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靖懿
语文课堂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主阵地,教师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的重任。开展语文教学必须立足于课本。“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是叶圣陶先生半个多世纪教育教学生涯得出的结论,充分体现了他的语文教育思想,揭示了教材的性质,阐明了教材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教材选择的是具有典范性的文章,并针对所选文章设计了教学方案和各类练习,因此在开展语文阅读教学时,教师必须以语文课为基础。目的是以课文为范例,教给学生阅读分析的基本能力和技能。通过针对性的反复练习,学生就能掌握对各类文体文章的分析、理解方法,教师就能以此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也是一种再创造的过程,不仅要让学生解读文本,还要让学生在受到情感熏陶、思想启迪、审美乐趣、文化积淀、语言发展的同时,在不同的信息、文本立意、视角的沟通和转换中读出新意,读出有创意的感悟。
一、文体视角
《穷人》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作为经典文本,在选择教学内容的时候,我们首先要考虑“这一个”文本有别于其他文本的独一无二之处是什么。
我近两年反复执教这篇经典之作时,每教每得,每得每思,每思每改。布鲁纳发现学习理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一个积极的探究者,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向,为学生能独立探究创造好的情境和学习氛围,促使学生自己探究未知并内化为自己的知识,是培养学生创造素质的极佳途径。实践证明,这种注重体验创新的教学,有助于增加学生的人生阅历,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穷人》用朴实无华的语言和细致入微的描写,成功塑造了生活在社会底层的穷苦百姓——桑娜夫妇光彩照人的形象,展现了他们淳朴善良、克己待人的美好心灵。这部作品之所以动人,不仅因为它的作者是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还在于文章用有限的篇幅描写了真实善良的人性,展现了扣人心弦的情节,营造了虽然充满悲苦但又温馨的环境。小说所包含的三要素——环境、情节与人物,《穷人》这篇小说堪称典范。因此,用确立文体意识来把脉整篇教学,学生的学习才更显意义。
语文教学是要产生“一石激起千层浪”效果的,除了感受经典的细腻笔触外,还要关注同期同题的其他艺术作品。于是,我介入上个世纪70年代由《穷人》同名小说改编的绘画作品,图文对照,意在让学生感知绘画作品和文学作品的关联及表现手法的相同与不同,从而震撼学生的心灵。在走近作家教学时,也将同期同题的作品《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和《穷人》做写法和表现手法上的比较,使“穷人”的形象更为丰满和深刻。让学生将小说读厚,走进那个时代,感受作家创作的意图。《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是列宾的油画,从画中人物的不同衣着、外貌、动作以及神态,我们可以深刻领会人物的内心情感。同样是反映劳动人民的文章,油画作者描述时抓住了人物的衣着、外貌、神态的特点,并展开了适当的想象,把人物的外貌特点和他们的身份、地位、个性结合起来,使每个人物都有了鲜明的个性,这与托尔斯泰的视角和表达方式有着很多的不同。这种多视角不是为了干扰学生的学习,而是为了能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悟。课后师生得到了同样的结论,根据所塑造的人物形象、背景、环境的不同,不论是画家还是作家,都会选择恰当、适合、准确的笔触刻画主人公的形象,不同的是表现手法——这也是艺术家们的个性和风格所在。
学生在自学、互学、展学中进行着言语的交流、思维的碰撞,习得了学习小说的奥秘。
二、人文视角
《两小儿辩日》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的一篇小古文,讲述了孔子在东游路上见到两个小孩子辩论什么时候的太阳离人类近的问题时表示不知道,并被小孩取笑的故事。孔子不能判断谁是谁非,说明宇宙之大,知识之广,上下纵横,虽智者也不能事事尽知。孔子没有“强不知以为知”,而是本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实事求是的态度,体现了他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孔子确实不愧为“圣人”,敢于承认自己的无知,“圣人”的风采的确永远值得我们景仰和佩服。课文虽是小古文,但内容和意义都不难理解,但我们是否能借此展开对人物的理解呢?于是,教学中我把课内“读内容”延伸到课外“读人物”,将人、文、史结合起来,从“孰为汝多知乎”中的通假字入手,展开对教材的再思考和对孔子的认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智者的选择就是判断自己懂什么,不懂什么,并采取相应的行动来解决这些不懂的部分。首问“你对孔子这个人物了解多少”是为了让学生知道,要想了解一个人,得先了解他的家庭背景和成长环境,也就是先了解一个人的身世,再讨论一个人的成就。
