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音乐欣赏教学的有效途径

2017-12-07 01:09倪豪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17年11期
关键词:音乐欣赏有效途径小学音乐

倪豪

[摘 要]音乐欣赏课程一直被教师和学生所忽视,因此教师应以课程标准为教学向导,改变自身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学习音乐的快乐,使音乐欣赏课程的教学价值得到充分体现。

[关键词]小学音乐;音乐欣赏;教学;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 G623.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33-0062-011

音乐教学是学校美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开展音乐欣赏教学是为了提高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音乐欣赏习惯。由于学生的年龄较小,生活阅历和音乐知识都相对匮乏,所以如何让学生整体把握音乐的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是教师在音乐欣赏课中面临的重大难题。因此,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需要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快乐地体验、享受音乐。

一、激发兴趣,调动学生仔细“听”

音乐欣赏教学中,聆听是学生体验和感受音乐必不可少的环节,对于学生领会各种音乐要素相互融合产生的艺术表现力以及提高对音乐要素的敏感反应都发挥着关键作用。因此,教师应深入挖掘音乐欣赏的教学内容,为学生搭建良好的欣赏平台,营造音乐欣赏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乐曲的音色、速度、力度等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进行分析,使学生在切身感受中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例如,在欣赏五年级《草原小姐妹》的歌曲时,教师先让学生闭上眼睛,然后播放《草原小姐妹》的插曲片段,并问学生对这段音乐是否熟悉,是什么乐器演奏的。在介绍完这首歌的主奏乐器琵琶和这首歌主要表达的内容后,教师让学生完整地欣赏这一歌曲,重点欣赏第一段。然后教师继续问道:“这首歌除了琵琶,还有什么乐器参与演奏?小姐妹为什么能奋不顾身,战胜暴风雪,保护羊群?从这首歌曲中,大家感受到了什么?”这样,学生在重点聆听之后,对乐曲也能有更加深刻的了解。

二、感悟音乐,引导学生动情“唱”

每一个音乐作品中都包含着深刻而丰富的情感内涵,学生对歌曲情感内涵的理解,也是欣赏教学的重要教学内容。因此,教师可以从学生进行作品的情感内涵体验入手,让学生在听歌曲的同时自己去歌唱,进行感性的直接体验。

例如,在欣赏三年级《春天来了》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歌唱,体会歌曲的内涵。一、让学生听范唱,回答问题。教师让学生听出歌曲的歌颂对象,并回答这首歌曲所要表达的情绪。二、用“啦”字哼唱全曲。教师问學生有没有发现哪些地方容易哼错,需要注意的。三、教师让学生把歌谱完整地唱一遍,注意断音。四、唱歌词。教师让学生用富有弹性的声音把歌词唱好。五、改变速度演唱《春天来了》这首歌曲,用连音法进行演唱,体会情绪的转变。

这样,学生就能感受到当春天到来时的情景,如脱去厚厚的棉衣,一身轻松来到田野,看燕子归来、看鲜花盛开、听小鸟歌唱等,春风拂晓细雨连绵,到处呈现出一派生机与活力。

三、借助肢体,激励学生充分“演”

音乐欣赏不仅仅是让学生静静地听,还应适时地让学生动起来。音乐和表演在艺术表演中总是密切联系,不可分离的。学生具有极强的表演欲望和好奇、好动的特点,课堂上配合教师组织的课堂活动热情极高,所以在音乐欣赏课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表演,进一步加深理解、感受音乐。

例如,在欣赏四年级《跳吧!跳吧》时,在充满新疆风情的图片、音乐和舞蹈动作中教师带领学生进入新疆的异域风情,感受新疆的美。然后教师把学生分成器乐组、歌唱组、舞蹈组进行合作表演。器乐组的学生,用手鼓来伴奏,歌唱组的学生欢快、热烈地演唱,舞蹈组的学生,用新疆舞蹈动作进行表演。这样学生不仅能体会到学习音乐的快乐,感受音乐的魅力和成功的喜悦,还对歌曲的基本节奏X XX XX |X XX XXXX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使学生顺利地完成了本课的情感教学目标,培养了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情感,教育学生要团结友爱,热爱生活。

总之,良好的音乐体验和学生欣赏水平的形成,对于学生情感的丰富、文化素养的提升以及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音乐欣赏,尽可能回归主旨,通过音乐欣赏提升教学实效性,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音乐欣赏水平。

(责编 容 耘)endprint

猜你喜欢
音乐欣赏有效途径小学音乐
陶冶情操,培养审美
提高学生音乐欣赏兴趣的方法
国际法务会计应用现状研究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开启学生智慧,构建快乐课堂
如何走出小学音乐教学的困境