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陈晨 仲崇俊
·护理研究·
心理分级护理模式对择期心脏介入手术患者睡眠质量、疼痛及负性情绪的影响
王陈晨 仲崇俊
目的探讨心理分级护理模式运用于择期心脏介入手术患者中对睡眠质量、疼痛和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行择期心脏介入手术的患者102例,按照数字随机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1例。对照组行常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行心理分级护理模式护理。观察并记录2组护理前后睡眠质量评分、疼痛程度和负性情绪评分情况,并作对比分析。结果2组护理后上床入睡时间、夜醒次数、一夜总睡眠时间、夜间做梦情况、睡眠深度、醒后感觉和睡眠质量总分均低于护理前(Plt;0.05),而观察组护理后上床入睡时间、夜醒次数、一夜总睡眠时间、夜间做梦情况、睡眠深度、醒后感觉和睡眠质量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lt;0.05)。2组术前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对照组术后疼痛评分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而观察组手术后疼痛评分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2组护理后HAMA、HAMD评分低于护理前,而观察组护理后HAMA、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结论心理分级护理模式运用于择期心脏介入手术患者中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减轻疼痛,缓解焦虑抑郁情绪,值得推广。
心理分级护理模式;心脏介入手术;睡眠质量;疼痛;负性情绪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及人们生活、饮食方式的改变,使心脏疾病的发生率显著上升[1]。而心脏介入手术是目前治疗心脏病的有效措施,其作为微创手术,对患者损伤较小,并且患者术后恢复时间较快[2,3]。但此手术方式费用较为昂贵,部分患者需要植入医疗材料,且患者对手术治疗方式的认知度不高,所以患者会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绪,不仅增加术后疼痛感,并且会严重影响睡眠质量[4]。心理分级护理模式是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其能够根据患者心理状况,给予患者程序化、全方位的心理护理干预,从而显著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促进病情尽早恢复[5]。为探究此护理模式对心脏介入手术患者的效果,在本研究中对我院收治的择期心脏介入手术患者给予心理分级护理模式,对比常规护理效果,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行择期心脏介入手术的患者102例,按照数字随机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1例。对照组中,男29例,女22例;年龄19~73岁,平均年龄(48.41±9.56)岁;心脏介入类型:冠状动脉造影术20例、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18例、射频消融术7例、起搏器植入术6例;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10例、初中14例、高中或中专14例、大专及以上13例。观察组中,男26例,女25例;年龄20~74岁,平均年龄(48.72±9.48)岁;心脏介入类型:冠状动脉造影术21例、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17例、射频消融术8例、起搏器植入术5例;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12例、初中15例、高中或中专13例、大专及以上11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对患者进行常规健康教育,并且加强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内心疑虑,给予其耐心解答。观察组实施心理分级护理模式,具体如下:(1)术前心理分级评估及护理干预:患者在护理人员入院后运用SPIEGEL睡眠质量量表和五指疼痛评分表对患者进行有效评估,然后根据评估结果实施心理分级护理。①一级心理护理:此等级患者SPIEGEL睡眠质量量表评分10分以下,疼痛评分2分以下。护理人员使用共性心理护理干预,为患者建立舒适、安静的住院环境,控制好病房的温度和湿度,在晚上熄灯前准备好护理工作中需要的物品,并将打鼾与失眠者分离,详细记录患者睡眠质量状况。此外,护理人员向患者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详细讲述心脏病的相关知识和治疗方法,充分鼓励患者,坚定其积极治疗的信心,以提升对治疗和护理的积极性。②二级心理护理:此等级患者10分≤SPIEGEL睡眠质量量表评分lt;30分,2分≤疼痛评分lt;4分。护理人员纠正患者过往对疾病及治疗的错误认知,通过相同病友相互交流、视频讲解等方式提升患者认知度。