自古以来,文史不分家,我们要到历史的长河中,去寻找这位“至圣先师”。于是,用历史来开道,用孔子不平凡的身世来铺叙。从春秋战国讲到诸子百家,从孔子的成长史“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讲到孔子的角色“乱世的国民导师、民办教育家、语言艺术家”,再讲到《论语》中孔子善于用类比和比喻、对比等方法,将复杂深奥的道理表达得浅显易懂。孔子曰:“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孔子很欣赏这三类人,由此讲到孔门弟子颜回、仲由、子贡。整个课堂充满未知和求知,从课内辩日之德延伸到课外孔子之尊。在多元多視角中解读人物的同时,对小古文的顺读,对《论语》的人生感悟都上升了一个台阶,为学生将来的语文学习打下了基础。
多视角课堂教学,重要的不是教师讲得有多丰富多彩,突显教师的涵养,因为课堂不是百家讲坛。难得的是学生从此面对历史人物、文学典故、经典文化、民风民俗时的接受方式和学习途径获得了一个建议、一个方式、一种思考。学习的端口是多元的,在这种大阅读的观念下,教师所考虑的不应只是普通意义上的“大”即“多”,而应是篇目上的“广泛”。孔子文化的理解和传承不是一句一篇所能涵盖的,我们可以尝试由一个字读开去,可以选择到语言文字中去“考古”,可以站在孔庙神圣且清幽的院落中去瞻仰,甚至模仿两小儿与圣人展开对话,要不就听听旁人说什么……从人文视角出发,激活课堂,或许在学生心里会留下一个空间,而这个空间是需要教师帮助他们填充的。endprint
由此可见,在念到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时,可以再讲讲“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回归自然的生活方式,由“不为五斗米折腰”道道陶潜的清高和骨气。中国文学如此,小学课本中出现的名家马克·吐温、笛福、安徒生、契诃夫……也是可以试足的。
三、以篇带篇视角
课堂其实是学生从未知到已知的一个起始点,它只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阶段,不是终点。课外阅读拓展则是对课堂教学的延伸,只有抓好课内和课外这两个同等重要的学习环节,我们的教学才是完整的,学生获取的知识才是系统的。
绘本《乘着光束飞驰》以人物传记的方式讲述了爱因斯坦成长的故事。关于爱因斯坦成长的绘本有好几种版本,每个版本讲述的几乎都是他小时候的不寻常。不同的是,各版本作者写作的轻重缓急、布局谋篇、语言形式、笔触笔锋各有差异。于是我选取珍妮弗·伯恩著的《乘着光束飞驰》为教材蓝本,插入阅读另一个绘本《怪男孩: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和七年级课文《少年爱因斯坦》。学生读了这三个版本的故事后,对主人公的了解就丰满了。在对故事人物的解读中,我们还进行了语用的关注和训练,如反复这一写作手法对表情达意的作用及对人物神情的细致刻画,侧面人物对主要人物的烘托,等等。这样以一篇带出多篇,可潜移默化地指引学生通
过阅读的方式,多视角地认识
人物。
以白话文带出小古文,也是一种多视角的尝试。比如,我们熟知的课文《女娲补天》,在体会天地之变,人类遭难,“可怕极了”之时,引出《淮南子·览冥训》中的原文:“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用互文学习的方法,学生对生僻的字词理解不仅不会感到困难,反而在看字解字中加深了对“可怕”的体验。
叶圣陶在《谈语文教本》一文中说:“语文教本只是些例子,从青年现在和将来需要读的同类的书中举出来的例子,其意是说你如果能够了解语文教本里的这些篇章,也就大概能阅读同类的书,不至于摸不着头脑。所以语文教本不是个终点。从语文教本入手,目的却在阅读种种的书。”新课标中对小学阶段学生的阅读量进行了明确的规定,拓展了阅读范围。阅读教学应让学生在对文学作品理解、感悟、鉴定与评价的过程中完成学习内容。教师要帮助学生掌握閱读的方法,培养其良好的语文阅读习惯,积累语文知识,训练阅读理解技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关注文本特点,明确多视角大阅读的教学态度,在课堂上有策略地进行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对话,从而让学生进行有痕迹的阅读。
(作者单位:新疆乌鲁木齐市第12小学)
责任编辑 杨壮琴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