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丽君
随着我国旅游酒店业的深入发展,酒店行业对酒店专业人才的需求数量越来越大,同时对人才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各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为了满足酒店行业人才的需求,在培养过程中采用了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文章以厦门兴才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为例,论述其“2+1”校企双主体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及实施效果,探讨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具体措施。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也越来越大,这给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酒店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福建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在自贸区的建设以及“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下,旅游酒店行业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建设了上百家星级饭店。其中,五星级饭店截至2017年1月,数量达50余家。厦门位于福建省东南部,环境优美,气候宜人,是重要的旅游城市,进入21世纪后,出于城市形象提升及旅游业、会展业发展的需要,厦门酒店业的发展也非常迅速。
厦门兴才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厦门市高职院校之一,基于厦门酒店行业发展需求,于2008年开设了酒店管理专业,2013年酒店管理专业被评为厦门市高职重点建设专业。
厦门兴才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立足厦门,面向全国,培养具有一定的酒店管理理论知识,全面掌握酒店服务的基本技能,以星級酒店前厅部、餐饮部、客房部及旅游相关行业服务与管理第一线为主要就业岗位,以中高层管理岗位为发展目标,并有可持续发展与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综上所述,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满足酒店行业对酒店服务与管理人才的需求,而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则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厦门兴才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通过不断的探索和总结,最后探索出符合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即“2+1”校企双主体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2+1”校企双主体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首先,对于学校而言,“2+1”校企双主体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高职院校推进酒店管理教学改革。校企双主体育人能够促进学校与社会、酒店之间的联系。校企双方在合作育人过程中反馈出来的问题和信息,有助于学校进一步修订人才培养目标与专业课程设置。其次,对于学生而言,“2+1”校企双主体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助于学生顺利就业。校企双主体中的酒店方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工作环境,学生直接获得实际的酒店工作经验,毕业时可直接留在校企合作酒店就业。最后,对于酒店而言,“2+1”校企双主体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助于补充酒店人力资源。合作酒店通过与高职院校共同培育人才,对学生各方面的表现也相对比较了解,因此,可以选择优秀的学生到酒店工作,及时给酒店补充人才。
(二)“2+1”校企双主体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内涵
“2+1”校企双主体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以校企双主体育人为手段,通过“2+1”的分阶段学年培养,实现“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前两学年以学校理论和实践教学为主,合作酒店参与酒店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并安排企业导师对学生进行指导和跟踪。第三年以酒店为主,学生到酒店进行顶岗实习,企业导师全方位指导学生,酒店为学生提供就业和发展机会。
(三)“2+1”校企双主体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具体实施
1.校企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发展规划
酒店管理专业教师与酒店行业专家共同组建“酒店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共同商讨、明确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共同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还根据社会和酒店发展的需要共同制订专业发展规划。2016年5月,厦门兴才专业技术学院邀请了京闽北海湾酒店、佰翔软件园酒店参加校企合作委员会二届一次会议,两家酒店签约并挂牌成为我校酒店管理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其中,佰翔软件园酒店总经理被聘为兼职教授兼“酒店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酒店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对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了修订意见,也对酒店管理专业的“十三五”建设规划提了宝贵意见。
2.校企共建“互聘、互兼”双向交流的师资团队
一方面,酒店管理专业教师定期到合作酒店挂职锻炼,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酒店为专业教师提供岗位锻炼机会,使酒店管理专业教师积极向“双师型”教师发展。2016年7月-8月,厦门兴才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教师分别到佰翔软件园酒店、海悦山庄酒店等挂职锻炼,并指导在酒店顶岗实习的学生。
另一方面,聘请企业兼职教师,使酒店行业专家走进课堂。通过产学合作,与合作酒店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从合作伙伴中选择、聘任符合兼职教师任职条件的高级技术、管理人员到校任教或开讲座。如京闽北海湾酒店餐饮部调酒师到学校为学生演示调酒;佰翔软件园酒店人力资源部总监到学校分享酒店文化;海悦山庄酒店人力资源部总监给学生分享度假型酒店的管理等。企业兼职教师是学校专任师资队伍的有力补充,也为酒店专业人才培养带来了新的活力。
3.校企合作共同开发教材、培训讲义及制定课程标准
