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巧利
(渭南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 渭南 714000)
基于市场需求的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路径研究
张巧利
(渭南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 渭南 714000)
随着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逐步变化,对技能型和实用型人才的需求比例逐步提升。而市场需求的转变,给当前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也给高职院校的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对此,从师资队伍建设和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就当前职业院校教师在实践型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可行性对策和建议,以期提升其师资队伍建设的水平。
市场需求;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
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前提下,社会对于职业院校实践应用型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大。而实践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专业的师资队伍,因此职业院校教师团培养也成了社会关注的焦点。高职院校想要保障职业院校毕业人才的质量,让学生具备较高的实际操作能力,必须先从师资队伍建设入手。由于目前职业院校师资力量建设普遍存在思想观念陈旧的问题,因此加快建设一支兼备实践能力与理论知识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提高教师团队的实际操作教学能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职业院校面临的市场需求与人才培养之间的矛盾问题,为国家经济的发展提供实践型的优秀人才。
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国外企业开始进军我国市场,同时我国中小企业也如同雨后春笋般地不断发展,进而使得我国企业数量在不断地增加。由此,造成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但是在企业对人才需求不断增加的同时,却出现了企业找不到合适的人才,而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这个非常严重和突出的供需矛盾。因此,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该对这种现象进行反思和思考,并找到问题的原因。笔者认为,在当前的困境下,人才培养离不开高校师资队伍。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职业院校的师资队伍还存在采用老一套的教学方式,如在教学过程中,只讲理论不论实际,同时思想观念比较陈旧,与企业人才需求严重脱节。同时,部分高职院校忽视对教师专业能力的培养,导致教师在专业应用方面不强,更不用提对学生进行实践技能培养的问题。但是通过总结,笔者认为,从人力资源的角度,在当前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职业教师专业能力不足。从人力资源的角度来讲,教师能否胜任岗位,其关键还是在于其是否具有扎实的专业能力。教师的专业能力核心要素包括教学能力、沟通能力、科研能力、实践能力等部分组成。而教师专业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决定职业院校学生实践技能培养的好坏。但是,由于目前大多数职业院校教师大部分是由传统的中专院校直接转制而来,没有经过专门的高校教师培养和培训。因此,这就造成职业教师在进行教学方面严重缺乏专业能力,最终造成人才需求与实际培养之间存在的矛盾与偏差。同时,由于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相对较晚,与国外相比在经验和教育方法,还有很多的不足和缺陷,在未来的职教过程中还需要进一步地完善。由此,综合上述的原因,导致我国职业院校教师在专业能力方面严重缺乏,最终无法根据市场的需求,培养出符合需要的人才。
2.教师社会服务能力偏弱。社会服务能力作为职业院校三大基本职能,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是指高职院校利用自身在科研、人才培训等方面的优势,为当地企事业单位、人才供给等提供支持。我国职业院校虽然一直倡导构建教师资格与职业资格相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并将其作为建设职业师资队伍的路径,但是其中的社会服务环节却一直不被院校领导所重视,导致职业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偏弱,从而直接影响到职院学生社会服务能力。虽然我国职业院校一直在秉持“双师型”以建设职业师资队伍,但是职校当中名副其实的“双师型”职业教师却为数不多。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主要是受到传统教师任职方式的影响。大多数职业教师只是持有双证的“双师型”教师,但是在实际中接受过专业技能培训过的职业教师比例很少,同时部分教师缺乏企业或是工厂工作经验,导致职业教师只具备教学资格,缺乏实践经验。同时,当前的职业院校严重忽视了对企业工作经验丰富的高技能型人才的聘请,造成高职院校整体的社会服务能力得不到提升。另外,校企合作流于形式,导致社会服务能力偏弱。当前职业院校没有充分地进行与企业或工厂的合作,部分合作也只是限于在企业或是工厂的生产场地进行观察学习,没有真正参与到生产的过程及一些新型技术开发等具备实际意义的项目,导致职业院校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方面缺乏意识。
