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学科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2017-12-09 10:53吴永章
考试周刊 2017年23期
关键词:体育学科初中生核心素养

吴永章

摘 要:近年来我国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学科素质应运而生,是课程学习标准中的一个新的概念。体育学科不管从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方面,还是课程考试方面,都占据较为重要的地位。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在教育方面一定要抓住学科的核心教学,并清楚地明白如何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教育培养。

关键词:初中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

随着新课程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初中教育不仅在书本知识层面上对学生提出高的要求,在身体素质教育方面也是重要的发展方向。在体育学科教学中,教师联系课程学习内容,向学生灌输核心素养的观念,使得二者相互融通。学生不仅要锻炼身体,还要明白基本道理,文章通过对体育学科的核心素养具体定位和如何培养的具体方法进行探讨论述。

一、 初中体育学科学生的核心素养概念

学科素质是教育改革过程中提出的一个新的概念,是针对学科学习的方向性指导与核心观念的树立,学生通过学科的学习汲取其中的核心素养,提升基本能力和向上发展能力。而学科核心素养表示在一门特定的学科中核心素养的具体表现形式。如本文探讨的初中体育学科,即在这门学科中,学生对运动形式的自主认知、运动方法的具体实践以及社会适应能力。核心素养结合了多个方面,涉及知识、涵养、情感、实践、方法等,学生通过对这些方面的掌握程度来发展自己,同时学科核心素养也通过学生的发展程度体现自身的价值。

其中运动形式的自主认知是学生对体育知识的一个先导认知能力体现,只有先了解这门学科里涉及的各个方面才能更好地适应好接下来的教育进程,同时才能产生对这门学科的自主实践想法。体育学科中,健身知识、运动技能等内容的掌握,将知识转变成能力培养。运动方法的具体实践,有了对运动形式的自主认知这个先决条件,实践的展开将会顺利很多,学生同时对自己的身体状况的了解,进行针对性的体育运动训练,锻炼意志,树立正确的运动价值观念。还有社会适应能力培养,教师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引导,指引学生在健身环境中,锻炼心理素质、人际交往等各方面社会性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身心发展全面协调进行。

二、 如何培养初中生的体育核心素养

1. 提高体育老师自身综合素质

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本身就有很高的责任意识和专业素养要求,优秀的教师既要同时掌握一定的教学技巧,同时还要注重提高自身素养。体育教师的个人综合素质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必须将自我提升放到首要位置,通过个人修养、道德、专业知识各方面的提升来感染学生,引导学生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体育学科中,教师作为体育教学的传授者、管理者,必须要严格达到教师的基本要求,首先,教师要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保证教师一心为学生的奉献精神;其次,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定期进行运动培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和水平,注重自己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提高。教学技巧指的是体育教师在一定原则和规律基础上通过反复练习而习得的一种本领。教师要在实践中不断磨练教学技能,总结教学经验,并结合时代的需求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融入新的教学理念,如探究式教学和合作式教学理念。体育教师要对体育教学内容了如指掌,并对教学内容有自己的教学方式,通过因材施教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能,从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体育教师是学生的榜样,教师要提高个人素养,形成自己的人格魅力,在生活和工作中做好每一件事。体育教师扮演好一个现代教师的角色,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为了增强教师的整体水平,学校可以邀请专业人士进行讲座,共同分享和交流初中体育学科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让更多的教师将核心素养视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让更多的教师意识到核心素养对于学生走向社会,培养独立人格的积极意义。要为体育教师的学习提供更多的平台,鼓励教师进行自我充电,让教师多参加礼仪专业培训。学校还要根据教学安排定期进行座谈会,多分析關于核心素养教学上的问题,共同商讨改进教学现状提升教学质量的思路和办法,并在实践中总结教学经验,找到初中体育学科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新思路,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值得注意的是,初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要求体育教师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过去僵化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在教学中十分被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情绪状态以及思维活跃度都并未处于最佳状态,坚持以人为本,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会更加积极,在培养核心素养的过程中才会有更强劲的动力。

