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新区产业入区风险预警与防范策略

2017-12-09 14:48杜宝苍赵清华于瑞卿
金融理论探索 2017年4期
关键词:新区定位规划

杜宝苍,赵清华,于瑞卿,刘 倩

(河北金融学院)

雄安新区产业入区风险预警与防范策略

杜宝苍,赵清华,于瑞卿,刘 倩

(河北金融学院)

规划建设雄安新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国务院在新形势下审时度势的又一项重大战略选择和决策部署,是成功消化吸收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等建设经验之上的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战略风向标,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是设立新区的首要任务,而产业入区则是在新区规划布局与建设中应重点考虑的问题之一。但在努力打造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的战略目标定位前提下,必须清楚地认知产业入区存在的风险并做好防范预案,以顺利实现雄安新区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的战略任务。

一、雄安新区建设中产业入区的风险预警分析

1.新区内原产业处置风险。创新驱动要求新区建设必须重点培育和发展科技创新企业,发展高端高新产业。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雄县、安新、容城县内原有产业状况明显与新区定位不符,对原有产业的处置问题是新区建设面临的首要风险。一是对原有产业形态价值判断问题。该问题的解决涉及哪些产业的去与留,并直接影响着新区建设安置难度。二是对符合新区定位的产业升级规划问题。该问题能否顺利解决涉及新区定位形象能否实现和产业体系的完整性。三是对不符合新区定位的其他产业安置问题。安置区域选择以及接收地态度、原有产业主搬迁意愿和情绪安抚、土地使用和基建补偿等均存在很多不确定性。

2.新区产业布局规划风险。雄安新区建设已然在顶层上进行了明确的战略规划和空间布局,但产业的空间布局和配套安置依然会存在很多不确定性。首先,起步区、发展区和控制区的分布实施与开发有可能出现产业到处插花,难以实现区域集群和协同效应。其次,产业的空间布局是否考虑到居住、服务、产业、绿地等相互有机融合,改变以往各功能空间相互隔离的布局状况。最后,新区内重点打造高新产业,但高新产业的后续发展需要高校、科研院所、创新孵化器、信息网络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大力支撑和配套服务,因此,在产业空间布局中应适当考虑产业发展配套体系的规划与建设。

3.入区产业选择把控风险。新区产业经济发展除了依托保留的原有产业以外,还需要从区外集聚更多的创新资源,以高起点高水平发展新区经济。一是缺乏对高端高新“两高”产业的正确认知。高端高新产业是未来新区发展的重要方向,但新区临时主管机关可能缺乏正确认识,导致以点带面做出入区的错误决定。二是可能存在部分主管官员为了彰显政绩而放宽入区选择标准,导致入区企业鱼龙混杂,玷污新区国际化新城形象。三是可能存在欲入区企业为了享受新区未来优惠的经济政策而不择手段,掩盖企业经营本质混淆视听蒙混过关。四是可能存在区外与区内企业勾结合作,将大量热钱以区内企业为名涌入新区,借机炒作和投机,扰乱新区经济发展秩序。

4.产业入区后续管理风险。相关产业或创新资源被选中入区后,对其进行科学有效管理是必要而且必须的,但也存在很多后续管理的不确定性。首先,有关新区经济政策制定与落实风险。雄安新区目前仍处于规划阶段,具体的经济产业政策以及相关政策尚未出台,而且这些政策出台后,也有待进一步落实。其次,入区后产业持续发展存在不确定性。科技型企业及高端产业发展必然要求产业链条完整,实现持续发展,但不同类型企业持续发展的配套条件存在差异,新区能否为众多企业提供完善的配套设施存在不确定性。最后,入区企业行为规范难度大。相关业主可能为了眼前利益而放弃绿色发展思路,且企业员工的自身道德水平也会影响企业行为,导致新区经济发展恶性循环。

二、雄安新区建设中产业入区的风险防范策略

1.统一思想,正确解读和宣传新区政策。统一思想是雄安新区建设的首要任务。河北省委省政府和新区筹备工作委员会及临时党委应带头认真做好“千年大计、国家大事”以及相关政策文件的正确解读并统一思想。但更重要的是对负责具体工作执行的干部群众等人员进行宣传教育,使其端正态度,树立全局意识和大格局观。建议中央和省委宣传部将宣传教育工作作为未来长期的工作重点,并以制作宣传片和宣传册、研讨会、讲座、电视传媒、微信公众号平台等形式宣传教育,以净化不同声音和提升建设信心。