3.缺乏实践机会。职业院校存在的意义是为社会提供符合市场需求的实际应用人才,因此也要求职业院校教师在具备强大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结合丰富的实践操作经验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职业院校的大部分教师团队动手能力偏弱,没有及时吸取与专业相关的实践操作经验,导致在专业课堂上对实际操作技能不熟悉。因此,加强职业教师对当前市场需求的了解,提升专业的实践能力,必须要为广大的教师提供充分的学习培训机会。但是,当前高职院校普遍存在对教师培训不到位。一方面,由于经费紧张,用于教师培训的费用相对较少。而从人力资源的角度来讲,加强培训对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综合素养等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培训较少,会导致教师不能得到持续的教育,进而对自己的工作岗位失去兴趣和发展的动力。另一方面,职业院校的学生数量大量的扩大,职业教师的日常工作量也随之增多,导致大多数职业教师没有更多的精力去企业或工厂进行长时间的生产实践体验,因此导致了职业教师的教学得不到更新,陈旧的教学内容不符合与现代化的市场需求。
1.大量引进“双师型”教师。职业院校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双师型”职业教师的引进。“双师型”职业教师的引进,前提是要考虑到职校所需的该人才数量,以及院校教师相对缺乏的职业技能。因此,在对职业院校的引进工作中,一方面,应强调教师必须具备专业的基础素质、教育资格和企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在注重引进的同时,加强对双师型的培养。借助现有的人才优势和资源,加强对教师实践技能方面的应用,如鼓励广大的教师深入企业任职,并积极参与企业科研项目,从而锻炼教师的实践应用能力。
2.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我国职业院校教育要求是产业与教育充分结合,这也是对职业院校师资团队建设期望,但是目前这一期望的实现却相对困难。造成上述的原因,是由于理论滞后于实践。很多技术随着市场需求的改变在不断地演进,但是理论技术方面通常都是滞后的。因此,职业院校教师团队必须跟紧市场步伐,加强理论与市场的结合。对此,一方面,可以借助国家政策,充分借助各实践培训基地等,进行阶段式的培训项目;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好职业培训的作用,加强职业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职业培训是促进校园与职业进行资源共享主要方式,给职业教育与生产密切合作提供强有力的帮助,提高职业教师在服务社会的专业技能与生产研发能力。
3.深化校企合作机制。职业院校对师资团队进行培训的同时,既要做好年轻骨干教师的重点培养,也要进行全体教师的合理培训。职业教师团队培训主要针对岗上教师,培训重点放在实践操作能力方面。另外,职业院校也要加大培训经费的投入,与多个专业对口企业或生产工厂合作。定期组织一批职业教师参与到合作企业或工厂的生产一线,全程参与所授专业的工作模式,促使职业教师在课堂专业教学时更具备实际操作能力。这样的方式不仅有助于职业院校对于社会调查,更使得职业教师充分了解所教授的专业市场需求与未来的发展,有助于及时调整自身教学方式。并且,部门教师在专业教学方面存在专业性的问题,可以借助此机会向相关方面的专业人士请教得到相应的解决,进而有助于提高职业院校的专业教学质量。
4.加大实践型兼职教师的引入力度。由于当前职业院校的教师来源有限,职业教师的任职标准以及相关的制定也需要进一步地更新完善。职校在引入“双师型”专职教师的同时,也需要大量引进一批在企业具备一定工作优秀且经验丰富的高技能人才作为职校的专业兼职教师。而在引入之前,还需要注意对这些兼职教师做出一定的教育培训,使他们熟悉职校的教学方式与教学要求,并充分利用技能经验方面的优势进行专业教学,进而为高职院校打造一支实践技能强的优秀兼职教师团队。这种方式不仅有助于学生专业技能的学习,更是使得职校教师吸取更为专业的实践型教学经验,充分做到与企业相结合实现资源共享,更是为企业未来的产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
对高职院校来讲,教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以技能教学为主的职业院校,教师的专业能力和实践技能显得格外重要。随着产业市场需求变大,职业院校必须改变以往教学方法,从建设职业教师队伍出发,提升教师团队整体实践操作与专业性能,充分了解市场所需,培养出新一代的技能型人才,为我国的产业发展做出一定贡献。
[1]沈红雷.现代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研究[J].职业,2016,(20):71-72.
[2]李欣,孙翠香.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现状、问题及对策——以国家首批39所骨干高职院校为例[J].职业教育研究,2016,(10):37-42.
[3]李传伟,董先,姜义.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师资队伍培养模式研究[J].高等继续教育学报,2015,(2):53-57.
G715
A
1673-291X(2017)34-0116-02
2017-08-29
张巧利(1975-),女,陕西蒲城人,讲师,硕士,从事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研究。
[责任编辑 吴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