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思维力提升的中考新闻类作品命题的三个支点

2017-12-10 20:41杨显慧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17年11期
关键词:思维力沸点命题

作为实用类文本,新闻类作品的考察应体现着力于学生的逻辑性与思辨性的语文素养。而要实现这样的考察目标,教师在新闻类作品命题时,必须坚持关注热点,着力沸点,体现“亮点”。所谓“热点”,即选择材料的时效性、熟识性和趣味性,这是由新闻文体本身特点所决定的;所谓“沸点”,是就思维考查而言的,也就是试题对学生思维的激活度。所谓“亮点”,是命题能够呈现出本身的特色。新闻类作品的考察,只有在命题领域、命制水平、文本选择均要兼具“热点”“沸点”与“亮点”,才能实现新闻类作品在提升学生思维力方面的命题价值。

一份好的新闻类阅读作品的命题原则是什么?对学生检测的最终导向在哪里?纵观近年来新闻类作品的阅读考察,基本围绕“拟题、补写、概括和语言运用”等形式展开,考察的内容过于窄化和浅表化,忽视了学生的逻辑性与思辨性思维的考察。如何选择新闻类作品,并且在新闻类阅读作品的命题中,激活学生的思维,真正体现新闻类作品的命题意义,是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策略。

一、关注热点 由浅入深

从题材的选择上来说,教师要考虑的首先是热点,即选择材料的时效性、熟识性和趣味性,这是由新闻文体本身特点所决定的,也是由学生的学情所决定。如2016年宁夏卷,将“嫦娥四号将去月球南极”为文本,以提取信息类的形式命题;2016年贵州卷,以“数博会”为话题,以概括新闻主要内容的形式命题,都是着眼于热点话题,有温度,有趣味,有时效。同时,旨在引领学生对所学的新闻类知识进行一个系统的回顾和反思。

二、着力沸点 突出思维

那么,有了热点之后,如何使思维达到沸点呢?抓手是试题的梯度。以2017年我区的一组中考模拟试题为例,这组试题是以“人工智能”为话题的PISA类试题,共4道题目,①简要概括人类想要抵达强人工智能阶段,需要克服哪些技术障碍?②结合语境,辨析词语。人们动辄去向“屏幕”寻求依据,这确实在很大程度上催生了人们的惰性,蚕食着人们主动思考的能力。(加点的“蚕食”是否可以换成“吞食”?请说明理由。)③下列信息与文意不符的一项是: A. 人工智能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B.阿尔法狗在此次围棋大战中获得完胜,但并不标志人工智能全面超越并将替代人类。 C.有些人群因为过度依赖人工智能,产生了严重的“依存症”。D.虽然人工智能有很大的优势,但未来的服务类等行业是不可能让人工智能替代的。④根据材料的阅读,请你谈谈在当前该如何更好地看待人类与人工智能的关系。

由此可见,从试题编制的序列而言,要想达到试题命制的沸点,需要由浅入深。如第2题是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进行的一道“结合语境,辨析词语”题,本题的命题意图为“让学生逐步掌握联系上下文,仔细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境中的意义和作用”,掌握新闻类文本准确、鲜明的语言特征。第3题,在前两题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和创新,要求找出与文意不符的一项,因为新闻阅读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选择性阅读,换句话说,新闻阅读一定是跳跃式的。新闻阅读不是逐字逐句,逐段逐段来读的。同时,也基于新课标在“评价建议”中明确指出:“评价略读,重在考察能否把握阅读材料的大意;评价浏览能力,重在考察能否从阅读材料中捕捉重要信息。”2第3题出题的角度是“内容探究”,这一题既考察提取信息的能力,又考察根据材料进行推理的能力。最终的目的在于试图建构起学生阅读新闻类作品对于主干内容的精确把握与判断的能力。

那么,思维的沸点如何形成,同样以这组试题为例,命题者力求在第4题中,进行思辨思维的渗透。这就涉及到在这道题目中,如何立足文本进行有效地拓展迁移,与文本内容形成有机联系,注意其合理性、实效性、多样性,能凸显语文的学科特色。而在答案的设置上,命题者最终确定的是采点给分的方式。①人工智能和人类兼具伙伴、朋友和竞争对手的关系;②人机结合是一个共存的途径;③人类应避免过度依赖机器而无法自拔,最终沦为机器的“奴隸”;④人类要抵达强人工智能阶段并非一蹴而就,人工智能要取代人类并非易如反掌。思维沸点的形成,题目的设置与答案的拟定需双管齐下,相辅相成。

三、凸显亮点 特色引领

新闻类作品如何凸显亮点,形成本身试题的特色,值得思索。要形成新闻类作品的亮点,首先在于升格,即在基本的新闻类命题形式如“拟题、补写、概括和语言运用”等的类型上,有所突破和提升。如2016年的绍兴市中考卷,以“兰亭书法节”的新闻为文本,要求阅读同学们的对话,提取整合相关信息,合理安排写作顺序,自拟标题,简单介绍书法节的有关情况。既体现新闻的特点,又考察了学生的思维力,让人耳目一新。其次在于内化,即新闻类试题的命制能否真正让考生内化为自身的思维能力、思辨能力或写作能力,它的呈现形式可以是新闻类作品的反观和思辨类型,也可以是新闻数据统计的结论与感言,还可以是由新闻类阅读到新闻类写作。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根植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同时,又在7-9年级阶段目标的“综合性学习”中指出:要“关心学校、本地区和国内外大事”,这就说明了语文关注生活、关注时事的特点。新闻类阅读作品的比例在近几年的中考中呈现的比例日益扩大。因此,关注热点,着力沸点,体现亮点,是新闻类阅读作品命题的三个基本原则,能够对学生的思维力进行有效提升,是该类作品命题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王荣生.实用文教学教什么[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杨显慧 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教育局教研室 315020)endprint

猜你喜欢
思维力沸点命题
热水变“开水”
分析答题错误根源 扫除熔沸点比较雷区
人物2020年度沸点
有机化学专项训练(二)
创新思维力
2012年“春季擂台”命题
2011年“冬季擂台”命题
2011年“夏季擂台”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