2. 体育教学课堂注重核心素养灌输

在体育课堂上,教师要针对具体的学习内容,融入核心素养的教学。让学生熟知核心素养的概念以及其重要性,首先要明白运动的含义,知道学生为什么要进行体育运动,还要了解运动的相关知识,如学生在学习排球运动时,要知道排球运动的正确拍打方式以及规则要求。还有体育运动中蕴含的丰富精神情感,都是在学习中的重要收获。对运动的实践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任何理论知识的标榜都要通过实际的践行才能获得真知。中学生在这方面的自主能力还较弱,需要有老师的修正和引导,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体现核心素养的价值意义。

3. 培养学生自主运动意识和实践

体育运动在学生的受教育生涯中一直占据着一个重要的位置,家长应该转变传统的知识学习这一观念,应对孩子的兴趣培养提高重视度,并尽可能的鼓励发展他们的兴趣类运动。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也要发挥自身的教师责任,培养学生的自主运动意识,对于热爱运动的学生进行潜能发掘和专业引导,对于体育能力较弱的同学也要多多的鼓励。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意识和体育态度,提高学生对体育的认同度,使学生更多地了解体育的价值。

4. 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和道德教育培养

体育运动对精神教育有着重要启示作用,在进行体育教学时,教师应该经常组织团队运动比赛或训练,在运动中增进学生间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友谊,同时,对于学生的心理引导也起着积极意义,促进体育教学和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相统一的教学成果。教师对学生的培养,不仅局限于知识层面和心理层面,道德素养层面也应该格外注重。体育教育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人文精神,如学生在遇到困难时,敢于直面迎上,同时,还有坚持不懈、刻苦努力等优秀品质。学生在自我拼搏中,不断进步,不断优化自己。教师要始终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的心理素质和道德教育的培养,才能切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要求。endprint

三、 培养初中生的体育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素质教育改革的必然结果,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涉及多方面的内容,例如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情感态度、人际沟通、思维方式等。培养初中生将有利于学生实现德智体美劳多方面发展,将初中生培养为综合型人才。体育的本质功能是强身健体,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在越来越重的书本知识学业下,身體锻炼越来越欠缺,还有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小学生肥胖化的症状越来越严重,所以,培养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促进自主运动意识,锻炼身体,保持身体的健康状态。

学生的体育观念转变,能更正确地认识体育运动,体育学科,在内心,更重视体育学科带来的各种好处。提高了学生的体育意识,有助于他们树立终身运动的观念。

学生在体育学科中,深刻地了解到其核心素养,并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和优秀的道德品质,不仅对身体的健康有好处,对学业的进步也起着重要作用,因为健康的身体是好好学习的前提条件。初中学生在体育中,不断发展着自己,并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四、 结束语

体育学科中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首先是教师的传授和引导,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这个观念意识,更重要的是学生自己对核心素养的重视度,还要有家长的配合。一门学科的更好发展,需要多方共同努力,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学校这个小环境里,学生在平时繁重的学业中脱离,暂时地放松投入到体育运动中,劳逸结合,才能在身体上的重担被减轻后重新以一个好的态度去学习、去与人交流。所以,我们必须要在初中体育学科中培养发展学生的核心素质教育。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具有一定的优势,初中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此时学生的情绪波动较大,将体育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结合起来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意义重大。我国初中体育教学正在随着素质教育的步伐而不断深化改革,无论是师资力量、教学理念还是教学手段都取得了较大成果。总之,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这样才能实现真正的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姜雪娇.建构主义指导下的初中体育教师课堂教学设计研究——以苏州市教师教学设计为例[D].苏州大学,2014.

[2]陆秀云.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J].体育师友,2016,39(5):30-32.

[3]刘宏玉.基于建构主义的体育教学设计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endprint

猜你喜欢
体育学科初中生核心素养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北京师范大学高参小项目“七彩生活从这里开始
大陆赴台体育家群体及其历史贡献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男才女貌:大学老师娶个初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