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巍
(中共平顶山市委党校科社教研部,河南平顶山467001)
知识螺旋与企业创新人才培养
魏巍
(中共平顶山市委党校科社教研部,河南平顶山467001)
知识螺旋是知识传递、交流、创新及增长的重要机制。知识螺旋中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交替转化为知识创新提供驱动力及内在条件。对知识螺旋机制企业创新人才的培养的启示是加强基础教育,拓展创新主体的知识面;倡导传统文化教育,提高主体直觉思维能力;加强企业员工日常交流,激发创新动力;在企业内部培育轻松、和谐、民主、务实的创新氛围;为员工提供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隐性知识;显性知识;知识螺旋;创新
著名哲学家迈克尔·波兰尼将知识分为两类: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具有系统化的特征、可以用于组织成员之间相互学习。而隐性知识只能被特定个体所感知,难以通过外在形式进行交流。[1]知识螺旋理论建立在知识分类基础上的知识转化、创新及增长机制。知识螺旋理论主要包括两种知识形式: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一种知识互动力量:知识传递;三个层面的知识集合:个人、团队、组织;四种知识转化模式:社会化、外部化、结合化和内部化。在知识螺旋系统中,通过四种转化模式的交互作用,形成知识之间螺旋交替机制,不断创造出新的知识。从知识螺旋机理来看,组织知识更新升级是组织及组织成员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不断作用与转化的结果。而知识创新就是要求从成员的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再到组织的显性知识内部共享,进而促进组织成员在共享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知识创新。
(一)社会化与外部化
个体成员可以通过社会化过程传递、共享隐性知识。组织成员可以通过集体活动或现实接触实现个体隐性知识的共享与传递。此过程通常发生在组织内部环境下。如组织中导师责任制方式:新员工通过观察以及模仿老员工的隐性技能,并进行相应的练习,最终将对方的隐性知识变成自己的知识。这种知识转化的发生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此外还可以通过实地参观、交流讨论、实际体验等方式实现组织知识社会化。外部化是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转变的过程。将个体隐形知识转化为组织显性知识是知识螺旋创新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对于个体来说,此过程的关键是对隐性知识的感知和理解,对于组织团队来说关键是进行显性知识内部整合,而对于组织来说则是知识综合及制度化。如组织研发部门或专家在研究开发过程中获得的经验、想法以及各方面总结,应通过分类、分析和提炼,转化为对组织有价值的知识等外部化形式,以供组织成员进行相关领域知识创新。隐性知识的外部化不断扩大、丰富组织成员的显性知识库,不断丰富组织成员的知识水平从而为创新奠定基础。
(二)结合化与内部化
结合化是显性知识相互作用并转化为更加复杂及系统化的新知识体系的过程。结合化主要通过假设、类比、比喻、归纳、概括等手段将初级阶段的显性知识转化为更为复杂的显性知识,此过程是知识创新的必要条件。结合化过程通常需要借助企业知识管理系统,显性知识的分类存储、传递及共享通过电子化的知识管理系统进行系统化的组织管理,为组织成员提供更多接触相关知识的机会以支持知识创新。内部化是显性知识到新的隐性知识的知识增长过程,是知识螺旋中承上启下的环节。随着新的显性知识在组织内部传递共享之后,其他组织成员通过学习并按照个人的领悟内化为自己的隐性知识,使个体思维不断丰富进而培养组织成员的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当一个阶段的知识螺旋升级过程完成后,个体新的隐性知识会再次通过社会化、外部化、结合化、内在化过程再次循环升级,进而生成个体新的隐性知识促进个体创新。知识的获取、共享、应用和创新会在组织的不同环节和不同阶段上持续展开。[2]知识螺旋这个动态系统能积极推动知识创新与应用,并保持知识应用与知识创新之间的动态平衡。
(一)知识螺旋下的知识创新演化机制
根据知识创造螺旋理论,从知识创新层面来看,创新主体的知识创造与创新过程是通过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之间不断循环交互作用形成的。个体、团队、组织通过知识螺旋演化机制,让零散在个体以及组织中的初级化的知识组合起来,并通过组织内部不同的知识载体进行知识的进一步协调、整合、深化、积累及创新。在知识转化、升级、创新过程中,不同个体、组织通过知识转化的四个基本步骤,不断循环进行将原创性知识转化为创新知识体系。[3]从知识形成与转化角度来看,原创性知识主要经过四种循环转化方式:隐性知识的形成,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化,显性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转化,显性知识向隐性知识的转化。这四个过程之间在时间上是依次进行,在逻辑上是层层推进,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和依据,后者是前者的进一步深化与发展。
(二)知识螺旋视角下的创新过程