此外,护理人员运用精神松弛法,如给予患者播放曲调柔和的音乐,并且嘱咐患者想象美好的事物等,从而有效缓解患者不良心理情绪。③三级心理护理:此阶段SPIEGEL睡眠质量量表评分在30分及其以上,疼痛评分在4分及其以上。护理人员严密观察患者言行举止,嘱咐患者家属尽可能全程陪伴患者,以消除患者孤独感。护理人员积极鼓励患者,让患者保持乐观心态。临床医生使用通俗易懂的言语详细讲解手术过程和预期治疗效果,为其提供专业化支持。护理人员调动一切社会力量,让患者家属、朋友以及同事等给予患者充分关心。(2)术后心理分级护理:①一级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在术后及时将手术治疗效果告知患者,帮助患者取舒适体位,尽可能避免温度、湿度等对患者造成的刺激。②二级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尽可能满足患者需求,并且准确评估患者疼痛状况。可与患者交流其感兴趣的话题等方法,转移其对疼痛的注意力,在疼痛难以耐受时可适当使用镇痛药缓解疼痛感。③三级心理护理:首先解决威胁患者生命健康的问题,强化对患者术后并发症状况的观察。护理人员稳定患者不良心理情绪,并且告知患者家属患者状况,遵医嘱给予患者镇痛药治疗,此外,术后1 d内每2小时严密观察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
1.3 观察指标 (1)采用SPIEGEL睡眠质量量表对2组护理前后睡眠质量进行评价,主要包含上床入睡时间、夜醒次数、一夜总睡眠时间、夜间做梦情况、睡眠深度、醒后感觉5个维度,分数越高则表明睡眠质量越差[6]。(2)采用五指疼痛评分表对两组手术前后疼痛程度进行评价,分数越高则疼痛越严重[7]。(3)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2组护理前后负性情绪进行评价,得分越高表明焦虑、抑郁情绪越严重[8]。
2.1 2组护理前后睡眠质量评分比较 2组护理后上床入睡时间、夜醒次数、一夜总睡眠时间、夜间做梦情况、睡眠深度、醒后感觉和睡眠质量总分均低于护理前,而观察组护理后上床入睡时间、夜醒次数、一夜总睡眠时间、夜间做梦情况、睡眠深度、醒后感觉和睡眠质量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lt;0.05)。见表1。
表1 2组护理前后睡眠质量评分比较 n=51,分,
注:与护理前比较,*Plt;0.05
2.2 2组手术前后疼痛评分比较 2组术前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对照组术后疼痛评分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而观察组手术后疼痛评分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lt;0.05)。见表2。
2.3 2组护理前后负性情绪评分比较 2组护理后HAMA、HAMD评分低于护理前,而观察组护理后HA
MA、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lt;0.05)。见表3。
表2 2组护理前后疼痛评分比较 n=51,分
表3 2组护理前后负性情绪评分比较 n=51,分,
在年龄不断增长下,人体机体脏器官功能会出现显著衰退现象,并且血管会出现硬化,因此发生冠心病等心脏病的概率较高[9]。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技术及器械的不断发展,使得心脏介入手术被广泛运用于临床[10,11]。心脏介入手术的治疗效果显著,并且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小,但仍然为有创手术,大部分患者对手术和疾病的认知度并不高,所以会出现恐惧、紧张等不良心理情绪,对术后疼痛感及术后睡眠质量造成影响。有相关调查结果表明,首次住院患者在住院当天的失眠率高达56%,而其中心脏疾病患者由于自身机体状况及睡眠环境改变而引发失眠的比率达到60%左右,所以需给予患者有效心理护理干预[12]。心理分级护理作为一种新型护理模式,首先对患者心理状况及术后疼痛程度进行有效评估和分析,再实施程序化心理护理,进而显著消除患者不良心理情绪,促进机体恢复[13]。
在本研究中,对我院收治的行择期心脏介入手术患者实施心理分级护理模式,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后睡眠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lt;0.05)。表明心理分级护理模式可明显改善患者术后睡眠质量。原因主要为在此护理模式中,护理人员从护理内容、护理级别方面科学规范日常护理工作,并且根据不同等级患者的心理状况实施相应护理干预,进行针对性交流和沟通,从而显著改善患者不安情绪,提升患者睡眠质量;此外,此护理模式可为患者提供舒适安全住院环境,尽可能避免影响到患者睡眠质量的因素产生,从而显著改善患者睡眠质量[14]。本研究中,对照组术后疼痛评分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而观察组手术后疼痛评分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表明通过实施心理分级护理模式可明显缓解术后疼痛感。原因主要为此护理模式根据患者心理分级状况,实施个性化、针对性心理护理,特别是对二级心理护理以上者,护理人员可有效确保所实施心理护理的执行力度,帮助患者转移对疼痛的注意力,缓解术后疼痛感[15]。此外,本研究中还显示观察组护理后HAMA、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表明心理分级护理模式对缓解行心脏介入手术者的不良心理状况具有明显效果。原因主要为此护理模式中,护理人员根据各患者不同等级心理状况实施相应心理护理,对一级心理护理者充分做好环境护理,避免环境因素对患者心理状况造成的负面影响;对二级心理护理者做好完善疼痛护理和不良心理情绪针对性护理,尽可能缓解患者负性情绪;对三级心理护理者充分调动患者家属、朋友等社会力量,给予患者有效心理支持和鼓励,最终让以乐观心态积极配合护理[16]。