2.准确解读新区产业定位,制定产业入区标准和正负清单。发展高端高新产业是规划建设雄安新区七个重点任务之一,实质也为新区产业发展进行了明确定位。但还应充分考虑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大方向,即新区产业定位为疏解非首都功能的同时发展高端绿色产业。因此,建议规划部门择优选取国内外经济、新区建设、产业发展等领域专家组成新区建设智囊团;并对北京非首都功能进行梳理,分别对北京制造业、教育、医疗等以高标准为准则,制定入区分类标准及明细条目;对入区鼓励类、限制类、禁止类产业制定正负清单明细;实施鼓励引导经济政策借势吸引国内外优质资源来新区投资兴业。

3.吸取经验,以“区块化+产城融合”模式指引新区产业空间布局

规划是新区建设的前提和基础。在规划过程中,必须充分调研和消化吸取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和做法,而美国华盛顿区、上海浦东新区、天府新区等都具有良好的借鉴意义。另外,建议采用“区块化+产城融合”模式,按照职住平衡、功能复合、配套完善、绿色交通和布局融合的原则认真组织新区规划,并考虑产业链条完整、集群化和未来升级等方面的需要。在新区产业定位基础上,建议将雄安新区分为绿色生态农业示范区、创新驱动孵化研究区、创新成果转化区、创新品牌智(制)造区、科技创新服务区、工业云服务平台建设区等区块。

4.“外迁内化”相结合,解决原有产业安置问题。根据新区产业定位标准与正负清单,对不符合新区定位的产业采用“外迁内化”的策略解决。首先,建议新区筹备工作委员会下设产业安置工作小组,以全面系统解决安置问题,制定补偿标准和搬迁办法。其次,要求该工作组对新区内原有一、二、三产业进行深入实地的摸底调查,以掌握新区原有产业实际状况。最后,对符合新区产业定位的产业形态认真引导,提出更高标准,规定时间整改;对不符合新区产业定位的企业主充分沟通调查企业存续意愿,选择存续的必须外迁,由安置工作小组联系就近地市,给以搬迁补偿,选择不存续的就地拆毁并给予补偿,鼓励二次创业。

5.出台入区产业甄选标准和程序,严把质量关。新区建设绝不能出现“好坏一筐装”的状况。因此,建议筹备工作委员会下设产业入区规划甄选工作组,负责组织专家按照科技、创新、绿色、高端的原则,强化创新能力和信用水平,拟定并出台产业入区标准和程序相关指导规定;短期内必须严格禁止新区内原有企业与外来企业勾结,防止扰乱市场;建议省工信厅和发改委联合新区规划委员会应用大数据对国内外相关产业资源进行分析,出台优惠的经济政策吸引产业入区;建议出台新区干部使用和行为规范指导意见,严格干部晋升调动程序,严肃干部工作行为,严禁吃拿邀请和寻租行为的发生。

6.出台相关政策,规范入区企业行为。为解决入区企业后续发展问题,建议出台《雄安新区10~20年建设规划》,规划中应明确建设新区的战略性和长期性,禁止短视行为,禁止因领导工作变动而影响新区建设。建议成立新区管理委员会,由其负责建立企业行为监控管理系统,一切违背绿色生态、扰乱新区市场秩序等行为均要及时监管并责令相关部门给予重点查处。同时,建议对入区企业成立联合行会,由行会组织对产业主知识、理念、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培训和约束,以使其正视新区政策和未来发展并贡献力量。

7.积极做好舆情监控及防控预案。新区建设无论对原三县居民、有投资意向的企业主,还是对京津冀一体化甚至全国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价值。但很多民众对新区建设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忧虑和困惑,因此,建议在做正向宣传的同时,做好舆情监控,对相关媒体和民众呼声高的问题给予高度关注并重点解决。同时,建议多部门联合行动,提前做好产业入区风险类别分析,拟定风险防控预案,做到有备无患。

充分的理解、尊重和支持。只有以满足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创业需求为中心,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打造“一种按法治规则办事的社会氛围,一种大气开放的创业环境,一种多元和合的价值取向,一种大开大合的都市文化”。坚持市场运作、优势互补、制度推进,与国际接轨全方位服务跟进,包括保护知识产权,专业创业培训、金融服务、法律服务、产品营销服务,等等。为各类高端人才提供更好、更优、更开放、更人性化的精准服务,使创新主体的需求得到最大满足,创新活动的交易成本降到最低,创新劳动的成果实现最有效转移,创新内生的能量得到最大释放,创新投入的智力价值得到最充分的体现,让雄安新区面向世界不断奏响自主创新的乐章,建设一个让中国、让世界都为之惊叹的雄安!

猜你喜欢
新区定位规划
宜宾市三江新区
雄安新区设立五周年座谈会召开
“城中村”改造与规划的思考
我们的规划与设计,正从新出发!
《导航定位与授时》征稿简则
银行业对外开放再定位
规划·样本
少儿智能定位鞋服成新宠
把握新定位、新要求 推动人大工作创新发展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