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郁樱
摘 要: 中小学语文教材中编排了许多精美的文章,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这些资源指导学生进行写作。从教材中收录的文章质量和数量来看,都能够满足教师指导学生写作的要求了,重点是教师利用教材资源的方式。本文就从有效利用语文教材资源的方式出发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可以推动我国语文教育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 语文教材;写作;写作素材
中小学新课标语文教材中收录的范文质量上乘,而且每一篇文章都有自己的特色,几乎都汲取了古今中外文章的精华。这样的文章对语文教学中写作教学的内容有非常大的帮助,可以就近取材用于作文教学,语文教师可以通过优秀的范文使学生渐渐积累写作素材,还不担心语文语感被破坏。因此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好手中现成的语文教材资源,从文本中寻觅写作源头,成就一种指导学生写作的有效途径。
一、 利用语文教材资源指导学生写作的问题
(一) 学生存在语言表达的障碍
通过调查发现一些学生在教师安排了写作作业之后,通常不知道写什么,或者知道写什么却不知道怎么写。 因此可以看出一些学生并不是因为积累的写作素材少而无法写作,而是存在一种语言表达的障碍。究其原因是因为平常写作练习太少,导致学生无法下笔。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小学生们已经有足够的机会随着父母外出游玩,阅读渠道也随之增多。
(二) 教师筛选素材困难
中小学语文教材中优质的范文非常多,教师在进行筛选时就遇到了困难,尽管教师会按照自己的欣赏角度选择一些适合作为学生写作素材的范文,并且也会尽量选择学生需要的。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总会遇到不知道哪一种素材会在写作中发挥最大的效用价值。
(三) 学生不熟悉写作技巧
写作是需要一定的技巧的,就作文的分类来看,每一种作文类型对文字的表达方式要求都会有所不同。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经常遇到一些对于写作技巧完全陌生的学生,这些学生的语言表达、选材能力、写作技巧等方面都有所欠缺,对于某一种值得利用的写作素材,一些学生即便是脑子里有了无数种写法,但是却不能够熟练运用写作方法完成篇文章。
二、 利用语文教材资源指导学生写作的策略
(一) 利用语文教材资源,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中小学教材中收录的文章都是经过专家研究决定通过才得以编入的,因此其价值是值得肯定的。尤其是初中语文教材包括了丰富的写作资源,每一篇文章都值得学生仔细阅读、反复推敲。初中阶段的学生对于新事物和不同于自己身边的事物的好奇心依然存在,所以可以通过合理利用语文教材,激发学生阅读文章的兴趣,从中感受到文字的魅力,逐渐提高个人对文章的审美能力。教师在筛选写作素材时可以选择一些比较具有想象力的文章,这样可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比如当学生学习了《女娲补天》这一类的神话故事之后,学生会对那样一个虚幻的世界产生一种莫名的向往感,因为那个世界是未知的,是不真实的。因此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总是通过自己的想象将故事中的一些事物的形象具体化,这就无形中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有助于学生创作。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完成了课文的基本讲授任务之后,令学生自行想象。创作一篇神话故事,并且让学生在写完之后上台讲解自己创作的神话故事,并解释为什么会这样写。
另外在语文教材中有一些名家名篇,一般都是散文,这一类散文的表達方式和用词都非常的熟练,让人阅读时有一种美的感受。比如朱自清先生《春》中有这样的描写: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使人读起来意外地触动,这便是文字的魅力,可以引导学生反诉诵读,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为写作打下基础。
(二) 利用语文教材,积累写作素材
中小学生语文教材中有丰富的素材,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从中提炼出自己最喜欢的和写作需要的部分,并养成积累的习惯。语文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做的是在某一单元内容进行讲解之前,让学生根据单元内容的主题查阅更多的资料。比如在语文教材中有一些单元是关于民间文化的,那么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前自行搜集中国各地民间文化。现在学生一般都可以通过互联网搜索出许多的民间文化,教师需要要求学生对民间文化按照地区进行分类,比如陕北的花鼓戏、东北的秧歌等。学生本身在搜集的过程中对于这一些民间文化就有了一些了解,经过教师的讲解会形成更深的印象,那么在利用这些素材写作时便会言之有物。在语文教材中有一篇课文叫作《安塞腰鼓》,教师可以有意识引导学生就自己所在地区的民间文化进行写作,刚开始可以模仿作者描写《安塞腰鼓》的方式写作,熟练之后再自主写作。
(三) 利用语文教材,激发学生写作的灵感
生活和写作是息息相关的,语文教材中的许多经典文章都是作者通过观察、体验、感悟生活之后写就的,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精读这一类文章,引导学生发现作者观察生活的方式和角度,并将这种方法应用到生活中,写出让人感动的文章。例如经典名篇《伟大的悲剧》,作者茨威格在文章中描写的故事充满了波澜,使人读起来很受触动,学生在阅读这一类文章之时容易受到文章中作者渲染的情绪的感染,还会联系到自己的生活经历。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就应该强调结合自己的思想感情进行创作的方法,那么当学生从名家的作品中感觉到了创作的灵感之后,会激发学生立即创作的热情。写作是从模仿开始的,但是教师要教会学生善于利用语文教材中的文章选择合适的方式模仿,比如摘抄一些经典名篇中的句子,或者学习名家们描写故事的方式和技巧,渐渐摸索出一条适合自己写作的途径。
结束语:
中学生通过语文教师的有效引导学会写作文、写好作文,可以在生活中采用作文的形式记录生活,成为一个具有文化素养的人。语文教师要充分合理地运用语文教材资源,使学生在欣赏他人作品的过程中,感受到文字的魅力并掌握写作的技巧,这一目标需要语文教师和学生互相配合努力实现。
参考文献:
[1] 张婷.于百花丛中寻觅芬芳谈谈如何运用语文教材指导学生写作[J].现代教育教学探索,20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