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利靖
摘要:小学体育小组合作学习是解决班级整体性教学和学生个体性差异矛盾的有效途径,在体育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能将“锻炼身体,提升能力,培养情感”三大课程标准的要求深入剖析并融入教学,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社会综合能力,还能有效提高教师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组合作;教学优势;建议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贯彻落实,体育教学也迎来了新的转变,《小学体育课程标准》在阐述课程的基本理念时也特别提出“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正确把握体育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由此可见国家相关部门对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视。
一、 小学体育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优势
1. 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策略
过往的体育课上大多采用学生跟着教师的示范练习,新课标要求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是课堂的主体,那学生也就可以当小老师。比如在队形队列教学时,每组每个人都有当组长的机会,喊口令整队、热身等活动都是组长负责,组长带领组员做各自的准备活动,教师以观察巡视指导为主;同时在教学中,减少学生跟着教师学相同动作的环节,力求在讲解示范后增加小组自由探讨、练习步骤,在教师的引导下小组间放开学生的思维,给予他们天马行空的想象空间。
2. 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主动性
小学生活泼好动表现欲望强,期望被老师夸奖被同学认可,分小组的竞赛活动无疑是学生最喜爱的展示自我的平台,在各种小组比赛中,组组都想争第一,都能积极参与活动。如在水平一“学习各种动物走”练习中,采用小组合作教学,利用比比哪一组走的最形象,学生为了展现自己最好的一面,在小组内充分发挥想象力展示动作,互相学习,有效地提高了积极性。小组间的竞争促使学生在不同的活动环境中参与热情得到提高,并且在练习中反思自己的锻炼效果。
3. 有利于学生社会综合能力的培养
小组合作学习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有很大帮助。譬如,在班级分小组管理后,采用小组长轮换制度和优任劣汰制度,让大多数学生积极参与体育管理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组织管理能力。即使是低年级的学生也有强烈的自尊心,不想被淘汰,树立了当好体育小组长的竞争意识。在体育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积极地参与各项体育活动和体育比赛,可以亲身体验到合作与竞争、个人与集体、关怀与鼓励的关系等,提高对周围人和事的关心程度,总结一些与人交往的经验,并且这些能力还会迁移到学生以后的生活与工作中。
二、 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效果的可行性建议
1. 充分了解学生,教学目标制定合理科学
对学生的了解是小组合作的基础,了解学生的身体状况、运动能力、性格特点,这就要求教师在平常教学中要多观察,勤于记录,才能有效组织小组合作。小组长的选择要综合考虑,要充分发挥小组长的带头作用,给予一定的管理权,也让学生明白不是体育成绩好就能当组长,要考虑综合素质。小组合作教学在备课时要多花心思,要有难度、广度和深度,改变传统教学理念,不断创新教学方式,这也是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过程。
2. 合理设计分组方案,减少学生之间排斥现象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经常性的小组比赛,会让小组间对运动能力较差同学产生一定的对立排斥观念。此时教师应采用不同的小组合作方式进行教学比赛。比如,在各种形式的接力赛中,采用异质分组,让几名特别优异的学生带领差生比赛,让后进生能学习进步;在跳跃教学中,采用兴趣分组,分成跳高、跳远、立定跳远三组让学生自由选择组别进行练习;跳绳练习时,采用友伴分组,把一个不会跳绳的学生分在熟悉好友的小组,其友伴能给予鼓励指导,他本人也会接受学习。不同的分组方式能有效优势互补,达到帮扶促进的作用。
3. 健全教学评价机制,灵活评价学生
小组合作教学中,无论是比赛,还是自主练习,学生在完成任务后,教师如果不及时给予评价,学生会产生不重视心理。教师对小组的评价能树立学生的自信、拥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并在分组合作练习中感受到成功的愉悦心情。因此,教师在积极引导的同时要讲究评价的策略。第一:减少对学生個体成败的评价,多评价小组的团结合作能力。第二:无论是表现好还是表现差的学生,都要有针对性地表扬性地评价。第三:让学生相互评价,小组间相互评价,形成互帮,互学、互促的良好格局和氛围。
三、 结语
小学体育教学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法对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理念带来全新的活力,小组合作学习在教学中有效地实现着教学信息的传递,在教学信息传递的过程中,积极培养着学生的协作学习能力,使大家在合作中增强自信和凝聚力,同时也培养着学生在学会学习之余如何更好地学会关心他人。但是每种教学方法都有其优缺点,如何合理的运用到教学,需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断地尝试研究,上述的应用优势及建议仅本人在教育实践教学中所感所悟,还有很多不够具体的地方,需要在今后教学中继续观察总结,以达到小组合作学习的创新与完善。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