在研究与创新实践中,任何一个问题及假设的提出及解决都是主体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之间相互转化过程。英国著名心理学家沃勒斯认为,发明创造过程需经过四个阶段:准备、酝酿、明晰及验证阶段。其中:第一阶段包括发现问题,收集资料、积累相关的知识和经验等;第二阶段是创新主体对发明创造过程进行思考和规划阶段。第三阶段包括相关知识综合,创新观念的形成、知识体系的合并、转换。第四个阶段是对明晰阶段所获得的新的观点、思维的验证阶段。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相互转化过程中,主体的隐性知识,特别是专业研究领域的隐性知识在整个知识创新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创新过程的前三个阶段,隐性知识都会参与其中,并通过直觉、灵感等认知活动表现出来。而直觉思维是源自于个体隐性知识的积累。当创新活动进入验证阶段时,对通过灵感所获得的观点必需经过归纳、逻辑辩证、实践等方面的检验。[4]在此过程中,隐性知识的作用并不明显。个体通过大量的隐性学习获得的隐性知识,从而对专业领域中重要问题产生更多的隐性认知、对研究问题保持敏感性、对研究方法合理性具备直觉判断能力。这些隐性知识的积累对创新活动的成功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整个创新过程是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相互转化的结果。
(一)加强基础教育,拓展创新主体的知识面
基础教育是相对于专业教育而言的,基础教育通过非专业性的课程学习来提升创新主体的基础知识积累及人文素养,培养其创新思维,最终增强其适应性及创新能力。要加强基础教育应重视启发人的思维,激发员工灵感,要从基础教育中以小见大,要选取那些具有启发性的内容作为教育素材,并通过故事或者案例的形式进行讲解,从而使内容更加生动并具备吸引力。
(二)倡导传统文化教育,提高主体直觉思维能力
通过对创新过程知识螺旋转化机制的分析可以看出,直觉思维在创新过程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创新需要灵感,灵感来源于创新主体的直觉思维。创新是以直觉、灵感为先导采取判断、推理、逻辑验证等形式进行思维验证并最终通过实践检验得出创新成果的过程。我国传统文化重视对人直觉思维的培养。梁启超曾说过:“中国是一个早熟的民族,对逻辑思维的研究滞后于直觉思维,从而形成了直觉思维为主,逻辑思维为辅的发展局面”。直觉思维是我国古代重要的思维方式之一,直觉思维强调凭直觉对事物本质进行洞察和把握。直觉思维虽然存在很多弊端,但它却能激发创新的火花,而这却逻辑思维无法做到的,古今中外众多发明创造的事实也证明了直觉思维在创新发面的作用。因此,加强传统文化教育能够提高主体直觉思维能力从而对创新人才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
(三)加强企业员工日常交流,激发创新动力
日常交流互动能拓展个体思维局限性从而突破固有观点的束缚,通过对不同观点的组合重构并建立联系丰富创新主体的认知水平。日常沟通交流及知识互动能够激发主体的创新动力,特别是相互之间的隐性知识的共享可以为创新主体提供更丰富的创新思维,成为激发创新的重要因素之一,[5]因此,加强组织内不同层次、不同岗位人员之间的沟通、交流,对激发主体创新具有重要的作用。
(四)在企业内部培育轻松、和谐、民主、务实的创新氛围
要知识转化与知识创新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企业成员知识在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之间的相互转化。企业有必要培育相互学习、民主和谐的内部文化,以促进成员之间自由表达观点并相互学习。此外,良好的企业内部氛围还能够使得员工对企业产生较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进而使其主人翁意识大大提升,有利于员工发挥创新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所以,在企业日常经营管理中,对于创新问题要召集相关员工集体交流和讨论,要允许不同员工发表自己观点,对于允许员工在创新问题上犯错误,对失误也要有所容忍,从而让员工敢创新、愿意创新。
(五)为员工提供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从知识转化角度而言,知识最终要从个体的隐性知识转化为组织的显现知识才能实现知识创新,而这一过程无疑需要工作过程实践才能得以实现。所以,为员工提供具有挑战性的工作能为员工提供实现自身知识外部化以及不断更新知识的机会。相关研究也发现,为员工设置具有挑战性的工作能够最大限度激发工员的创造性的工作潜能。当员工进入企业之后,承担富有挑战性的工作,能够激发其主动提高工作效率、加强学习,而且这种状况会持续下去。例如在英特尔公司,企业会根据员工实际情况直接给予员工较高的职位,以促使他们以更快的速度学习,从而达成既定的目标。
[1]武 开,等.基于知识螺旋的企业集群内生创新与影响机制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7).
[2]黄 依,邹 艳.基于知识螺旋的组织学习能力提升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2(10).
[3] 彭树远,等.基于人才聚集视角的知识螺旋过程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4(3).
[4]刘新竹.知识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机理[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6(3).
[5] 杨 凡,周丛照.科教结合,协同育人[J].中国大学教学,2015(1).
[责任编辑:马 欣]
F272
A
1005-913X(2017)05-0137-02
2017-02-28
魏 巍(1981-),男,河南平顶山人,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研究方向:经济管理、人力资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