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苑 帅
不知道“尬点”,广告植入会死得很惨
文/苑 帅
前段时间年度广告大剧《深夜食堂》刷屏,雪崩式差评随之而来,“吃相过于难看”应该算是对这一事件相对中肯的评判。
广告植入的度,可以简单理解为观众的“尬点”。观众达到尬点之前,对广告无感或者偶有不适,但并不影响他接受内容;一旦达到尬点,就会有种隔着屏幕替你感到尴尬,控制不住想要关掉内容然后发个评论吐槽的冲动。
观众最喜欢的内容作品,一定是全程无尬甚至无广告的作品,但是最有长久持续性,将自身潜力发掘到最大,变现能力最佳的,一定是贴着“尬点”边界游走的作品。
如何无限接近但又不逾越“尬点”,应该是每个内容创业者重点考虑的问题。
1.女生可以作的程度,和颜值成正比
内容本身的优质程度,决定了尬点边界可以推多远。有人说不会啊,普通片子广告那么多那么硬也没见人说,《深夜食堂》这么好的背景条件却因为广告被骂死。其实骂你说明心里还爱你,普通片子观众都直接点右上角了,并很快被人遗忘。
2.广告机制设计比抖机灵重要
如果所有植入都是根据产品想idea,那么主创早晚会被放心大胆拉植入的销售逼死。植入一多,主创脑暴跟不上,有几个idea不够巧妙就会导致崩盘。设计成体系的植入机制,比如早期《万万没想到》片头广告,既让观众接受起来能够慢慢习惯甚至期待,也给销售友军划定了范围,不会拉来植不了的单子或硬植突破边界。
3.尬点也会与时俱进
早些年的软植入广告很受欢迎,微博上各种神结尾、神转折等,后来这些招数被用滥了,观众们反而又开始怀念简单粗暴的硬广。现在最受欢迎的是《奇葩说》里那种强行理直气壮播硬广,不要脸的样子甚至有点萌。很多时候潮流是个轮回,需要看清自己处在轮回的哪一点,采取相应的广告变现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