综上所述,心理分级护理模式运用于择期心脏介入手术患者中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减轻疼痛,缓解焦虑抑郁情绪,值得推广。
1 智红晓,宋葆云,杨巧芳.应用集束化护理预防成人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急性压疮的实践.中国护理管理,2016,16:840-842.
2 刘春燕,金晶,吴桂琴,等.医护合作策略对预防心脏手术病人精神障碍的效果观察.全科护理,2016,14:1867-1869.
3 唐秀芳,窦红梅.复合保温护理干预对心脏手术术后患者寒战及凝血功能的影响.国际护理学杂志,2016,35:2057-2060.
4 张凤英.心理分级护理模式对择期心脏介入手术患者的作用观察.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3:3-4.
5 Payami MB,Daryei N,Mousavinasab N,et al.Effect of cold application in combination with Indomethacin suppository on chest tube removal pain in patients undergoing open heart surgery.Iranian Journal of Nursing and Midwifery Research,2014,19:77-81.
6 李凤菊,王姣平,周欣欣.心理护理对重症监护室心脏手术患者预后的改善作用.国际护理学杂志,2016,35:2695-2697.
7 周莉,杜彦玲,李慧英,等.个体化心理干预对心脏手术患者术后心理韧性及应对方式的影响.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4574-4576.
8 Seifi Z,Beikmoradi S,Oshvandi K,et al.The effect of lavender essential oil on anxiety level in patients undergoing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 surgery:A double-blinded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Iranian Journal of Nursing and Midwifery Research,2014,19:574-580.
9 柯炜.基于医院的延续性护理对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齐鲁护理杂志,2015,21:50-51.
10 徐威,张春霞.护理心理干预对冠心病择期介入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4,6:448-449,452.
11 赵月元,张爱华.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自我管理行为与焦虑抑郁及生存质量的相关性.护理学杂志,2016,5:8-11.
12 苏洁,徐宝玲,杨秀玲,等.影响心脏外科患者疾病知识宣教效果的因素及护理对策.解放军护理杂志,2014,31:63-65.
13 Mehdipour-Rabori R,Nematollahi M.The effect of recommended Azkar on anxiety,stress,and depression in families of patients undergoing open heart surgery.Iranian Journal of Nursing and Midwifery Research,2014,19:238-241.
14 李萍,贾丽,高学芝.延续性护理干预对心脏外科手术患者负性情绪及预后的影响.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3469-3472.
15 甘莉.延续性护理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自护能力及心理状态的影响.蚌埠医学院学报,2015,40:1734-1738.
16 吴云艳,黄锦芳,刘文.ICU护士术前访视在心脏手术病人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66-67.
10.3969/j.issn.1002-7386.2017.23.046
项目来源:江苏省中医药局科技项目(编号:LZ13166)
226600 江苏省南通市,南通大学附属海安人民医院心内科(王陈晨);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胸血管外科(仲崇俊)
R 473.6
A
1002-7386(2017)23-3678-03
2017-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