浮气躁,耐不下心来。往往是“朝学执笔,暮已自夸其能”,明明是原始状态的信笔涂鸦,还美其名为“无法之法”。

○当代书法家的文化素质,是一个颇令人担忧的话题。今天,书法界并不缺少技法训练有素的书家,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书法家队伍的总体人文素养偏低。“书为心画”,书法是写心传性的艺术,它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的,东方人文精神是书法得以长期发展、生生不息的根本动力。

○历史上许多卓有成就的书画家的实践证明,风格的形成与成熟不仅是自身书画技术强化和语言丰富的结果,更有人生的历练带来的心性变化的印记,并且后者对书画风格的形成、完善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

○书法是精英文化,熊秉明先生说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核心的核心。因此,欲提高书法的格调,不仅需要靠深厚的笔墨技法,更需要多读书、广知识、厚积累、高胸次。林散之有言:凡病好医,唯俗病难医,医治有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学习书法到一定阶段就会想着“变”,所谓“创造力的实现”,但如果基础不牢,没有综合融合的能力,方向选择又不对,那么就会越变越糟,变得浮躁,变得恶俗。

○学习书法过程中自觉地思考变化、探索书风是一种好的现象,应该得到鼓励。但这种变化的思考和探索不应该仅停留在思想上或什么性情的所谓感知上,而应该通过笔法、墨法、结体及章法融入到作品中去,最终形成自已的独特风格,不然就是空中楼阁。

○书法的创作能力和欣赏水平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没有欣赏能力,也就没有创作能力,欣赏能力低下,创作能力必高不了,所谓眼高手低。提高书法的创作能力必须广泛涉猎古代经典碑帖,不断提高书法线条质量和造型能力。提高欣赏能力一定要多看前人留下的经典墨迹,同时要广泛学习美学、哲学;特别是中国传统哲学,在当代还必须学一点当代艺术理论,使自身的作品能更具时代性。

○学习书法由“技”至“道”靠所谓的苦心经营是不行的,关键还是要在“技”熟的基础上,加入“字外功”的积累,然后在“蓦然回首”中出现在“灯火阑珊处”。

○学习书法也是学习哲学,书法本身也是矛盾的统一体,疏密、长短、粗细、曲直、浓淡、干湿、巧拙等就是对立统一的因素,也是书法学习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一个训练有素的书法家,就是要能够很好解决这些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一幅成功的书法作品,就是很好地处理这些矛盾后的和谐的一个整体。

○林散之论书诗中有“不随世俗任孤行”句,艺术需要个性和原创,学习书法同样需要从与人同,到与人不同这样一个过程。散之老这一诗句,强调的就是要树立独立的艺术品格。悲鸿先生“独持偏见,一意孤行”也正是此意。

○草圣林散之说过,“读书万卷,可医一俗”,可见读书对书法影响之大。

○学习书法必须学习传统,只有植根于传统之中,书法这棵大树才能根深叶茂。对于传统的继承存在三种态度。一是唯传统,这种所谓继承是使自己脱离现实社会,不接受现代信息,生活在唯传统的精神幻想之中,这种唯传统地学习书法,最后的结果是在传统中湮没了自己。二是反传统,认为学习书法必须有现代意识,对古代传统有所了解即可,他们认同传统,但不学传统,借鉴西方艺术来学习书法,这种态度最后是在西方艺术的海洋中迷失书法的本质。三是反思传统,继承传统,更注重思考,在继承中重视吸收当代艺术,包括西方现代艺术对书法发展的作用。我更认同第三种态度。

○一个人字写得好坏与道德修养没有必然关系,但书法艺术却能提高一个人的品位和修养。

○书法技能在到了一定程度时,技法和技术相对不再是第一位的了。而书法与其他艺术的融合与自己内心的所需则显得更为重要。

○个性决定学书取向,功夫决定书写水平,学养决定审美雅俗,才气决定书作境界。

○传统书画综合了儒、道、佛的精神。儒家的仁、恕、中庸、谦让,道家的道法自然、以柔克刚,佛家的修行、行善和忍,这些精神表现在传统中国书画中体现为清淡、平和、空灵、率真。因此学习中国传统书画就必须学习字外修养,特别是儒、道、佛的一些知识。

○“技进乎道”是所有学书者的毕生追求,书家书艺达到炉火纯青、从心所欲、无法有法的境界实非容易,也非人人能为。由技入道是一个苦修字内功夫和字外功夫的过程。今人较之古人在“技”上差之很远,亦难达古人“道”之境界,故我辈唯有耐得住寂寞,甘于平淡,才有百分之一的可能达到“道”之境界。

○技进乎道,是书家创作状态更高层次的追求。“道”由“技”进,纯熟的技法是“道”的前提。临帖、读帖即是练“技”,不扎实下苦功夫的人是无法达到“道”的境界的。出口言“道”而不讲“技”的,也是无法达到“道”的境界的。读书明理,超凡脱俗,这就是“道”,书家能如此,下笔便高人一等,此乃是“道进技”。

○草书是书法家个性的解放,是性情的自由挥洒,所以书家的胸襟气度、学识涵养是草书形式表现的后备支撑,工具、书写情境等是草书创作的客观环境,书写时的个性表现是草书的灵魂。

猜你喜欢
书家技法境界
三重“境界” 让宣讲回味无穷
杂说书家之性灵
品“境界”
湖北近现代书家、印家群体的掩名现象
作品一
例析三角恒等变换的三种技法
精通拍摄技法
技法只是书法的一部分
慎独的境界
大美不言 大朴不雕——记青年书家郭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