为了使酒店管理专业更加适应市场需求,并根据酒店职业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要求,结合学生在酒店一线的实习实训环境,酒店管理专业老师与海悦山庄酒店、佰翔软件园酒店餐饮部共同开发了教材《餐饮服务与管理》,与佰翔软件园酒店人力资源部共同开发《新员工酒店基础知识培训》等。校企共同制定部分专业课的课程标准,比如酒店管理专业教师,与厦门佰翔软件园酒店餐饮部总监共同制定了《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标准;与厦门京闽北海湾酒店餐饮部经理共同制定了《宴会设计》课程标准;与厦门佰翔软件园酒店人力资源部总监共同制定了《酒店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标准等,这些都是以工作任务为导向,注重培养学生的岗位工作能力。endprint
4.校企联办酒店专业职业技能竞赛
合作酒店为酒店管理专业技能竞赛提供资金支持,学校负责培训和提供竞赛场地,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参与竞赛的积极性,同时也有利于学生操作技能的训练。2016年5月,厦门兴才职业技术学院举办第三届技能竞赛,酒店实训基地大力支持并赞助各比赛项目,并派出人员当评委。海悦山庄酒店派出餐饮部经理到我校当中餐主题宴会设计竞赛评委,并提供了竞赛经费支持,使“海悦杯”中餐主题宴会设计技能竞赛圆满完成;佰翔软件园酒店派出餐饮部经理到我校当西式宴会服务竞赛评委,并提供了餐券作为比赛奖品,使“佰翔杯”西式宴会服务技能大赛圆满完成;京闽北海湾酒店为导游服务大赛提供了相关支持,使“京闽杯”导游服务大赛成功举办。
5.校企合作共同管理和培养顶岗实习学生
学校和酒店共同对实习生进行系统管理与培养。学校负责与酒店指导教师共同商定顶岗实习的任务与目标,编制顶岗实习任务计划表;通过走访、电话、Email、QQ等多种方式,全面负责学生顶岗实习期间专业方面的相关工作,确保走访学生实习酒店每月不低于2次,帮助实习学生解决一些工作和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处理和反映实习中出现的具体问题。
校企合作酒店也非常注重实习生的培养。具体包含以下环节和阶段。第一阶段,酒店实训基地招聘实习生。学生实习单位的确定是通过酒店和学生双向选择决定的,双向选择提高了学生实习的積极性。第二阶段,酒店制订培养实习生计划并落实。一方面,为了更好地落实实习生培养计划,实训基地酒店为学生安排企业指导老师,并指导贯穿实习全程。例如:京闽北海湾酒店为我校2013级的10位学生一对一安排了企业指导教师,他们会不定期的开会、举办各种活动,通过这样的方式了解学生的思想和工作情况,更好地做好实习生管理工作。另一方面,采用多种培训方式促进学生成长。入职培训让实习生了解公司相关情况,使他们转换角色与调整心态,快速适应从校园人到企业人的转变。对于表现优秀的实习生,酒店将开展酒店储备人才培养计划,即每月进行一次职业素质类课程,旨在培养实习生的职业意识与职业行为,加强实习生对管理的深入认知,使实习生具备成为部门骨干力量的能力。酒店管理专业现有部分学生已成为京闽北海湾酒店的储备干部。
(一)“2+1”校企双主体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有效实施,使学生“零距离、高质量”就业
“2+1”校企双主体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指前两年以学校为主,企业为辅的学校教学,主要培养学生的酒店管理理论知识和相应的操作技能,第三年以企业为主、学校为辅的酒店顶岗实习,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和服务管理能力。要完成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本专业必须加强校企深度合作,实施校企“双主体”育人机制。即在现有实习基地的基础上,精选资质高、信誉好、重视高职教育的酒店企业,组成合作教育战略联盟,并作为工学结合教育的“企业主体”,同时以校内的实习实训基地及各种教学资源为“学校主体”。
这种模式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管理能力得到较大提升,这为学生毕业后快速走上基层管理岗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学生利用第三年在酒店顶岗实习的机会,增强自身就业竞争力,在校期间就成为了合格的酒店从业人员,毕业后可以直接在校企合作酒店就业,真正实现零距离就业。近三年本专业学生就业签约率达到100%,而且就业质量较高,不少学生刚毕业,不仅被实习基地留用,而且被聘为主管、大堂副理、客户关系经理等管理职位。
(二)校企合作促进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改革,使教学更加突出实用性
酒店管理专业适应酒店行业发展的需要,根据校企联动育人机制的要求,加大教学改革力度,使教学改革取得一定成效。
第一,改变课时结构,强化实践教学。根据校企双主体育人机制的要求,职业技能课理实一体化模式,理论实践课时比为1:1。对于实践性较强的餐饮服务与管理、酒品调制与酒水服务等课程,除了平时的课内实训外,还有校内顶岗实训,以此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由于学生的操作能力明显增强,在参加福建省和厦门市酒店管理相关职业技能竞赛中屡获佳绩,荣获省级奖项15项、市级奖项若干。
第二,结合校企合作酒店岗位工作任务,实施项目教学法。根据酒店岗位工作调查岗位以及岗位所应掌握的相关知识要素、能力要素和素质要求,以酒店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为依
据,以职业能力为核心,设计与工作内容相一致的课程项目。
在课程设置前期,酒店管理教学团队就进行了行业企业需求与岗位要求的调研前期工作,并召开了酒店管理工作分析会,邀请了酒店一线专家和酒店管理教学团队共同讨论酒店管理课程模式。酒店专业课程在设计之初,打破了传统的以章节为线索的课程模式,转变为以“项目和典型工作任务”为主线的课程模式,实行“教、学、做”一体化模式,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学生和用人单位反响良好
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学生的岗位适应期,学生进入毕业实习后,基本上对企业的业务流程就有了一定的认识,很快能够从事岗位工作,用人单位对学生比较满意。学校毕业生调查数据显示,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对校企合作实训条件满意度达到了90%。用人单位对我校酒店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及专业技术水平比较认可,为学校带来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如用人单位厦门悦华酒店、海悦山庄酒店、佰翔软件园酒店等,先后将我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酒店管理专业每年向酒店行业输送数十名毕业生,且有数名同学在短期内已经成长为酒店主管、经理,为学校争得了荣誉。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包括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基本培养方式等。依据行业和区域经济的发展,不同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采取的人才培养模式会存在一定差异,但目的都是为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培养人才。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也只有采取合适的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培养出酒店行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作者单位:厦门兴才职业技术学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